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沙泪 >

第31部分

沙泪-第31部分

小说: 沙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相信马文的能力,也请诸位不要太过苛求于他了!”
  首相都开口了,而且表明了自己对对方的支持,那么反对者也无话可说。在首相一手创立的胜利党党内,虽然所有人都效忠于这位首相,可对于他那种太过相信“老战友”的观念,却有不少人觉得需要改变。其实不仅仅是外交部长,像副首相、空军元帅,还有现任的国防部部长和总参谋部部长,他们都是海因茨在未发家时便与之交情深厚的友人。如此唯亲是用,也让一些军方人士觉得不满。
  似乎他本人也察觉到了这种倾向,在会后发表的公开演讲中,海因茨这样宣布:
  “在空军方面,由于有伯纳特元帅的领导,所以他们的忠诚度值得相信;在海军方面,也因为有可靠的领导,忠诚度同样如此;不过在陆军方面,我希望这种程度会得到加强!”
  海因茨对陆军的不信任,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要不然,副首相也不会在他的示意下,重新把禁卫军改建成为专属于胜利党的一支武装部队。他们这么做,为的就是想与陆军抗衡。这一点,陆军高层自然心知肚明。但是他们既然已经宣誓要效忠于国王、首相和国家,那么就不能改变,只能希望对方可以改善自己的态度。
  不过这都不是他们这次召开会议要谈论的重点。海因茨希望听听,在军方,是如何看待连续作战的可能性。得知首相本人有这个念头,将军们并不感到奇怪。其实奥登尼亚军能发展到这种程度,他们也希望这支自己培养的部队得到锻炼;同时也希望借此来防卫国家,不受战胜国的入侵。在这方面,首相一直告诉他的将领们:奥登尼亚不想看到战争,但为了保卫国家,他们必须这么做。如果说军方高层人士相信这番话,那也实在太过小看他们了。对于首相的用心,他们虽不曾询问但谁都看得出来。然而军令如山,对待那些敏感问题,他们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在会议上,有人提出要向曼尼亚发动进攻。海因茨没有否定但也没有认同,他像是对此仍有疑虑。毕竟曼尼亚国土面积与本国相当,军队人数和建设也与奥登尼亚不相上下。要想像对付落后的乌里尼亚那样来对付它,这只能是天方夜谭。三军指挥司令部部长西格蒙德看出了他的犹豫,于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要对付更大的猎物时,就必须事先作好周详的准备和计划。况且经过上一次对乌里尼亚的作战,曼尼亚方面可能会对我国的军事布署有所警觉。我认为,现在还不是进攻曼尼亚的最好时机。”
  众位将领都同意他的看法。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指挥部队在乌里尼亚冲锋陷阵,虽然取得了极大的胜利,但并不表示这会冲昏他们的头脑。海因茨默默地点了点头,他不是不想对曼尼亚下手,只是他一出手,就必须要看到胜利,这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在否决了以曼尼亚为下一个作战目标的提议后,人们的眼光又开始在那个堆砌得十分精巧的沙盘模型上。到底该以哪一个国家为他们军队的驻地呢?在这个时候,一向不爱多说话的副首相埃默里…瓦莱里安说话了。
  “乌拉瓦尼亚联合王国(Wllavania)如何呢?”
  所有人的眼光,都落在了毗邻奥登尼亚北部、那个面积不算大也不算小的国家上。它紧靠着极海,是米德加尔德大陆最北端的一个国家。在第一次神谕战争结束后,它才变成了联合王国。而且这个王国的王室,与乌里尼亚王室,有着近亲的血缘关系。在乌里尼亚与奥登尼亚开战之前,乌国的王后就带着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到那里去进行访问。在战争期间,乌拉瓦尼亚联合王国的王室一直在保护乌里尼亚王室成员的安全,并且拒绝将他们交给奥登尼亚。对于这个同样说着路尼语的王国,确实比曼尼亚要好对付得多。只是这个国家的政府肯定也不会轻易投降就是了。
  首相抬起头,仔细地审视着每一个人的神情。“各位认为怎么样呢?”
  既然不得不开战,那就选择容易的总比选择难缠的好。在明白到首相也有此意后,大家的口径也得朝向这个方向。有的人甚至想到,会不会是首相故意借副首相之口,好让这个提议得以安排上讨论日程呢?其实有人会这么想,完全不奇怪,谁叫副首相本来就是首相最信任的心腹呢。
  于是,下个作战目的地就这样被决定了下来。奥登尼亚又一次朝着未知的时间尽头前进,这一次,同样是为了胜利。

第二十九章 难逢敌手(1)
  万事起头难,不过当你对其中的规则熟练之后,如果想再停下来,难就更难了。如今的奥登尼亚,虽然有着战胜国的强烈反对,可是却依然乐在其中。因为胜利对他们而言,到目前为止还用不着付出什么大代价,而得到的,又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所以会没法住手,就不足为奇了。
  尽管米德加尔德大陆上的不少国家,对于奥登尼亚的崛起原本就心存忌惮,现在虽然终于证实了他们的看法,不过已经为时已晚了。乌里尼亚的沦陷,没能让战胜国敲响警钟,它们只是想保存本国的实力,好应付即将可能发生的入侵。对于别国,它们当然表示支持抵抗奥国,可实际行动却寥寥无几。这样造成了那些小国人人自危,都在忙着进行防御。但是现在不管凭他们的国力还是军力,想要阻止奥登尼亚,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创世历1084年9月下旬,奥登尼亚与乌拉瓦尼亚的谈判破裂,原先在乌里尼亚战役中作战的军队,又一次秘密集结在边境上,随时准备作战。
  不过这一次,格特所在的第25航空团并没有随集团军一起,参与战役。因为空军高层下令,把全国如今所拥有的将近一半的战机,调动到西边进行防卫。因为他们也担心战胜国会在此时突然发动袭击,造成奥登尼亚腹背受敌。于是,在前方队友跃跃欲试之际,格特他们却只能留在西线的基地静候不知何时才会出现的敌人。
  在乌里尼亚战役结束不久后,奥登尼亚空军就开始对战机进行新的改装,不仅在机舱上下增设了装甲板,以保护飞行员的安全,而且机炮的火力也得到了增强。这让大家一方面忙于拿着说明书,和地勤人员一起改装战机,另一方面也兴幸见到爱机的装备提升。因为有些队友,已经永远无法看到这一幕了。后来格特等人才知道,虽然在乌里尼亚战役中,己方损失甚小,不过其实在一些空军航空团,损失的轰炸机和战斗机就超过一百架以上。由于不想削弱自己人的士气,所以这些消息一直被隐瞒起来,直到后来他们才明白个中内情。得知这些事后,在联机大队里为那次战役中死去的弟兄举行的葬礼上,格特等人也为其它大队的兄弟祈祷,祝福他们得以早日升天。当看到搬运工用绳索把棺材往下放进墓穴时,格特脑海里忽然闪过这样一个念头:
  “下次躺在这里的人,又会是谁呢?”
  没有见识到战争的残酷,只是见证了它的迅速胜利,一般的年轻人都只会感到兴奋而不是思考这其中的意味。格特自认也不是那种爱好冥思苦想之人,只是看到活生生的人突然消失,难免心里沉重。
  在西边,他们虽然得到了消息,知道乌拉瓦尼亚王室和政府都不愿交出乌里尼亚王室成员,因此开战在所难免。可是这次战役却和他们所在航空团无关,所以每个人都有些提不起劲,日夜希望上头能下调动令,让他们也能赶往前线。正如格特一样,他们虽然一方面才刚刚开始认识到战争的可怕,不过却又一心想立功,所以也就不难解释他们此时这种矛盾的心理了。
  其实不止是飞行员这样,连地勤人员也是。不必像战时那样忙着给战机加油、组装、上弹药、修复机体,不少人都只能给战机涂伪装油漆,或是重新把旧了的标识图案再漆一遍。一直负责格特爱机的地勤人员是一个来自东部地区的原汽车司机,他在见到格特时,总是爱和他开玩笑。有一次,这个地勤指着新刷上保护色的战机,提醒格特:
  “少尉,您什么时候才能让我在这上头画下您的战绩呢?我可是盼望这一天盼得好久了呀!”
  “一定会有机会的,绍尔。”
  虽然格特是这么说,不过对于自己到底何时才能正式脱离菜鸟行列,步入真正的战斗机飞行员队中,他仍然心里没底。在乌里尼亚的天空中,他依然记得自己那时慌手慌脚的样子,想起来也真是让他觉得羞愧。现在虽然开战,不过他却只能在这里,防守着看不见的敌人。再这样下去,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立下战功。
  由于乌拉瓦尼亚拒绝投降,因此奥登尼亚的作战又开始了。同年9月20日,奥登尼亚派出一百五十万大军奔赴联合王国进行作战——之所以没像上次那样全数派遣出四百万大军,是因为有部队军队得到命令,防守在与曼尼亚等国接壤的边境,同样也是防止腹背受敌。联合王国的军队人数不如乌里尼亚多,装备虽然不差,但面对着这支如狼似虎的大军,要抵挡恐怕也是有心无力。因此奥登尼亚军方预测,在半月之内,就能拿下该国。
  而在后方,无所事事的飞行员们只能通过广播来收听最新战况。平日的训练依然紧张,而且曼尼亚方面虽然不曾派出战机越境而来,但在天空上总能发现一些侦察机的影子——这些当然也算是入侵者。于是在演练的同时,不少飞行员——尤其是新手们——都拿这些侦察机开刀,来训练他们空中格斗的本领。虽然有胜之不武之嫌,不过也可以当做是一种磨练吧。
  格特也曾打中过一架侦察机,不过他丝毫不认为这是战绩之一,只是一种练习罢了。因此,到奥登尼亚向别国开战以来,他的爱机上除了大队本身的标识外,还没有打下战机的标识。
  乌拉瓦尼亚军尽管抵抗得十分顽强,可依然不是奥登尼亚装甲部队的对手,自开战以来,就一直节节败退,同样是无力回天。不过在后方,也不是绝对的平静。在9月24日,航空团所在基地发出警报,附近的一处大型船厂遭到曼尼亚空军的突袭,要求战机出动。于是第2联机大队的飞行员奉命出动,在跳上飞机时,格特心想:这次可一定不能再错过机会啦!以三机编组,第2联机大队又朝蓝天进发。
  在飞行了不到十五分钟之后,最前方的编队就发现了曼尼亚战机的身影。它们正在船厂上空徘徊,看上去非常不怀好意。难道又是侦察机吗?开始的时候不少人都抱有这个想法,不过当它们越来越近时,大队的飞行员才能清楚地看到,那些确实是战斗机,而不是光侦察不战斗的小型飞机。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啦!格特一阵兴奋,他操纵战机驶近。当发现己方六架战机已经被敌人包围后,曼尼亚方面的战机迅速爬升,想逃离包围圈。不过送上门的猎物他们岂会这么容易放走?各编队都形成合拢之势,追得对方无处可逃。

第二十九章 难逢敌手(2)
  在格特这边,长机似乎也有意要为格特创造战绩。克尔温故意驾驶着战机在一架涂着灰蓝色上面标有“第9”字样图案的战斗机前面晃悠,看起来似乎是出了故障一样。他这么做是希望对方上钩,好来追击自己,这样的话就能为后面的格特创造打下敌机的好机会了。
  对方似乎有上当的迹象,它的飞行员果然驾驶着战斗机从后方靠近克尔温的长机。格特在后头看得清楚,他的呼吸也开始急切起来。不要急,要一下中的。他这样在心里告诫着自己,同时悄悄跟上了这架误入圈套的敌机。
  当格特的爱机向前面的战机靠拢、即将将它纳入射程范围时,敌人却仿佛突然警觉起来,一拉杆,爬升到高处,使后面的格特顿时扑了个空。年轻人心里大叫遗憾,可是也因为这样,他才发现在自己的侧面已经出现了一架新的敌机,正在对自己虎视眈眈。格特不敢怠慢,迅速驶离,把这个对手交由长机去应付——在奥登尼亚空军里,并不要求新人能够马上建立战功,而是以学习为主,多累积经验,从长机的作战中进行磨练。
  格特的爱机穿越云层,可以清晰地看到船厂那铁皮厂房房顶和地面的造般坞时,他亲眼见到左边的编队中有战机打下了一架敌机。待靠近后,他才发现,那是京特…兰斯洛特的战机。敌人的战斗机机身冒出火花,之后它拖着长长的黑烟,往地面坠落下去。它的飞行员选择了跳出机舱,打开降落伞希望能捡回一条命。按照国际公约,作战双方如果遇到投降的敌人,是不能再对之进行杀戮。而在空军中有个规矩,跳伞后的敌方飞行员,同样不能射杀,应交由地面人员俘虏。因此,大队的飞行员们并没有对这个在空中成了靶子的敌人开枪,只是从近距离打量敌人到底长什么样子。
  格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