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小领主 >

第266部分

春秋小领主-第266部分

小说: 春秋小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可以雇佣奴隶进行耕作,取而代之的是他们要自备铠甲与武器履行义务;而领主们如果养活不了足够的武士,则意味着他们不能很好的经营自家的产业,很好的履行战争义务,需要减封。
    这就是封建时代,每个人的权利导义务。
    叔向这番话赢得了赵武的赞同,他附和说:“没错,我也是这个意思
    叔向马上补充:“我知道各位领主都很困难,我们暂且给他们一点宽限时间吧,离军队集结还有十多天的时间,十多天后,如果他们还不能筹集足够的兵甲,那我们就将严肃执行军令
    季札听到这,他放心了,一边调头向回走,一边轻声嘟囔:“这场仗必定会打起来,我吴国可以放心了。”
    走到赵武的府门口,季札遇到鲁国的国君正在进来,他站在旁边向鲁国国君施了一个礼,鲁国国君一边平战车一边邀请:“我们鲁国送来的陪嫁已经到了,公子要不要听一听?”
    季札站在那里想了想,他转身随着鲁国国君重新走进去。大殿内。赵武正在跟子产交谈,他看着一份竹简,边看边摇头:“太多了,太多了,郑国无需出三百家陪嫁人员,我看五十家就足够了。”
    鲁国国君听到这,赶紧高兴的递上自己携带的竹简,顺嘴说:“我鲁国深受晋国的大恩,愿出五百家奴仆作为陪嫁。”
    赵武接过鲁国国君递来的竹简。依旧摇头:“鲁国也无需出这么多的人手,我看也是五十家就行了
    季札有点不高兴,他责问说:“那么伯国打算出多少家陪嫁?。
    赵武微笑着回答:“我们晋国打算出一百家。我看郑国打算陪嫁许多仿织工匠,锻造工匠,以及部分护卫,依我看,季札公子比较弈旬书晒细凹口混姗)不一样的体蛤胎,匠国的音乐,那么郑国就陪蓝十家乐师,其它各类人才馁州汕择几个。凑成十家。另外三十家则用武士来担当,就已经足够了。
    鲁国也采用同样的方法,三十家武士,十家乐师,十家各种人才。”
    季札眼珠转了转,他摘下腰上配的宝剑,递给赵武:“执政觉得我佩戴的宝剑怎么样?”
    赵武没有接宝剑,他扫了一眼装在鞘里的青铜剑,平静的说:“吴国的宝剑很华美,我早已经听说了。”
    季札用宝剑暗示:我吴国不缺乏武力,缺乏的是各类工匠。你陪嫁的人员当中绝大部分是武士,让我很不高兴,我们能跟楚国打的不相上下,我国的武士不需要晋国来加强。
    赵武对此则干脆装糊涂。
    季札无奈,继续说:“我吴越之地,有铸剑名师干将、莫邪,他们铸出的宝剑远甚于楚国。为此,我吴国还特地书写了,愿意献上这份兵器谱》居然是吴国著作的。赵武依稀记得,似乎戏剧耸中,伍子胥逃亡到吴国。就是向吴国献上兵器谱》不是楚国著作的?
    赵武淡淡的回答:“你这份《兵器谱》一定记载着南方的各种名剑。南方各国喜欢使用宝刮,是因为南方林莽丛生,河多水深,步战、水战比车战更适合。轻便锋利的剑。成为山林水网中步兵近身肉搏的最佳格斗武器。
    但我们北方战斗,多用兵车冲击,喜欢长戈大戟,兵器长度都在三米之上,不怎么适合发展短兵器”罢了,看你这么殷切,我代赵城学宫收下你的兵器,列国奉献的赠嫁人员当中可以减少十名武士的份额。增加各类工匠。”
    季札站起身来,恭敬的施礼拜谢:“如此,多谢执政的厚意了。”
    赵武点点头:“这不算什么深厚情谊,我听说吴国制造了一条罕见的大型楼船,命名为“余皇(赊腔)”据说这种船高出水面五丈(十余米,相当于现代烈吨船的舷高),有倔舱室,桨手一百人,光划桨手就分布呈两层,列桨于左右,我对吴国的这种造船技术非常欣赏。希望吴国陪嫁的人员当中,多增加造船的工匠。
    季札拱手:“喏!”
    赵武说到这,子产皱了皱眉头。他转向鲁国国君,以目示意,鲁国国君尴尬的笑了一声,帮子产询问:“我听说侯晋带领着晋国的船队去了海口,不知道他们成绩如何?”
    赵武皱了一下眉头:“成绩不好。听说他们在大河入海口修造了城堡与码头,但入海之后,船只损失惨重,海浪一拨一拨的,打碎了很多船只,又令很多船只无法控制,漂流到不知什么地方,他们也曾遇见巨大的鲸鱼,但多只船队围捕,效果并不怎么样。
    不过,这些都没有关系,万事开头难,想要摸索一项新技术,总要有牺牲的,侯晋送来服罪状,我却不愿意处罚他,告诉他只管不停的摸索,只要成功一次,下次再去做,就有了成功经验。”
    叔向笑着说:“虽然侯晋屡屡失败。但他们在海口已经站住了脚,听说他们按照执政所绘的图谱,在海边修建的盐田却获得了巨大成功,今后我们吃盐就摆脱了齐国的控制。鲁国、郑国也将获益,以后我们的运盐船将从海口逆流而上,直接行驶到虎牢,廉价处理大量的海盐,鲁国、郑国可以去虎牢进行交易,不再受制于齐国了。”
    赵武马上接过话头:“今年鲁国、郑国派遣的劳务人虽(役夫),他们的薪酬我打算一半用盐支付,盐价比照现在的盐价降低五分之一,不知你们两个国家是否愿意接受?”
    盐价降低五分之一,则意味着只要从中倒到手,就会获得巨大的收益。鲁国且不说,郑国的商人面向整个南方,他们只要把盐倒卖出去。便能获得难以想象的利润。
    “当然好了,我们两国感谢执政的关怀”嗯,只是不知道晋冉这次阅兵,需要我们小国出兵多少?”
    赵武一笑,叔向连忙解释:“这是我晋国独自举行的阅兵式,我们阅兵的地方就在虎牢,附属国无需派兵参与,如果想观看这场阅兵式。请提前打个招呼。”
    说完,叔向画蛇添足的补充:“这将是我晋国更改兵制之后,首次集结起全国的军队,在这次阅兵式上。我们将统一武器,统一铠甲。甚至统一指挥体制
    子产目光一闪,抢先回答:“我郑国以后要配合晋国进行作战,当然要了解一下晋国的新式军队。我这就送信回去,我国国君将前往虎牢。亲自观看阅兵式。”
    鲁国国君低头沉思了一下小声的询问:“那么卫国国君”
    祈午一声咳嗽,提醒赵武:“这次南嫁吴国,本没有卫国什么事,但卫国也派来了陪嫁的女子,国君已经接受了卫姬,许诺放归卫国国君
    啊”,一代霸主,不为国家体面。不为外交礼仪,只为了几个美人,就轻轻放过卫献公?(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二章 视觉盛宴
    祈午说话说漏了嘴,叔向与赵武赶紧一起冲祈午瞪起了眼睛  说啥话呢?咱晋国要放回卫献公,不是因为自己的君主笑纳了一名卫国美女。而是出于对春秋利益的尊重,以及对法律,礼节、秩序”等等的维护。你可别把大实话说出来,照真实情况一说,晋平公的形象全毁了。郑国不要看扁了我们?
    子产叹了口气,赶忙顺势转移话题说:“那么,也请晋国允许卫献公同时观赏阅兵式。”
    叔向羞的脸都红了,他轻声回答:“当然当然,我们同意卫国国君参加阅兵式。”
    于是,子产与鲁国国君一起告辞。季札也呆不下去了,他赶紧一同告辞。叔向将这三人送出赵武的府邸,在大门口,季札拉着叔向的手。语重心长的说:“吾子勉之    你们国君崇尚奢侈,卿大夫皆富可敌国,如今晋国,执政的权力在三个家族来回轮换,而你叔向一向喜欢直言,帮那个家族干活儿,不免的罪后来的家族,等其他家族上位了,你就有祸了  快想想自免于难的后路吧。”
    叔向大笑起来,他送走季札。回头把季札的话告诉了自己的老师。赵武听了,更是觉得好笑:“我听说季札在郑国的时候,私下里对子产说:“子为政,慎以礼,不然,郑国将败你执政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地遵守春秋规则,否则,郑国就要败坏了。
    这其实是一句废话,但更可笑的是一  据说季札离开郑国的时候,送给子产的临别礼物是吴绫。你猜猜看,子产这家伙回赠的礼物是什么?”    叔向回答:“猜不着  吴绫、楚绢、齐纨、蜀绵、鲁缟,可是这春秋时代齐名的五种坊织品,,哦。现在要加上赵氏的棉年、赵氏的羊毛呢绒。季札送给子产如此贵重的礼物,子产回赠的礼物也一定很贵重。”
    赵武乐不可支:“子产回赠的是一件麻衣。”
    叔向也笑了:“吴绫最适合用来上吊,麻衣最适合用来哭丧,季札送给子产哭丧的礼物,子产回赠的,到也相称。”
    两人一起大笑,赵武狂笑着说:“我终于明白季札为什么不愿意当吴国国君了,这家伙性格“畏首畏尾”凡事都先考虑其中的害处,首先想到躲避危害  说得更明白一点,季札这小子是患了“迫害狂。症,总在担心着莫名其妙的危险,总在琢磨着退路和求得全尸的死法。所以他对子产说那些废话。对你也是格外提醒,我还听说他对孙林父也说了同样的话。
    哼哼,如果这小子真担当了吴国的国君,我恐怕吴国百姓都要陪他哭死,一面对强大的楚国,想必季札更加悲观绝望!”
    叔向笑的直捂肚子:“老师这话说得不错啊。我喜欢说直话,那是因为有执政在我头顶上,替我遮风避雨,如果换一个人做执政,我还会如此直来直去吗?季札不了解这些,竟然劝我做事畏手畏脚。
    如今正是变革的时代,我晋国的变草首当其冲。在这个时代里,唯有勇于开拓者,才能够脱颖而出,我叔向能在其中,引领晋国前进,那是千古机遇,在这份难得的机遇面前,像季札一样像做事畏首畏尾,以为这样就能全尸首老死在床上,那样的人不过是个废物,活着犹如行尸走肉,能有什么用呢生不犹死。何益于国?”
    名垂千古的“中国第一音乐”评论家季札,被赵武师徒说的如此不堪,不知道这番话传入太史令耳中,他该怎么记录?
    许久,笑声平息,赵武忽然想起一事,他问道:“你弟弟怎么样了?我听说他在街头遇刺了?”
    叔向脸色阴了下来:“我着急赶来,正为向执政汇报这事儿:我弟弟在一桩诉讼案中收取了别人的贿赔。将别人名下的田地判给了行贿者。结果那位失去领地的领主便身怀利刃,在街头刺杀了叔鱼”我弟弟触犯了法律,我准备对他的尸体施以墨刑,并呈尸朝堂,作为贪污的警戒。”
    叔鱼就是华夏第一鸭哥,杂盈的“男同志”
    在范田剿除杂氏的时候,叔鱼与杂盈的暧昧关系导致羊舌氏差点覆灭,幸亏赵武转托祈奚求情,才躲过了那场灾祸。没想到,叔鱼同志躲过了家族内乱,却成为中国贪墨第一人,“贪墨”这个词,就因为他而来。
    赵武想了想:“叔鱼是贵族。总得顾忌一下羊舌氏的脸面……呈尸朝堂的事情,只呈尸三天吧,三天后。你可进行收葬。”
    叔向严肃的说:“我已经禀报母亲,叔鱼死后将不葬在羊舌氏的家族墓地,我羊舌氏从此将叔鱼开除出家族。”
    曾记得几十年后,晋国国君要把巫臣家的女儿嫁给他的叔向,遭到叔向母弃的强烈反对。这是个有见识而霸道的黄脸婆,她一贯主张 不能娶美女为妻,容貌特别初中的女人是“尤物”尤物必败家。
    在叔鱼出生后,叔向母亲也曾预言:叔鱼长得太俊美,将来必然败坏羊舌氏  她说的意思,按现代语言表述就是:美女、美男”几稀缺资然稀缺,抢本的人必然多六拥有泣种稀祭缩孙口七人必然穷于应付。而羊舌氏的家族势力,不足以保有美女美男,将来,在各家族抢夺之下,羊舌氏必然会成为一个“杯具”。
    如今,叔向母亲对叔鱼的语言验了。是叔鱼导致了羊舌氏面临灭门之灾,幸亏赵武加以救援。但赵武的救援不是针对叔鱼,而是针对叔向。在那场救援当中,叔向心中埋下了种子“  他认同了母亲的话,所以才对叔鱼的“贪墨。反应剧烈”不过,他自己娶得是“中华第一祸水。的女儿,其妻子“夏姬之女”。美丽冠于华夏,叔向的母亲对此的预言能否能应验,还需时间来考验。
    赵武拍了拍叔向的肩膀:“没错。我知道此刻你亲手处理自己的弟弟。心情一定很沉重,但你的执法严谨令我佩服,这是一个动乱的年代。我们正在确立乱世的规则,贪墨者必须予以警告,才能警示后人。”
    叔向被赵武说的眼角含泪,他把头转过去,拱手说:“关于阅兵的事,很繁琐。执政没有其他事情,我回去处理公务了
    这年冬十二月,晋国军队终于在虎牢城集结。
    晋国这次参与阅兵的兵车数量,稍稍少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