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小领主 >

第197部分

春秋小领主-第197部分

小说: 春秋小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武摸了摸女儿的头,又摸了摸赵成的脑袋,感慨说:“只要我赵氏和睦,外人怎么会侵犯我们,”
    韩起咽下一口酒,插嘴说:“我才才听说叔孙豹又来了,他向你辞行,是吧?”
    赵武点头:“我让他走甲氏那条路。”
    韩起随口说:“那条路是我们预备偷袭齐国的,叔孙豹提前知道了,会不会传到齐国去?”
    “无所谓了,战争已经迫在眉睫。齐国人即使知道了,也来不及调整部署了。”
    稍停,赵武又补充:“叔孙豹在宫城遇到了祈奚,他正在向国君推荐中军尉与上军侯如…”
    韩起听了赵武的解释,评价说:“老狐狸!”
    赵武点头附和:“果然是老狐先推荐自己的仇人解狐,别人都以为他走出于公心推荐的,但解狐是谁?我平常虽然不喜欢跟公卿交往,所以对解狐不太熟悉,但祈奚这个人,绝不可能找一个比自己年纪小很多的人做仇人。而祈奚这厮是去找国君要求退休的一他都要退休了,解狐还能干几年?所以答案是:解狐一定也老得干不动事了。
    这家伙先推荐一个垂死的仇人。让别人以为自己做事很公正,而后“公正,的推荐自己的儿子上位。狡猾啊。”
    韩起噗哧一声笑出声来:“按你的说法,祈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一句省略说法了,完整的说法应该是:外举不避仇临死的;内举不避亲我儿子”哈哈哈!”
    赵成憨憨的插嘴:“这样的人假仁假义,把好名声都得了,肚子里却满是坏水,实在令人厌恶。”
    赵武叹息:“我平常在人前装憨厚。可你只学了我的憨厚,没有学会我的智慧儿子,这样的人,能当面否定吗?你一定要跟上众人一起夸奖,这样,别人才以为你是真憨厚。要不然,你聪明外露,这不是提醒别人防范你吗?”
    韩起俯身向赵成教导:“赵氏在“下宫之乱。中几乎灭族,那场混乱中,元帅与三砒都想占便宜,最后赵氏的封地却落到不声不响的祈奚身上。祈奚,在国内向来有公正正直的名声,这个公正的人却是“下宫之乱。最大的获益者,他不声不响占据了赵氏的领地,如果他对下宫之乱没任何功劳,国君会把赵氏的领地赏赐给祈奚吗?”
    赵武跟着补充:“这个人啊,简直像一个隐藏在石头缝下的毒蛇,偏偏此人还享有公正正直的名声,如此人物能轻易招惹呐?你怎么能当面评论他?”
    蓝儿嘴里喊着食物,点头说:“我明白了,明明知道石头下面有蛇,如果你不想捉蛇,就不要去搬动那块石头,一旦搬开了石头,就不要让蛇逃出你的手心,,父亲,是这个道理吗?”
    赵武夸奖说:“还是我家宝贝蓝儿聪明。”
    赵成有点沮丧,赵武摸摸他的头,安慰说:“你年纪还还不知道这里面的人心险恶。不过没关系,父亲摆出拒人千里的态度,跟其他家族很少交往,就是想保护你。一旦赵氏确立了这个家规,今后你就不用担心与其他家族交往过程中,被人出卖了还帮对方数钱。”
    韩起关切的插嘴:“那还需要给孩子留下几个好的家臣”哦,国君准备任命上军侯奄吗?我怎么不知道你打算让出侯奄这个官职?吴熏你打算怎么安排?”
    赵武回答:“吴熏,我打算抽回来,专门研究家族的武器配置,上军今
    韩起噗哧笑了:“得了吧!你把那些官职都交出去,今后赵军还能像以前那样攻击犀利吗?”其实。我有时挺羡慕你的,你说你领军出战多少年,军中五吏你见过几次面,能认全吗?哈哈,军中所有的琐事都是你的家臣在打点处理,赵氏家臣的忠诚与能干,真令人羡慕啊。”
    “赵氏家臣真能干啊”稍后一段时再,行走在甲氏的叔孙豹也发出同样的感慨。
    现在是冬天,树叶已经落尽,道路两边的行道处光秃秃的,树枝上压满了皑皑的白雪,叔孙豹的马车行走在平直的大路上,他左右观察着道路两边,向自己的侍从感慨:“你看甲氏这条路,笔直宽阔,其中没有一点拐弯,逢山开山,遇木搭桥。行人走到这条路上,简直不用考虑驾车问题,只管驱赶马匹就行了。”
    叔孙豹现在坐的马车也是赵氏马车,有车篷,车门口挂着厚重的布帘,左右两侧开着观察口,以便车上的人能欣赏路过的景色。
    冬天里,行走在道路上的旅人并不多,马车走很远才能遇到偶尔的行人。那些人行色匆匆,车上装满了货物,车主都披着厚重的皮裘,脸庞隐藏在遮寒的衣服里面,只露出两个眼睛。
    在赵氏这种马车上,车右的位置可有可无,甚至已经变成陪人聊天的角色。叔孙豹的车右正在低头翻看着手上的地图,他扬了扬手,回答:“我在研究赵武子给的这份地图,刚才,赵氏家臣伯州平反复叮咛我要对地图保密,我想研究一下,他为什么对这份地图如此慎重?”
    叔孙豹漫不经心的问:“研究出来了吗?”
    车右回答:“赵氏修了两条赵直道:一条是赵西直道,它从国都穿越赵城,笔直的通往北方的通城、太原,赵氏的几个著名大城都在这条直道两边;另外一条,就是我们现在走的赵东直道,它从翼城直接通往”通往黄河岸边的河津城,而河津城对岸就是齐国。”
    叔孙豹一惊:“赵武特别叮咛我走这务道路,原来原因在这一修这样一条路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这说明晋国几年前就在考虑对付齐国。
    车右赞同:“没错,这条东直道中途分出两条岔道,一条岔道向南通向卫国,一条向北通往中山一齐国人一定没有注意到,通向卫国的道路尾端,居然通向了他们的侧翼。赵氏骑兵马快,赵武擅长偷袭。一旦晋国下定决心动手,元帅荀偃如果领兵从王野前往我们鲁国的话。那么赵氏会穿过这条东直道。直接攻击齐国的侧面。”
    叔孙豹精神振奋:“啊,不错。元帅(荀偃)领军从王野走是正规线路,他甚至无需带太多兵,因为齐国人知道元帅来了,一定集结全国的军队奋力迎击,那时,他们国内就完全空虚了;那时,如果赵武的骑兵能够长驱直入,”
    车右叹了口气:“可是,晋国的新君明年才能正式上位,这意味着我们鲁国要坚持到明年亦此时,齐国针对鲁国的攻击并没有停止,鲁国的多个小邦被齐国攻陷。等到这年末,齐鲁边境上唯一能够抵挡齐国兵锋的只剩下盛武仲(盛讫、盛孙、盛武仲)的封地防城(在今山东省费县东北,为盛讫封地)。
    盛武仲当时任鲁国司寇。喊氏家臣受执政叔孙豹带回的消息感染,上下一心准备全力抵抗齐国。因为盛武仲尚在鲁国国都任职在封地“防城。主持封地防御的是盛氏族人减坚,他吩咐族人:“我盛氏向来与赵氏和睦。盛氏受到围攻,赵氏绝不会放任不管,如此一来,我们必须与赵城的沟通保持畅通。叔孙豹说赵氏有条路通向卫国,通向齐国的侧翼,你们处理好家族事务,我亲自带人去看一看那条路。”
    家臣们劝解:“齐国人咄咄逼人。如今野外已经不安全了,到处是四窜的齐**队,城主亲自去恐怕不安全,不如让下面的人去吧
    盛坚否决他们的提议:“我知道赵氏的商队都有护卫,那些护卫弓马娴熟,两三个卒(一卒含五辆战车。合计约三百五十人)的盗匪难以进行骚扰如果赵氏诚心打算救援我们,把他们散布在鲁国的商队护卫集结起来小股的齐**队就难以在我们的田野上纵横,这对赵氏通商也有益处,所以我必须亲自去看看。如果能找到赵氏商队,那么可以恳求商队护卫协助,”
    左右建议:“那就让眺叔讫、盛畴、减贾三位勇士带领三百甲士护卫。齐军今后万一围城,也可让这三名勇士带队,去给赵氏送信求援。”
    正貉着,左右汇报:“司寇大人到了,他回防城了。”
    盛武仲边进因边说:“我从赵氏除账购买了三十万杆箭,特地给你们送和”。
    稍停,盛武仲盯着自己的家臣,问:“叔孙豹带来的消息你们都知道了吗?晋国正在全力筹备战争。但他们的国君没有上位之前,晋国的军队不会来,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守,一定要坚守到明年夏天以便给晋国人足够的时间调动军队
    喘了口气,盛武仲鼓动说:“晋国这次下狠心了,一旦他们来,将是雷霆万钧,会一劳永逸的解决我们鲁国的忧患,但是他们需要时间,需要我们给他们争取时间。你们有信心坚守一年吗?”
    盛坚坚定的回答:““防城。坚固。我们城里已经筹集了足够的粮食。绝对有信心坚守一年,请主上放心,我们绝对能守到援军到来。”
    盛武仲拍拍盛坚的肩膀,夸奖:“好得很,如果防城坚守一年,我们什么都有了,齐国人从此不再成为我们的忧患
    几名武士慌慌张张跑进来,打断了盛武仲的话,汇报:“齐军来了。他们来了七百乘战车,军队里面打着齐国国君的旗帜,齐国国君亲自领着军队来围攻防城。”
    盛坚站起导来,下令:“立即护送家主前往“旅松(在今山东省细水县)”通知全城:准备战斗
    不要怪盛武仲遇到战斗想要逃脱。当蚂蚁与大象战斗的时,占道盅跑的蚂蚁才是聪明的蚂蚁。尤其是。众只蚂蚁剔袋大象的跟班晋国已经答应救援鲁国,鲁国现在需要的是:面对齐国这只大象,坚持活到晋国这只大象上场为止。而盛坚等人身为领民,他的责任就是保持领主的存在,让晋国出面的时候有庇护“防城”的政治依据。
    防城的人动员起来了,防城三勇士一眺叔讫、盛畴、盛贾整理兵甲。带足了三百甲士,护送盛武仲离城。
    可怜的鲁国人,这次英勇突围的创举,他们甚至记录到《春秋》当中,大书特书的使之流传百世。但这也体现了小国寡民与霸主国的差距一晋厉公曾拥有八百甲士,但在晋国卿大夫眼中这点兵力不值一提。前任元帅杀晋厉公的时候,像三只手捉螃蟹一样,不费吹灰之力将这八百甲士击溃,俘获,,
    而这事如果搁到赵武身上,他若听说对方只拥有三百甲士,也许连眼角都不瞥对方一眼”想当初。赵氏最为穷困的时候,可怜的赵武拥有一千五百甲士,带着这样的军队参加郗陵大战,他晃悠到哪里都受到晋国卿大夫的耻笑,以至于他恼羞成怒的安慰自己的士兵我不教别人聪明。
    然而,防城能凑出三百甲士,却是在《春秋》当中大书特书的英勇
    件。
    这三百甲士服装并不统一,其中高级武士家境富裕,穿着赵氏援助的军用板式青铜甲,而下层武士穿着从赵城流传下来的、棒球队员使用的柳甲(木甲),然而,这好歹是三百名全副装甲的武士,当这些人雄赳赳气昂昂集合在防城城门时,盛坚看了很满意,他指着三勇士向盛武仲解释:“我们鲁国一向与赵氏亲厚,所以能凑齐三百副赵氏铠甲,这在鲁国公卿当中,已经很不容易了。
    主上请放心,齐国虽然大军围城,但他们还没有准备与晋国翻脸,我防城突然出现三百个穿着赵氏铠甲的武士,齐国人拿不定主意,恐怕不敢拦截
    盛坚的预测果然正确。
    三百甲士簇拥着盛武仲的战车赵氏马车,不紧不慢的走出防城。一路上,他们在刻意模仿晋**队那种刻板的追求队列齐整,以及不慌不忙的神态。对面的齐军见到这种现象愣了,他们大眼瞪小眼的。望着这支鲁军用散步姿态穿过他们的阵营…
    在《春秋》的记述中,经常见到大军围城时,某些勇士以散步姿态穿过敌营的描述这并不奇怪。越是纪律严明的军队越讲究“令行禁止”也就是说:士兵没接到命令禁止私自出去。
    见到鲁国人穿越围城的部队。先期接触他们的齐军士兵不知所措一
    如果他们自己出击,违反了军令不说。万一有战损,算谁的?
    拿不定主意的齐国人派出传令兵去请示军队统帅,这位传令兵是用脚走路的。他在行进的同时,穿越敌营的勇士也在行进,等齐国传令兵汇报了本军元帅,敌人也差不多走出本军的营寨,即使统帅毫不犹豫下令拦截,等这位传令兵走到阵地前沿,通知出击部队调遣,估计敌人已经穿出整个营塞了。
    论起来,这时代军队的主动进攻精神,大约只有赵武属下那支卑鄙无耻、不讲究战场礼节的、专门贪占小便宜的军队,才会做出“先拿下、后请示”的狂妄举动。
    不过,无论怎么说,能够孤身穿越数万军队,那也需要绝顶的勇气一在数千数万的目光注视下,要镇定自如的保持正常步伐缓缓前进。那不是一般人干的。现代,许多人走上讲台的时候,面对四五十个。人的目光,都已经口话燥了。
    鲁国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