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小领主 >

第426部分

春秋小领主-第426部分

小说: 春秋小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国的向戎先向楚国国君举杯,然后凑到赵武身边,也说的相同的话:“元帅,别打了,让我们安生度过这场大旱灾,然后再想其他。”
    誓约的监誓人、齐国执政晏婴kao了上来:“元帅,盟誓的血还没有干,回头再说吧。”
    赵武只微笑不语。
    稍停,工匠们开始在坑里放置那些流干血的牺牲,赵武领着乖宝宝楚灵公走入坑中,将誓约书放置到牺牲身上。一声鼓响,填埋土坑工作开始了。与此同时,叔孙豹捧着厚厚一叠复制好的盟书,分发给列国“六官”。晋国六官之首赵武代表晋国“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接受了属于晋国的盟书,属于国君那份盟书则由乐王鲋接手。
    ……
    轰轰烈烈一场盟誓大会终结了,广场上还在载歌载舞,赵武找到齐国晏婴,先感谢了对方不辞辛苦的监誓,而后问:“郓城的事情,齐国大算怎么办?”
    晏婴毫不犹豫:“既然天下弭兵,我齐国怎敢因为自己的私欲私启战端——我准备把郓城送给鲁国。不仅如此,我还准备让齐国放弃对莒国的庇护……我们打算与鲁国结成姻亲,鲁君(襄公)已经同意了。”
    晏婴这其实是在变相指责赵武,赵武丝毫不理会。他拍着手赞赏:“这样我就安心了。”
    晏婴把嘴冲楚灵公努了一努:“我刚从吴国来,这次结盟没有秦国与吴国,晋若向秦,楚必向吴。”
    晋国如果攻击秦国,楚国必然攻击吴国,而后者是晋国的盟国,吴国受到攻击后,晋国能干看着吗?如果把盟约延伸到吴国,那么天下将重新陷入战火。反之,则盟约还算什么,大家都在各打各的而已。
    赵武微笑着,说了句别有意味的话:“楚君有渴望,而少霸气,不值得担忧。”
    稍停,赵武再问:“燕国的事情怎么办?”
    晏婴很爽快:“我们齐国既然能放弃莒国,也能放弃燕国——我们现在奉行全面收缩政策。”
    赵武满意而归……晏婴猜测的没错,盟会刚刚结束,楚灵公也不回国了。他直接带着军队去了吴国。昭关戒备森严,楚军难以攻克,而楚灵公只想锻炼队伍,所以他乘朱方的庆封不警惕,转而偷袭了朱方。围攻一月后,楚灵公得手,他囚禁了庆封,杀尽庆封家族。而后拿庆封示众。
    庆封恶名昭著,楚灵公要求庆封背着斧头游街示众,并自述说:“大家不要仿效齐国的庆封,他杀死自己的国君,欺凌自己的幼君。挟制各位大夫与自己盟誓,现在落到这种下场。”
    庆封满口答应,当他背着斧头走上街头时,他大呼:“大家不要学习楚共王的庶出之子公子围,他杀死自己的国君——哥哥的儿子,却代替侄儿即位!”
    灵王满脸黑线,转头对伍举说:“所谓自讨没趣,说的就是我吧。我想侮辱庆封,没想到侮辱到了自己——快杀死他,别让他喊了。”
    于是,一代淫人庆封被腰斩。
    赵武回去的路上听到庆封之死,对身边的晏婴说:“楚君快要死了吧?我听说:自身不正的人不要轻易指责别人,楚君自己做下恶行,却偏喜欢做道德楷模。这下子被人当街喊了出来,他身边的人听到这话,恐怕会厌弃他。现在楚君又好战,一旦他走上战场,身边的人竭力想要抛弃他,如此,他怎能不死?”
    晏婴微笑:“元帅恐怕要退位了吧,这次元帅总算功德圆满了。”
    赵武与晏婴的预言分别应验,稍后不久,楚灵公在发徐之战中被士兵抛弃,于是楚灵公独自在山中徘徊,村民们没有敢收容灵王的。
    半路,灵王遇见过去在宫里的涓人,对他说:“你替我找口饭吃吧,我已经饿了三天了。”
    涓人说:“新王刚刚下达诏令,有敢给您送饭并与您一起逃亡的诛灭三族,何况我也无处寻食。”
    灵王便头枕涓人大腿睡下。涓人用土块来代替,抽出自己的腿逃走了。灵王醒后找不见涓人,饿得竟不能坐起。最终,当地地方官收容了过气的楚灵公,两天后,楚灵公辞世。
    赵武归国后,立刻交托了执政职位,韩起顺位接任。起初两三年,赵武留在新田城照顾自己的孩子,并看顾韩起。再后来,赵武带领姬妾搬去了代地,把注意力放到了代地垦荒中。他刚去代地时,还与与新田城密切联系,久而久之,音信渐疏。
    晋国终没有伐秦。
    继任者韩起只想日复一日混日子,不想再打了。在和平的气氛下,战争被无限期拖后。
    三大家族也终于分割了晋国。不过,由于智氏外出,参与的四大家族变成了中行氏与赵、韩、魏。
    赵武改变了历史,他将自己的寿命多延续了几十年,但他还是没能改变儿子的命运——赵成中年夭折。
    接替赵成的是白狄人生下的儿子赵鞅,这位赵鞅幼年在代地长大,赵成临终前,以小过错处罚了正妻韩氏,废除了韩氏的正妻地位,而后将赵鞅之母立为正妻,使得赵鞅顺利登上了赵氏家主的位子。不久,赵成辞世。
    紧接着,祁氏与张氏因为互通妻妾发生内讧,赵武竭力扶持的两个新兴家族进而终结;稍后,智氏、中行氏内讧,中行氏驱逐了智氏后,转而向智氏背后的支持者赵氏开战。战争进行到最关键时刻,一支从代地赶来的骑兵增援,打垮中行氏后,三家分晋,春秋时代终结。
    这支代地骑兵带来的赵武最后的消息,按时间推算,赵武应该超过百岁了,此后,赵武杳无音踪……
    (全书完)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