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小领主 >

第119部分

春秋小领主-第119部分

小说: 春秋小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队加入了。楚人的恐慌愈发厉害,这时,彭名还在大帐里跟军官们相互瞪眼。有士卒来汇报:“许国人攻入了塞墙;森林里还不断涌出晋国甲士,大约是晋国的右军增援了。赵国兵将已经攻击到离此不远的地方,彭大人,请赶快下达指示。”
    这时,彭名盼望那个的人终于出现了,他大声汇报:“大将,我们没有退路了,卑职奉命去南路查探,发现回国的道路上有赵氏单骑。
    彭名站起身来。叹气:“赵氏单骑昔日曾追击王上一本将没有使赵氏单骑回避的本事,现在唯一之策就是退往顿国。顿国那方面虽然有陈**队在,但他们绝不敢拦截我们。退往顿国后,借助坚城守卫,我们既可以保全实力,也不算“遇敌退却
    此时,帐外传来赵武嚣张至极的大喊:“彰名哪儿?快给我找彭名,兔崽子们,眼睛尖一点,我要活捉他,谁给我射死了彰名,小心我揍他。
    旁边响起魏舒那尽量憋住笑的声音,他劝解:“军将,这里是楚国中军,彭名一定在附近,你这么大声嚷嚷,他还不闻风逃窜。”
    彭名确实闻风逃窜了赵武嚣张的话音才落,被提醒的彭名一猫腰窜入帐后。其余的楚军高级将领连片刻犹豫都没有,立刻尾随。而赵氏武士看到楚国大股高级军官窜出营帐,向营塞后方逃窜,正打算追赶,赵武突然摸摸脑袋,想起来了:“我们这次突击,好像没有向对方打招呼。”
    在春秋时代,不宣而战是很没有品味的事情。魏舒惊愕地瞪大了眼睛,问:“我以为你已经通知了对方。”
    赵武嘿嘿笑着。回答:“我们两国一直就处于战争状态说我们停战了?我们一直在交战,所以无需每次通知对方“开战”多少年前我们已经宣战过了,不是吗?”
    说话这功夫。彭名已经逃远了。
    赵武摸摸脑门。不好意思的说:“虽然如此,但终归见了楚国的人有点不好意思,“来人,对这群楚国大将不要过分逼迫,只要驱赶他们进入顿国,那就行了。”
    如果只是这么说。那赵武确实是一片善心,证明他确实是一个厚道人。但赵武又画蛇添足的补充了一句:“派遣骑兵追击他们,并命令骑兵压住脚步,掌握好时机。”
    魏舒听了这话。立玄明自:“你要重演攻破许国那一楚军入城之际夺取顿国国门?”
    “怎么不可以?”赵武笑嘻嘻的说。在没有广播电视的时代,一招鲜吃遍天下是完全可能的事,因为信息传递并没有那么快:“虽然我们用这方法攻破了许国,又把数万许国俘虏带到前线,但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故技重施?知道许国国都沦陷真相的有几个人?不过是当时在城门的那几个人。
    那些人当中。许国贵族已经被我们全部送回国内处置,许国小兵看到了整个过程,但以他的语言能力,能把过程完整叙述出来吗?即使他们做到了这点,有哪个贵族愿意倾听一名小兵的言论,徐国失陷的真相又怎能传到顿国人的耳朵中?”
    魏修马上点醒儿子魏舒:“口口相传的事情,传到最后总会变了样。顿国与楚国兵将不可能亲自来前线倾听小兵的谈论,即使他们能听到人人口口传说的内容,也会与真实的情况相距太远我们干,”可惜我军没有战车。”
    赵武指点:“我们没有战车,但楚军有。”
    魏舒在一旁立刻插嘴,显示他也是一个聪明人:“楚军逃得快,他们丢弃了大部分装备。其中也包括战车,我们可以驾上楚国的战车追击楚人。”
    卫敏提出异议:“只是楚国人的战车跟我们赵氏战车相差太远,比如楚国的战车,驾车的还有牛,移动速度缓慢,用于追击吗,恐怕,
    其实,按照春秋的惯例,驾驶战车的本来就是牛。按规定,每辆战车需要四头牛,两匹马驾驶之所以,要动用四头牛,是因为当时的战车没有轴承系统,仅凭战马的力量,拉不动沉重的战车当车上重甲装备的三名武士,所以必须动用牛。
    用牛拉车就牵扯到一个问题,车速缓慢。
    “车速慢不怕。我们是驱赶楚军,并不是直接追杀。所以我们的战车,作用是搭载步兵。让士兵在追击战中保持体力”赵武回头问魏修:“魏兵尚能战否?”巩渊司话是仿照,“廉颇尚能饭否的语句魏绎回答也跟廉悔功四答样,他跳下战车。舞动一下战戈,大气不喘的简洁回答:“能战!”
    魏兵素来坚韧。他们编入新军后,跟着赵兵一起加大了练强度,在持久能力上跟赵兵不相上下,所以赵武对魏修的回答并不感到意外:“我们还等什么,命令许**队接管楚军营塞,命令船夫立刻拨罗楚军战船,并驾船去对岸接过联军告诉对岸联军六个字:钱多、人傻、
    !
    ,,至于我们,立刻给楚国战车套上牛马,全军追击楚军。”
    彰名在奋力逃窜,逃出营寨的时候,晋人追得太紧,彭名来不及去寻找自己的御戎,并架上自己的战车,他甚至连多余的武器都没有拿,只在手里提着一柄短剑。
    彰名出了营寨。跑了很久,才有几名楚人粤着战车追上了,这几名楚人处在营寨的偏远处,没有遇到晋人的正面攻击,所以还有机会召集自己的人手。驾上战车。
    这几辆战车就成了楚人仅有的战车一春秋时衡量兵力是由战车数量决定的。所以楚人现在的兵力是:车四乘。
    彭名坐在战车上,刚刚喘了几口气,就有楚兵大喊:“晋人追来
    彭名听到声音。回头眺望,只见远处烟尘大起,烟尘前方是整齐排列的数百辆兵车。但奇怪的是,兵车与兵车之间并没有随行的步兵,然而,因为晋军规矩大,即使没有步兵存在,那些兵车两两之间的距离,依旧按照标准排列,这样一来,晋军两个兵车之间的空隙就显得很大。
    晋军的兵车扬起的烟尘格外大,使得兵车后方烟雾弥天,看不清有多少人隐藏在那飞扬的尘土中。彭名观察片刻,说话有点结巴:“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是怎么把如此数妾的兵车在我们眼皮底下运过江
    一名楚国弓兵将领眼神好,他眺望半天,满脸古怪的回答:“似乎是我们的战车。只是打着晋人的旗帜而已,奇怪?”
    彰名明白了:“这么说,追击我们的不是晋人的右路军,依旧是他们的前茅军。他们这是俘虏了我们的战车,并用它们来追击我们”那么,来的还是赵兵与魏兵你说他们也不嫌累呐?我们光走路都累成这样,他们从早晨战斗到现在,就不想着歇一歇脚?!”
    晋军不嫌累。
    楚军这座大塞,总共拥有兵力“五百乘。”加上一些备用战车。总的战车数量达到了六百余辆。赵武与魏绎挑选其中性能最好的战车,有特意留下部分战马,让部分人变成骑兵追击。最终,追击兵力是:车五百乘。
    只不过。对于晋人与楚人的兵力描述都稍稍有点差异,晋人是有兵车没有协同作战的步兵,楚人是协同作战的步兵数量太多,但只有四辆兵车,而逃出营寨的楚军还有四万士兵。
    士兵!彰名望着身边的士兵苦笑:“这些人还能叫做士兵吗?大多数人逃出的时候,连鞋都没有穿。更不要说还记得拿上武器。没有武器的士兵,还叫士兵吗?”
    彭名有点失魂。旁边的武将建议:“大将,我们赶快整理队伍吧,万一晋人追上来。我们也好组织抵抗。”
    彰名翻了个白眼:“抵抗?”
    他指指身边与他同样失魂落魄的楚国士兵,责问:“指望这么一群被吓破了胆、手中没有武器的人抵抗?”
    稍停,彰名心灰意冷的说:“通知士兵不用拼命奔跑一武子是个守礼的人,昔日他见到王上,能遵循礼节主动后撤,今天他不宣而战,偷袭了我们的营塞,一定不好意思继续煎迫。他这是在驱赶我们啊,他想要我们远离自己的营寨,只要我们方向明确,直奔顿国,他一定不会过度追杀。
    通知下面人,要保持我楚军的仪态,要不慌不乱缓缓而行”
    那名楚军弓兵将领身体动了一下,又停下身子,小心提醒:“昔日,武子追击我王,养由基大人曾提醒说:武子诡而不正。后来,武子的战绩连续传来。养由基大人评价说:武子战斗的方式酷似吴国人,凶狠而无所不用其极。”
    彭名不以为然:“这里毕竟是中原,还是遵守礼仪的,我听说武子攻破许国国都,包围许国王城,却不让士兵踏入许国国君的地盘,他与许国国君的致辞文雅而有礼貌。这样的人,做事总要顾点面子。”
    这会儿轮到楚军将领翻白眼了,他们心说:“这里是中原,武子做事要顾面子。难道武子以前与人交战不是在中原?他的过往战例,不是在中原打的?他遵守礼节你忘了,今早是谁不妄而战把我们赶出营塞的?”
    然而,楚军将领虽然在肚子里质疑,他们都没有把这话说出来,因为他们心中也怀着同样的愿望:希望赵武能讲礼貌一点,再讲礼貌一点。
    赵武果然是君子啊!
    此后的事件发展,正在朝彰名预测的方向快步前进一楚军的速度缓了下来,各级军官开始整理队伍,后面追击的晋军也如斯响应,他们默契的放慢了战车的行驶速度,始终与楚军保持一箭之地,缓缓尾随。
    浪漫多情的楚军看到晋军如此配合,他们来了精神。这支丢失了营塞,丢弃了大部分军械武器的楚**队,居然在追击之下开始慢条斯理地整理队列。然后,他们在晋人的目瞪口呆中,排出了不亚于晋人的整齐阵型,雄壮的空着双手、丢盔卸甲的满怀凌云壮志,雄赳赳一溃千里。冲顿国国都一“转进”。
    战车上,赵武与魏修都是满脸愕然。
    这次追击出来的匆忙,新军没有带军鼓指挥行军步伐,众人互相约定战车排成一字横排,以赵武与魏待的马头为准,队列不可超越(超乘)。而所谓的以“马头”为准,就是那句著名的成语:唯马首是瞻。
    在这种情况下。向来以队列整齐文明各国的晋军,在这次行军队列比赛中,完败给了向来浪漫而不遵守纪律的楚军。
    这让楚军更加趾高气昂,让晋国新军更加愕然。
    新军兵力少。赵武这次没有摆出传统的“五阵”只摆出一个,“三不个三阵后来叫做“三才阵”三阵当中,赵武自己统领中军,潘党是副手,彻头彻尾都是赵氏武士;魏兵担当左矩;而右矩统领是卫敏,副手是英触,彻头是林虎,彻尾稍不知名。
    为了便于跟魏家兵协调,赵武的兵车在自己的阵型里居左,魏绮在兵车在他的阵型里居右于是,两人的战车网好并排处于全军中线、稍稍偏左的位置,接近并排行驶。
    两人的战车虽然几乎并排行驶,但仍然相距五六十米的模样,原本这个空隙是由随车步兵占据的。现在则空空荡荡,以至于赵武不得不扯着嗓子与魏修谈悄悄话:“楚军这是疯了,居然在行进中整理起队列。如果我们趁他网开始的混乱,给他狠狠一击,那又如何?”
    魏修也用同样的嗓子回答:“那你就要丢失顿国了。”
    赵武点头:“没错,咱就要那君子风度维持到顿国城下,在此之前,我们一定要善良,要让这支楚军安全的抵达顿国城门。”
    在那之后呢?赵武没说。他用实际行动回答。
    楚军距离顿国也就是半天的路程陈国与顿国之间也就一百公里的距离。
    走了牛日,眼看就要日落了。有左翼的楚兵来汇报:在他们行军队列的南方,原先布置在那里、准备拦截楚人归国之路的赵兵单骑靠了上来,不过,他们似乎很爱惜马力,没有摆出冲锋姿态,很多骑兵反而下了马,用手牵着马慢慢靠近楚兵。
    “武子这是怕我逃啊”彭名把弄着手中的青铜剑,轻松的说:“他这是不了解我们楚国,本将奉命讨伐陈国,打不打是我的问题,但要撤回国,那就是“败军之将我们楚国也是有法律的。”
    眼看陈国都城在望,地平线上已经隐隐看到顿国城墙的轮廓,楚将们都觉得愿望已经实现,符合的轻松笑起来。
    彭名下令:“命令士兵走的精神一点,让顿国人看看,我们可不是被打败了逃回来的”嗯,我们是听说陈国攻打顿国,特地来帮顿国来守城的。”
    顿国城墙上,顿国国君目瞪口呆的望着城墙外的原野,他是接到大军逼近的消息,慌张的上城观察敌情的,原本他已经发出指令,动员百姓上城墙防守,等看到来者是友军,他稍稍放松了紧张心情,但紧接着,晋国人出现了。排列着整齐的战车队,战车后面烟尘弥天。
    直到此时,顿国国君才发现:雄赳赳气昂昂、排列着整齐的队伍、迈着大步前进的楚军前方只有孤零零的四辆兵车,许多楚兵虽然头昂的高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