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极品御用闲人 >

第200部分

极品御用闲人-第200部分

小说: 极品御用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坏了咱们礼仪之邦,天朝上国的名头。
    蒙古使臣此时应该在拜见大宋天子赵允同,不管怎么说,这个娃娃皇帝是大宋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外国使节来到大宋,首先要拜见的还是天子。可看这日头,也应该过来了吧?
    突然,殿外鼓乐齐鸣,声震云霄,一个身影出现在了保和殿前的广场上。可文武百官伸长了脖子,也没瞧见想像当中那身长九尺,魁梧雄壮地大汉,反倒是一个个头不足六尺,身形单薄的中年男人。
    身披皮袍,足蹬
    身上也不知道戴什么杂七杂八地玩意,腰间还吊把一昂首阔步向保和殿踏来。看他年纪,也不过就是四十来岁,那五官任凭王钰怎么看,他也跟汉人没多大区别。仔细想一想,恐怕因为都是黄种人的关系,所有区别不明显吧?
    “蒙古使臣虎尔华黎,拜见大宋摄政王殿下!我,代表蒙古王汗忽图刺,向大宋摄政王殿下致意,愿您像天上的太阳一样,普照大地,恩泽苍生!”这一席祝语,听得王钰直冒鸡皮疙瘩,原以来只有汉人才会拍马屁。没想到蒙古人也精于此道。在中原,除了夏朝那位有名的暴君,就算是皇帝也没谁敢自比太阳吧?
    “贵使多礼了,请上殿。”王钰彬彬有礼,威而不怒。那虎尔华黎倒是不卑不亢,抬腿踏上保和殿,来到王钰跟前,抚胸再拜。
    “这位闻大人,是我大宋皇帝陛下的老师,也是你们已故王汗合不勒的安答。听说过吧?”王钰指着闻焕章介绍道。
    虎尔华黎又拜下去:“持薛禅金刀者,都是我蒙古的圣贤。”
    “哈哈,好,请进,本王今日设宴,款待贵使,一路远来。旅途劳顿,且饮一杯水酒,再作计较。”王钰执住他的手,一同进殿,这样礼遇,可不是谁都能享受到地。又特别是对蒙古这样一个番邦。这种殊荣,更是难能可贵。大臣里已经有不少人心里开始嘀咕。摄政王这简直就是自降身价嘛!你堂堂一国执政王爷,就算看他一眼,也是格外开恩了,何必搞得如此谦卑。
    龙座之下,设有一把金交椅,王钰端坐其上,仔细观察,他今天居然没有带那把从来不离身地蒙古金刀。虎尔华黎没有落座,四处一打量。发现这殿里居然没有武士。而刚才进来,他已经仔细查看过,并没有想像中的陈兵设阵,耀武扬威。越是这样,他越担心自己能否不辱使命。
    “摄政王殿下,我是否需要解除佩刀?”虎尔华黎突然问道。因为刚刚朝拜大宋天子时,自己就曾被要求交出武器,全身搜查。
    “嗯?不必,中华是礼仪之邦,尊重客人的风俗习惯。本王听说。蒙古人尚武,弯刀是不能离身的。请坐。”王钰满脸堆笑,活像是笑迎天下客的掌柜。大臣们越发的不满,这已经不是自降身价了,这是有失国体!
    可虎尔华黎暗自惊心,这位从战场上走过来的摄政王,风范胆识果然不是常人可比。这一路走过来,没有见到原来设想中武威雄壮的士兵,寒光闪闪的军器,反倒是这满桌地美酒佳肴。
    分宾主坐定之后,歌舞升平,美丽得让人心醉地舞姬们翩翩起舞,香风阵阵,王钰与众臣兴致勃勃的观赏着,时时发出爽朗地笑声,好一片太平盛世,纸醉金迷。可虎尔华黎没有这个兴致,这欢快的气氛对他而言,是一种无形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上首那位比自己年轻十多岁的汉人王爷。
    耐着性子看完歌舞,虎尔华黎迫不及待地说道:“天下不安,群雄并起,蒙古王汗收众于北,摄政王聚兵在南,与金国共争天下。”
    保和殿上突然一片安静,所有人的注意力被他这一句话吸引过来。显然,他这的开场白很有效果,作为说客,这已经是成功的一半了。吴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冷哼了一声,端起酒杯自饮起来。
    “不错,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正所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古往今来,乱世才能出英雄,你们的合不勒汗,俺巴孩汗,都是英雄。”王钰丝毫不吝惜赞美之词。
    “今女真带甲数十万之众,兵锋指处,所向披靡。我蒙古新败,英雄无用武之地,大宋幅员辽阔,兵强马壮,或可一搏,还请摄政王殿下量力处之。”不得不承认,这位蒙古使臣口才真地不错。
    他的开场白就很厉害了,前两句,把天下大势简要地说明。后面,又分析了宋蒙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说法,是把宋蒙放在了同等地位,而且是同一战线。并推出了一个共同的敌人,金国。
    而现在这一句,他丝毫没有掩饰蒙古刚刚打了败仗的事实,非常坦白的承认。不过他说“英雄无用武之地”,无形之中给自己增加了一股悲壮的气氛。最妙的还是后面那一句,先把大宋夸一番,然后加上一句“请摄政王殿下量力处之”。什么叫“量力处之”,也就是说,你看着办吧,量力而行。
    这种拔高女真,实贬大宋地说法,已经让殿里的大臣们不满了。若不是王钰在上面压着,他们真要来个群英会,舌战一番,耍嘴皮子,普天之下,没有谁耍得过汉族的文人们。
    王钰倒是沉得住气。微笑着问道:“那贵使且试言之,我大宋当如何应对?”
    “回摄政王的话,出路也就是两条,或战或降。”虎尔华黎朗声说道。
    “放肆!我大宋雄兵投鞭断流,名将如满天繁星!剪除女真蛮夷,只在朝夕之间!只要摄政王军令一下,百万王师直扑金国,就如同风卷残云一般,降?贵使确定你没有喝醉么?”一人愤然叫道。
    众人
    去,都笑了起来。你当此人是谁?保和殿大学士!
    “哎,不得无礼,坐下。”王钰轻笑道,挥手让大学士落坐。继而又问道:“那本王倒想请教贵使,蒙古有几条出路?”
    虎尔华黎伸出右手的一根手指,掷地有声的说道:“只有一条,死战到底!”
    王钰地神情。不如先前那般自在了:“那蒙古为何不降?”
    “蒙古人生来不会屈膝,只要战死的蒙古人,没有投降的蒙古人!”真的要怀疑一下了,这虎尔华黎到底是来游说地,还是来搞破坏的?他这明里暗里都在讽刺打击大宋!这是来称臣地么?怎么感觉大宋欠了他们银子?
    “一派胡言!竟然藐视我大宋国威!”
    “岂有此理!是可忍,敦不可忍!此公以我大宋君臣为屈膝投降之鼠辈!”
    王钰紧握酒杯。也是忍耐不住,欺人太甚!我以礼相待。你却处处为难,给脸不要脸!众臣只有,吴用神色不变,嘴角一抹冷笑从来没有消失过。但当他发现摄政王有些不耐之后,轻咳了两声。
    正是这两声咳嗽,突然一下提醒了王钰,让他猛然醒悟。不对,这人是在用激将法刺激本王!他从进保和殿开始,先后用了“混淆是非”“偷换概念”“激将法”等等手段。其目的。无非是想激起自己的好胜之心,以达到他自己想要的目地。几乎让人忘记了,他代表的是一个刚刚打了败仗的蒙古!
    好厉害的一张嘴!经常听到影视里面说什么一条如簧之舌,胜似雄兵百万。当时以为是夸张的说法,可现在看来,眼前这个蒙古人的嘴,就真抵得上百万雄师。我王钰自认为道行高深,不也险此中他的道儿么?
    想通了这一点,王钰脸上又有了笑容,安抚愤怒地众臣道:“诸卿不必恼怒。贵使不过一句戏言,何必介杯。莫让客人笑话。”幸好今天这场合里,没有那几个带兵的将军,如若不然,听他如此讽刺大宋,还不立即拔刀相向?
    “贵使,本王听你汉语流畅,口音纯正,学了很久吧?”王钰问这句话的时候,心里还想着大宋文明远播蒙古。可当虎尔华黎回答之后,王钰再也高兴不起来了。
    “臣本是汉人,乡音难改。”他居然还知道乡音难改!你***连祖宗姓名都改了,留着一口流利的汉语有什么用?
    这可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比刚才地任何一句话打击力度都大!一群汉人冠冕堂皇的坐在大宋这个国家最庄严地地方,却是为了两个利益在唇枪舌剑的争斗!
    王钰不由得想起当年自己出使辽国的时候,也有一帮子道貌岸然,任职于辽国朝廷的汉臣跟自己来了一场舌战。可那是在外邦的地盘上,而现在,汉奸居然杀回来了,而且是堂而皇之的坐在自己跟前,言辞犀利的替外族人说话!不知道,这算不算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
    大臣们默然无语,因为他们知道,无论怎么争辩,这脸最终丢的还是自己地。民间俗语,一样米养百样人,可为什么不少养一样这种人呢?
    王钰是真想把他拉出去砍了,可他不能这样做,那人现在代表蒙古。吴用发现了王钰脸色不对头,他担心王钰意气用事,不停的咳嗽来提醒着。
    “哈哈……”王钰突然大笑,笑得众人莫名其妙,“本王向来认为,汉民族生存能力极强,如今看来,果然是不假。”
    大臣们面面相觑,王上还真是会苦中作乐,自找台阶。
    “贵使,直接说明你的来意吧,那些拐弯抹角的话,能免则免。”王钰端起酒杯抿了一口,这上好的沱酒,喝起来也没什么滋味了。
    虎尔华黎,这个取着蒙古名字的汉人,似乎不觉得有任何羞愧的地方,大大方方的说道:“我此次奉王汗之命,出使大宋,是为贵我两国的共同利益而来。女真人残暴不仁,贻害无穷,迟早必为大祸。我蒙古王汗忽图刺,为一雪前耻,愿与大宋重新结成联盟,共同抗金。大宋乃天朝上国,为杜绝天下悠悠众口,我蒙古愿拜大宋为宗主国。”
    听到了么?“为杜绝天下悠悠众口”,说白了,就是为了顾全大宋的脸面,因为你们好面子,所以我们拜你们为宗主国,让你们脸上觉得好过一些。
    王钰觉得很郁闷,这样一个人才,论口才,论胆略,都过人一筹地人才,居然为蒙古所有。他好像是算准了自己急于破金,才这样“有侍无恐”。明明是向自己求援,偏偏搞得好像是他们向大宋旗加恩惠一样。
    更为可怕的是,他不但算准了大宋地决策,还了解自己的脾气。知道自己不会因为他的无礼,而来一个“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叫有备而来。他都有这样的本事,那他背后的主子,忽图刺,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群雄并起,真的是群雄并起!金国出了一个完颜亮,让王钰眼前一亮,现在蒙古又出了一个忽图刺。自己到大宋十几年,好戏似乎现在才登场。
    
   
第一百九十碗 王钰的秘密


    受了蒙古的称臣么?没有,不但没有,他甚至把虎尔了,自从那日保和殿赐宴之后,王钰就再也没有接见过他。反倒是让礼部的陈东作为陪同,带着蒙古使臣浏览汴京城。因为大宋的确急于破金,可更急的是蒙古,大宋毕竟与女真人没有什么刻骨的仇恨,要扫灭金国,晚几年比早几年,对大宋来说,前者更有利。
    而在这个时候,枢密院总算干了一件漂亮的事情。他们派出的探子,从金国捎回来一个重要的消息。完颜亮被擢升了,金国皇太后代表皇帝下诏,擢升完颜亮为都元帅。都元帅?这个官衔,让王钰和他的大臣们研究了半天,没有得出结论。
    女真人的政治体制和官衔设置,大多习自宋朝。可大宋的官职中,并没有都元帅一职,那么这个官衔的职权到底是什么呢?按字面的意思分析,元帅这是军职,凡是能加上元帅头衔的是,都是统兵作战的将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完颜亮开始统兵了?要知道,他还不到二十岁!比王钰当年拜右仆射时还要年轻!
    据吴用猜测,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完颜亮不可能升得这么快,哪怕他有盖世奇功,也不可能突然一下子升到这个位置。可最近几个月,也没有听说金国有什么大动作,他的功绩从何而来?
    陆续从金国传来的情报,渐渐揭开了谜团。大宋绥靖三年末,金国原右仆射完颜触因“谋逆”罪,被满门抄斩,诛尽三族。此案牵连甚广,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被处置者达二十四人之多。而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年纪都超过了四十五岁以上,都是当年跟随完颜阿骨打和完颜打天下的旧臣。老臣。
    而与完颜亮同时被擢升的,还有一个王钰非常熟悉的人,兀术,汉名完颜宗弼,他被封为沈王,领太保。如果说完颜亮被擢升还在王钰意料之中的话,那兀术就完全在意料之外了。按表面现象看,这绝对不会是一件正常的案件。一定是金国朝廷内地权力斗争分出了胜负,就如同当年王钰发动的政变一样。不同的地方在于,王钰发动的政变几乎是兵不血刃。而完颜亮则是大开杀戒。
    凭他完颜亮年纪轻轻,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