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小领主 >

第92部分

春秋小领主-第92部分

小说: 春秋小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武低声说:“华元虽然擅长这个,而且他一国执政的身份也能够让各国士兵听从他,但让他来干,却不能体现我们的意思。”
    齐策一惊,马上说:“主上打算在虎牢修一座砖石城吗?那就耗费巨大了。”
    赵武摇头:“别人的城池,我花那么大力气干什么?我只是想着这座虎牢位于中原腹心,建成之后可以抚守南来北往的客商,实在是一个好的通商关隘。我们不妨把它修建成一座自由贸易城,向列国倾销我们的货物倾销。你懂吗?”不懂啊!马上你就会知道了。”
    齐策不再追问,他叫来各国联军的副帅,要求各国联军把自己的战马贡献出来,而后将那些联军分成五全部分,各自负责一面城墙的修筑工作。而晋国的附庸一曹人、郜人则负责四处伐木。
    三日后,赵武筛选勇士,组织起一支六千人的骑兵队二:二工支骑兵分成两部。自己负责单日出击。另部则立…一战斗,两部轮流作战。频繁骚扰郑国的国都。
    首先出击的赵武游荡到郑国国都的东门,郑国人见到赵武兵少,迟疑未定的想出城突击,但子驰坚决不肯,他强调:“晋国大军驻扎在虎牢,意图不明,现在我们国君已前往楚国乞师,所以,我们的任务是坚守到楚**队的到来,不可轻率出击啊。”
    郑国国人认为子驰的说法有道理,他们马上关闭了城门,不理睬在城外耀武扬威的赵武。
    正午,不耐烦的成*人、秋人约束不住,开始四散的在郑国东门劫掠。郑兵愤怒不过,打算开城迎击,子驰再次表示拒绝。他端坐城楼,盯着赵武的行动。不久,他看见赵武似乎不耐烦了,他低声与身边的一位魁梧的武士吩咐了几句,那名魁梧的武士二话不说,张弓连续射杀了几名成*人。
    城墙上的郑兵莫名其妙,怎么这才一会儿,城外的赵兵自相残杀起来,这又演的什么戏。
    一些成*人、秋人鼓噪起来,他们聚集在各自的部落首领面前,嚷嚷着要求惩处赵武身边的那名射箭武士”子驰在城墙上听不清成*人的话语,他只看见成*人、秋人各自分成两拨,神色激动的大声喧哗着。
    不久,成*人、秋人部落各自派出几名首领,前去拜见赵武。此时,赵兵已大多数下马,他们排成整齐的队列,牵着马目视着城墙,似乎全没把戎秋的喧哗放在眼里。
    骑在马上的赵武显得很冷漠,那些戎秋首领与赵武交谈了几句,只听赵武神色严厉的斥那几名戎秋首领,说到激动处,他用手里的马鞭狠狠的抽打着那些戎秋首领。
    起初,戎秋首领袖色激动,赵武斥他们时,他们梗着脖子抗辩。但不久,他们一个个低下脑袋,而赵武越说越激动,他跳下马来,狠狠的用靴子踹那些戎秋首领。
    随着自家的首领屈服,戎秋部落的骑士们也逐渐开始垂头丧气,他们一个个低着头走到赵武身边,跪地请罪,赵武责骂一通,用马鞭指着几个成*人、秋人,被他挑选出来的成*人、秋人立刻被人拖出,砍了脑袋。
    稍后,一名赵兵拎着十几颗血淋淋的脑袋,走到郑国东门,躬身向城头上的子驰行礼,大声说:“我们家主说了,两个国着交战,士兵们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不应该把怒火倾泻到无辜百姓身上。
    我们家主对部下的戎秋管束不严,使他们侵害了贵国的百姓,现在主上特地斩杀了这些犯罪的人。并向贵国请罪,请贵国原谅我军的无礼。”
    子驰看到这里,他站起身来,手扶着城墙的垛口回答:“我常听说武子仁善,果不其然啊!今日我已经看到了赵兵军纪的严厉,请回复贵国统帅,我子驰替我敝国百姓多谢了。”
    子驰回答完,从城垛口缩回了身子。他说那番话的时候,城墙上郑国的士兵频频点头,旁边有一名郑国将领附和说:“武子果然仁善。”
    子驰回身大骂:“放屁!武子怎么会仁善?昔年他领军攻击我郑国,盗割了子罕的农田,掳走郑国农夫无数”这样的人怎么会是仁善?”
    那将领小心翼翼的反驳说:“戎秋之人不受管束,武子不是斩杀了他们吗?这次武子攻击我国门,不伤国门附近的百姓,至少,他这次算得上仁善吧?”
    子驰怒气冲冲:“他斩杀戎秋,不是为了我郑国,还是为了他自己你说得对,戎秋之人不受管束,赵武这是找茬子收拾他们,以便更严厉的管理他们。他是借戎秋的人头警告他们的同伴。我相信,以后成*人会更加听话。那样,我郑国的灾难就大了。”
    武将不明白,他摇着脑袋,表示无法理解子驰的话。但三两天后,他明白了。
    赵武第一天出战,表明了他绝不骚扰郑国野人的决心,为此不惜斩杀自己的士兵。第二天,城外换了一拨新军队,依旧是骑兵,装束依旧是赵氏标准,但领头的换成一名普通将领。这位将领对待郑国郊外的百姓态度截然不同,他规规矩矩坚持到正午,见到郑国人不出城,他悠闲地转身”紧接着纵兵抢劫了郑国郊外,满载而归。
    第三天,赵武又亲自来了,他亲自带领的军队纪律还是那么严明,连部下的成*人、秋人都老实了很多”整整一天,赵武只是在各城门四处游荡,却对百姓秋毫无犯。
    就这样,每隔一天,单日是赵武纪律严明的出现;接下来,双日是另外的将领领兵一哪一天,对郑国人来说是地狱。
    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郑国人在这种对比接烈中煎熬。
    然而,战争还在继继续下去的战争,那股毫无军纪的骑兵队纪律越来越松弛,抢劫杀戮越来越肆无忌惮,以至于大多数郑国郊外的百姓觉得这一天格外漫长。
    等到第九天,赵武重新出现的时候,受到郑国百姓空前狂热的欢迎,他们担水担粮慰劳赵武,并苦苦哀求赵武以后常来,最好是天天由赵武出战。
    侵略者居然收到如此热烈欢迎,被欺辱的百姓竟然要求侵略者常来家坐坐战争打到这份上,赵武享受的待遇可算是春秋独一份。
    郑国百姓的热情还是感动了赵武,赵武答应约束另一支骑军,事后,这支骑军果然收敛了很多,但他们的军纪相比赵武的亲军,依旧让郑国百姓感到寒暑般的分明。
    此后,类似的场景持续上演,每当赵武出战的时候,郑国百姓立刻显示出自己的热情。而另一支骑军出现,郑国城外成了旷野,大家都回家躲了起来。
    十余天后。城墙上的郑兵用脚后跟也能想明白子驰当初的话,当初那个询问子驰的将领也忧虑的向子驰请示:“执政,这样下去,“人心在彼,不在我”我们还如何坚守?不如让我们出去冲杀一阵,或许我们可以选择那支恶军在的时候,大举出击,以惩罚他们的骄纵。”
    昨天赶得累死了,呵呵,我继续努力!
第八十章超级大胡闹
    子驰摇头:“赵武在城外转了十几天了,我郑国都城的虚实他已经全掌握了;但我们四门封闭,城外的消息完全不知道。现在我有点疑惑,赵武为什么只在城外晃荡,不直接挥军攻城,甚至不向城中发一箭?这是一个大问题。
    城外出战的晋军明明是赵武,但晋军中军为什么打着智伯的统帅大旗。智伯在哪里?我们现在只看到赵武在城外徘徊,晋军主力在哪里
    这是第二个问题?
    还有第三个问题:诸位都见过赵氏的兵车,可这几日我们只看到赵氏在单骑走马,他的兵车在哪里?我军一旦出战,他的主力突然出现,用兵车冲击我们的阵势,我们能否来得及关上城门?如果我们早早关上城门,出战的人怎么返回城里?
    现在,我把自己的疑问都说了,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愿意出战?”
    满城的将领打了个哆嗦,那名郑国将领喃喃自语:“这几日我也看了,赵兵单骑走马,速度很快,如果他趁我军出城的时候,直接突击我们的城门,恐怕我们真来不及关上城门
    子驰睿智的补充说:“你们还忘了赵武另一个身份一他是《百器谱》的撰写人,攻城的撞车是他发明的,这几日城外消息不通,但以往赵氏兵车的凶恶你们也曾目睹,这几日赵氏又在打造什么攻城武器,我们全然不知,贸然出去,谁敢轻易言胜?”
    诸将再也不敢说话。
    秋末,荀罂获得了国君的许可,他奉令严厉警告齐国。
    见到晋国这次虎视眈眈,并打算翻脸动手,齐国不敢惹怒愤怒的霸主,然而,齐灵公的逆反心理发作,他厌烦了老跟在晋国后面做小厮,但也知道齐国这次真正把晋国得罪了,所以他不敢亲自去晋国国都请罪,便采取折中办法一派自己的儿子大子光带来齐**队,以及齐国的附属小国滕、薛、都前往虎牢汇合,,
    齐国屈服,达到目的的荀罂立刻带领补充队伍从晋国出发,不几日,大军浩浩荡荡抵达虎牢。
    “元帅说了,这次你可以享受百分之五的征税额度”一见赵武,荀罂马上说:“考虑到你这次出战时间最久,元帅打算从自己的征税份额中拿出一份来补偿你。君上也愿意拿出自己享受的那一份征税,补偿你。这样,你满意了吗?”
    如此,杂七杂八加起来,赵武能占百分之七的征税额度。这样的份额虽然听起来数目很少。但要考虑到晋国是霸主国,连齐国这样的一流强国都要向晋国缴纳征税,所以这百分之七的额度,已相当于一个二等国家全年税收,也相当于赵地十余年的税收额。
    用一个二等国家的全年税收供养赵城,赵武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赵武脸上全是笑容:“齐策,我们今年有收入了”可算有点收入了,再没收入,我家都揭不开锅了。”
    齐策也欣慰的点点头:“终于有收入了!三年了,我赵氏只见花钱,四处投资开发,如今总算有了第一笔收入。”
    荀罂接着交接:“我把你领地的酷卒(预备役)都带来了,此外,国君命令匠丽氏也出五千工匠,帮助你筑城。不过,这次齐**队来了,鲁国、卫国、宋国的军队就要抽走,上军的士兵我也要带回去,没问题吧。”
    “先别急着走”赵武笑眯眯的望向鲁国执政,开口说:“卫国孙。林父执政那里我就不说了,我们早有约定,孟献子大人,我有私密话跟你说说,来,我俩商量个事。”
    宋国执政华元看见赵武把孟献子拉到一边,他疑惑的看了一眼孙林父,低声问:“卫国跟赵武早有约定,如今鲁国又在与他商谈一你们两国有什么事需要回避宋国?”
    荀罂尴尬的笑了一下,孙林父挤眉弄眼:“我跟武子的约定不是国事,乃是私事。”
    此时,赵武已经跟孟献子嘀嘀咕咕起来,华元瞥了一眼奂头接耳的双方,答:“我本来打算马上把队伍带走,既然你们两国都跟他有私事,等会儿我也不妨听听这件私事。”
    说罢,华元转头打量着修筑虎牢的士兵”刚才进来的时候还没注意,此刻一细看,他立刻大为惊讶,只见一队士兵举着几个大木排,将木排竖立在地上,用大榔头将木排在地上敲实,树立起两堵木墙,而后,马上有一队士兵过来在木墙周围搭建脚手架,修建滑坡。
    士兵们手上都拿着由整齐的木板构筑的木排,这些木排两三个拼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一道道缓坡。缓坡搭建完后,立刻有无数士兵推着满载泥土的独轮小车,通过缓坡,向两堵木墙间匀送泥土。
    一车车泥土倾倒在两堵木排当中,一会儿,泥土堆满了木墙间隙,形成一道土墙。
    紧接着,许多手持务土设备的士兵顺着缓坡走向木墙顶端,开始夯土,等他们把土夯结实后,松散的土墙低矮了许多。于是,士兵们继续往木墙间运土,而后务土的人再度上阵,将土墙务结实”
    另一端,一堵土墙已经构筑完成,士兵们已经开始拆卸土墙外的木板,他们将木排技到旁边,又竖起新的木墙,而后重复着最初的工作。
    华元扭脸望向荀罂:“我隐约听说过韩起的《垦荒日志》,说是武子四十日成城,当日我觉得荒诞,原来真有此事,你说的晋国筑城专家就是武子吧?”
    此时,赵武正在跟孟献子嘀咕:“咱跟鲁国啥关系,别说我有好处不想着你一你说,这连年战争,鲁国也没有收入吧?”
    孟献子皱着眉头回答:“当然没有收入了,难道你有收入,”哦,我忘了,你开始享受征税了。”
    赵武挤眉弄眼:“鲁国终究还是有收入的”拜托你再想一想,使劲想想。”
    孟献子看着年轻的赵武,摇摇头;“我老了,没心思跟你这个娃娃猜谜,有啥话你就直说?”
    赵武回答:“那我提醒…一市易国吊然收不到农税,但怀能收到市易场不长腿,无论战争与否,只要商人们交易,他们还交纳市易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