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在末世有套房 >

第311部分

我在末世有套房-第311部分

小说: 我在末世有套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盘踞在七号地的变种人,只是道开胃菜罢了。

  。。。。。。

  “战损5台动力装甲,31具机械外骨骼,阵亡110名轻步兵。重伤132人。消耗弹药总计21万发,炮弹2200发。”站在办公室内内,韩君华向江晨汇报了第一兵团的战果。

  果真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光是这第一战的消耗,就在35万亚晶以上。就算是在粮食生意上赚了将近千万亚晶的江晨。也不得不感慨这战争的烧钱。

  当然了,这笔亚晶不是由他出,而是由第六街区募集的战争资金支付。

  “第六街区的情况如何?”江晨盯着全息地图问道。

  “围墙加固基本完工。与此同时,在第六街区外观察到投抛者活动的踪迹。”韩君华说道。

  在第六街区外观察到投抛者,这也就意味着市中心外围的丧尸、异种已经扩散到郊区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吗?

  望着全息地图上的红点,江晨陷入了沉默。

  此时此刻,身为元帅的他所能做的也就是坐在这办公桌前,等待着前线传来的捷报了。随着NAC的势力扩张,需要他亲力亲为的事可谓是越来越少。所有战损与战果,呈现在他面前的都仅仅只是一个数字。

  就在这时。门口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请进。”江晨看向门口说道。

  门推开了,走进来的是航天科技研究所的所长蒋林。只见他一脸欣喜,丝毫没有基地中其它人那样愁眉苦脸的表情。

  “您需要的东西已经准备好了。”

  听到蒋林的话,江晨看了下墙上的时钟,然后便站起身来。

  “现在带我去看下吧。”

  “好的。”蒋林点点头,立刻转身向门外走去。

  江晨看向了韩君华。

  “这里就拜托你了。”

  “嗯。”

  她的回答还是一如既往的简洁。

  。。。。。。

  与蒋林一同来到航天科技研究所的发射场地,只见几名工作人员正围绕着一台约莫四层楼高的火箭忙活着。数人高的机械手臂由数据线连接在平板上,只见一名技术员用手指不断地敲击着屏幕,操作着机械臂伸出电焊枪,将已经拼接的钢板完全焊上。

  除开被发配开荒的废物。整个27号避难所的科学家,也就剩下这航天科技研究所的人还没进避难所了。自从江晨吩咐蒋林组建航天科技研究所之后,这些科学家便拖家带口地搬迁到了鱼骨头基地。

  一开始他们还有些不乐意,不过江晨会在乎他们不乐意吗?好吃好喝的供着。但想回避难所免谈。见抗议无效,他们也只得老老实实地贡献了自己的学识,为江晨设计火箭。

  “海豚10洲际弹道导弹,研发于21世纪末并沿用至今,大概是PAC境内部署数量最大的弹道导弹品种。”望着这个火箭,蒋林脸上颇有几分自豪的味道在里面。

  为了制造出这款导弹。他也是倾注了不少的心血。虽然搞不懂江晨为何要设计一款能打到西半球的武器,但他还是按照江晨的要求照做了。

  就这么一枚导弹,就用掉了价值一百万枚亚晶的材料,这几个月来蒋林可没少受王晴的白眼。

  整个基地的项目部,只有他这航天科技研究所花的钱最多。因为很多零件根本就不能自己生产,必须向前往省外的探索队支付昂贵的雇佣金。

  比如这导弹的推进引擎,就是从远在望海市六百公里外的台北发射基地(废墟)运来的。为了搬运这推进引擎,那些佣兵团可是冒着被变异鲨鱼撕碎的风险,这佣金自然是不会很少。

  不过翻白眼归翻白眼,这经费还是得批的,毕竟这是元帅亲点的项目。

  “为什么叫海豚?这么古怪的名字。”江晨忍不住吐槽道。

  “部署海下,和平使者,你懂得。”蒋林用电焊枪敲了敲导弹的基座,咧嘴嘿嘿笑道。

  江晨先是一愣,随即便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也是跟着嘿嘿笑了笑。

  和平使者,核平使者。

  啧啧,没想到这未来人也挺幽默的。

  “导弹全长11米,弹径为1。55米,发射重量35。1吨,最大投掷重量2088公斤。可部署于1200米深海底导弹井,最大射程可达2。1万公里。导弹侧面发射环为水下推进装置,如果在陆面使用就不需要那玩意儿。”

  “发射机理为非分离式三级推进模式,即水下推进环将导弹推进至水下100米后与导弹分离,导弹自身引擎点火,将导弹推送至近地轨道后引擎熄火。依靠地球自转转移至目标上空后,引擎重新点火,垂直打击目标区域。”

  “导弹外壳涂有反雷达材质,可将雷达反射信号缩减到一支海鸥的程度。理论上只有‘无源相干定位系统’能够侦测到该导弹发射征兆。”

  在体型上,11米的全长相比起五大流氓那些动则二三十米的洲际导弹来说,无疑就像个袖珍的玩具。但毫无疑问的是,任何敢怀疑其战斗力的人,都将为此付出代价。(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六章工程机器人

  按照长11米、弹径(直径)1。55米计算,这导弹的体积大约为是20。7立方米,对于30立方米的储物空间来说,将这东西搬到现实去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战斗部件已经放进去了吗?”江晨指的战斗部件,自然是核部件。

  “50万当量氢弹头。正在焊接外壳,已经快好了。”蒋林扬起拇指,指向那个正在忙活着的机械臂。

  要问50万吨级核弹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可以用四个参考数据来形容。

  【暴露人员:4。1

  坦克内人员:1。9

  避弹所内人员:0。7

  永备工事内人员:0。46】

  这四个数据分别对应的是,50万吨级核弹对不同隐蔽物后的人员的致死半径(公里),这还不算放射性沾染伤害。当然,这是以现世的防护标准来评估的。

  末世这边的动力装甲、坦克等装甲单位通常都内置了铅金属纤维隔层,所以对于辐射伤害的抗性都要高上很多。也正是因此,这个世界战时投放核弹的战略作用,主要还是通过脏弹瘫痪敌国基础设施,以及限制轻步兵进入战场等等。

  这几乎不可拦截的50万吨级核导弹,只要在海底部署个两三枚,差不多就足以形成核威慑了。一旦新国宣布成为拥核国家以及拥有全球打击能力,哪怕美国想要打新国的主意,也将不得不权衡下纽约和华盛顿的总市值。

  威慑就足够了。

  如果可能,江晨希望自己永远也用不上它。

  核按钮一旦按下,这东西就停不下来了。即便是以22世纪的技术,也无法阻止这简单粗暴的武器。

  “剩余的核材料还能做多少个核弹头?”江晨接着问道。

  “算上基地内的铀、以及前段时间从第六街区收缴来的核材料来看,大概还能造2枚出来。”蒋林估算了下,给出了个保守数据。

  制作脏弹型热核武器所需要的材料主要为氚和氚的锂化物,而铀235只是起爆装置。在废土上获取氚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尚未用完的核子材料中提取出那么一两克氚来。

  当然,如果要是制造非脏弹热核武器的话则要容易些。使用从民用型核聚变电池中提取出的氦3作为原料就行。不过由于氦3与氘进行热核反应只会产生没有放射性的质子,故使用氦3作为核弹头原料不会产生辐射,如此一来威慑力就要小上许多。

  这技术在现世还没被开发出来,而且即使是具备了技术条件也难以实现。

  因为地球上的氦3总储量估算只有500公斤。最近的氦3矿脉在月球。。

  江晨满意地点了点头,微笑道:“很好,你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再造2枚和平使者出来。”

  “您是准备用这东西来清理异种吗?恕我直言,核武器对于异种的杀伤威力并不理想,那些东西本来就是从核弹坑中爬出来的。而且爆炸产生的核弹坑。很可能被死爪之类的异种当成巢穴。”蒋林犹豫了下,提醒道。

  “当然不是用来对付异种。要是炸异种的话,我直接弄个大炮发射核弹不就行了?还费力气弄什么弹道导弹。至于具体用在哪,这你就别管了,待会儿帮我把这导弹运到我别墅的后院就行了。”

  说完,江晨便转身走掉了。

  身为元帅,他无需向任何人解释自己的行为。也正是因此,蒋林也就是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便吩咐众人准备转移海豚10。

  。。

  回到别墅的后院,江晨开始拆卸起王兆武从27号营地带回来的8座集装箱。这堆总重约400吨的设备包含了2台工程机器人。一辆最大可乘坐4人的深海潜水器,以及可挂载在深海潜水器上的工程模块、采矿模块。

  这工程机器人可是个好东西,根据下载在其智能芯片上的工程信息,能够自动完成预设工程。虽然自动化的施工速度可能不如手动操控,但胜在精确和方便。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江晨想要改装俄国卖给他的军舰,只需要用扫描仪将军舰的模型扫描出来带回去,接着让27号避难所中懂这方面的专家,借助量子计算机设计出军舰的改建方案,然后再将装着这工程信息下载到工程机器人的智能芯片上就行了。他所需要做的仅仅是提供材料。具体的施工步骤会由工程机器人自动完成。

  回到现世后。

  江晨独自驾驶快艇来到了他位于安加岛东部的荒岛上。

  帕努群岛有个好处,那就是岛屿众多,而因为那个百亿美元工程的缘故,新国境内的无人岛大多都归于他的名下了。这其中就包括这座名为“椰果”的岛屿。虽然当江晨登上岛屿的时候,并没有看见几棵椰树,大多数热带雨林的矮木与光秃秃的沙砾。

  在现世末世之间往返了一趟,江晨先是把两台工程机器人、无人机终端给搬了过来。

  只见那一米五的高度,流线型的外壳,看上去虽然呆头呆脑。但干起活来可一点都不含糊。螃蟹钳子似得手臂上挂载着电浆焊枪,多功能扳手等一系列工具。半履带半步行的底盘即可在平地上快速移动,又可全地形跨越。

  在岛上中央的密林中放置了一台无人机终端,江晨放出了20台蜂鸟无人机将这不过一平方公里的岛屿扫描了一遍,然后将全息地图信息登录在了控制工程机器人的平板上。

  完成数据传输后,江晨接着又往返了几趟,将深海潜水器的组件、无人机终端、太阳能发电机的零件、以及一些钢铁水泥建材通通搬了出来。

  接着江晨伸出手指,先是将岛屿上堆放材料的地方标记出来,然后再在那三维地图上岛屿地势较高处点选了一个位置,设定了太阳能板的建造项目。

  只见两名工程机器人立刻转动着底盘的履带,开向了那开阳能发电机的组件。将零件搬运至建造地后,两台工程机器人便熟练地开始了太阳能发电机的架设。

  只是等了15分钟,江晨便满意的看着这两台机器人完成了手头的工作。

  “简直碉堡了。”

  望着那两台机器人完成的杰作,江晨忍不住赞叹出声来。

  不愧是22世纪的技术,全自动完成施工作业,让盖房子就像玩RTS游戏那样简单,哪里要盖点哪里。如果这项技术问世,不知道有多少建筑厂商会为之疯狂。

  当然,江晨短时间内是不会把它推向世界的。

  真正的好东西还是得捏在自己手上,玩腻了再扔出去比较好。

  握着手上的平板,江晨接着设定这两台机器人将电线接到无人机终端上充电,然后有在海边部署了一个双泊位船坞的待建项目,同时将拼装深海潜水器的任务列入建筑队列。

  看着屏幕上的【施工时间:20天】的标志,确认没有遗漏的事情后,江晨便关掉了平板。

  接下来只需要等待施工完成就行了。

  为了确保海岛上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江晨寻思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不在这里派驻星环贸易的士兵。这倒不是因为他不信任自己的部下,而是担心那些盯着星环贸易公司动向的别有用心之人可能会注意到这里。

  而且岛屿上一旦驻扎活人,那就意味着要不断地向岛屿上运送补给,这都会削弱这个“椰果岛”的隐秘性。至少在工程机器人完成施工之前,这个岛还是保密下比较好。

  所以就目前而言,最适合担任保安的还是无人机。

  回到无人机终端那里,江晨将无人机的行为程序由侦查改为了警戒。一旦无人机发现有船只靠近,内置于其中的四次元发信装置便会将警报传达到他的EP上。

  做完这一切之后,江晨才伸了个懒腰,返回了末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