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沙泪 >

第171部分

沙泪-第171部分

小说: 沙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齐声应是,都表示一定全力支持首相的作战计划,务求早日获胜。作为布劳契的上司,西格蒙德则面露为难之色。他试着向首相表示道:
  “此次进攻不力,虽然是布劳契的责任,但我身为三军指挥司令部的长官,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我请求阁下,也将我降级……”
  可是首相只是一挥手,表示没这个必要。“您并不是负责直接指挥之人,所以我只会惩罚有责任的人,这点您无须担心。不过,我不希望再看到类似的情况发生,不然的话,我真的非常质疑陆军部队的作用,这一点,也请您记在心上。”
  三军指挥司令部部长低下头,以示自己完全明白和了解对方的意思。他知道,首相对陆军不满久矣,现在爆发出来,也并不完全是因为前线撤退的缘故。而自己一向倾向于陆军,想必首相也心知肚明。如今说这番话,就是暗示着如果陆军再次失利,那么不仅是陆军元帅地位岌岌可危,恐怕连三军指挥司令部也将不复存在。一想到这个后果,西格蒙德只觉得后背一阵潮热,汗水把自己的衬衣都打湿了。跟对禁卫军、空军的信任不同,首相一直对陆军颇为微词。而由于为陆军作出种种担保和辩解,如今连三军指挥司令部也变得处境不妙起来。作为它的最高长官,西格蒙德当然不愿意看到该部被首相彻底遗弃。他同时也希望,陆军可以在前线争取更多的胜利,好让首相能够对传统的陆军有所改观。
  “在这份电报中,第一装甲集团军的加勒特和指挥第四装甲集团军的赫普都进行了撤退。他们也被免职了!我不允许在我的部队里,出现不倾尽全力取胜的军人!”
  西格蒙德听着,脸色越发难看。他已经没有心思去留意周围的官员有没有谁朝他露出嘲讽的笑意,或是象征性地表示安慰。再往下听,首相所颁布的新任前线装甲部队指挥官,都是他的心腹,要不就是原禁卫军的高级将领。西格蒙德知道,这是首相以实际行动来表达他对陆军的不信任。对方完全不相信他们所说的关于前线将士受灾、无法进行作战的话,而是认为这是陆军在为失利找借口。然而事到如今,不管他再说什么,首相都不会听进去。所以西格蒙德只好先答应下来,并且作出尽量让对方满意的姿态。他这样做也是为了保存陆军在最高统帅部的发言权以及三军指挥司令部的地位。要是连他们这些声音都消失了,那么最高统帅部将会完全被胜利党以及禁卫军的人所统治,这绝对不是西格蒙德那一派传统陆军将领所乐意看到的场面。
  在所有前来参加会议的官员中,只有少数人是跟西格蒙德一样,为陆军感到担忧。更多的禁卫军和胜利党官员,则在一边跟随着首相的口吻责备陆军的无能时,一边为他们的人能够登上前线指挥官的位置而兴奋不已。要知道,如果他们的人能够在前线获得重大战功,奠定他们的位置,那么日后他们的人自然就更能名正言顺地取替传统陆军派的人物,全面接管奥登尼亚军队了。他们对作战行军的事情知之甚少,但是对于权力,却是当仁不让。能够再将军队全面据为己有,那么胜利党就能更加稳如泰山了。
  在接二连三地向前线发去多道命令的同时,首相根本连提都没提到过有关冬季物资的事情。他倒不是忘记了,而是在他看来,这件事情早已得到解决,不必再多说。现在对于帝国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中止撤退,重新杀回到雷帝城外。军需处处长皮埃尔拼尽全力,好不容易才让阻碍多时的一批物资运上前线的铁路,而看到他如此努力后,军方后勤部部长却对他这样说道:
  “亲爱的先生,您何必如此担心呢,在前线那儿多的是东西,我们的士兵不会挨饿受冷的。您最好还是把心思放在平常的工作上,那样就可以了。要是您累坏了,首相要找您商量事情您没法去,那个责任我可担待不起。”
  皮埃尔已经没法跟身边的人说,前线的物资如今堆积在刚跨过大陆边界线不远的地方,离前线还远得很。不仅负责此事的后勤部的人不会相信——因为他们确信自己已经尽力了,没法运到前线士兵手里,那是前线的人的责任;而首相跟他身边的人也不会相信——因为负责此事的后勤部又确认已经把物资送出去了。他们哪里想到,就因为这股过于严重的官僚作风,导致运给前线的冬季物资难以输出,再加上铁路系统的落后,更使得本已恶劣的情况雪上加霜。即使皮埃尔明白个中道理,但以他一个人的能力,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他也只好尽自己的一分力量,好为前线的军队解燃眉之急。

第十五章 慢性自杀(4)
  跟去年奥登尼亚空军在昂尼亚上空的作战一样,部队陷入了持久战中。而且由于上级的估计不足,导致了人员的过多无谓损伤——这些损伤如果之前是有准备的话,那么是可以有效避免的。而且比空军那时的情况更为严重,现在是陆军主力部队都受到如此多重的牵制。如果说去年是奥军空军在敌国上空慢性出血而导致最后的失败,那么此时的奥军主力地面部队倒不算是出血,只是在一点点地试图挣脱敌人套上自己脖子的绳索。
  大后方的人无法感觉到那条绳索的束缚,可前线的军人们却无法视若无睹。12月10日,在全师只剩下十来辆坦克可以行驶的情况下,禁卫军旗队装甲师接到命令,向东前进,为处于包围圈中的第19装甲师解围。该师四日前被路军突袭,由于兵力早在寒冷中损耗甚大,再加上敌人的突然袭击得手,所以该师一直无法组织起有效的突围行动。再这样下去,一步步收窄其包围圈的路军必将他们一口吞下。在得知此命令后,旗队装甲师师长迈尔中将带着一脸愁容看向草屋外那漫天风雪。由于这场可怕的严寒,已经使得他指挥的装甲师中有九成的坦克都无法动弹。而如今他们还要肩负起拯救友军冲出重围的任务,他们的压力可想而知。
  但是即使面前有着再多的敌人、再可怕的天气,命令一下达,他们就必须出发。没有大批坦克的支援,救援行动自然就落在了该师中仍能行走作战的步兵身上。而坦克营的人是如此,现在没有了装甲车辆,他们只能先充当一回步兵。
  数个装甲轻步营的人穿梭在路上——其实说是行军,真实的情况是一路上都不得不与齐腰深的大雪作战——途中不时有人一脚踩进软软的雪坑里,然后又在自己的努力和战友的帮助下爬上来。师长迈尔亲自负责指挥此次行动,他坐的坦克被大雪阻住了,他就干脆下车来,跟士兵们一起步行。看到师长也参与作战,这使得士兵们都受到了鼓舞。大家虽然走得非常辛苦,但谁也没有停下来。在行进途中,艾吉碰了碰伊格尔的手臂,示意他看看后面。伊格尔扭头,费力地从一片白茫茫的雪花中看向自己身后。在那儿都是他们自己人,不过也有别的营的人。
  “坦克兵……他们也来了。”
  “没了坦克,希望他们也是出色的步兵!”
  艾吉这样说可不是开玩笑,因为在接下来战斗中,他们之中的坦克少得可怜,想要帮助友军突围,就必须靠步兵的力量了。伊格尔回过头,继续吃力地在风雪中前进。每个士兵都带着武器,有的还得扛着沉甸甸的重机枪、或是三四个人一起推拉着一门火炮,在这样的天气中,他们的辛苦不言而喻。
  在来到目标地点约两里路的时候,全军没有贸然前进,而是进入了树林之中,向前方观察情况。根据情报,在前面就是敌军的阵地,再往前走,他们就会与敌人短兵相接。所以在此之前他们要对那儿的情况进行观察。不过伊格尔并没有从望远镜里看到有路军的踪迹,废弃的村子里一个人也没有,只有几栋着火的草屋屋顶在冒出浓浓的黑烟。
  这时,师长迈尔来到第一装甲轻步营中。他走到伊格尔身旁,用自己的望远镜观察前面的形势,一边问:
  “有发现吗?”
  “暂时没有,长官。”
  迈尔放下望远镜,他是奥登尼亚军中目前年纪最轻的师长——只有三十四岁——虽然拥有着与同龄人相比更大的荣耀的职权,不过这也意味着他的身上背负着更加沉重的使命。他看向他的士兵们,说:
  “必须前进。敌人很有可能就藏身在村子里,但我们得突破封锁,进去把自己人救出来!”
  旗队装甲师的少数坦克再次启动,冲向村庄。而在两翼,包抄向那里的士兵们则一边留神四周的情况,一边赶紧往里面冲。还好,他们并没有发现敌人。在绕到村子北边的时候,有一小队士兵发现人的踪影,正想举枪,却发现那正是他们要找的第19装甲师的人。在得知这一发现后,伊格尔还有另外几个连的军官都带着他们的人,来到友军藏匿的地点。在经过一番简短的询问后,他们才知道,原来第19装甲师的人在经过凌晨的努力突围后,剩下的人都逃到这儿来。而在他们身后,还有两个师的路军在穷追不舍。伊格尔看到,第19装甲师的许多士兵伤的伤倒的倒,有的连走也走不动,只能用绳子拴在一块门板上,由别的士兵拉着走。他们谁也不想落在敌人手里——因为对奥军军人而言,一旦落在路德尼亚人手里,那就意味着生不如死——所以一看到援军出现,该师师长激动的狠狠拥抱着迈尔,表示哪怕是爬着,也要跟他们一起冲出包围圈。迈尔向他们表示,自己来到这儿,就是为了带他们离开的。他甚至还开玩笑似地说:
  “我们两个师合起来的坦克现在超过三十辆,起码有些胜算。”
  这当然是安慰对方的了,事实上第19装甲师的坦克也是少之又少,一路突围,有的坦克只能丢弃在路上。一个是由于严寒,一个则是由于战斗损耗,两支装甲师,如今都变得名不符实,但所幸的是,他们的士气犹存。
  在救出19装甲师的人后,旗队装甲师负责殿后。伊格尔带着手下的弟兄们在村中的道路埋设了地雷,如果敌人真的从这里追赶而来,那么这些起码能阻挡他们一下。他们也紧随大部队之后,迅速撤离了那里。
  虽然在救助友军上取得了实际成效,可是这一路上,他们中的不少人都不觉得高兴。这是自开战以来,他们的部队头一次遭到敌人如此包围,而且损失惨重。虽然逃得出命来,不过也并不表示他们取得胜利。伊格尔他们开始感觉到,敌人手中的剑,已经出鞘,挥向他们了。

第十六章 艰难的路(1)
  在得知自己被最高统帅部免职后,奥登尼亚军装甲兵总监加勒特正在前线负责指挥他手下的装甲师,试图从路军包围圈中救出更多友军,然后从那儿撤离。当这一纸命令交到他本人手里的时候,他已经连续四天四夜都不曾合过眼睡上一觉。头发蓬乱、胡子拉碴的装甲兵总监拿着那薄薄的纸,然后把它递给了自己的下属。
  虽然从上司的表情那儿看不出什么异样,不过他的参谋长等幕僚也猜到这个命令不是好事。当他们看完那上面短短的字句后,都不约而同地看向那个在命令中已经被撤职的人。
  “长官,这是……”
  加勒特转过身,看着自己这些生死与共的部属们。他此时倒显得很平静,只是点点头,说:
  “如你们所见,先生们,我已经不再是这儿的指挥官了。魏斯中将,从现在起,这里的一切由你负责指挥!”
  被他点名的魏斯一愣,他刚想说什么,就被加勒特挥手阻止了。与对方合作十几年,魏斯当然清楚他的个性。别人也许看不出什么来,不过他明白装甲兵总监现在是满腔苦水倒不出来。
  “最高统帅部的命令,没人可以违抗。这儿的指挥权将交由你,希望你能好好带领部队继续作战。”
  “可是,这样的话,您不就……”
  “啊,没错,”加勒特重重地坐在屋子里那张残旧的椅子上,叹了口气。“回大后方去,向那儿正式述职,然后回老家,过我的平民生活。”
  第一装甲集团军指挥部的幕僚们对上层这个决策都感到愤愤不平,他们从震惊中清醒过来,纷纷对这个命令表示不满。有的人甚至对他们敬爱的装甲兵总监说:
  “阁下,只要您说一句,我们可以集体向最高统帅部抗议!向他们撤回这种不合理的命令。他们这么做,根本就是漠视您的努力和成绩,也是漠视前线的形势。”
  “是啊,请您向我们作出指示吧,我们愿意听您的服从!”
  面对激动气难平的下属们,加勒特面色没有好转。他沉着脸看向众人,斥责道:
  “现在不是为我个人谋求权利的时候!你们应该把注意力和头脑放在战事上,先生们,那才是你们要做的事。关于我个人的去留,我会服从后方的安排。而且我相信,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日后军队需要我,我就一定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