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鼎革 >

第352部分

鼎革-第352部分

小说: 鼎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诗所找的这个宅子与谭府比起来小了很多,分为前院和后院,再加上几个跨院,沿途的侍女和仆人见夏菊领着一名气质卓绝的美艳女子,纷纷停下了手头的工作,诧异地看着苏瑾。
等苏瑾走过去后,那些侍女和仆人聚在了一起,交头接耳地小声议论着,当看见春兰时,众人就已经猜出了苏瑾的身份。
“大夫怎么还没来?”夏菊将苏瑾领进后院的一个小院,进院后没走几步,就听见大厅里传来了一个怒气冲冲的中年女人的声音,好像在冲着什么人发脾气,“傻杵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到门口守着。”
随即,一名侍女红着眼睛从大厅里小跑着出来,看样子刚才挨骂的人是她。
“夏菊姐,你可来了,老夫人都等急了。”猛然间,那名侍女看见了夏菊和跟在后面的大夫,欣喜地向夏菊说道。
夏菊向那名侍女微微一颔首,侧着身子,神情恭敬地将苏瑾领进了大厅。
那名侍女见状,诧异地望着从自己身边走过的苏瑾,她也猜出了苏瑾的身份,很惊讶苏瑾会来这里。
刚进门,一个茶杯就啪地摔在了夏菊的脚边,溅了她一腿的茶水,杜氏站在大厅里,怒气冲冲地指着身旁一名侍女破口大骂道,“你个小没良心的,茶水这么烫,是不是想烫死老娘,然后你们就能回去逍遥快活。”
那名侍女面红耳赤地站在那里,大气也不敢喘,杜氏这几天的心情就非常差,经常为一些小事发脾气,使得侍女们小心翼翼,谁都不想成为她的出气筒,如今施诗又病了,杜氏的心情自然糟糕到了极点,骂人在所难免。
自从搬离了谭府后,杜氏就敏锐地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一些她十分不喜欢的改变:
随着苏瑾到来,扬州城里的那些达官显贵的夫人们明显地冷落杜氏,纷纷与苏瑾套近乎、拉关系,使得杜氏再也没有了在谭府时的那种被人众星捧月的惬意。
在那些贵妇的圈子里,甚至流传着谭纵将施诗赶出谭府为苏瑾腾地方的说法,将杜氏气得要命,别人不知道这里面怎么回事儿,她这个当二娘的可是一清二楚,是施诗瞒着谭纵搬了出去,而不是谭纵将施诗赶出去。
不过,杜氏虽然清楚这里面的缘由,但是却不能对外人说,因为这种男女之事只会越描越黑,引发那些长舌妇们更多的遐想。
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巨大的反差使得杜氏暗中感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以前那些贵妇人们哪一个不是三天两头地往谭府跑,现在可好,不仅不来施宅看她,有些人路上遇见了还刻意回避,生怕与她扯上关系后招惹了苏瑾。
杜氏知道,施诗虽然与谭纵关系亲昵,但是却少了一样至关重要的东西――名分,没有名分,即使两人再怎么好,施诗在外人的眼中也比不上已经被人们看成谭府主母的苏瑾。
“老夫人,这是公子的未婚妻苏瑾苏大家。”夏菊顾不上腿上的茶水,娇声向生气的杜氏说道,提醒她苏瑾的身份。
“杜氏见过夫人!”杜氏正准备继续骂那名侍女,闻言一怔,转身惊讶地打量了一眼冲着她微笑的苏瑾,虽然心中不情愿,但还是有模有样地向苏瑾福了一身。
这些日子来,杜氏竟忙着跟随那些贵妇学上流社会的礼仪,再怎么说她现在也是有身份的人了,岂能还跟以前一样大大咧咧地没有规矩。
“大娘,你这可折杀苏瑾了。”苏瑾见状,连忙上前扶住了杜氏,笑着说道,“你是施诗妹妹的娘亲,也就是苏瑾的长辈,苏瑾岂敢承受你这一礼。”
“苏瑾见过大娘!”说着,苏瑾后退了一步,向杜氏福了一身。
“不知夫人此次前来何事?”杜氏见苏瑾没有在自己面前摆架子,心中不由得舒服了许多,不动声色地望着苏瑾,她认为苏瑾来这里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难道苏瑾想收回施诗手中掌管的那些谭府的产业,猛然间,一个可怕的念头闪现在杜氏的脑海里,使得她不寒而栗,要真是那样的话,施诗可就什么也没有了,而施诗一无所有的话,她也要从扬州贵妇圈中被踢出去。
想到这里,杜氏看着苏瑾的眼神中不由得多出了几分警惕。
“苏瑾早就想来看看施诗妹妹,可是初来乍到,有很多琐事需要处理,因此一直拖到了今天才来。”苏瑾从杜氏的眼神中看出了她对自己的敌意,不以为意地向杜氏说道,“大娘,我刚才在门口听说施诗妹妹病了,她现在怎么样?”
“已经请了好几个大夫了,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杜氏的双目顿时流露出一丝黯然的神色,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孩子就是命苦,刚有几天好日子过就得了这么重的病。”
苏瑾闻言顿时吃了一惊,从杜氏的言语和神态上,她感觉施诗病得不轻,于是起身走向了内室,掀开门帘一看,里面的床榻上躺着一名披散着头发、面色苍白、嘴唇干裂、神情憔悴的女孩。
“施诗见过夫人,咳咳……”施诗已经听见了刚才大厅里众人的谈话,见苏瑾进来了,连忙挣扎着想要起身下床,显得无比虚弱,她这么一动,随即剧烈咳嗽了起来。
“施诗妹妹快躺着。”苏瑾快步走上前,按着施诗的肩头将她按在了床上,略带责备地说道,“妹妹都病成这样了,也不让人去通知你大哥一声,他要是知道妹妹现在这个样子,指不定急成什么样子。”
“夫人咳咳……千万别咳咳……别告诉大哥咳咳……大哥……”施诗闻言,脸上显露出焦急的神色,伸手抓住了苏瑾的手,一边咳嗽一边哀求道。
“妹妹先别说话。”不等施诗说完,苏瑾打断了她,扭身向跟进来的大夫说道,“先生,请您为施诗妹妹诊治。”
“夫人放心,在下一定尽力而为。”大夫冲着苏瑾点了一下头,随即坐到床边,查看了一眼施诗的脸色后开始给她把脉。
这名大夫姓黄,是扬州城医术最好的大夫,今天才从外地回来,本来他的医馆里还有不少人等着诊治,结果听说是钦使大人的义妹得病,那些等待着的病患们就自觉地让黄大夫随着春兰走了。
片刻之后,黄大夫松开了施诗的手腕,苏瑾像他使了一个眼色,他就随着苏瑾走出了内室,来到了外面的大厅。
“先生,施诗妹妹究竟得了什么病?”苏瑾径直领着黄大夫来到了大厅的门外,低声问道,从施诗的现在状况看非常不好,保不准就是什么大病,不能让施诗知道。
“夫人,施姑娘身体并无疾患,但脉象虚弱、气郁结胸、心神俱疲,此乃心病,非外力可以调治。”黄大夫沉吟了一下,向苏瑾说道,“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病还需心药医,要想让施姑娘好起来,必须找出她的心病,否则的话在下也无能为力。”
“谢先生。”苏瑾闻言,顿时就明白了过来施诗的心病是什么,于是冲着一旁的春兰喊道,“给先生拿十两银子的诊金。”
“夫人,诊金就不必了,钦使大人为百姓们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能为钦使大人效劳是在下的荣幸,这是一张滋阴补气的方子,有助施姑娘康复。”黄大夫并没有要诊金,他从身上掏出一张方子交给苏瑾,随后向她拱了拱手,领着药童离开了。  
                  
 
第四百三十八章 “噩耗”
 “咦,你怎么让大夫走了?”杜氏从大厅里出来的时候,正好看见黄大夫离开,于是愕然望向苏瑾。
“大娘放心,施诗妹妹的病就包在苏瑾身上了。”苏瑾胸有成竹地冲着杜氏微微一笑,随后在春兰的耳边低语了几句。
春兰的脸上流露出惊讶的神色,向苏瑾福了一身,急匆匆地离开了。
交代完了春兰,苏瑾在杜氏诧异的目光下回到了内室,她让屋里的侍女都离开,随后在床边坐了下来,施诗的神情顿时显得有些紧张。
“傻妹妹,你何苦这样折磨自己!”苏瑾伸手拨了拨施诗额前有些散乱的长发,幽幽地说道,“你大哥要是知道你现在这个样子,一定会心痛的。”
“夫人,我……”施诗闻言,神情变得异常尴尬,想要解释什么。
“都这个时候了,妹妹还喊姐姐夫人?”不等施诗将话说完,苏瑾打断了她,冲着她微微一笑。
“我……”施诗的脸颊顿时飞起了两片红晕,她听明白了苏瑾的意思,可是她怎么好意思喊她“姐姐”,再不然也应该称呼苏瑾“嫂子”。
“妹妹,你可知道你大哥为什么没有挽留你留在谭府?”苏瑾见状,不动声色地问道。
施诗闻言,双目闪现出一丝黯然,低着头,沉默不语,虽然是她主动提出来要离开谭府的,可是谭纵竟然连一句挽留的话也没有说,着实伤了她的心。
而伤心的女人最容易胡思乱想,在施诗看来,谭纵之所以没有挽留自己完全是因为即将到来的苏瑾,苏瑾是赫赫有名的金陵三绝之一,艳绝江南,自己根本就无法跟苏瑾相比。
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谭纵根本就没有将她放在心上,施诗的心中顿时无比的失落和沉郁,神情恍惚,茶饭不思,于是导致大病了一场。
“妹妹,你大哥铲除了毕时节在扬州和苏州的同党,虽然立下了大功,但同时也得罪了隐藏在暗处的敌人,给自己树立了一个仇敌。”苏瑾知道自己说中了施诗的心事,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对方能在扬州和苏州建立如此庞大的秘密体系,实力自然非同小可,你大哥既然招惹上了他们,随时都会受到他们的算计,他不想你也被牵涉进来,这才让你离开谭府。”
“大哥是在保护我?”施诗闻言,不由得抬起头,惊讶地看着苏瑾,她为情所伤,心中早已经一团乱麻,哪里能想得这么多。
“你和你大哥相处这么长时间了,难道认为你大哥是那种薄情寡义之人?”苏瑾微微一笑,反问施诗。
施诗先是一怔,随后脸上流露出了懊恼的神色,她发现自己实在是太笨了,竟然没有看出谭纵是在保护自己,白白地生了这么些天的闷气。
“妹妹,姐姐已经让春兰去通知你大哥,就说妹妹危险旦夕,妹妹只需要按姐姐的话去做,自然会知道你大哥心中是如何想的。”苏瑾见状,微微一笑,拉起了施诗的手。
施诗犹豫了一下,满脸通红地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如果不从谭纵那里得知事情真相的话,她无论如何也不会安心的。
扬州府大牢,一群顶盔掼甲的军士守在门边。
大牢里现在关押着毕时节在苏州和扬州的党羽,由城防军看守,戒备森严。
一辆马车疾驶而来,嘎一声在牢门前停住,不等车停稳,春兰就急匆匆地从车厢里跳了下来,快步向牢门走去。
“牢房重地,闲杂人等勿近。”不等春兰靠近牢门,一名守在门前的什长一横身,拦住了她。
“我是钦使大人的侍女春兰,劳烦这位大哥进去通报一声,我家施姑娘病重,危在旦夕。”春兰见状,从腰上取出一锭二两重的银子,塞进了那名什长的手里,焦急地说道。
“姑娘莫急,我这就进去禀报。”那名什长闻言,连忙将手里的银子递还给了春兰,转身大步向牢里走去,如果春兰不是找钦使大人的话,那么他还真想挣这二两银子。
什长不敢,也不能挣谭纵的银子,原因很简单,谭纵不仅是钦使大人,更重要的是他说到做到,实现在自己当晚在府衙的诺言,安置妥当了那些与忠义堂血*拼中伤残和死亡的士兵,可谓有情有义,在士兵们中间享有很高的声望,他要是收了银子的话就别想在军营里混下去了。
谭纵正在刑房里提审一名来自苏州城的中年人,这名中年人曾经去过岭南执行任务,与岭南那边的组织里的人接触过,他要获取尽可能详尽的获取岭南那边毕时节所在组织的信息。
周敦然在坐在一旁陪审,他是专门从事“糙活儿”的,遇到那些骨头硬不肯老实交待的死硬分子,他就为其“松松骨头”,让其回心转意,老老实实地交待问题。
这名中年人此时已经遍体鳞伤,不成人形,他强撑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实在无法忍受周敦然的折磨,乖乖地交代了所知道的事情,供出了岭南的几个联络点。
“钦使大人,外面有一个叫春兰的姑娘找您,说是施诗小姐病重,危在旦夕。”正当一名大汉有条不紊地给那名中年人录口供的时候,牢头童世青忽然推门走了进来,在谭纵的耳旁低声说到。
“什么?”谭纵闻言,脸色随即一变,噌地一下就站了起来,面无表情地问向童世青,“你刚才说什么?”
谭纵这么一起身,刑房里的人顿时齐刷刷地望了过来,四周鸦雀无声。
“钦使大人,春兰姑娘说,施诗小姐病重,危在旦夕。”童世青已经投靠了谭纵,因此对谭府里的人和事情了解的非常清楚,知道施诗跟谭纵关系不一般,于是再度小声说道。
“周大人,你先审,本钦使有家事要处理。”谭纵先是怔了一下,随后抬步就向门外走,一边走一边向坐在一旁的周敦然拱了一下手。
“钦使大人放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