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欢乐道士 >

第124部分

欢乐道士-第124部分

小说: 欢乐道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象那些穿越者,抄完诗词竟然会愧疚,简直不可理喻,道爷才没那些毛病呢。

“贫道抄别人的?你抄首试试……呃,我的意思是,这么好的诗,贫道就是想抄,那也得有人做出来才行,对吧?我一个道士,根本不认识文人士子。”

刘太后半信半疑。

李奉常开口道:“太后,对秦道友,贫道还是有所了解的。他从小修道,在礼仪方面确实有点……不太讲究。不过,贫道以为,他本性善良朴实,倒不至于信口开河。”

秦行之感动极了:“李道长知我!”

第166章反正已经够疯了

秦行之其实很想问李奉常:“您眼瞎啊?”

在梦中世界,善良朴实似乎不是个好评价,和“你是好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大齐朝,这个评价绝对是满满的褒义。秦行之扪心自问,自己还当不起这四个字。

这种美丽的误会,小道士自然不会拆穿。

李奉常是神仙般的存在,又是世代交好皇家的崂山道长,更不用说他还是先帝的至交好友,他这么评价小道士,刘太后即使仍旧不喜欢秦行之,对他的人品也不再有疑虑。

“是哀家多疑了……确实是首好诗。”

刘太后毫无诚意的夸奖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不过小道士也别骄傲,诗词毕竟是小道,治国之道才是大道,朝廷取士靠得主要还是策论。”

秦行之很不服:“太后讲点理行吗?我一道士,您让我研究治国之道……当然,我神马都会,策论什么的只要我愿意玩儿,也没什么大不了。”

“大言不惭,那你写篇策论哀家看看。”

“不干!”

“为何?”

秦行之一本正经的说道:“您让道士写策论,置天下文人士子于何地?我神马都会固然是真理,可我不能砸人饭碗呐。

再说了,道家讲究无为而治,身为道祖苗裔,若是让贫道治国,我给您来个君主立宪,皇帝立马变成吉祥物,陛下可能没意见,您肯定不乐意了。”

刘太后听不懂什么叫君主立宪,不过想想让小道士写策论确实有点过分了。人家只是做个侍读陪皇帝读书,又不是打算顶替中书侍郎处理国政。

孙蒙忽然问:“小道士,刚才你说还会琴棋书画,真的假的?”

本来小皇帝是不信秦行之有什么本事的,他喜欢和小道士厮混,只不过是因为两人同样不着调得百无禁忌罢了。没成想小道士说能作诗,居然就真做出了诗,而且还是绝妙好诗。

那岂不是说,琴棋书画、天文地理什么的他也有可能会?这不错,闲来没事两人下个棋,对极度缺乏娱乐活动的小皇帝来说,吸引力也不小。

秦行之肯定的点头:“我神马都会。”

“真的,围棋还是象棋?”

“飞行棋。”

“没听说过……”

秦行之轻蔑一笑:“跟你们古人就没共同语言。”

刘太后算是看出来了,小道士倒不是品行恶劣,而是天生就那么个不着调的性子——嗯,这评价其实很熟悉,她对自家儿子也是这么看的。

听刘大人说,小道士平时好像也挺没大没小。

如此看来,皇帝和小道士能成为朋友,也情有可原。

两人毫无顾忌的对话,可不就是朋友应有的状态吗?你不能要求陛下和先帝一样,即使面对至交好友李奉常也彬彬有礼啊。再说了,若是陛下和先帝一个性子,也不可能跟小道士成为朋友。

刘太后哑然失笑,原来是自己想多了。

大齐和历朝历代不同,皇权虽然仍旧神圣不可侵犯,得益于太祖皇帝定下的基调,皇族并不是很在乎身份地位上的差距。

只要皇帝肯读书,刘太后不觉得让小道士做个侍读有什么问题。唯一让她担心的,是这两人都不像是喜欢读书的料,凑到一起八成只会玩疯了吧?

唉,无所谓啦,反正皇帝已经够疯了……

琴棋书画,孙蒙只对棋感兴趣,音乐书法什么的那是敬谢不敏,除非是秦行之弄出来的神曲。可神曲这玩意儿主要在于搞怪,它就不是用来欣赏的。

于是孙蒙迅速转移目标:“天文地理……这个似乎也没什么可玩的啊。你还有什么有趣的本事?”

“我神马都会。”

“停,能不能别说这句了?怪恶心人的。”孙蒙瞪眼。

秦行之心说,好玩儿的东西多了,电脑算不算,手机算不算,可你大齐朝也没有呀。想道爷在梦中世界,那日子过的才叫多姿多彩,你们古人除了生活能腐败点,也没多大意思了。

所以说才必须想办法修炼,神仙法术什么的,勉强能比梦中世界那些玩意儿有趣点。

至于在现有条件下好玩儿的,还真有,不过你是皇帝,你老娘肯定不愿你玩物丧志,道爷不傻,这种场合下怎能乱说?

果然刘太后开始皱眉:“陛下乃一国之君,切不可贪玩误事。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虽不算大道,那也是君子之艺,小道士能写出几首好诗,已经很不错了。”

孙蒙大喜:“您也觉得小道士人不错?我就说眼见为实嘛,那些风言风语根本就是造谣。”

刘太后瞪了他一眼:“什么叫风言风语,前些天你们带进皇宫一个汉子,难道也是谣言?”

“那是妖怪!”

“不得胡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世人谁见过妖怪,妖怪会任凭你们扛着进宫?”

“母后既然听说了这件事,难道就没人告诉你,当时李道长也跟着。您不相信自己的儿子,总该相信李道长吧?”

刘太后看向李奉常。

李奉常苦笑一声,起身道:“贫道确实在场。说起那汉子,其实只是个打家劫舍的匪徒。您也知道,陛下平时喜欢……那个,行侠仗义。本来当街抓住匪徒应该送去杭州府,可陛下非要亲自审问,因此……”

孙蒙急了,万万没想到啊,道貌岸然的李道长,撒起谎来居然脸不红气不喘。

撒谎也就罢了,你拿朕说事儿几个意思?我好歹一皇帝,亲自审问匪徒没什么,还带进宫审问,我丢不丢份?

刚要分辩,耳边传来李奉常的声音:“无知是福,想必陛下也不愿太后担忧吧?”

孙蒙一怔,看看李奉常,又看看太后等人,发现似乎只有自己听到刚才的话,顿时就呆住了。

太后担忧什么的,孙蒙还真不在乎,李奉常太高看他了。这小皇帝一辈子养尊处优,又是老皇帝的独子,没人跟他争皇位,硬生生被娇惯成一个长不大的性子。

没心没肺的性格,基因遗传固然是主要原因,后天条件也是不可忽视的。

孙蒙发呆,是因为李奉常这类似“传音入密”的神奇道法。

“会法术就是牛,不张嘴就能说话,太让人羡慕妒忌恨了!”孙蒙想道。

刘太后叹息:“李道长这么说,那就肯定没错了。”

秦行之暗中撇嘴,你未免太信任崂山道长了,殊不知李奉常这种貌似忠厚的,他也会骗人。

刘太后满脸忧愁:“先帝还在时,陛下就一向顽劣。哀家本以为他年纪还小,登基后就好了,谁知……唉,如今眼看大婚在即,陛下还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哀家真不知以后如何有脸去见先帝。”

秦行之暗笑,胖子那是隔代遗传,没治的。

李奉常摇头:“陛下本性纯良,太后无需过于担心。另外,本朝自太祖皇帝立国,便主要靠士大夫治理天下,需要皇帝处理的政务不多。历代以来,也不是没出现过比较懒散的皇帝,还不是一向国泰民安?”

当面评判一国之君,乃至历代皇帝,也就是崂山道长有这个资格了。

饶是如此,李奉常也没敢直说,象孙蒙这样的奇葩,您孙氏皇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他不说,刘太后也懂。

孙蒙很郁闷,被人点评,无论好坏话都不舒服,可这俩人,一个是自己的母后,另一个是崂山道长,都是他治不了的存在。

“母后,没什么事的话,我和小道士先走了。”孙蒙起了撤退之意,“公务繁忙,朕还得处理国家大事呢。”

刘太后摆摆手:“陛下忙去吧。”

孙蒙招呼一声小道士,两人站起来掉头就跑了。

刘太后目送小皇帝离去,苦笑道:“李道长您看看,这风风火火的样子,哪有半点皇帝的威严!哀家是真担心呐,你说他这性子,朝堂之上如何能服众?”

李奉常正色道:“太后此言差矣,皇帝乃真龙天子,他的身份就代表了无上权威,何须靠威严服众?不瞒太后,贫道入京后也曾担忧过,但却发现陛下超宗越祖的命格越发明显,贫道对自己的眼光还是比较自信的。”

有句话李奉常没说,他偷偷卜算过,皇帝的命格,似乎和小道士息息相关。两人交往越多,孙蒙的气运就越旺盛。

这肯定不能告诉刘太后。

否则以刘太后对自己的信任程度,说不定会如何优待小道士呢。

以小道士的品性,估计才不管原因是什么,越优待他越高兴。可李奉常明白那并非好事,无论对小道士,还是对皇帝都是如此。他认为,任其自然才是正道。

再说了,和李奉常不信小道士是未来之人道理一致,未来还没发生,谁敢保证自己的卜算一定就是正确的?命运固然存在,可如果它是不可改变,也就没有“逆天改命”的说法了。

你跟古人说时间可逆,他根本理解不了。

不过这话也不能说得太绝对,佛门就有说法,在佛祖眼里,并没有过去未来之分,显然佛祖他老人家已经看透了时间的本质。

神仙也不见得不懂时间的本质。

甚至到了道祖佛祖的境界,逆转时间都是有可能的,只不过神仙的世界虚无缥缈,凡人接触不到罢了。

不说别的,前辈留下的典籍,连地球是圆的都故意隐瞒,可见他们毫无普及真相的兴趣。

李奉常很牛,可惜离飞升成仙还差了很远,关于时间,他的认知还和普通人没多大区别。

第167章理论上是黄花闺女

外城沈府大门前。

沈怜儿下意识的轻轻咬着嘴唇,痴痴看着紧闭的大门,目光中半是渴望半是迟疑。

秦行之奇怪的问:“怎么不动了?”

沈怜儿低声道:“妾……有点害怕。”

“别担心,有我呢。”秦行之一拍胸脯,“你爹要是敢骂你一句,贫道分分钟叫他好看。”

沈怜儿白了秦行之一眼:“你……小道长说笑了,我爹为何要骂我?他又不知妾曾被掉过包。妾只是半年多没回家,心情难免紧张罢了。”

秦行之大笑:“开个玩笑嘛,现在不怕了吧?”

沈怜儿没搭理秦行之,迈步往前走。

回家,是沈怜儿的最大梦想,可当这个原本怎么看都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成真了,沈怜儿才发现,近乡情怯并非无病呻吟。更何况,这座宅子又是那么陌生?

三江县的老宅一草一木沈怜儿都十分熟悉,京城里这座宅子,连大门都充斥着冰冷的陌生感。“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家”这种话谁都会说,事到临头才发觉,还真不一样。

小道士是理解不了沈怜儿的细腻心思的。

不得不说,沈怜儿在秦行之心目中是非常特殊的,他是真在乎沈怜儿的想法。因此,这家伙尽管不愿意让沈怜儿离开,可还是忍不住会替对方着想。

去皇宫替沈怜儿办理了“辞工”——当然,宫女这种职业就没有辞工的说法。说白了,所谓入宫做宫女,其实跟卖给皇家没多大区别,皇家的赏赐就等于卖身钱嘛。

可谁让小道士和皇帝是好朋友呢?

这不可能的任务,竟然让他轻松完成了。皇帝招来负责的太监,当着秦行之的面把沈怜儿的名字从花名册上抹掉,于是沈怜儿就等于从来没进过宫了。

这个结果大大出乎沈怜儿的意料。

知道了孙蒙是皇帝又如何?秦行之和孙蒙关系不错又如何?某种意义上,这跟抢皇帝的女人差不多,但凡是要点面子的皇帝,都会有心理障碍。

沈怜儿当初甚至绝望的想,如果实在没办法,就让小道士求求皇帝,把自己赏赐给他得了。

小道士不是她心目中的良配,可事到如今,这似乎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捏着鼻子就认了吧。尽管事实上她一天都没进过皇宫,谁让狐狸精顶着她的名头当了宫女呢,后果自然只能她来承担。

自己不要的东西送给别人,不仅不丢脸,还很有面子呢。大户人家送小妾,皇帝送宫女,这在大齐朝都不是多稀奇的事儿。

谁成想小道士太给力,孙蒙这皇帝则太没谱,居然真把沈怜儿的名字给抹掉了。

回头一想,结局简直完美到让她无法置信。

自己的名声一点都没受损,回家就能开开心心继续当自己的大小姐,父亲弟弟和全天下人,除了小道士等少数几个知情者外,根本没人知道自己曾被绑架,差点被卖掉不说,还做了一段时间的山贼压寨夫人。

父亲再寻摸个文质彬彬的才子,一段美满幸福的姻缘指日可待,夫妻相敬如宾,时不时吟诗作画玩点文艺什么的。

经历的一切,跟梦一样了无痕迹,也许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