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小领主 >

第97部分

春秋小领主-第97部分

小说: 春秋小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悼公五次任命。张老都坚决不受,于是。悼公便任命张老为司马(军法官),提拔魏绮为新军佐。
    这样一来,魏家人仍然在八卿中占据一席。
    而原来的候奄张老升任中军司马,士变族弟士富则接任张老的候奄(后勤装备部部长)一职。
    回国之后,悼公祭告太庙,向祖先宣布自己重新取得了霸主的地位一按规则,他要在太庙搞劳首功之臣,但这次悼公搞劳的不是元帅韩厥。也不走出主意修筑虎牢城从而迫使郑国屈服的副帅荀罂。当然,劳心劳力修建虎牢城的赵武也不在悼公的考虑范围之内,他搞劳的是严格执法的魏修。
    “凡事没有规则,则事情必定不能做成,魏修严格执法,维护了我晋国的法律与秩序,利在百姓,我晋国之所以成称霸百年,靠的就是严明的纪律。以及对法律的恪守,魏绎敢于处罚寡人的弟弟,他这是在提醒寡人治国之道,寡人不得不赏他”悼公向诸卿解释他只款待魏修的原因。诸卿对悼公的解释心悦诚服。
    此时。楚国不甘心失去自己的铁杆盟友陈国一为了防止多米诺骨牌效应。楚国人表现的很坚决,他们派出司马公子何忌统领大军,出动了楚国百分之八十的军队,猛烈的攻击陈国。
    稍后。以楚国为首的南方蛮族联军包围了陈国的都城,狂攻不止。
    悼公在太庙招待完了魏绎,他走出太庙,对迎候在太庙门外的韩厥欣然的说:“我晋国百姓奋战多年,终于有了一个好的结果,寡人这下可以休息了吧?早听说赵城风景独特,寡人打算趁着秋季,在赵城举行秋狩,,对了,怎么没见到武哥,他怎么没来迎接寡人?”
    前任国君走出去游玩而被臣下攻击,最终被杀的,顺,丁现在霸业凡就,他去的是素有曳固巍峨!称的赵城,临甘心城的主人是受元帅沸厥庇护的赵武,他还是副元帅的女婿,所以国君一点;都不担心叛乱问题。
    韩厥没有回答,士师(**官)士弱出列回答:“赵氏的太原城在今春遭受成*人袭击,,此外,司寇府也需要四处巡视今年的案件;赵武子带领家族武士与司寇府的三百骑警出巡了,半为公事,半为私事。”
    士弱说的意思是:捕盗是少司寇的责任,百姓遭到攻击,这是刑事案件,少司寇应该履行自己的职责去猎捕盗匪;但因为受攻击的是赵氏的领地,所以从氏族生存法则来说。赵氏家族必须对仇人展开家族报复,所以赵武这次行动也是家族报复,什么时候回来不确定。
    类似的“家族报复”在晋国早有先例,最著名的是政帅邵克对齐国的家族报复此前,欲克出使齐国。使命是争取齐国与晋联盟,对付楚国。但在接见晋国使者的殿堂后。齐倾公请自己的母亲萧同叔子在帷幕后偷看,原来欲克是个政子。上台阶的时候一瘸一歪的姿势很滑稽,萧同叔子忍俊不禁。在后面笑出声来。
    残疾人自尊心一般是很敏感的,何况是位高权大的贵族!从房子里面出来,出离愤怒的调境立刻对天发誓:我欲克如果不能抱负这次羞辱。今后再也不过黄河!他随即回国。向晋景公请求发兵伐齐。景公不允。邹克马上要求用“家族报复”的方式,以自己家族的武装去攻打齐国。还是没有得到许可。欲克愤恨难平。
    眼看徘克怒气不息,除了报复齐国根本没心思工作了,经过半年的思考,士会华出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决定。这年秋天,士会找来儿子士樊商量说:现在俄克的愤怒有两种可能,一是发泄在齐国,对晋国有好处;一是发泄在国内,晋国就遭殃了。我准备告老,让他(执政)有权去攻齐国,使他的愤怒得到发泄,这样也许能消饵晋国的祸端吧?
    当年秋,士会告老,谷隘克执政。开始了他对齐国的“家族报复”
    这次赵武的“家族报复。”不像政帅针对的是一方大国。在霸主的眼中,大成小成只是胡闹的孩子,过去晋国没精力揍他们,现在赵武肯揽下这活儿,省心了。
    悼公轻轻点头:“武哥总是那么勤奋,呆在家里也闲不住”元帅。你该把新军将的任命送往赵城。寡人希望武哥能第一时间知道这消息。”
    悼公夸奖赵武,是因为赵武这次进行家族惩罚行动,带上了国家司法武装:巡警队。
    有巡警队参与,即体现了国君对封臣履行了庇护责任。同时,也意味着国君有权分享这次惩罚行动的战利封建时代,责任与权力是相等的。
    这一个。时间,赵武的军队已经越过了通城,赶到太原城下。军队在通城与太原城取得了储存于这两座城市的补给后,赵武显得更有信心。他下令:“撒开斥候队,遇到成*人小股武装,无需汇报,直接给我灭了。我们是来报复的,不是来施舍的,给我寻找成*人主力,我需要一场决战
    武连抢着回答:“主,斥候三日前回报小戎的国君已经退往了北方的箕,我预计:两日后小戎的军队将与大成汇合在一起,敌军总数将达到七千人
    武连随后稳重的说:“成*人狡诈而无信用,家主要把斥候队撒开追击。我们对成*人的侦查不免要削弱了。”
    武昆哼了一声,散漫的插嘴:“一群斩木为兵的蛮夷,何必弄得如此慎重?我们这次是来占领的,撒开人手清剿匪徒,主力缓缓推进,迎上成*人主力,这才是正确的用兵道理。以成*人的实力,怎么能吞下我们这支队伍?”
    赵武斜眼看了一下武昆一也就是潘党,讥讽说:“难怪你一辈子只能当个车夫?!成*人无论怎样弱也与晋国相持了两百余年,晋国可是个霸主,一声令下连齐国都打哆嗦。但对成*人却无可奈何,这样的敌人是能够轻敌的吗?”
    武昆反问:“那你的意思是什么?”
    赵武回答:“我们这次带了两千骑兵,其余的一万两千人基本上是辅兵,所以,我们真正的战斗力只有这两千人。而武连刚才说的成*人的兵力,也没有算上成*人的辅兵成*人全民皆兵,连妇女、儿童都会射箭,他们真要起了倾国之力,又岂是两三万士兵能够打住的?
    武连刚才说得对,搜捕盗贼是骑警的责任,我们派出五分之一的斥候引领骑警队行动,其余的斥候队则向前推进,进行武力按索,一旦遇到成*人主力,全军立刻加快脚步,争取尽快与成*人决战。”
    赵武说自己有一万两千辅兵。是因为他从赵城带了一万人,加上韩氏的一千弓兵,而后又加上霍城的两百城卫军,三百骑警,太原城的五百城卫军,总数网好是一万两千人,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赵武这次准备打一场骑兵战争,他所谓的辅兵,其实战斗力并不差一因为这是家族报复,所以家族武士中,几乎所有的优秀者都参与了这场战事。只是,因为作战主力是骑兵,推进速度不免快了点。原先那些喜欢追随战车而战斗的优秀家族武士,这次只能作为辅兵,单骑走马的跟在骑兵后面。
    赵武的两千骑兵中,五百重骑兵。平均每个人有十名仆兵照顾;其余的轻骑兵,每人也至少有五人照料。以辅兵形式参战的武士们,则赶着大车,车上拉着五米多长的枪杆,还有草料、食品、煤炭、帐篷等等,,
    草原上,总数约一万余人的队伍成五行队列,在草原上拖得很长,队伍前端已经走入地平线的阴影处,队伍尾端才网离开太原。这支队伍附近,是像乌鸦一样忽聚忽散。盘旋不定的是斥候队,这些斥候的马前都跟着一两头狗。
    在广阔的草原上奔驰,家犬们兴奋不已,它们时而追着草丛里窜出的兔子或者麋鹿,时而发现人的踪迹。一窝蜂的吠叫着群起而攻之。
    这支长长的队伍仿佛一只大扫帚,在太原盆地这块画布上浓浓的抹上了一笔
    ;)老讨的地方,再没有成*人的零散牧民生存。其系很多噶口,分纷离开了自己的栖息地,以躲避他们的骚扰。
    七月中,武连所属的斥候终于发现了成*人的主力,他兴奋的派出武士尾随着成*人的踪迹摸去,自己回头向赵武炫耀部下的精明:“都摸清了,主,成*人袭击了我们的垦殖点后小戎的君主不以为然,大成的君主赶过来警告他,说是我赵氏一定报复。
    随后,从开春起,小成的部落就开始北撤。听到我们出兵的消息后,成*人已经联合起来了,现在除了少数通知不到的部落,所有的成*人都在箕地等待我们,传言小成的武士有三千余人,大成约五千人,此外还有一些男女老幼,总数三万七千人,他们杀光了牛羊制作军粮,打算在箕地,隔河迎战我们。”
    师偃插嘴询问:“还卑多久能与他们接触?”
    武连回答:“成*人的营的距此二十里,隔着那条河,成*人砌起了营垒。正严阵以待。”
    师偃若有所思的回答:“按我们推进的速度,每天早晨能推进到那条河边
    赵武凌空挥了一下马鞭,跃跃欲试:“通知下去,明日一早与成*人决战。”
    命令一拨一拨的传递下去。整个队伍减缓了行进速度,队首开始整理军械,队尾则加快了脚步,准备与队首汇合,,
    不得不说,晋国普通百姓的军事意识非常优秀,赵武命令下达后不到两小时时间,赵氏武装已经由行军时的五列纵队,变成了一个攻守兼备的大方阵。
    此时,骑兵们为了保持体力与马力,已经退到了方阵的中央,被赫兵们围了起来武昆统领左矩,武连统领右矩,其余的家族武士则跟随赵武在中军,赵氏私兵排列成三阵,缓缓的,好整以暇的向箕河推
    。
    古代士兵打仗,将领的指挥范围也就是在嗓门吆喝能听到的范围内,超出了这个范围,士兵们听不到指挥官的命令,他们就成了战争中的“无效士兵”。
    最初,先民们进行的是部落战争,参战的士兵人数少,所以采用吆喝的方式指挥,也完全能够控制战争节奏。但后来国家诞生了;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为了能更好的指挥士兵,“阵”由此而诞生。氏族时代早期的将领在一支军队里。分设多名指挥官,以便使每名指挥官都能在自己的吆喝范围内控制足够的士兵。
    这名指挥官带领的士兵组成的战斗群体,先民们称之为“阵”说文解字中说:“阵,群也”。也就是说:最初的“阵”意思就是“一群人。”
    春秋制度规定,周王有六军,也就是说一个“王”最多带领六个攻击群出战。王之下,诸侯带领的军队不能超过周王的数目。所以,早期的阵多为“三阵”也就是一个国家拥有三个,攻击群,每个攻击群稍之为“一军”。
    晋文公称霸后,诸侯开始增加自己的军队,晋文公曾将自己的军队增加到六军,但事后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认为这是对“王”的冒犯,所以此后的晋国最多做五军,出战时摆成“五阵”。
    古人词汇量简单,带三支军队摆出的阵型称之为“三阵。”五军则称之为“五阵”再后来,周王室衰落后,中国进入战国,诸侯都称王,军队的规模越来越大,开始出战“八阵”而后,中国进入字词双音节时代,人们嫌“三阵五阵”叫起来不够威风,于是就在这些字后又添加了一些词汇。比如把三阵称之为“三才阵三星阵”;五阵称之为“五行阵”;八阵称之为“八卦阵。”等等。
    赵武现在摆得就是三阵,后世人也许要把他摆的这种阵,称之为“天地人三才阵”但在春秋时代,这个阵势就被简单的称之为“三阵。”其左翼称之为“左矩”。右翼称之为“右矩”。左右矩连同中军,构成的是方方正正的三个攻击阵型,士兵排列成整齐的队形沿着汾河右岸缓缓的向前推进。
    赵武打算打一场骑兵战争。他左右翼是骑兵,中间是厚厚实实的步兵。
    简单,有时候也是一种美。
    所谓“箕河”是赵武他们随便称呼的。
    大成小戎从晋国学会了农耕技术,他们主要的农田在算。
    这里有许多小河叉,水量充沛使得他们无需浇灌,农作物便自然生长。几条分支的河岔构成一块形似簸箕的区域,故称“箕河。”大成的国君便把自己的王庭设在此处。王庭前那条最大的河岔成了大成的水源地。如今。大成小成集结在一起,他们依靠河道,砌土为垒,削木为兵,决心狠狠的教干一下赵氏侵略者。
    隔着河道,赵武眺望河对面的戎兵。
    此时恰好是清晨,河岸上的湿气形成一道薄雾,将成*人远处的营地隐藏在白茫茫之中,目力所及处,只能看到一堆堆营垒。河岸边,无数的成*人三三两两的蹲在的上。手里持着长弓,做出警戒的姿态。这些成*人弓手前面是倒卧的马。常常有一个成*人蹲在马头前,用手轻按着马头,防止马跳起来。
    师偃指点着河岸上星罗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