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六零小仙女 >

第11部分

六零小仙女-第11部分

小说: 六零小仙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爷爷老奶奶当即跪了一地,面朝着荣锦的方向磕头作揖,感动的涕泪肆流。
  相比于被反封办或者学校宣扬过科学主义三观的年轻人和小孩子,中老年人更愿意相信一些神神鬼鬼。
  现在不仅有之前的神迹在,更有刚才的神奇一幕,让他们对荣锦已经信服的不行,倒头就拜,恭敬的不得了。
  荣锦吃花蜜的动作顿了顿,灵魂缠绕上几丝纯粹的信仰力。
  荣锦纠结脸:“……”咱有神格,不靠信仰力吃饭呐。
  信仰力很容易被污染,驳杂得难以吸收,靠它修炼跟吃白粉一样。
  因为一旦离不开了,没了信仰力来源,等着神灵的只有慢慢消亡。
  荣锦砸吧了下嘴,弹弹手指将信仰力一同炼化成神力,为开仙府所用。
  这厢村民们跪拜了一波之后,李老头及时站出来,接着老族伯的话,叮嘱大家别把这件事往外传,只有本村人知道就好。
  “反封建迷信办的人如果知道咱们这事,非但小神仙会保不住,怕是村里人都要遭殃,这事咱可得捂严实了。”
  “不然要是神仙走了,把她带来的青山绿水也给带走咋办,到时候地里又旱的不长庄稼,树上结不出果子,山里连根草都不见,咱吃啥喝啥?”
  李老头不愧是当了几年大队长的人物,一顿话说的大棒加红枣,让底下的村民们纷纷点头应和,拍着胸膛保证这信儿就到李家村范围内为止,定不让它再传到外头去。
  如此,荣锦的身份一事算是在村里和李氏宗族里过了明路。
  “大伯,你看咱们村里就你最有学问,给福娃取个大名?”李老头趁机说出一早的打算。
  之前打算是到满月或者周岁的时候再起,但是小孙女既然确定了神仙身份,那肯定能站住的,不怕扛不住大名。
  现在说到了,正好把大名也一起定下来。
  “大名?”老族伯捋了捋花白的胡子思忖片刻。
  “神仙的大名那都是天定的,哪里是我等小民能随意起?等我去找算命瞎子卜算一卦。”老族伯慎重地沉吟道。
  李老头想想也是,幸亏他们家没有被高兴冲昏了头,冒冒失失地给神仙起名号,只给叫了个带福气的小名。
  不然,不是对神仙不敬了嘛。
  “那你可得小心点去,别被外人发现了……”李老头多说了几句。
  反封办的那些人一个一个都跟狗鼻子一样,逮着搞封建迷信的人那是下劲儿往死里整的,算命瞎子都吓得躲家里种地了。
  想找他算一卦,可得使点儿力气。
  不过李老头不担心,因为他们村现在有粮啊。
  如今在四里八村乡亲们中,没有事情是一袋粮解决不了的,不行就两袋。
  重要的事商量好,这场宴席也到了尾声,李老头摆手说散了,村民们望着荣锦的方向,一步三回头地离开。
  赵凤仙和妯娌们领着人去收拾锅碗瓢盆。
  残羹剩饭收集到一块,等到明天挨家送一碗大杂烩就分完了,一点都浪费不了。
  老族伯没走,瞅着桌中间撕扯花瓣的女娃,昏花的老眼中闪过亮光。
  “福娃娃,给咱抱抱……”老人家上前一步,弯着僵硬的老腰,笑的露出掉牙的牙床,想把神仙娃娃搂怀里抱一抱。
  人老了,身上一般会有股腐朽的味道,特别是爱吸烟的爷爷辈,那味道闻起来真有点让人受不了。
  荣锦连花蜜都不吃了,嘟嘴扭到一边躲避。
  一直等在一旁的李婆子见此,立马来救驾了。
  “哎哟,大伯你慢着点,还是我来抱吧。”李婆子这个相比老族伯年轻一辈儿的人身手灵活利落许多,抢先把宝贝孙女抱过去,没让对方摸到一点边。
  在场的李老头一家子松了口气,崩起的弦放下来。
  还好还好,没碰到,福气没少。
  荣锦窝在便宜奶奶干燥温暖的怀里,给她一个满意的笑脸。
  “你们看,笑了笑了,福娃就是跟我亲!”李婆子笑得带着小得意,紧紧抱住襁褓。
  那架势,谁敢上去抢她跟谁急。
  “娘,我也抱抱闺女~”李治民不怕死的跑过去伸爪子,被李婆子两巴掌拍走。
  “桌椅收好了?地上扫干净了?土灶填平了?活都干完了吗?皮痒了是不是?”不仅动了手,还一顿炮轰。
  李三儿败退,灰溜溜地被他亲娘赶去帮两个哥哥做事。
  老族伯也只能放下了蠢蠢欲动想抱神仙娃娃的心,眼馋地往李婆子怀中望了两眼,低头看到木桌子上的花枝,老眼一亮。
  “这花味儿不错嘛,果然是给神仙吃的东西哩。”
  李婆子一个没看住,老族伯捡起荣锦丢下的迎春花,揪下一瓣就塞进了嘴里,嚼吧嚼吧吞下肚,咧着牙床笑着评价。
  那是荣锦吃剩下的,挑着吃了花芯的花蜜,花瓣什么的她挑嘴没动。
  老族伯一点没嫌弃,吃了片肥厚的花瓣,只感觉又香又甜,吃到肚子里浑身舒坦。
  李老头阻止不及,连忙看向李婆子。
  对于宝贝孙女的口粮,李婆子那是护的跟命似的。
  这下,可别打起来了啊!


第14章 
  宝贝孙女的口粮被抢,李婆子果然火了。
  只见她猛地一瞪眼,就差撸袖子了,上去一把将花枝夺了回来。
  然而对于递到嘴边的迎春花瓣,荣锦是拒绝的,扭头表示不吃。
  精华都被她吸走了,剩下那点东西就算了吧,咱看不上。
  最后,迎春花被尝过味儿的老族伯拿去,在场的几个人分了吃了。
  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像老族伯说的那样真有神奇效果,他们吃下后觉得浑身轻松了不少。
  荣锦嘟嘴,天地间产的灵物,即便是边角料也多少对人体有点好处的好趴。
  稍后,田地里的补种计划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本来经过昨晚,很多人想在今天去大队长家拜拜神仙,但是忙起来后,暂时都没有空闲了。
  而且,他们还没有分粮,除了家里树上摘的果子,其他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去孝敬小神仙啊。
  如此一想,众人决定先把队上补种的任务赶紧做完,等分了粮食有了闲空,他们就能找点或换点好东西当供奉了。
  补种比收庄稼时轻松很多。
  红薯苗已经育好了,玉米种子是现成的,从刚收的粮食里面筛选出来一批好的就能用,红高粱从穗头上打下来撒到拢好的地沟里就成。
  再加上土地得承仙露沐泽,变得湿润肥沃,锄地垄沟很是方便,在村民们齐心协力下,一天下来就把活计干了大半。
  之后又花了大半天时间,乡亲们终于把地里伺候妥当了。
  接下来本应该是分粮的时候,李老头却带着村里一群青壮年悄悄上了山。
  村里突然传开说是有人在山上发现了野猪窝,为了防止它们冲下来破坏庄稼,大队长先带人上去看能不能打下来。
  “真有野猪?”赵凤仙晾晒着桃杏,好奇地问道。
  跟她一起做活的还有钱春娥和王月琴,她们正把吃不完的果子盛放在簸箕里面,放到房顶上曝晒。
  “啥野猪啊,据说是咱爹给村里找的借口,就领着人上山溜一趟呗。”钱春娥压低着声音偷偷嘀咕。
  村里收了那么多粮食,分到每家每户手里的不会少了。
  到时候手里有粮,那娶媳妇嫁闺女走亲戚的办起来,肯定会给点漏点,总得有个出处吧。
  李家村突然富了起来,总要有点由头不是。
  李老头的打算就是以村里逮到野猪窝的名义,卖肉分了钱,所以村民们才有能力搞来了粮食和好东西。
  这是运气的事,旁的村看到了羡慕也羡慕不来。
  至于公社那边因此需要交野猪肉充公的问题,也有解决的法子。
  李老头此次上山一个方面就是想看看能不能逮着一头,不行就用村里的粮食抵,想必公社会很愿意的。
  说到这里,妯娌三个讨论起分粮的事情,想着粮食分了后,家里会有啥安排。
  他们家大事基本都办完了,三兄弟都娶了媳妇生了孩子,更没有小姑子要出嫁,最多就是孩子们的成长和上学有些花销。
  “弟妹,福娃生下小半月了,你往娘家递消息了没?”赵凤仙提醒默不作声做活的王月琴。
  按说媳妇子刚生完孩子,娘家那边姥姥是要过来看看的。
  最好再参加一下孩子的满月,送点小东西啥的,算是一份心意就行。
  但是眼见着福娃都落地十来天了,三弟妹的娘家王店那边却一点动静都没有,连个信儿都没捎来。
  赵凤仙以为是王月琴忘记让人给娘家说了,想起这事赶紧跟她提提。
  “咱爹不是在队上说,先完成大丰收和补种的任务嘛,最近一直忙着就没顾上那事儿。”王月琴拨拉着簸箕里的大红枣回道。
  “其实吧,你们看最近这段时间村里都没外人来吗?那是咱爹和族里叔伯们私下吩咐过了……”
  钱春娥小道消息挺多的,小声跟俩妯娌八卦。
  王月琴听了估摸着分了粮后,他们村应该就能和外面走动了,到时她再往娘家递个信儿。
  不过,她担心的是娘家知道她生的是女娃,态度上不重视而不来看。
  却不知她生的不是一般的女娃娃,这一点在递信儿时一定得着重点明了才行。
  “看娘对福娃的稀罕劲儿,满月酒肯定得办的,到时候弟妹你叫你娘过来,能跟着吃上好几顿好哩。”钱春娥对王月琴怂恿道。
  其实她倒是想把自家老子娘叫来沾沾油水,但谁让办事的不是她这一房呢,凭白叫娘家人过来不是回事。
  钱春娇转头瞧了眼院那头哄孩子的李婆子,眼珠转了转,打着分粮后看能不能回娘家一趟的主意。
  她把念头跟另外两人说了说,赵凤仙和王月琴都有点意动。
  要说她们三个妯娌的娘家距离李家村都不近,赵家村是相对上最近的,算一算它也在神迹范围内,那里的人现在估计至少也饿不着了。
  钱家湾远了点,但估摸着也在神迹边缘内,有没有得吃还不知道,庄稼约莫是可以保住的。
  王店就更远了,在很远的山沟沟那边,远远超过百里,那里肯定还像李家村早前那样,缺吃少喝的等着老天爷可怜呢。
  本来按照李婆子选媳妇的标准,不会选的那么远,就是为了防止一旦有个啥事的,亲家之间不能守望相助,那有那门亲跟没那门亲差不多。
  但是谁让李治民跟王月琴两人看对眼了呢,既然当了亲戚,再远逢年过节也得走着。
  以往只是走亲戚有点不便,现在更显出远近的好处来了。
  早前旱成那样儿,整天愁地里的收成、嘴里的口粮,妯娌三个已经很久没回娘家去过了。
  婆家没啥能带的,两手空空地回去,除了加一张嘴给娘家添负担,还得挨兄弟媳妇的白眼。
  现在不一样了,他们村有粮!
  “哼哼,如今我就是摘兜子野菜、拿几棒子苞谷回去,我那个抠门的娘家嫂子都得拍巴掌欢迎我。”钱春娥撇着嘴得意地说道。
  谁让现在全省甚至全国都在闹粮荒,就数粮食最金贵呢。
  谁有粮食谁就是大爷,手指头里漏点都能让冤家笑脸相迎,你说解气不解气?
  想想那个场面,赵凤仙也忍不住笑了,王月琴更是眼睛闪了闪。
  三人说的起劲,手上的活计慢下来,却没察觉到有人接近。
  李婆子抱着荣锦悄默默地站在一旁听了会儿,在妯娌仨畅想着回娘家打脸兄弟媳妇的时候,她突然发话了。
  “想回去看就回呗。”李婆子忽然响起的话吓了三个儿媳妇一跳。
  赵凤仙妯娌三个齐齐回头,正看到自家婆婆正抱着福娃站在她们身后,一大一小两人两双眼睛都在看着她们呢。
  妯娌仨:“…………”刚刚应该…没说娘的坏话吧?
  “等分粮后没啥活了,你们就挨个回去看老子娘去,给你们都放两天假。”李婆子挥手大度道。
  妯娌三人立马没了忐忑,转而欢喜起来。
  “娘,那我们回去带点啥?”钱春娥大着胆子问。
  好歹拿点东西回去,也能在娘家人面前挺直了腰杆子不是。
  李婆子颠了两下怀里的宝贝孙女,瞥眼瞅了瞅巴巴看着她的三个儿媳妇,想着今年家里吃喝不愁,用不着抠索索的小家子气。
  “野菜那样上不得台面的,就不让你们带了。”李婆子慢悠悠地说着,瞧着媳妇们的脸色变化。
  赵凤仙三人手上的活都停下了,忍不住期待地看着她。
  “一人十斤湿苞米罢。”李婆子抬抬下巴大方道。
  “谢谢娘!我就知道娘最好了……”钱春娥立马嘴甜地拍李婆子马屁,好话不要钱的说。
  赵凤仙惊喜了一下,本以为拿个十来棒子玉米就不错了,没想到娘直接给的是掰了粒儿的苞米。
  即使是没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