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

第718部分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第718部分

小说: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至于他是否真的会回来,那就不得而知了。

    “滚吧!没见识的暴发户!”华夏游客解气的喊着,意气风发,不自觉挺直了身板。

    以后谁再说华夏是山寨大国,没有自主创新,就把王老师说的这些拿出来怼他们!

    现场其他国家游客听罢,也是有些惊讶的窃窃私语:“没想到华夏竟然有这么多发明,长见识了。”

    电视台记者们也是面面相觑,恍然察觉他们似乎被西方一直以来的偏向报道误导了。华夏科技远没有想象中那么贫乏。

    眼见现场舆论又要不受控制的倒向华夏,千叶真昔赶紧道:“王老师,请不要转移话题!回答我,我们芝樱祭的开幕仪式到底抄袭了谁?!如果答不出来,你必须向在场这些辛勤努力了一个星期的工作人员道歉!”

    不得不说千叶真昔很会煽动人心,他故意说工作人员努力了一周却被质疑,这不公平。任是谁听了都会觉得愤怒。

    王庸不以为意,只是扫了千叶真昔一眼,道:“不知道千叶老师还记得08年华夏的奥运会开幕式吗?当时开幕式上有个从安定门中轴线一直进入鸟巢的焰火脚印,千叶老师难道不觉得你们的樱花焰火燃放方式跟大脚印过于相像了吗?”

    千叶真昔还没回答,台下的游客先躁动起来。

    “对,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我就说当时觉得哪里见过一样,原来是抄袭华夏奥运会开幕式!”

    “华夏那次的开幕式真的是叹为观止,我在旧金山收看了全程转播,被狠狠的震撼到了。那个大脚印焰火我也记得,确实跟今天的樱花焰火很像。”

    “我也有印象。只是大脚印比樱花焰火震撼多了,我忽然想回家再看一遍华夏奥运会开幕式的重播了,那才是真正触动人心的文化展演啊!”

    听着台下观众的议论,千叶真昔眼中闪过丝丝怒意。

    既生气于王庸屡屡找茬,又生气于设计这个环节的工作人员。这次是世界范围内的直播,怎么能做出抄袭这种事情呢?这是在抹黑东洋的国家颜面!

    可他又不能发作出来,只能尴尬的笑笑,道:“相似而已,也不能就称为抄袭。难不成我今天做了寿司,你也做了寿司,你就是抄袭我的菜谱了吗?”

    “呵呵。”面对千叶真昔“白马非马”式的诡辩,王庸只是轻笑。

    公道自在人心,这件事只是听台下观众的议论就已经知道结果,无须跟千叶真昔争辩什么。

    千叶真昔明显也明白这一点,他脸上带着一抹阴沉,声音里透出淡淡疲倦,道:“时间不早了,芝樱祭可以开始了。有请祭祀人员!”

    一旁的祭祀人员赶紧上台,配合千叶真昔把这段尴尬遮掩过去。

    一时间,在火焰般跃动的芝樱花海里,一群穿着祭祀礼服的东洋工作人员,开始历年一次的芝樱祭。

    东洋许多祭祀风俗沿袭华夏,比如开场的三声鼓,就是华夏祭祀典礼里的“鼓初严、鼓再严、鼓三严”,三声鼓结束代表着祭祀大典正式开始。

    然后便是执事、陪祭官、主祭官就位,上香行礼献歌等等环节。

    这一套流程其实有些无聊,对于展示民族文化作用也不大。

    千叶真昔深知这一点,所以故意将其简化。本来需要进行一个多小时的祭典,仅仅十多分钟就结束了。

    接下来,却是千叶真昔想要表达的重点了。

    东洋文化展演!

    “等了这么久,想必大家也累了。所以接下来大家可以一边免费品尝东洋美食,一边欣赏东洋文化表演。希望此次芝樱祭能够给大家带来难以遗忘的回忆!”

    千叶真昔一拍手。

    登时就有大批穿着传统东洋民族服装的女性迤逦而来,手里端着不同的食物。

    清酒、寿司、饭团、天妇罗、三文鱼刺身、乌冬面等等,依次摆放在了美食桌上。

    游客们纷纷上前取用,而取用之时,东洋工作人员则不厌其烦的给外国游客介绍这种食物的名字跟制作原理,以及其中蕴含的典故。

    媒体记者更是有专门的区域品尝报道。

    却是无形中将东洋美食文化通过镜头传递了出去。

    “虽然心机,可不得不说千叶真昔为了宣扬东洋文化做足了功夫。而更难能可贵的是现场这些东洋人竟然主动礼让,让外国游客先行品尝。在这点上,却是值得华夏人多多学习。”王庸观察着人群动静,暗暗道。

    正想着,却听祭台上陡然传来一声唱曲。

    却是文化展演开始了。

    台上表演的是东洋最具特色的能剧。

    这种融合了戏曲、杂技、故事等形式的表演,登时就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

    外国游客一边吃着东洋美食,一边看着能剧,不住口的称赞。

    大有被东洋文化吸引的架势。

第九百六十五章 曲子不对

    “王老师也喜欢我们东洋的能剧?”

    这时候,一个东洋记者看到王庸正在观看表演,不由走上前,暗含心机的问。

    如果王庸回答喜欢,那么他在接下来的报道中就找到了话题,会大肆渲染这一点。

    也许东洋民众对此不会有什么反应,但是华夏民众绝对会炸锅。

    王庸深谙面对记者,说话一定要时刻注意。指不定他们看似随口一问的话里就暗藏什么陷阱。

    王庸轻轻一笑,看向记者:“如果看一眼就算喜欢的话,我想我可能也喜欢你。”

    “……”东洋记者尴尬的笑一声,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

    倒是王庸主动开了口:“实话实说,能剧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艺术,每一出能剧中蕴含的音乐、舞蹈、狂言等等都是对于古代艺术结晶的再现,值得东洋政府大力提倡保护。这种看似荒诞的舞台艺术,实则传达者稀有的美学氛围……”

    东洋记者愣了一下。

    王庸竟然在夸奖能剧?这个从进入东洋就一直像是一个斗士一样战斗不停的民族主义者,竟然在夸奖东洋的艺术文化?

    这家伙是不是拿错剧本了?

    东洋记者不敢相信。

    就连旁边的摄像师也是面色惊讶,有点不信这话是从王庸嘴里说出来的。

    电视机前的东洋民众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意洋洋:“看吧,艺术是伟大的。即便是王庸这样的混蛋,都被东洋伟大的能剧表演给征服了,罕见的说了几句人话。冲这一点,我对他的讨厌减少了百分之一。”

    只是东洋民众的这百分之一讨厌还没来得及减去,就被王庸下一句话弄得又增加了百分之百。

    王庸眼神略带迷离,眺望着舞台上的能剧演员,继续道:“仅仅是一个沿袭了华夏散乐的能剧,就已经表现出来如此美感,如果华夏所有古老剧种都流传下来,该是何等的光彩夺目啊!”

    东洋记者瞬间想要骂人。

    原来你前面说了那么多,重点在这呢!故意把能剧夸上天,就是想要告诉大家能剧再吊也是从华夏散乐变化而来!

    心机boy!

    虽然心中怒骂王庸,可是东洋记者深知王庸这句话无可辩驳,能剧当初却是从华夏散乐演变而来,就连能剧的伴生艺术——狂言,也是奈良时期从华夏传过来的。之后东洋民间艺人在此基础上填补了一些滑稽表演,逐渐形成现在的形式。

    “呵呵,其实现在能剧早就走出传统桎梏,契合现代了呢!就像是您看到的这一出,就是一出典型的现代戏。剧本跟台词都是千叶真昔老师亲自提笔撰写,在东洋国内颇受欢迎。还曾经去过澳洲跟英国表演,也得到了当地人民的喜欢。”东洋记者赶紧转移话题。

    “哦?”王庸一挑眉。

    没想到这剧还是千叶真昔写的台词。

    “嗯,不错。就是……”王庸细听了几句台词,确实很见功力。千叶真昔在东洋有偌大名头,显然不是吹出来的。

    不管是遣词用句还是意境契合,都属于上乘,可以称之为东洋的“雅言”。

    雅言是华夏词汇,区别于方言,《论语·述而第七》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王庸称千叶真昔的台词为“雅言”,算得上极高的评价了。

    东洋记者现在听到王庸夸赞,已经不敢高兴了,生怕王庸忽然来个神转折。

    更何况王庸这句话最后还有一个“就是”呢。

    “就是什么?”东洋记者赶紧问。

    王庸摇摇头:“算了,没什么。看表演吧。”

    “……”东洋记者恨不得掐死王庸。话说一半,吊起别人胃口,忽然不说。算什么事情?

    东洋记者正想继续追问,却听耳边陡然响起一个声音:“有什么意见就说,我千叶真昔还没到接受不起别人意见的地步!”

    “那我真说了?”

    “说!”

    王庸上前一步,指了指正在吟唱的一个演员,道:“他唱的是俳句吧?”

    千叶真昔点点头:“没错,是俳句。”

    俳句,是东洋的一种古典短诗,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组成;以三句十七音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由华夏古代汉诗的绝句体诗发展而来,融入了东洋民族特有的审美。

    千叶真昔作为东洋文化界的巨擘,在俳句方面的造诣也非常深厚。

    像是这场能剧中的台词,随便挑出几句,都可以将其当成一段精美雅致的俳句来赏析。

    这种文学造诣其实相当了不得,这也是千叶真昔十分得意的一点。

    此刻能剧演员演唱的便是其中著名的一句——“迷蒙马背眠,月随残梦天边远,淡淡起茶烟”。

    这一句俳句曾经被当做东洋小学的教材范文,入选过全国小学课本。

    而千叶真昔更是特意为此谱写了曲子,力求完美表达这句俳句中传达的意境。

    就是如此让千叶真昔得意的俳句,却被王庸指出问题。

    这让千叶真昔很不解,也有些愤慨。

    王庸分明就是胡搅蛮缠!

    分明就是不想让东洋文化顺利传播!

    想到这里,千叶真昔脸上露出淡淡愠怒,只是出于礼貌没有发作,而是静静等待王庸下文。

    王庸似乎没有察觉千叶真昔态度的变化,依旧说着:“这个俳句如果我没猜错,应该化用自杜甫的‘垂鞭信马行,数里未鸡鸣。林下带残梦,叶飞时忽惊’。因为语言的不同,咱们这里就不讨论两句诗的优劣了。虽然我认为千叶老师的化用略有丢失意境。”

    千叶真昔气坏了。

    王庸简直就是一个十足的“贱”人!嘴里说着不讨论两句诗的优劣,转头却说千叶真昔的俳句丢失了意境。

    这世界上还有比这更贱的人吗?

    “你到底想说什么?!”千叶真昔语气中带上了明显怒意。

    “哦,我只是想说,句子不错,就是曲子不太对。”

    “什么?”千叶真昔眉头一皱,忍不住拔高音调道。

    这一声高喊,却是当即吸引了旁边其他国家的媒体记者。

    记者们吃的饱饱的,正发愁没有好新闻呢。马上就看见了似乎要吵架的王庸跟千叶真昔,不由乐开了花。

    今天名义上是芝樱祭,实际上两人才是主角啊!芝樱祭固然好,但是观众们更想看到的是两人的较量。

    现在,较量似乎已经在进行了。

    呼啦啦,一群记者瞬间围拢过来。

    王庸扫视一圈各国记者,目光重新落回千叶真昔脸上,道:“我说的还不够明白吗?虽然这首俳句是你写的,曲子也是你写的,没有人比你更加了解其中意境。但是我还是认为曲不配词。”

    “你懂作曲?”千叶真昔忍住怒气,冷声问。

    “不懂。”王庸摇头。

    “那你有什么资格说曲不配词?我年轻时候可也当过歌手的!”

    千叶真昔年轻之时曾经当过一段时间歌手,却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他在词曲方面的造诣谈不上惊艳,却也基础扎实。

    王庸一个不会作曲的人,却指责专业人士曲不配词,怎么不让千叶真昔生气?

    就连东洋记者都看不过去,帮腔道:“千叶真昔老师的外婆是东洋有名的歌唱家,所以千叶真昔老师从小就受到严格的音律教育。王庸老师指责千叶真昔曲子不合意境,未免太主观了吧?”

    “歌唱家?那就怪不得了。看来你当年不红是有原因的。”王庸瞥了千叶真昔一眼,道。

    “你……不要太过分!”千叶真昔气得身体一颤,指着王庸鼻子叱责道。

    王庸嘲讽千叶真昔当年不红,这已经算是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