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庶女生存手册 >

第15部分

庶女生存手册-第15部分

小说: 庶女生存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着,把王妈妈留下,让九哥住到西偏院去,和七娘子也有个照应。”大太太轻声细语地解释,“也顶多是去上两个月,连头带尾,最晚八月就回来了!”
  大太太身边的几个管事媳妇,王妈妈是管财务琐事的,梁妈妈是管人情来往的,梁妈妈呆在身边,王妈妈留在府里,很合适。
  还有小厨房的曹嫂子……二太太要把手伸进大房的内院,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大老爷点了头,“那你看,谁来照管家务?”
  若是大老爷没有说二太太的事,大太太还未必愿意让四姨娘照管。
  现在她却不好意思说别人了:大姨娘五姨娘是有气的死人,七姨娘舞姬出身,八姨娘又有了身孕,不叫四姨娘管家,叫谁管?
  “让王妈妈和四姨娘一道照看吧。”她还是打了个埋伏,“八姨娘是四姨娘屋里出去的,她照管,自然是尽心。儿女们的琐事,平日里也一向是王妈妈操心的。”
  大老爷也没有多说什么。
  还是很尊重大太太的。
  大太太就慢慢地叹了口气。
  #
  秦帝师的生日在五月中旬,三月有桃花汛,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在路上耽搁住了。大太太定下决心要上京拜寿,第二日就忙碌起来了。
  收拾行李,是丫头们的事。当家主母另有事忙。
  大太太把账本给了王妈妈,“萧规曹随,再怎么样,八月我也一定到家了。”
  五个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王妈妈能不能把持得住府里的局势。
  王妈妈低首沉思,一时没有答话。
  大太太眼里就露出了满意。
  杨家身为江南豪门,主持中馈的主妇接触到的,远不止柴米油盐这等琐事。
  虽然大太太不在,名门望族之间的应酬,多半不会找上门来,但管家一天,也有许多棘手的事要处理。
  好在大太太家教甚严,管家很有章法,王妈妈只要能依足大太太留下的规矩,多半是不会出什么大乱子的。
  “若是二娘子能够出面管事,那是最好的,”王妈妈沉吟片刻,就坦然地道。
  二娘子是嫡女,排行也高,性子又严肃正经,连几个姨娘都有几分怕她。
  由她出面罩着王妈妈,就算几个姨娘乘大太太不在,想要闹出什么事来,二娘子到底是女儿,和父亲撒个娇,大老爷也不好拂了她的面子。
  大太太面上现出几丝欣慰,“还是你想得周到。”
  王妈妈谦虚地笑了笑,没有说话。
  “这几个月里,你只管盯紧了四姨娘那边,不要让她兴风作浪,又闹出什么事来。”大太太面现厌恶,“五娘子我随身带走,二娘子、六娘子都是省事的,三娘子和四娘子若是很讨人厌,你也不要客气。”她顿了顿,“最要紧的,还是九哥……”
  “老奴一定看好九哥,不让他出一点事!”王妈妈连忙说。
  之所以让她留守,带走梁妈妈,就是因为王妈妈面黑,能镇得住那些蠢蠢欲动的各色人等。
  大太太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问,“七娘子怎么还没到?”
  王妈妈笑了,“还在朱赢台刺绣呢,没那么早下学。”
  “一转眼,七娘子也在正院住了两个月了。”大太太就端起茶碗,吹着茶面上的泡沫。“你看着她如何?”
  王妈妈略一踌躇,“倒还好,是个文静、谨慎的孩子。”
  文静,说的是她安静和顺,没有给人添太多麻烦,五娘子虽然对她一向有些微词,但在七娘子的克制下,两姐妹没有爆发过什么冲突。
  谨慎,说的是她没有仗着自己是九哥的双生姐姐胡作非为,和九哥之间不远不近……没有笼络他的意思。
  大太太点了点头,“是个省心的。”她下了结论。“把九哥交到她手上,我放心。”
  有些人虽然相处得时日不久,但就是能让人放心。七娘子进正院以来,几件事都处理得很好,小小年纪,气质沉稳,知进知退,二娘子毕竟年纪大了,不好和弟弟住在一个屋檐下,把九哥放到西偏院虽然是无奈之举,但大太太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王妈妈就趁机表忠心,“还是让二娘子有事没事也过去坐坐。”九哥和七娘子是双生姐弟,大太太一面要用七娘子做九哥的挡箭牌,一面,又不希望他们过于亲密。这几个月,五娘子不在府里,大太太自然希望九哥能和二娘子多亲近些。
  大太太带着笑点了点头,“倒也不必这样,我会把立春留下照看九哥。”
  立春是大太太的得力助手,也是她的耳目,有她在,七娘子要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等大太太回来,自然会处置。
  王妈妈就露出一副放心的样子。
  心里却有些看不上大太太的小气。
  七娘子是九哥的双生姐姐,血脉相连,两人就算亲近些,又能怎么了?九哥要接掌家业,还是脱不了大太太的栽培。比起七娘子,四姨娘、八姨娘、二太太……才更要提防吧。
  才这么想着,大太太就叹了口气,“我这一生,也就只得二娘子和五娘子两个亲生女儿。二娘子有了归宿……五娘子却不知道该说给谁家!”
  王妈妈就又心软了。
  她是与大太太从小一起长起来的。
  大太太是幺女,自小到大,父亲疼母亲爱,哥哥姐姐也都疼宠,却被秦帝师说给了大老爷为妻。
  当时大老爷才是举人,家里虽然也是名门世家,但大老爷这一支却穷得厉害。
  大太太知道了自己的亲事,关上门哭了三天三夜:几个姐姐嫁的都是京中权贵,她却要去西北不毛之地,操持家务。
  自此,大太太就和秦帝师不咸不淡的,卯足了劲儿,要作出一份家业给秦帝师看看。
  如今家业有了,体面有了,底下却是无限的苦涩。
  辛苦了半辈子,攒下了这么大一份家私,却偏偏只得两个亲生女儿,难道不想千疼万宠?九哥是她倾注心血培养出来,为两个姐姐在娘家撑腰的。
  自然不希望他心里把七娘子放到二娘子、五娘子前面。
  王妈妈就擦眼睛,“平国公夫人不是时常说起……”
  大太太神色淡淡,“还要看凤佳是个怎样的孩子。”她叹了口气,“五娘子出生时,姐姐不过是玩笑几句,这一两年来,她又旧事重提,还一次比一次认真,连小五人都没看过,就说得当真得很。我怕……”
  外头有人脆生生地喊了一句,“五娘子、七娘子来了!”
  大太太忙坐直了露出笑脸,和蔼地看着一前一后跨进门槛的两个女儿。

  留守

  五娘子有幸跟着大太太上京贺寿,却并没有多高兴。
  大太太虽然宠她,但到底是大家闺秀,到了京城,并不比在家里还能任性,必须要步步小心,免得被那些未曾谋面的表亲们看低了去。
  秦家一门显贵,两儿三女都已自立门户,如杨家这样的江南豪门,在秦家都不算十分显赫。
  但能被大太太带在身边,到底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九哥虽然是大太太的掌上明珠,但不是嫡出,就只能乖乖呆在家里。
  好在九哥脾气好,只是眼红红地舍不得大太太和五娘子,却并没有闹着也要去。
  他们在东稍间嬉闹,大太太带着七娘子,到后园散步。
  杨家虽然占地广大,但大太太日常起居都在正院,倒是很少到风景秀丽的后园。
  有几支早桃花已耐不住春意盛放了起来,轻红阁外一片□。
  大太太就站住了,望着几支桃花笑了笑。
  “当年买下这个园子,这几株桃花气息奄奄,老爷要拔去,我偏偏留了下来,命人浇水施肥,居然也活了过来。”
  并且花繁叶茂,透着十二分的精神。
  “花似人呢,”七娘子斟酌着语句,大太太说的,当然不止是花,“居住在园子里的人家兴旺,花木也就繁盛。”
  大太太望着她笑了笑。
  可惜,不是亲生的女儿,这样可人疼的性子,若是在五娘子身上……唉,五娘子也养不出这样的性子。
  “现下杨家是烈火烹油,锦上添花的得意时光。”她在一块山石上斜斜坐了下来,“你也坐。”
  七娘子忙坐到大太太身边,斜倚着大太太,立春在不远处,笑立桃花下。
  大太太转眼看着立春,不由得就看住了,半晌才收回思绪,含笑叹道,“不过,杨家只有九哥这根独苗……若是九哥出了什么差错,眼下的繁花似锦,到了十年、二十年后,也都要风流委地。”
  七娘子心下雪亮:若不是自己被接到了正院,又处处显得稳妥,大太太未必敢把九哥留在家里,上京拜寿。
  这是把九哥交给她之前,先行的敲打。
  她肃容应,“母亲说的是。”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大太太有些不满意,但细心一想,也说不出什么。
  七娘子本来就不是多话的人,不像是三娘子,对长辈,总是笑盈盈曲意奉承,私底下却有另一张脸。
  七娘子对内对外,对长对幼都是风轻云淡,寡言少语,却事事妥帖。
  这样的人才让她放心!
  “九哥我就交给你了。”她说,不自觉间,已是把七娘子当成了大人,浑忘记她只有七岁,“二太太那里……想必你也看出了端倪。”
  “我不会让母亲失望的。”七娘子回答,语调轻而坚定。
  大太太就笑了笑,拍着七娘子的手,“好,用心去做,母亲不会亏待你的。”
  “女儿必定尽力。”七娘子不敢多说。
  多说多错,她还没到能在大太太面前犯错的地步。
  大太太对她的态度更亲热了点,在七娘子的搀扶下站起了身,立春连忙赶到大太太身边,扶住了她。
  “你在桃花下站着的样子,很好看。”大太太难得地夸奖。
  立春红了脸,呢喃着不知道说什么。
  大太太望着桃花,又笑着说了一句,“当年三姨娘住在这里的时候,也喜欢在桃花下晒太阳。”
  立春的脸刷地就白了,七娘子也不自在起来。大太太却像是没事人似的打趣立春,“你不过是面若桃花罢了,三姨娘那时候,可真是人比花娇。”
  立春没有回话,咬着唇低头出神。
  七娘子只好打圆场,“立春姐姐像迎春花,倒不大像桃花。”
  立春喜欢穿黄衣,可不就像是一嘟噜一嘟噜的迎春花?
  大太太轻声笑了起来,立春回过神,扭着身子不依地道,“七娘子笑话我。”
  到了晚上,立春亲自拿了一碟子内造桃花饼到西偏院谢七娘子,“多谢七娘子白天为我解围。”
  七娘子笑盈盈地让白露把桃花饼收起来,“立春姐姐不过是知道我是个吃货,体贴我,故意寻个借口来送好吃的。”
  两人相视一笑。
  大太太白日里那句话,或许真是无心。
  立春是她手下第一等最有脸面的大丫环,她就是排揎谁,都不会排揎立春。她也用不着排揎,立春做错了什么,直说就是了。
  但是立春不能不顾及别人的想法。
  马上就要上京了,立春却要留下来照应正院和九哥,就在这时候,大太太拿她和三姨娘比……
  三姨娘是被活活打死的,死了以后,拿破草席卷了卷就被丢到乱葬岗去。
  杨家的姨娘里,她的下场是最惨的。到现在提到她,大老爷都要沉了脸发老半天的脾气。
  别的丫鬟听到大太太这么比,该怎么想?难道是立春有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才被拿来和这样一个人比较?
  人言可畏。
  七娘子的那一两句话,在她,在大太太,都是闲谈而已,在立春,却是免去了一场可能的麻烦。
  七娘子收了桃花饼,没有留立春多坐,“母亲那里,还要姐姐服侍。未来几个月,多的是说话的时候。”
  立春神色一展,笑着和白露嘀咕了几句,也就回了正院。
  白露有些受宠若惊,“在正院的时候,立春姐也没有这么亲切地待我。”
  有时候,对有些人释放一点善意,收到的回报比想到的还要丰厚。
  立春虽然在正院很有脸面,但日常出入正院的几个少爷小姐,哪一个会刻意和她交好?
  也就是七娘子,对她是发自真心地尊重……立春又不是傻子,怎么不知道以德报德?
  立夏就笑了,“好事,以后七娘子在正院,也多了个帮着说话的人。”
  七娘子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慢慢来,一步一步,会越来越好。”
  #
  大太太在三月初启程北上,苏州水路发达,从杨府出去,走不到半个时辰就是码头,这边上船,到通州下船就有人接。带了两房家人服侍,又有十多个丫头与四五个婆子,浩浩荡荡的,装满了一艘大船。
  临走前,五娘子狠狠白了七娘子一眼,才心不甘情不愿地交代,“照顾好九哥!”
  七娘子弯了眼,觉得很有趣,“五姐放心吧。”
  五娘子哼了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