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鼎革 >

第433部分

鼎革-第433部分

小说: 鼎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清平帝这样对自己的话,传到了赵云安那里,想必赵云安承受的压力将更大了,情绪也会更加低落。
下午,藏书阁。
赵云博坐在椅子上,悠闲地看着手里的一本书,这两天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先是老爷子将老四给“废”了,接着又逼谭纵“改换门庭”,简直比戏文里唱得还精彩。
不管老爷子出于什么目的,老四终于是离开了京城,这不由得使他松了一口气,还真别说,老四一认真起来,他的心里还真的有点儿发怵。
“你说老爷子是怎么想的,这老四毕竟是他最宠爱的儿子,难道真的为了太子,就这么一脚给踢开了?”房门开了,赵云兆走了进来,坐在赵云博的对面,沉声问道,他总觉得事情好像有些离谱,隐隐约约哪里有些不对,因此前来与赵云博商量。
“最是无情帝王家。”赵云博沉吟了一下,笑着向赵云兆说道,“这还真像是老爷子的手段。”
“你是说,老爷子这回为了太子来真的了?”赵云兆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沉声问道。
“老爷子这回的举动太出人意料,对老四下的手太重了。”赵云博想了想,他也拿不定主意,于是无奈地冲着赵云兆摇了摇头,“至于他打的什么算盘,只有他自己清楚。”
“是呀,老爷子这回对老四可是‘斩尽杀绝’,老四手头上原本就没有什么人可用,唯一一个能用的上而且可堪大用的谭纵也被他给夺了去。”赵云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从清平帝对赵云安的手段上来看,这回赵云安好像真的是完了,经此一事,有谁还会投奔他呢?
在赵云兆看来,清平帝的这些皇子中,也只有赵云安是个人才,其他的皇子简直任由他们搓圆捏扁,尤其是太子,完全就是一个没用的废物,没有一点儿主见,想怎么糊弄就怎么糊弄。
“玉昭执掌京畿皇庄,又是太子的亲妹妹,按照京畿皇庄只能由官家的嫡子女所掌控的这条规矩,以后即使是太子登基,京畿皇庄也会掌握在她的手里,绝对不会假手于外人。”赵云博沉吟了一下,望向了赵云兆,“京畿皇庄防守得如同铜墙铁壁,咱们想尽了办法也没能将人打进去,从昨晚的那个‘自明灯’来看,里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可惜咱们对此却一无所知。”
“你的意思是,拉拢谭纵?”赵云兆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他自然清楚京畿皇庄的重要性,否则的话也就不会驻扎有五千大顺最最精锐的黑羽军了,而且如果没有赵玉昭的认可,即使圣旨来了也白搭,除非清平帝亲临才能使得黑羽军打开城门。
谭纵是赵玉昭未来的驸马,只要能与谭纵搞好关系的话,那么就可以想办法知道京畿皇庄里的事情。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老爷子可能会扶持谭纵。”赵云博点了点头,沉声说道,“这个谭纵背靠着玉昭,以后极可能成为一方不可忽视的势力,咱们不得不早作打算。”
“这个姓谭的运气还真好,先是靠着老四上位,得到了老爷子的赏识,现在又凭借着玉昭在朝廷里扎了根。”赵云兆闻言笑了起来,“不过从此以后,他可就要吃软饭了。”
“哥,湖广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赵云博笑了笑,随即想起了一件事情,向赵云兆问道。
“赈灾粮款已经到了,那帮子贪官,绝对不会放过这么千载难逢的机会,肯定会趁机捞上一笔。”赵玉昭微微一笑,说道,“只要他们一伸手,那么咱们的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即使他们不伸手,咱们也会从后面推着他们伸手。”赵云博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嘴角流露出一丝诡异的笑意。
(PS。主角的手下也要有一些人干脏活,全都浩然正气的,有些事情就办不成了,社会现实如此;大顺皇帝之所以不动两个谋反的侄儿,是因为两个侄儿暗中已经有了很大的势力,如果径直将他们抓起来的话,很容易引起朝廷局势的变动,甚至是内乱。再者说皇帝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本身又有着亲民的象形,所以只有谋定而后动,暗中对付,小心提防,并不是抓起来直接杀了那么简单,否则将是大顺历史上的一个耻辱性*事件;至于科技跨度,因为前面提及过异人,但是没有交代过一些科技背景,按照常理推断,大顺已经差不多四百年的历史了,皇家秘密研究的科技理应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只不过前面没有提及到科技的事情,如果能将这个科技背景提前的话,就比较完美了。
另外,就是这本书的风格不是那种直接砍砍杀杀的,比较多的讲究的是谋略,因此有些地方可能不像有些书里写的看起来恩怨分明,大开大合。
我会注意控制本书的科技走向,各位读者请放心。)  
                  
 
第五百三十二章 悲喜两重天
 第五百三十二章悲喜两重天
正如谭纵所料想的那样,中秋晚宴过后,赵云安以准备去五台山事宜的名义闭门谢客,一些前去看望的权贵被守门的军士挡在了门外。
赵云安去五台山前一天的晚上,一辆被侍卫们簇拥着的马车停在了安王府门口,谭纵手里拎着一个长方形砖头大小的黑匣子,和赵玉昭从马车里走了下来。
见昭凝公主和谭游击来了,守门的军士不敢阻拦,连忙躬身将两人请了进去,闭门谢客对的是外人,赵玉昭是赵云安的亲妹妹,谭纵又是赵云安的心腹,自然不在阻拦的行列。
“玉昭妹妹来了。”得到了谭纵和赵玉昭前来的消息后,神情憔悴的秦蓉从院子里迎了出来,强颜欢笑地说道。
这几天可谓是秦蓉有生以来最难熬的日子,在没有丝毫预兆的前提下,赵云安忽然之间就被赶出了京城,令她心中慌乱,寝食难安。
“四嫂,四哥呢?”赵玉昭冲着秦蓉微微一笑,亲昵地挽住了秦蓉的手。
“你四哥在里面生闷气。”秦蓉的双目闪过一丝黯然的神色,扭头看了一眼书房,微笑着回答,对于赵玉昭和谭纵,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隐瞒。
“玉昭,你陪王妃说说话,我去见王爷。”谭纵知道赵云安此时心情糟糕透顶,于是冲着秦蓉拱了一下手,向书房走去。
赵玉昭随后和秦蓉走进了大厅,坐在里面寒暄着一些家常,赵玉昭的到来使得秦蓉的心情好了许多。
谭纵推开书房房门的时候,头发凌乱的赵云安正伏在书桌上写字,地上和桌子上横七竖八地丢着不少写满了字迹的纸张,赵云安焦躁的时候并不是喝闷酒,而是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不停地写字。
“梦花,你怎么来了?”听见有人进门,赵云安抬起头,见到谭纵后不由得面色一喜,笑着说道。
赵云安已经得到了消息,知道清平帝不仅剥夺了谭纵在江南的功劳,而且还将他幽禁了起来,如果没有清平帝的旨意的话,谭纵是无法离开驿馆的,因此他对谭纵的到来感到十分意外,因为清平帝既然打算让谭纵改换门庭脱离自己,那么一定不会让谭纵来看自己的。
不仅外界知道清平帝幽禁谭纵的目的,赵云安也知道清平帝此举的含义,经过这三天来的沉思,他已经明白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清楚了清平帝对自己下狠手的原因――太子:他光顾着对付赵云博了,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会刺激到太子,更没有想到会令清平帝产生误解。
现在想想看,京城里那些关于他和太子的流言蜚语并非空学来风,极可能是赵云博可以散播出去的,目的就是为了挑拨他和太子之间的关系。
赵云安已经意识到,自己低估了赵云博的能力和力量,自己的一举一动好像都在他的计算中,这令他心中不由得一阵沮丧和懊恼。
就像赵云博说的那样,最是无情帝王家,清平帝虽然对赵云安极为宠爱,但是事关大顺的江山社稷,对他痛下狠手也就不难理解了。
赵云安的心中不由得泛起了一阵悲凉,恐怕从今天起,他就真的要做一名安逸的懒惰王爷,了此终生了。
“公主向官家求了情,我这才有机会过来。”谭纵发现赵云安竟然有了黑眼眶,显然这几天没有睡好,微笑着走了过去,“王爷明天要走了,我自然要来送送王爷。”
“梦花,你能有这份心,本王就已经知足了。”赵云安闻言笑了起来,笑容里有一些苍凉,他知道谭纵这次能来实属不易,另外,恐怕清平帝是想让谭纵以此来了解两人之间的这段“知遇之情”。
“王爷,俗话说的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谭纵见赵云兆心情低落,于是微微一笑,沉声说道。
“梦花,你别安慰本王了,事情到了现在这一步,本王以后看来要学着那陶渊明,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了。”赵云安闻言,自嘲地一笑,然后笑着拍了拍谭纵的肩头,“不说这些扫兴的话了,陪本王喝酒去,咱们今晚一醉方休。”
“王爷,有人让我送一件礼物给你。”谭纵没有动身,而是将手里的黑匣子放在了一旁的桌面上,笑着向赵云安说道。
“噢?”听到有人送自己礼物,赵云安这才注意到谭纵手里拎着的那个黑匣子,于是走过去打开了黑匣子,他感到有些好奇,究竟是谁能让谭纵转送礼物?
“《三国策》!”等看清了黑匣子的物品后,赵云安不由得大感意外,他还以为是什么奇珍异宝,原来竟然是一本书。
赵云安随后将《三国策》从匣子里取了出来,翻开封面后,整个人不由得怔住了,里面的扉页上写着两行龙飞凤舞的字“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令谭纵感到惊愕的不是这两行字,而是这两行字体他非常的熟悉,如果他没有认错的话,这是清平帝的手笔。
片刻之后,赵云安回过神来,有些狐疑地望向了谭纵,难道送他这本书的人是清平帝?清平帝此举又是何意?
“王爷,官家说了,希望王爷能在一年的时间里将此书读透。”谭纵微微一笑,沉声向赵云安说道。
“请转告父皇,本王不会辜负他的期望,一定会参透此书。”赵云安闻言,心中不由得一阵激动,宏声向谭纵说道,这表明清平帝并没有忘记他,同时也意味着他以后将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王爷放心,梦花一定将话带到。”谭纵觉得应该给赵云安吃一颗定心丸,让他安心去五台山,于是意味深长地向他说道,“王爷所忧之事,官家已然明了,请王爷静心礼佛。”
“你是说……”赵云安闻言大吃了一惊,顿时惊讶地望着谭纵,难道一切都在清平帝的掌握中。
“两个跳梁小丑而已,官家早已经安排好了对策。”谭纵点了点头,微笑着向谭纵说道。
“如此说来,本王也能安心去五台山了。”听到“两个跳梁小丑”时,赵云安的心中禁不住松了一口气,既然清平帝已经开始着手对付赵云博和赵云兆,那么看来他前段时间来是杞人忧天了。
赵云安并没有问谭纵是何时知道赵云博和赵云兆是江南之事的幕后黑手,谭纵也没有向赵云安解释,因为有些事情越解释越说不清楚,毕竟他是奉了清平帝的皇命来办事。
随后,赵云安在家中设宴款待谭纵和赵玉昭,他的心情好像十分的郁闷,席间竟然喝得酩酊大醉,被秦蓉扶着返回卧室休息。
见赵云安成为了现在的模样,秦蓉的双目不由得湿润了,就连赵玉昭的眼眶也红了起来。
谭纵也是一副黯然的模样,喝得摇摇晃晃,被赵玉昭搀扶着离开了王府,由侍卫们扶着上了马车。
回驿馆的路上,谭纵坐在马车里,倚在赵玉昭的肩上酣睡着,赵玉昭关切地用手帕擦着他额头上的汗水。
对于谭纵被幽禁一事,赵玉昭曾经找过清平帝,想为谭纵求情,可清平帝却告诉她这样做是为了谭纵的将来好。
正当赵玉昭为谭纵的遭遇黯然神伤的时候,忽然觉得肩头一动,抬头一看,只见谭纵已经直起了身子,睁开眼睛这冲着她微笑,脸上醉意全无。
“谭大哥,你……”赵玉昭见状不由得吃了一惊,愕然望着谭纵,谭纵不是喝醉了吗。
“我没事儿。”谭纵微微一笑,向赵玉昭说道,“如果我不装醉的话,王爷肯定还要拉着我喝。”
“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见过四哥这个样子。”赵玉昭闻言微微一笑,随后神情黯淡了下来,心中有些伤感。
“总会好起来的。”由于事关机密,谭纵不好向赵玉昭透露什么,因此只有柔声安慰着她。
“难道市面上的那些传言是真的,四哥真的想要和太子争皇位,父皇为了维护太子这才将四哥赶出了京城?”赵玉昭抬头凝视着谭纵,犹豫了一下,一脸焦虑地问道。
赵玉昭虽然对京城的事务漠不关心,但在赵云安被清平帝当众“发配”到五台山后,关于太子和赵云安的流言蜚语还是不可避免地传进了她的耳朵里,太子和赵云安都是赵玉昭的亲哥哥,她不希望两人受到伤害。
“既然是传言,那么何必放在心上。”谭纵闻言,意味深长地向赵玉昭说道,“官家让王爷去五台山,自然有官家的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