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257部分

天下珍玩-第257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感肯定是有了,许一琳人品很正,为人爽快大方,是个值得交的朋友。”

    “你真看不出来她喜欢你?”林娉婷突然低头。

    唐易一惊,“不会吧?”

    “你还是不懂女人,也就是撞了大运才碰上了我!”林娉婷轻轻摇了摇头。

    唐易一听,拉起了林娉婷的手,“娉婷,别人怎么想,咱们没办法阻止啊!相信我,我心里只有你一个人,而且我会处理好和许一琳的关系的!”

    “真肉麻!”林娉婷嗔怪着,嘴角却扬起一个满意的弧度。

    “咳咳,这可是公司大门口!”旁边传来一个不满的声音。

第522章 小镇南王

    林娉婷连忙松开了手,一看,是崔玉珏。

    崔玉珏酸溜溜地说道:“这大冷天的,到办公室也好啊!”

    唐易笑了笑,“崔总监,最近忙什么呢!”

    “今年缅甸多了个冬季大公盘,公司正在做计划呢。”崔玉珏倒是没有隐瞒,他也知道,唐易肯定也知道这些事儿。

    唐易突然想了起来,郑武之前确实提过,自己也答应了他一起去。

    一般缅甸的翡翠公盘,多在春夏两季,今年不知道为什么,多了个冬季公盘。郑武肯定知道原因,但是唐易当时也没多问,不管什么原因开公盘,程序也都是一样的。

    “不知道今年冬季的公盘开了,明天春天的公盘还开不开?”唐易看似很随意地问了一句。

    “当然开了。今年冬季的公盘,是因为一个人而开的!”崔玉珏道。

    “哦?谁有这么大的感召力?”唐易接着问道。

    “缅甸的翡翠王!听说他强势回归,各大场口的头头都来拍马屁,发起了这次冬季公盘!”

    林娉婷终于忍不住在旁边说道,“我看啊,还是你们俩到办公室谈吧!”

    崔玉珏笑了笑,“唐易看来也想去冬季大公盘了?”

    “有这个想法,不过最后还没决定。崔总监,那你先忙,有机会再聊吧!”唐易接着便告辞了。

    开车回阁宝多的路上,唐易一直在琢磨这事儿。回到了阁宝多,毛逐正在招呼一位客人,唐易打了个招呼,进了里屋,坐下后,掏出手机给郑武打了个电话。

    “消息挺灵通啊,连翡翠王的事儿都知道了。距离公盘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你公司的事儿抓紧上轨道,你可是答应我了!”郑武听了唐易的说法之后笑道。

    其实,经营艺术品公司,主要还是靠人脉,和贸易公司有点儿像,但却不是经常都有业务。阁宝多艺术品公司主要是先竖起一块招牌,至于业务进项,那得慢慢来。

    所以唐易当时才敢答应郑武,要是其他类别的公司,开业头一个月,忙都忙不过来,哪有空去什么公盘?

    “行了,我答应你的事儿肯定会做到。你先告诉我这个翡翠王是怎么回事儿?”唐易问道。

    “我还想等和你一起去的时候慢慢说呢。好吧,我给你说说。这个翡翠王,他就姓王,本来是北方人,大约三十年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竟然离家出走,背井离乡,跑到了理南省。”

    翡翠王在理南省站住脚跟之后,又去了缅甸做生意,慢慢积累了点儿财产。接下来不用说了,他开始做起了翡翠生意。

    “那时候做翡翠生意,比现在简单得多。一个冰种阳绿的镯子才多少钱?一百八!原石里切出不带绿种儿差的翡翠,很多人甚至都当石头蛋子扔掉了,他的能耐就是那时候练出来的,见得多了,什么也就懂了。”

    “他最出名的地方有两点,第一点,是在女人方面的能耐,因为他算是半个理南省人,又姓王,所以他除了翡翠王这个外号,还有有个外号,小镇南王。”

    听到这里,唐易忍不住笑了起来。镇南王段正淳,处处留情,留下一屁股情债,没想到这个翡翠王居然还有这本事。

    “别笑!这第二个能耐,那就是翡翠上的能耐了,眼力就不必说了,据说,他的耳力已经出神入化,不用看,电锯下去,听动静儿就知道能开出什么!他的翡翠生意自然越做越大。”

    唐易听了这话,心头一动,不过最近事儿太多,又想不起是为什么,而且还在和郑武通着电话,不由接口问道:“既然如此,他为什要离开缅甸,又为什么要回归?”

    “都说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这件事儿是小孩没爹,说来话长。二十年前,翡翠王已经年过四十,居然在缅甸和一个富可敌国的大鳄的只有十八岁的小老婆搞上了,而且这地下情居然一直很隐秘。”

    “十年前,终于被这个大鳄发现了,多亏小老婆提前通风报信,翡翠王逃回了华夏。他在缅甸所有的财产,都被收了。而且大鳄还派出了人手,在华夏四处打探他的下落。”

    “就在今年春天,你猜怎么着?这个大鳄嗝儿屁了!而这个大鳄唯一的儿子,居然就是这个小老婆生的,自然继承了大部分家产。同时,这个唯一的儿子,还不是这个大鳄的亲生儿子!”

    唐易暗骂,这特么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但是已然明白了,“那就是翡翠王的儿子喽!”

    “没错!翡翠王在今年夏天强势回归缅甸。你想想,他这十年不敢碰翡翠,肯定过不好,而且估计都快憋坏了。所以,筹备数月的这次冬季大公盘,绝对会有难得的好料!”

    唐易笑道,“怪不得非要拉上我。”

    “是啊,有财一起发嘛!”郑武哈哈大笑,笑毕,“不和你说了啊,到时候提前两天,先到揭州来玩儿玩儿!”

    郑武的普通话说得很好,该加儿化音的地方加得很地道。而且,揭州的方言,本来应该是潮州话,但是郑武的粤省白话说得也很地道。比如上次和他一起去瑞州的辉叔,不是揭阳人,说粤省白话,那郑武就和他说粤省白话。

    看起来像个二世祖,但是在翡翠方面眼力独到,又极具语言天赋,郑家在外的生意,其实主要靠他来支应。

    挂了电话,唐易走出里间,发现刚才的客人已经走了,毛逐正在接待一位新客人。

    这位客人三十岁上下,穿了一件款式简洁的皮夹克,三七分一丝不乱,带着一副黑框眼镜,正指着货架上的一个鳝鱼黄釉荸荠瓶,“那个瓶子拿我看看。”

    “您有眼力,这个荸荠瓶是光绪本朝的。”毛逐小心取下了这个瓶子,放到了柜台上。

    “叫荸荠瓶啊,看着挺像荸荠的!”客人憨厚地笑了笑,拿起了瓶子。

    可惜了!唐易心想,这荸荠瓶虽说是清末的不值太多钱,但毕竟是官窑,看来这个客人啥都不懂。看毛逐的表情,估计也在想这个。

    就在这时候,这位客人一个看似不经意却又十分熟练的动作,让唐易的眼神骤变。

第523章 大运琢器

    这是一个抹底的动作。是抹底,不是摸底。

    买瓷器看底,就和买马看牙口一样,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底部常常露胎,款儿也往往落在底部。底对了,那这件瓷器就对了一半。所以,瓷器造假,新瓶接老底是常见的把戏。

    这个三十岁左右的客人,抹底的动作虽然尽量做得不经意,但是这种熟练却很难掩饰。轻巧地一翻,目光和“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恰好形成了一个最舒服的角度,接着手轻轻一抹,便试了胎底。

    这就好像一个一流的剑客,伪装自己不懂剑术,但是你猛然间将一把剑扔给他,他接剑哪怕是躲剑的一瞬间,总会露出高手的端倪。

    “多少钱啊?”客人问道。

    “我看您不像是圈里人,不知道您买来做什么?”毛逐刚才没注意他的这个动作,不由多问了一句。

    “我就是喜欢瓷器,看这个造型和颜色挺特别的,你刚才说叫荸荠瓶,那这种颜色叫什么?”客人基本上算是没回答毛逐的问题,还反问了一个问题。

    这位客人文质彬彬,言谈有礼,毛逐便多了几分耐心,“这个釉啊,叫做鳝鱼黄釉,您看,和黄鳝的颜色是不是有点儿像?只不过更加肃穆沉静。”

    唐易没有说话,坐了下来,看着毛逐和客人交流。

    客人点点头,似乎起了兴致,“这个造型有什么说法么?”

    毛逐一听,来了精神。到店里买东西的,要么是懂行的,问问题不多,主要精力都放在谈价上。要么是随便买点儿小玩意玩玩,说白了就是买点儿佩饰,挂件手串啥的,讲起来也没意思。

    如这般啥也不懂,但是又搔到毛逐痒处的,还真是不多。

    “这个瓶子,通俗地讲,叫鳝鱼黄釉荸荠扁瓶,乾隆朝开始创烧,光绪三十一年停烧。为什么停烧呢?因为这是一件大运琢器,人家清宫原来有固定的称呼,叫做厂官釉太极纸槌瓶,光绪三十一年,被青云红蝠纸槌瓶所取代,所以停烧了!”毛逐有模有样地介绍起来。

    “大运琢器。”客人轻轻重复了一遍,嘴角的一丝玩味一闪而过。

    “怎么?你知道这个说法?”毛逐一听,立即问了一句。

    “噢,没有。不过根据你的介绍,好像这个大运琢器应该是固定烧造种类。”客人立即说道。

    毛逐笑道,“哎呀,您真是厉害,几句话就听出来了。在清朝,瓷都御窑厂每年都会根据内务府造办处设计的样式,来烧造瓷器,烧好了,每年分两次运送到内务府。古人干什么都有个好听的名头,这类瓷器,就叫做大运琢器。”

    “受教了!”客人点点头,转而却道:“你还没告诉我多少钱呢。”

    “我也不蒙您。这荸荠瓶是行里窜货来的,最低两万,我们还没什么赚头儿。”毛逐没撒谎,行里窜货的事儿常有,原因各种各样。阁宝多这次窜货,主要是因为最近挂了公司的牌子。重点还是从其他店里进了几件清末民初像样的瓷器,不让货架上太难看。

    这件荸荠瓶,是一万五拿来的,要两万,的确不贵,算是个偏低的价格。这东西,按说叫五万,卖三万问题不大。毛逐聊得兴起,也真是把他看成行外的实在人了。当然了,也是奔着一口价的打算,没想让他还价。

    “两万就两万吧,交个碰朋友。”没成想,这位年纪不大的客人也没还价。

    “好来,我先给您装起来。”毛逐反身在柜台里寻找锦盒和袋子。

    唐易笑着走上前去,“您好眼力啊,这货架上没几件好东西,您挑了最好的一件。”

    “我就是买着玩玩!”客人对唐易微微一笑。

    “哎?您这件皮夹克不错,我看没个十年半年,这皮子出不了这效果!”唐易突然转移了话题。

    客人一听,眼前一亮,“真是有眼力,正好十年,这款式,现在哪有啊!”

    “可惜,这右下角的皮有点儿薄,算是略有遗憾。”唐易接着说道。

    “噢,确实是,不过就一点儿。”客人可能没想到唐易观察这么细致,略略一愣。

    “就好像这个荸荠瓶,其实看起来挺完美,但是还是有点儿瑕疵。”唐易笑道。

    “啊?没看出什么毛病来啊!”客人又有些惊讶。

    “怎么?您没注意到?毛逐,先别装起来,可不能糊弄了顾客啊!”唐易立即对毛逐说道。

    客人一听,也看向了毛逐。

    唐易打开毛逐放到桌上的锦盒,拿出荸荠瓶,指着圈足露出白胎的地方说道,“您看,有几块地方似乎发黑,我当时想清理却清理不掉,不知道什么东西!”

    客人此时看到唐易指的地方,忍不住笑道,“都说了大运琢器了,圈足涂黑漆以示庄重······”

    话还没说完,客人突然发现毛逐正长大了嘴巴,而唐易则眼睛弯弯地看着他。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了!都怪刚才愣了一下,又惊讶了一次,一时间还没缓过劲儿来!

    “其实你就是不这么说,依然假装说‘没事儿’、‘不难看’之类的,也遮掩不住你是个高手的事实。刚才毛逐没看到,我看到了!抹底的动作太专业,这怎么也是过手几千件瓷器的状态。”唐易开口慢慢说道。

    客人似乎有些尴尬,但很快就有点儿遮掩性地哈哈一笑,“我说么,传说中的‘唐眼’,怎么会连厂官釉太极纸槌瓶圈足涂黑漆的事儿都不知道。原来给我下了一个套儿!”

    “不要告诉我你装外行是为了讲价方便。”唐易却没有笑,依然慢慢说道。

    “算了。我其实一开始没打算买,不过两万的价儿确实不高,顺手买了也行。”客人指了指椅子,“咱们坐下说可好?”

    唐易前后回想了下,感觉这位客人似乎没有恶意,而且他到底来干什么,也确实让他好奇,便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