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小领主 >

第134部分

春秋小领主-第134部分

小说: 春秋小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君将臣子分为不同的类型而量才使用,选用人材没有不恰当的,任命官员严格依照规程。晋国的卿能让位于善人,大夫不失职守,士努力教诲百姓,百姓努力耕作。商人、工匠、皂隶各自安心本职,不想改行。
    韩厥告老,荀祭因为才德出众而继任执政;士自比荀偃年轻。而荀偃让他居于自己之上任中军佐。韩起年纪少于杂靡,而杂犀、士鲸让他在上。任上军将。魏绮功劳显赫,但因为赵武贤能而甘愿做下手。
    一国君清明、臣子忠诚,在上的谦让,在下的努力。方今的晋国是不可敌敌的,只能事俸着它以等待日后的时机。请您再考虑考虑
    楚共王回答:“我已经答应秦国了,就算楚国不如晋国,我们也一定要出兵。”
    子囊再劝:“大王,请你好好想想,我们楚国南方不稳,吴国人时复骚扰在外,我们的军队一年出战两次,已经疲惫不堪,如果大王强行要求出兵,我恐怕会发生不测的灾祸。”
    楚共王回答:;“我们的南方有吴国捣乱。晋国边境就没有人捣乱了吗?我们的形势恶劣,难道比晋国恶劣吗?为什么晋国人敢拼,我们不敢一寡人最恨别人说我不如晋。”
    楚王说完。不再听子囊的劝解,大步走入殿后。
    子囊看着大殿中的楚国公卿,叹息:“这将是一场超级大碰撞啊,南方所有的国家连起手来与北方国家交手。天下所有的国家都卷入其中,我们楚国准备好了吗?”
    一名楚国大夫纳闷:“这百年霸主的实力真是令人深不可测,战争已经进行了十年,楚国家家户户哪里有余粮,晋国人居然还有能力全国动员,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刚才令尹说这是一场南北方大碰撞,不对。明明秦国国君也带着西方所有的小国参战了。我们西南联晋国这个老牌霸主。晋国人居然还这么气势汹汹,凭什么?”
    子囊问:“我们现在可以动员出多少兵力?”
    军司马回答:“竭尽所能的话,我们能动员二十万兵力,但如果真这样的话。我们耍把国中的鸟雀都罗掘尽了,才能应付这些军队的粮草供应。”
    “二十万太少,太少,晋国人已经拼命了。他们四军全出,加上参战小国动员的兵力,他们的兵力能达到二十万。楚国没有四十万军队去迎战,我担心打不过那些晋人。”
    军司马为难:“如果动员更多的军队,加上相应的辅兵,我们楚国国中剩不下男人了一二十万,我们最多出兵:十万,再多,不用晋国人杀,我们今年自己会饿死的。”
    子囊眼珠转一转:“那就二十万吧,也许兵少是件好事,王上就不会轻敌冒进。
    楚国的动员令下发了,南方各国行动起来,世界大战拉开帷幕。
    是的。这是一场世界大战。因为在春秋人的眼中,世界的中心就是中国,既然这场大战把所有的国家都卷了进去,那么说它是世界大战,恰如其分。
    与南方的混乱相比,晋国人的作显得井井有年春,晋国的上军首先开拔前往虎牢城,而后新军前出,抵达周王室的王野,开始作为前军枢纽。源源不断的向虎牢城运送着粮草,紧接着,下军出动了。带着庞大的后勤队伍,缓缓向南开拔。
    晋军八正卿中,赵武是最忙碌的,他先是赶到国都元帅府领命,而后回自己司徒府安排了后勤保障人员,自己马不停蹄的先期赶往虎牢城,接管虎牢城防卫,并宣布征召虎牢城的木匠与铁匠从军。而后,等上军赶到后。赵武把虎牢城的防卫移交上军。马上又赶到王野,向军佐魏绎交接相应的印信,以便魏修可以指挥动新军全军。
    等新军的任务完成,赵武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国都,协调军粮军械的调配,等他忙完国都的事情,晋国的中军出动了,作为全军前竹,心炎叉要斟往新军,安排中军的食宿从虏牢到国洲都到虎牢。一个春天里,赵武来回跑了三趟,累的只剩下喘气的功夫了,等她好不容易带领新军进入虎牢,又接到命令。作为全军先驱,赵武必须出战,直抵郑国国都之下。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赵武喘着气抱怨:“我正在欣慰,今天能睡到踏踏实实的屋子里,安安稳稳的睡个混沌觉,这又让我出发军中那么多将领,干嘛非是我?”
    这次荀罂的指挥完全打破了各军的编制,配合赵氏士兵做先驱出击的是韩起的韩家兵,魏家兵反而调过去与杂家兵相互配合。韩起是这一系列命令的传令人,他笑着劝解:“小武,谁叫你擅长突击呢,当日你能突击到楚王战车前,先任元帅杂书虽然没说什么。但大家都佩服你的胆量。
    这次你统筹全军后勤,你做得很好,元帅荀翼说了,我晋国历年出征,从没有像这次出征一样顺顺当当,连点小砒漏都没出。诸军上下纷纷赞扬。连国君也称赞你“能”所以元帅说了,这次打仗就让你负责后勤。我们突击到郑国城下,后面就没我们什么事了,只管在后面保护粮草就行,这不很好吗?”
    赵武仰脸问韩起:“阿起哥,你是上军佐,知道的军情多一点,我想问问:为行么把魏氏的兵将从新军调走,我擅长突击,魏氏擅长防守,我刚刚找到与他们配合作战的技巧。元帅把魏家兵调走了,这是为什么?”
    韩起敲了一下赵武:“看不起我们韩家兵吗?别忘了你初次上阵,保护你的是我。魏家兵确实凶悍,你只用来防守,糟蹋了这股精锐,再说。新军总是不满编,把两支强军放在一起,放在一支不满编的队伍里,个个都粮蹋了。
    我韩氏不擅长攻击,但我们比魏氏还擅长防守;另一个好处是,我韩氏人多势众,网好弥补你兵员的缺失一魏氏跟集氏搭配,情况也是一样…这样一调拨开,我们晋国四支军队。哪个军都能做到攻守平衡。”
    韩起一番开解,赵武不说话了,俩人将军队重新编制完成后,赵武扔掉了遮人耳目的战车,全部换装成骑兵,以三千骑兵为先导,以许国战车兵为后续,韩氏弓兵做殿后,全军扑向了郑国国都。
    站在郑国国都城下,赵武颇有点还乡团的感觉一我赵武又回来了,初次参战就是在郑国打,如今一膜眼,十年过去了,孩子也有六七岁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赵武是什么年龄加冠的,程婴死得早,并没有给他交代,赵武也不好意思问师修师偃“我今年多少岁?”貌似这样的问题,该别人来问他。
    但目前。似乎大家对他的年龄都没有确切概念,有人认为他十五岁加冠。也有人认为是十**岁,总之,是一锅糊涂账一如果按模糊计算法。赵武现在在大家眼中,也就是二十五岁到二十九岁的模样,这个。年龄在着秋,确实是小孩子。
    赵武正在沉思。韩起气喘喘吁吁的跑到赵武身边,问:“你没有乘机夺城吗?好像你挺擅长这套?”
    韩起没有担任过正将的经历,他的官衔虽然高过赵武,但考虑到赵武有数次指挥大战的经验,韩起没有,所以韩起把指挥权交给了赵武韩氏跟赵氏有什么客气的,赵武也就没有谦让,一手策刮了这次突击。
    “哪那么容易夺城啊。以前打的都是小国。乘人不备夺占城门,如余”赵武叹了口气:“人呐,不能坏了名声,郑国人本来早有防备。听说来的是我,个个都把钱包看得很紧,想顺手牵羊,不容易啊。”
    韩起大笑,在他老爹的培养下,韩起不是一个事事争先的人,能合格的完成任务,韩起已经很满意了:“这趟任务不错,我事先就猜到,郑国人听说来的是你,绝对不会轻易出战。这不。果然一个。兵力不损,我们就把郑国堵在了国门里面。
    我猜郑国人也不敢偷袭,生怕被你反攻,反夺城门,我们可以安心睡觉了,在人国门之下大睡几天,等后续军队来了,我们就交差。”
    赵武身边,一名许国将领气喘吁吁。但脸上有一抹得意,赵武笑问:“感觉怎么样?”
    那名许国将领语气轻松地回答:“郑国曾经逼得我们许国屡次搬迁,如今我们许国也能堵在郑国人的家门口上咆哮,军将,让我们许国人上前吼几嗓子,过过嘴瘾。”
    赵武笑着挥手:“去做吧,我怕你们叫的越厉害,郑国人越是不敢出门”唉。世界上最郁闷的事情就是:一个乌龟流遇到了缩头乌龟。”
    的到许可的许国人笑了,许多徐国人摩拳擦掌,为了显示自己的勇猛。他们甚至脱去了铠甲。赤膊上阵(肉袒),就在郑国人射程之外做出各种鬼脸,辱骂郑国人祖宗三代。对此,郑国人保持着庄严的沉默。
    许国人挑衅没有得到回应,更多的许国人加入队列中,他们干脆在两军阵前表演起打棒球游戏,兵车卸下战马,散乱的放到一边,武器丢弃一地。以显示他们对郑国人的蔑视”许国人身边,三千赵氏骑兵与一万韩氏弓兵虎视眈眈,就等郑国人出来。
    郑国人打死也不出来,许国人从日出骂到日落,郑国的城墙上静悄悄,傍晚时分,有晋国商人送来郑国国都的情报,赵武一边下令许国人回营。一边随手翻阅着情报不看则罢。才扫几眼,他立刻大叫起来
    “有没有搞错,郑国人怎么如此变态?”
    韩起伸过头来,好奇地问:“有多变态?”
    赵武随手把情报递给韩起:“郑国人怎么这么能折腾他们的国都居然有七重门,七层城郭啊,这要打到什么时候?”(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旧叫,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
    )
第一百一十一章老牌投降国居然不投降
    沾百一十章老牌投降国居然不投降
    以:更新票太猛,不得不竭力码字以满足要求”,嗯嗯,看在这么辛苦的份上,能否投票支持一下?
    韩起也吃了一惊,忙说:“去年的时候,郑国国都还是五重门,今年居然扩充到了七重门如此说来,郑国人确实变态,他们居然在一年之内增扩了两层城郭。”
    赵武惊奇:“这还是二流国家吗?一个二流国家居然有七重城门”,我们晋国似乎也只有两重。”
    韩起不以为然:“七重郭就算是强国吗?恰恰相反国之重,不在城池高大厚实。郑国虽有七重城门,照样是谁来了投降谁;我们晋国只有两重城门,可三百年来,没有一支军队能推进到我们国都之下。两百年来只有我们打别人的份,两百年来我们从来是在别国的领土上作战,所以我们晋国不用高垒厚土修建自己的国都,我们的武士就是我们最坚固的防御。”
    韩起说的对,晋国从晋尖公开始就不尚奢华,晋国也从不喜欢像各国诸侯一样建筑高台土榭但真正的历史上。晋国还是有一座著名建筑的。它是春秋两大建筑之一,与楚国的“章华宫”齐名的“厩祁宫”。这座超豪华的高台式建筑,在赵武晚年由晋平公动工修建,最后完成于赵武的孙子赵鞍之手。
    正如韩起所说的,当一个国家开始修建高垒厚墙的形象工程后,意味着这个国家由攻转守,开始衰落。“唬祁宫”与“章华台”的遭遇完全相同:这两座奢华的“形象工程”完工后,同样建造形象工程的南北两个霸主一起没了“形象”一晋国走向分裂,楚国走向没落,最后,连它们的小跟班秦国都可以欺负曾经的霸主了。
    赵武自己是不会修建高台式建筑的,因为在他看来,层层叠叠的务土铸造平台,而后在平台上搭建建筑,平常看着威风,暴雨一来泥水四溅,用不了多久土台崩塌,”有这夫,还不如建一座楼房,既能住人,又坚固。还能当做防御堡垒,实在是居家旅行必备物品,”当然,这一切。或许是一个现代蜗居宅男的终极怨念而已。
    “七重门啊,一层层攻击下来,我军伤亡该有多大,我是不会干这样的傻事的赵武看着韩起,暗示说。
    毕竟韩起的官衔高,所以赵武这就话既是提醒也是暗示。
    韩起回答:“我当然也不会硬攻、我们的职责是把郑国人堵在国门之中,如今我们已经完成了任务,所以我们无需费劲攻打。”
    赵武欣然点头,稍后,他又小心的问:“只凭我们一支新军,耳包围不住有七层城郭的郑国国都,后续部队多会儿能上来?”
    郑国国都新郑是座大城,最外层城郭周长口里另为步,最内小城周长8里另如步,,如此巨城,靠赵武三个标准师的兵力是围不住的,加上韩起的三个整编弓兵师,也远远不够。
    对赵武的忧虑,韩起咧嘴微笑:“武子莫急,这是一场世界大战。虽然我们晋国人向来号令森严,动员迅速。但依然用了四个月才出兵。这次我们动员全部的属国参战,国君定的开战时间在明年。就这样,元帅还一直说国君过度乐观我们能在明年年末完成全部兵力集结,已经不错了。
    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