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华夏文圣 >

第504部分

重生之华夏文圣-第504部分

小说: 重生之华夏文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什么原因呢?”新欧主持人很配合地问道:“为什么只有歌剧歌手能拥有这么大的音量技巧?”

    帕瓦罗蒂就是想让人这么问,也不由挺着大肚子,豪迈大笑起来:

    “因为我们歌剧的共鸣,主要是腹部和胸腔,我们是在全身每个部位震动,才能发出如此甘醇如美酒般的声音~~~”

    正在帕瓦罗蒂炫耀时,却听一人道:“我看也不见得,不是人人必须憋足了气成个大胖子,才能唱大声。”

    众人都吓一跳,望着说话的苏怀,心想,你胆子太大了吧,连这茬也敢接啊……在演唱技巧上,猫王,滚石都不敢和帕瓦罗蒂交锋啊。

    帕瓦罗蒂那犹如黑色羽毛般的眉毛一挑,却是克制了自己的情绪,满脸讥讽道:“莫非苏先生的东方队中,还有能用三分之一话筒的音量演唱吗?”

    曰本,朝鲜,印度的歌手们,都是有些哑然,这苏圣人还真是会闹事啊,可千万别点他们的名字,论音量,谁也比不上歌剧演唱者的……

    “这有什么难的?”苏怀满脸的云淡风轻,轻声道:“我就随便请出一位华夏总政文工团的年轻歌手吧,正好是这一场多明戈老师的对手。”

    由于春晚的彩排是金陵内位内部严格保密的,各个歌手都是单独彩排,外界并没有人知道谁歌手和演唱的曲目。

    这时听苏怀说是总政文工团的歌手,各个欧美记者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东方队那个身材最魁梧的胖男人。

    亚洲人身形相对欧美人都会矮小一些,东方队也只有这位体形和蹲位能和美声歌手比了,可众人目光盯着他的时候,却出人意料地看到东方队最后,一个苗条的身影起来了。

    只听苏怀这位队长朗声介绍:“这是我们传统音乐组第一位歌手,宋英祖女士,演唱的是《辣妹子》……”说着就主动上前把刚才多明戈的话筒递给了她。

    帕瓦罗蒂和猫王等人,看到那个身材苗条,单眼皮的红衣女歌手,安静地站在台上,顿时都是错愕不以。

    就这小姑娘……?声音能有多大?用这种话筒,只怕就跟蚊子叫一样了吧!?

    电视机前的欧美观众同样是这个想法,都是连连摇头道:

    “是不是搞错了,这小姑娘只有多明戈的一半厚……帕瓦罗蒂的胳膊都要比她腰粗了~”

    “这是大嗓门……!?她能大嗓门,我把键盘吃了!”

    “哈哈,大可笑了~~~”

    无论是电视前,还是春节晚会现场的欧美人们,都觉得苏怀在瞎搞的时候,就听欢快的音乐响起,背景响起低沉男声配乐。

    只看那位红裙女歌手,站在台中开嗓一亮:“哎~~~~~~~~”

    这一声“哎~~~”不但是百转千回,甜美动人,更是嘹亮犹如林中百鸟啼叫,穿山越林,轻灵跃动,在空气中游动穿梭,从所有人耳膜穿越另外一边……

    很多人脑子都听着“嗡~~”的一声……

第九百八十六章 大山中锤炼出的歌声

    “辣妹子辣,辣妹子辣~~~

    辣妹子从小辣不怕~

    辣妹子长大不怕辣~

    辣妹子嫁人怕不辣~

    吊一串辣椒碰嘴巴~~~”

    听着电视机里的红衣女歌手,一曲辣妹子唱出来,真是喜气洋洋,活力四射,宋英祖的歌声更是犹如百灵鸟一般,轻灵跃动,声音高亢却不刺耳,嘹亮而婉转,真是令人听着心旷神怡。

    华夏观众原本都对这场不抱什么希望了,此刻却都是听得要从沙发上跳起来了。

    “这是什么歌~?这真不是诗曲啊~但是怎么这么好听~~”

    “哇……太好听了~跟百灵鸟似的”

    “妈呀~我从来没听过有人这么唱歌~”

    如果说刚才多明戈的歌声犹如低沉的洪钟嗡鸣,那宋英祖的歌声就好像随着林间清风的鸟鸣,掠过清晨的树叶上的露珠,从远处飘来一般沁入人们心扉。

    这给所有人带来一种巨大的惊喜感。

    因为每个人都以为苏怀会带来诗曲那种,用华丽辞藻的歌曲,却没料到这首华夏传统歌曲,竟然是“声情多而词情少~~~”的歌声。

    就“辣妹子,不怕辣”这简单一句话,就化为了“辣不怕”“怕不辣”“不怕辣”三组不同排列,却是词义相同的巧妙结构。

    三个字转化一下顺序,却还是同样的意思,把汉字的巧妙展现得淋漓尽致。

    更绝妙的是,这就这几字,在音区都非常高极为狭窄的情况下,宋英祖的嗓音竟然轻柔舞动,令人难以置信地,唱出了几个截然不同的韵味!

    这情况,就好像是看到一名高明芭蕾舞者,用双脚在一张邮票翩翩起舞一般……

    别说是普通的欧美观众听着都是惊艳得头皮发麻了,就连猫王,多明戈,帕瓦罗蒂这些人嘴巴都已经合不拢了,他们从来没有听过这种唱法!?

    帕瓦罗蒂更是瞪大了眼睛,心里震动无比,按照常理来说,任何演唱的发声方法,想要声音洪亮,能传得远,又保持优美持久,就必须放在胸腔和腹腔的共鸣上。

    所以歌剧演唱者都有一个大肚子和厚实的身板来做共鸣,可这位华夏女歌手,却不是这样的,她仅仅用,头部,舌头,喉咙,鼻腔的共鸣,就达到了音色明亮,却不单薄的效果。

    更神奇的是,她还利用高音和假音结合,发出了一种极具穿透力,而且听起来有轻盈灵巧,圆润动听的声音来……

    这情况,就好像他们歌剧演唱者在呼哧呼哧的一步步往山上爬,旁边林中小鸟,扑腾两下翅膀就同样到了和他们一样的山顶高度。

    他们用的傻力气,而华夏歌手用的却是“技”~~

    现场观众完全沉浸在宋英祖那神奇的唱法中,有些人甚至随着歌声,跟着一起耸起肩膀来。

    “辣出汗来汗也辣呀汗也辣~

    辣出泪来泪也辣呀泪也辣~

    辣出火来火也辣呀火也辣~

    辣出歌来歌也辣歌也辣~

    辣妹子辣~辣妹子辣~~”

    明明是简单无比的歌词,音调也几乎没有变化,好像是一声声吆呼似的,一直在高音区来回,翻来覆去的唱。

    众人却宛如在歌声中,亲眼看到一个背着山篓的小姑娘,在山清水秀的景致中轻盈跳跃,那清脆,甜美的歌声,在山谷林间回荡,令人陶醉与这种自然之美的情景之中。

    听着歌声响彻全场,现场欧美观众都露出痴迷的表情,帕瓦罗蒂也是皱眉思索起来,猫王则是用耳麦小声询问导播间:

    “怎么回事?那个华夏女歌手的麦克风调了音量吗?这么会这么大声?”

    这次是四台联合导播,新欧国际频道的工作人员也导播室里,华夏人搞什么小伎俩是瞒不过去的。

    可耳麦传来的答案,却令猫王更加意外:“没有调大音量,还是只有三分一,刚才华夏的导播嫌播出音量太大,盖过伴奏,还把音量调小了百分之五……”

    “这怎么可能……?”猫王不由倒抽一口凉气,望向台上宋英祖,和旁边帕瓦罗蒂的都露出同样的惊疑神情。

    苏怀在旁边欣赏他们这个样子,心里也不由暗道:

    “这次让你们长张见识,你们那歌剧不过是在小小歌剧院中锻造出来的技法,可我们华夏的民间山歌,可是大山中锤炼出的声音,论声音嘹亮,穿透,可不输给歌剧半分。”

    宋英祖一曲俏皮灵动,热情如火的《辣妹子》唱完,全场竟然赫然无声,就连主持人都愣了两秒,她有些尴尬鞠躬谢幕,还以为自己唱得不好呢,却就听到台下突然有人吼了一声:

    “普拉布~~~!!!”然后就看有一个白人站起来,疯狂的鼓掌,现场才猛然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来!

    掌声之热烈,远超之前多明戈的那首《斗牛士之歌》,这不是说多明戈的歌剧很差,而是《斗牛士之歌》是歌剧的传世名曲,很多人都听过很多遍了。

    而这《辣妹子》这种山歌却是完全崭新形式的,从唱法到曲风,都完全是颠覆式的,这种崭新艺术的冲击力令所有人,都感到激动,兴奋,甚至是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此时就连刚刚才很轻松的新欧主持人马丁,语气都有些凝重了:

    “太令人惊讶了……华夏队的歌手唱出一种全新的唱法,我实在是无法形容,让我们让两队队长来说说感想吧。”

    此时两队队长再度上台,帕瓦罗蒂却是若有所思,要不是猫王提醒,他都没发觉该上台了,猫王沉声道:

    “帕老师,传统音乐我可解说说不了,还是你来吧……”你老人家刚才炫耀了半天,现在该你上去,你可别怂了。

    帕瓦罗蒂这才恍然反应过来,赶紧振作精神上台,主持人马丁问道:“帕老师,你觉得刚才东方队,那首《辣妹子》表演得如何……”

    帕瓦罗蒂听着大肚子,说话有些结巴道:“这个……”却是望向苏怀问道:

    “苏先生,这个《辣妹子》的唱法非常奇特,我游历世界各地,亚洲,非洲的音乐都有涉猎,但是却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唱法,这声音技巧之轻盈,呼吸转换之微妙,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我一直没看到她换气,可这真的是华夏传统音乐的一种吗?苏先生能给观众们讲解一下吗?”

第九百八十七章 念经与R&;B

    见众人被《辣妹子》这首山歌惊艳,帕瓦罗蒂第一反应,就是开始怀疑这歌根本不是华夏传统音乐。

    苏怀知道帕瓦罗蒂不服气,面对质疑,从容解释道:

    “这种山歌的演唱技法,并没有什么稀奇的,主要是来自于用气,用气控制真假音融合,唐代的《乐府杂录》,就有最早说华夏古人演唱技法:‘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

    帕瓦罗蒂却是追问道:“这用气,我们各国歌手都知道,但是刚才那位女歌手一直在一个很高音韵上,却没有给人‘扁’‘干’‘紧’的感觉,反而给人一种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感觉……这令人诧异……”

    说着帕瓦罗蒂望着苏怀,死死地盯着他道:

    “众所周知,汉字发音非常死板,太过顿挫,不像是古欧洲语一般连贯,所以对演唱者来说非常难以驾驭,可刚才那位女歌手似乎用了一种极为特别的方法,明明是同样几个汉字,同样的音区,却展现了千变万化的音色变化……这似乎不是华夏人传统发声方式吧?听说苏先生民间资料中记载有很多国家的资料是吗?”

    全场顿时是一片哗然,难道宋英祖的唱法,不是华夏传统?而是苏怀偷其他国家的技艺?

    想到苏怀还修复了《死海古卷》的圣经内容,观众们也不禁暗想,莫非这唱法也是其他国家的?

    苏怀听着却是满脸鄙夷道:

    “帕老师,既不懂音乐历史,就不要说出来令人发笑了。”

    “你说什么?“帕瓦罗蒂怒道,苏怀这个外行人竟说他不懂音乐史!?真是荒唐!

    苏怀缓缓展开折扇道:“华夏传统山歌唱法发音之所以独特,是华夏汉字其实最早的发音并非是罗马音,而是借鉴了梵文十四字幕的贯一切法,魏朝李登《声类》,陆法言的《切韵》诞生之后。华夏汉字,才有‘声’‘韵’的概念,其中以‘宫商角微羽五声’为声,‘开齐撮合’为四韵……”

    说着苏怀望着帕瓦罗蒂道:“帕老师知道r&b这种风格吧?”

    帕瓦罗蒂气得没说话,他当然知道!

    苏怀笑了出来:“华夏传统民歌的诞生,其实和黑人歌手创造r&b类似,因为古人民间文化水平不高,所有民歌用字都很简单,无法通过字音而创作出旋律的变化,只能在‘韵’在下功夫,于是就有重韵不重音的山歌唱法……”

    现场歌手听着都是大为惊讶,苏怀竟然把华夏山歌的发声方式和r&b类比,真是闻所未闻,但是仔细一想,却有异曲同工之秒。

    黑人歌手很多r&b,大量就是用“贝比”这个词,不断反复就能唱出不同的韵味来……不过与r&b不同的在于,山歌的音韵极高,要驾驭如此灵巧,难度更是大上百倍不止。

    “这只是苏先生你空口白话说的罢了。”猫王在旁边出声质疑道:“你有什么证据?”

    苏怀见猫王也冒出来了,却是早有准备问道:

    “猫王先生,你也一直在好奇,为什么我们的女歌手能在极为狭窄的高音区里发出如行云流水般的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你听过华夏僧人念经吗?”

    “念经?”猫王和帕瓦罗蒂都是听着满头问号,怎么唱歌跟念经有什么关系?

    “华夏僧人念经,其实是在练气,一本复杂的经文,他们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