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小领主 >

第261部分

春秋小领主-第261部分

小说: 春秋小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天,路过一座城邑,季札被路边广场上一件新鲜事吸引了。这座路边广场平常是做蹴鞠场使用的。一大片空地上竖立着两个球门,一名身体强壮的高大汉子两手绑在球门上,身体成一个“大”字,在球门的一侧整齐的排列着一队乡民,与乡民队伍对应的一侧川泛一此路过的闲汉,以及城市里面的商nbsp;nbsp;一名军官模样的汉子手持着宝剑站在球门边,他侧对着绑在球门上的刑徒,大声宣布:“解城邑“里长,放在练时处置不当,致使预备役士兵麦在实箭刮练中身亡,依律处以公开鞭刑,我现在宣布,行刑”。
    话音网落江一名晒着黑黑的汉子光着膀子走上场来,他手里拿着盘成一圈皮鞭,在隆隆的鼓声中,行刑人摊开了长鞭,那名手持宝剑的武士向空中举起箭杆。以显示他的权威。而后在细碎的鼓声中,厉声记
    喊声中,行刑人挥起了鞭子,鞭梢在空中盘旋一圈,啪的一声抽打在刑徒身上,鞭梢落在他脊背上,刑徒脊背上顿时出现一道血痕,皮开肉绽。鲜血飞溅。
    在连续不断的碎鼓声中,单调的记数声重复着:三、四、五”。
    每一鞭子抽落在刑徒身上,刑徒崩紧了浑身的肌肉,浑身剧烈颤抖。但整个行刑过程中,他一声未吭。等到行刑结束,持剑者解开了刑徒绑紧的双手,刑徒立刻瘫倒在地上,马上一小队武士抬过来担架,一名巫师手捧着一只羊皮水袋,将水袋里头的液体倾倒在刑徒背上,空气中顿时飘起浓烈的烈性酒味,刚才行刑的时候,显得很坚强的刑徒这时发出厉声惨叫。而持剑也垂下了剑柄,态度和蔼的安慰:“忍着点。让巫师替你包扎伤口
    这名刑徒马上被安置在担架上,厢兵们抬着他匆匆而去,,
    季札看到这一切,显得很纳闷,那名刑徒明明在受刑,却骄傲的像一位将军。而行刑结束后,执行刑律的持剑者对刑徒的态度非常尊重,这一切让人看不懂。
    季札吩咐从人:“拿我的信符去给那位持剑者,请他过来
    持剑者查阅了季札的信函,赶紧将宝剑配在腰上,而后手按着宝剑一溜小跑的跑过来,向季札行礼:“赵地解城邑郡守向吴国使臣致敬
    春秋末的吴国是拥有双重身份的。他们与楚国恩仇多年,楚国国君是称王的,所以吴国国君认为自己也必须称王,才能取得与楚国相等的地位。才能符合他与楚国打的不相上下的身份。但吴王在参与中原结盟的时候,在晋国的暗示下。他们在盟约上却取消了王号,简单的称为:吴国封君。
    对面的官员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含糊的称呼季札为吴国使臣。
    %,nbsp;nbsp;万
    春秋时代,县长比郡长级别高,一个县往往管辖好几个郡,而郡都是边境小城邦。
    经对方这么一说。季札恍然:“原来我已经进入了晋国境内?”,你是郡长,才才行刑是怎么回事?。
    郡长躬身回答:“接受刑罚的是本地里长,他负责练当地的预备役。在练过程中,因为处置不当,使得一名预备役阵亡,两名受伤,按照新的刑律,他要接受惩处,但接受惩处过后,他的爵位依旧保持着一nbsp;nbsp;我们家主说,爵位是奖赏军功的,不是因为战场上的失误军功获得的爵位不能被录夺,所以受刑过后。他依旧是士族。”
    季札哦了一声:“晋国练预备役,都是真刀实枪的?难怪晋国武士们称雄天下。”
    郡长轻声解释:“阵亡的那名预备役是里长的亲兄弟。”
    季札更纳闷了:“那么,所谓处置不当是怎么回事?”
    郡长回答:“预备役的练过程中。有一个项目是冒着弓箭射击,保持队列冲锋。原本冲锋的预备役穿着全身铠甲,而负责射箭的预备役手持着竹弓射出无头箭。竹弓射出来的箭本来就软弱,只要士兵能全副武装。基本上冲锋的士兵不会有什么伤害。
    按照练条例,军官必须监督冲锋的士兵,不许他们取下铠甲,然而里长关心则乱,他弟弟戴的是他的头盔,这头盔有点过大了,冲锋过程中,头盔的带子太松了,他弟弟开始抱怨。里长便在冲锋当中取下弟弟的头盔,为他重新整理绑扎头盔的带子。恰好在这个时候,一根竹箭射中了他弟弟的眼睛,结果他伤重不治。
    按旧的律法,里长在指挥当中。私下允许士兵在战场上摘下头盔,已经触犯了军令,需要割去鼻子,或者砍断一条腿,以示惩处。新的法律则要求当众施以鞭刑,并且不录夺里长的爵禄。今天,我正是按照新刑法实施
    季札想了想,拱手告辞了郡长。他催促侍从继续前行,而后在战车上感慨:“晋国能够称霸中原不是毫无原因的,练中真刀实枪且不说。连练中的条例都很严格,整个晋国就仿佛一架机器,不错,就像一架战争机器,有这样的国家作为敌手,楚国有难了。”
    知道自己进入晋国境内后。季札开始格外留心起来,初次见到霸主文明,季札看什么都新鲜,他一路打量着道路两边的标志树,一路跟侍从闲聊:“你瞧,道路两边似乎都是果树,果树已经结了小小的果子,但来来往往的人却没有去采摘。晋国人素质真是高啊,连路边的果子都
    经过了一个十字路,季札发现十字路口中心放置着一座木制圆台,圆台上。一名少了一条腿的汉子一身红衣,戴着一顶圆盔,圆盔刷成白色,木台上那名残疾人一脸骄傲。指手划脚的指挥着车队前进,过往的车队都乖乖的按照他的指挥有秩序的通行着。
    季札很好奇:“断手断脚的人,不是被刑律处罚才失去手脚的吗,怎么这名刑徒却来指挥大家行路。而来往的人还听尊重刑徒的指挥?”
    季札的侍从跑过去跟那名刑徒交谈几句,刑徒骄傲的指手划脚一番。侍从跑过来汇报:“指挥交通的那个家伙不是刑徒,他是士,是伤残老兵。他的爵位标志在胸前,标志着他有八级军功,家中还有一亩勋田。
    他说仙叫宪兵,是晋国新设立的岗位,专门荣养伤残老兵的使他们有点事做nbsp;nbsp;晋国的宪兵是用来指挥交通的。归当地的县尉管理。”
    季札很诧异:“晋国对秩序的讲究。已经发展到规定人走路的形式了吗?”
    渐渐的,季札的车队入城了,城里跟外面相比,又是另一番景象,城市的道路都是青石板路,路中间微微鼓起。整个路面成为一个拱形。季札稍稍一琢磨。看懂了这番布置的原因:“道路中间拱起,一旦下雨,雨水就会向路两边流淌,路两边应该是暗渠吧,雨水顺着暗渠流走,这样一来,道路始终是干净的,可以让人分辨如何行走”
    看完了路况,季札又抬起头来。竹量着道路两边的房屋,霸主国果然不愧霸气,道路两边的屋子都是石头筑成,厚厚大大的方形条石让屋子显得很结实,而屋顶整齐的铺设着瓦片,也让”这时的吴国,房屋多数还是茅草屋,墙壁多数是木板建成,见到这种完全出于人工的巨大石屋,不禁感慨霸主国的巨大创造力:“石头制作的屋子,大约不用一年四季换茅草顶吧,也不用频繁的进行修络,一旦城市受到围攻,还可以依靠厚重的石墙进行节节抵抗。果然。晋国整个国家就是一部战争机器,处处都可以见到咄咄逼人的武力。”
    稍顾,季札心里暗自感慨:“我听说齐国的国家曾经入侵过晋国,也不知道他当初见了这些石头屋。会头疼到什么地步?”
    季札错了,他见到的寸摇nbsp;nbsp;是赵武的封地甲氏,在整个晋国,除了赵武的名下有如此巨量的石头屋子,其他家族当中,唯有与赵氏比较亲善的韩氏、魏氏,稍稍学会了一点用水泥建造砖石房屋。
    然而季札无法进行比较,他是从甲氏进入晋国国境的,一路行走都是在赵氏的领地,沿着赵氏修筑的国家大道,季札缓缓的进入赵城,赵城的城守早早接到季札入城的消息,此时,参与盟会的鲁国君臣已经将季札的表现传颂于列国之间,故此城守引领着赵城有名望的父老,在城门口隆重迎接了季札。
    这名城守身上有股气质,令季札很不喜欢,他似乎很市恰,很会心的讨好人,能言善道的,伺候的让人说不出话来,然而季札总感觉到对方身上有一股媚态,似乎没有贵族气质,连带着,季札对赵武也产生了一点点的轻视:“人都说赵武子贤能。擅长经营之术,把赵氏领地经营的十分繁荣,但赵城是赵氏的居处,赵武子却用这样一位言词卑下者进行管理,我看赵武子纵是贤能,也贤能的有限。”
    不过,赵城的学宫如今闻名天下,他们设计的黄河大桥正在如火如荼的施工当中,因赵武子筑城大师的名声,赵城学宫现在是天下建筑学的鼻祖。季札心中虽然对赵武子有点失望,但他对那群学者却非常尊重。于是季札拱手,向学宫的副祭酒说:“我季札对赵城学宫早有耳闻。这次能来中原感受中原文化。愿意做赵城学宫的一名学子,早晚聆听教诲。
    我听说列国来游学的学子都有机会住进学宫里,不知我季札有没有这个荣幸,能早晚获得学宫的教诲。
    赵城学宫的祭酒是赵武,但他不管事,管事的是这位副祭酒。副祭酒连声答应:“公子评价鲁国音乐的那番话名扬天下,我等愿意向公子好好请教一番音乐的道理,怎敢怠慢了公子?请请。”
    季札接受了邀请,随意的向城守拱手作别,便登上副祭酒的马车。进入赵城学宫。
    过了一道石头制作的排房,进入赵城学宫的地界,季札很随意的问:“那位城守大人怎么仪态不太符合礼仪。赵武子怎么会用这样一位人管理赵城,难道他有什么特殊的才能,被我季札忽视了?”
    学宫的副祭酒尴尬的一笑,语含讥讽的说:“公子连这也看出来了?”嘿嘿。我们家领主是个节省的人,数年前他削减了行政官员。而后让商人们承包城市、经营城市,刚才那位城守确实不是贵族,他只是商会的会长。”
    “啊!”季札下巴快要掉了。
第二百零八章 省钱省的“尽善尽美
    季札心里感慨:省钱也不能这样省吧。
    不过,无可否认的是,这群商人把赵城经营的不错,相比于沿路走过的城市,赵城市容市貌显得更加整洁,更加有序,也更加繁荣。
    学宫副祭酒继续解释:“这几年。赵氏宗庙已经逐渐往邯郸城迁移。所以如今的赵城已经成了一座纯粹的学术城,城里基本上都是围绕赵城学宫谋生的人,他们或者是学宫里的老师,或者是寄宿于此的、列国前来学习的学生,以及给学生提供食宿的商人,至于城里商店买的东西,也多数以学生的需求为主。书籍、纸张、笔墨,以及各类研究材料
    说到这里,副祭酒显得很骄傲:“今年,除了设计大桥之外,执政又委托学宫进行两项学术研究,其一是金属的延展性,其二则是攻城器械的研究,所以最近赵城多了一些铁匠。
    季札被副祭酒提醒,连忙问他听说过的几个著名学者:“我听说叶公如今在学宫教绘画,听说他画的龙不能画上眼睛,一旦画上眼睛,则龙便破壁而飞。”
    对于这种神话学宫教授的话题,副祭酒笑而不答,他转身叫过来一名学者,向季札介绍:“这位就是叶公。”
    被称为“公。”意味着他有贵族身份,季札赶紧按贵族礼节与对弃打招呼,双方寒暄完毕,季札再问:“我听说秦国的伯乐擅长相马。他也曾在学宫停留,还有秦国的名医“和”周室的典藏官老胁
    副祭酒微笑的回答:“这几位确实曾在我学宫讲学。如今他们都已经各自回家了,但他们留下的几位学生还在,这位是,,;这位是
    副祭酒…给季札引荐学宫里的著名学者,而后他引领着季札走向学宫的中心。
    学宫中心分三角形的竖立着三座主建筑,最中心的建筑是学宫书殿。这座书殿很有现代行政单位通常的“苏联式风格”门廊是粗大的石柱,约十余米高,顶天立地。柱子后是高大的,约三米高的雄伟大门。
    这座建筑也有现代意义上的窗户,只是这年代玻璃的烧制技术还不太成熟,烧出的玻璃五颜六色,连大小形状都不一致,所以书殿的窗户都是花里狐哨的,用青铜格栅制作的窗格,形状很不规整,窗格之间镶嵌着五颜六色的玻璃块一这种建筑风格在赵武的现代眼光看来,简直是简陋的无以复加,但在季札看来”,
    季札已经说不出赞赏的词了。在他看来整座殿堂不是人类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季札很怀疑这座殿堂建造的时候。有些鬼神贪图赵武的钱财。来赵武这里打了几天工。因为这座殿堂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它璀璨的无以复加,任何言词在它面前都觉得苍白无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