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浩劫重生 >

第80部分

浩劫重生-第80部分

小说: 浩劫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和周晨在卧室里闹矛盾暂且不提,与此同时,桃花源正在发生着一件大事。
    今天地徐昌黎感觉特别开心,因为他的实验即将就要进入最后地收官阶段。徐昌黎是属于那种一门心思投身于学术研究的纯粹知识分子,格外看不起国内那些不学无术,只靠钻营剽窃抄论文混日子地同行们。
    俗话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自问行止端正,在别人眼里则是恃才傲物的徐昌黎正应了这句老话。由欧洲学成归来,他在首都的研究所里混得不甚如意,遭人排挤冷遇简直是家常便饭。更为可怕的是,这种排斥根本不是某个人授意的,仅仅是因为身边大多数同事都看不惯徐昌黎的这份专注精神而引发的。
    毁灭世界的核战争,后来的大洪水。历经了诸多磨难徐昌黎能和未婚妻程露一起活下来,固然是值得庆幸的事情。通过了吴的选拔来到桃花源,拥有了属于自己支配的实验室,从此再也不必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才是更让徐昌黎开心的事情。
    这一次徐昌黎得到实验室的全面控制权,并非是完全无条件的。吴特意拉出了研究列表,作为实验室未来研究的参考项目。依照需求紧迫性的高低不同,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军事研究项目,主要包括了制造各类硝基炸药和火、电雷管等,第二类则是医药类,囊括了诸如阿司匹林、高酸、漂白粉之类的常用药剂和医疗用品,第三类则是以考虑民生为主,罗列出了诸如牙膏、肥皂和洗发水在内的一系列日用消费品。
    有鉴于当下的安全局势很不乐观,军事研究成为了重中之重。徐昌黎考虑再三,选定了对硝化甘油和雷这两种化合物的技术攻关。
    制造这两种化工产品工序非常简单,即便是小化工厂的技术员都能按部就班生产出来,奈何桃花源是处在一穷二白的状态,试验设备和技术资料都不完备。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想要制造出硝酸甘油和雷汞绝非易事。
    直接以硝酸制造火棉,也就是硝化纤维素的难度稍低一些。可是桃花源的温室中,仅是为供游客观赏而少量种植了棉花。等到这些棉花成熟后采收下来的那一点点成品,老实说,实在不够干点什么,批量生产火棉至少得等来年再说。至于说为了降低成本使用木材为原料,直接提取纤维素的可能性,徐昌黎来说完全不必加以考虑,这种技术的门槛太高,操作也太繁琐,一通折腾下来根本不费事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二卷 新生 第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3)
     更新时间:2009…10…29 19:35:27 本章字数:2433

    学玩的就是酸碱度变化,包括了硫酸、硝酸在内的三一切化工产业~础性原料一旦没有这些东西,就压根谈不上化学二字。
    顾名思义,制造硝化甘油是绝对少不了甘油和硝酸的,可惜现在桃花源是一律没有现货,只能靠徐昌黎自力更生解决物资短缺问题。相对而言,提取甘油是比较容易的。制盐后的副产品制取氧化,再从动植物脂肪中将甘油分离来,抑或是直接利用制造肥皂过程中的副产品制造甘油都很方便,而提取硝酸就麻烦得多了。徐昌黎可劲折腾着手头那一点有限的土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凑齐了初步实验所需的硝酸剂量。
    正当吴和周晨为了该不该生孩子的问题,夫妻发生口角的当口,埋头在实验室里奋战的徐昌黎正无比谨慎地操作着手中的玻璃棒。
    宛若教科书般标准的操作手法,徐昌黎动作尽量柔和地搅动着烧杯里的溶液,审慎地控制着水温的高低变化,确保甘油与硝酸的化合过程处在可控范围内。须知,身后设立了诺贝尔奖的炸药大王诺贝尔,他的弟弟就是在研究硝酸甘油炸药时,由于工厂发生意外被炸身亡,足见这种物质合成的危险性之高。虽说化学家们业已总结出了一整套制造硝酸甘油安全操作流程,只要照本宣科不会有什么危险。
    只是如今桃花源一穷二白的实验室里要什么缺什么,试验器材的极度短缺使得加工过程存在相当高的风险悉数,徐昌黎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要步了前辈们的后尘,不得不多加几分谨慎。
    若说硝酸甘油制造炸药的基础性原料,雷是生产火帽必不可少的成分。这种一般人感到陌生的化学物质比起恶名昭彰地硝酸甘油更加危险。
    直至核战爆发前,地球上的大多数枪炮,赖以击发弹药的仍是不起眼的小火帽。凭借着枪械撞针传递地机械力,引爆火帽中的雷,或雷酸银等易爆敏感物质,再引燃弹壳内的发射药产生迅速膨胀地气体将弹头高速射出,这个古老的设计已经沿用了极为漫长的时间。纵然在此期间,人类使用的武器装备不知更新了多少代,技术水平也发展到了信息时代,但是火帽这个貌似最简单,同时也最根本的技术》+却并未发生多大变化。
    合成雷汞是上去简单,水银溶在硝酸中生成了硝酸汞。合成所需的主要原料是、硝酸、乙醇,少量的盐酸和紫铜。
    实际的操作过程不是寻常人嘴皮子说着这么容易,任意一个操作环节都需要操作者保持折缜密思维和熟练地操作手法。如若不然的话,相信那些不信邪的人立刻就能领悟到什么叫坐着土飞机上天,又或者是“轰”地一声响,弄出好大一朵棉花糖的人造景观。
    徐以一种战战兢兢地态度完成了最终调配,他满心欢喜地打量着凝结在烧杯里的雷,兴奋得犹如打了鸡血一般,拔腿冲出实验室高呼成功。可想而知,在封闭的山洞环境里音响效果一贯都是不错的,徐昌黎的一通大呼小叫,很快把正在洗澡地吴招来了。
    “老徐。成了吗?”
    急着赶来地吴此刻是下半身围着一条浴巾。上半身披着一条浴巾。头发湿漉漉好比落汤鸡地造型确实很雷人。不过徐昌黎已经顾不上挑剔吴地着装品味。他正在为自己首次合成试验成功而欢欣鼓舞。人生有很多第一次可以怀念。对于徐昌黎来说。这次试验无疑证明了自身地存在价值。意义绝非从前那些毫无创意地实验室成果可以相提并论。
    看着一脸茫神情地吴。徐昌黎笑得愈发畅快。他举起手上地烧杯。急于表功地说道:
    “成。这是刚合成出来地雷。”
    瞄了一眼烧杯里银白色地不明化合物。吴半懂不懂地点了点头。随即他热情地拍着徐昌黎地肩膀。大声说道:
    “这些天你也辛苦了。既然实验已经成功。不要着急。先好好休息两天吧!现在地原料不多。咱们要先总结经验。然后再开始批量生产。”
    闻声,徐昌黎有些惊诧,接口说道:
    “这个……新安镇那边不是急等着要用吗?”
    由于信息交流不畅,徐昌黎直到此时还不清楚吴此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见状,吴笑了起来,安抚徐昌黎说道:
    “呵呵呵呵,西边那些家伙跟北边的一伙人开战了,只怕他们三两天之内是顾不上新安镇了,所以咱们的准备时间很充裕,你也不用着急。”
    翌日早饭后
    “郝敏,存粮还有多少?”
    全文字版小说阅读,更新,更快,尽在⑴бk文学网,电脑站:ωωω.ㄧ⑹k.cn手机站:wàp.ㄧ⑥k.cn支持文学,支持①⑥k!前一天花了不少时间处理跟周晨之间纠缠不清的家务事,双方在生孩子的问题上没能达成一致意见,不免让周晨大为恼火,吴只得其他方面鞠躬尽瘁地补偿一下了,到了今天他才终于有空抽出时间思考正经事。敏负责管着桃花源景区的几个仓库,关于粮食的一本账全都在她心里搁着。这边吴一开口询问,敏立即不假思索地回答说道:
    “杂七杂八都算上,到十吨,怎么了?”
    知道了桃花源目前的家底情况如何,吴置可否地点了一下头,说道:
    “没什么,最好再清点一下库存数目,过段时间可能要用到粮食。”
    桃花源的存粮原本是比较充裕的,前一年温室扩大面积播种的杂粮和各类粮食作物,足够供给上千人吃上年多光景。按说这样充裕的食品储备已经非常稳妥了,奈何计划总不如变化来得快。
    在大洪水过后发现的大批幸存者迫切需要接济,因此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吴陆续输送粮食供应其他定居点。对此情况,郝敏也是习以为常了,当下她会意地点了点头,没再多问什么。在郝敏看来吴的这个清点库存的要求,不过是一次例行公事性质的盘点罢了。在乱世之中,手里有粮,自然心里不慌。既然弄清楚了自家的存粮概况,吴也没有跟郝敏解释询问粮食库存的用意何在。反正护矿队那边也不着急拿到粮食,吴也用不着太过主动,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况且,贩卖人口这种事情不是什么光彩的好事,做得却说不得。
    诸如此等劣迹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吴也不希望今后别人提起自己的时候,马上联想起一个人贩子的光辉头衔。





    正文 第二卷 新生 第五十章 恐怖平衡(4)
     更新时间:2009…10…30 22:37:08 本章字数:2689

      
    你怎么才刚回来,这就又要走?”
    这一次吴回到桃花源休息了几天功夫,顺带清点了一下存粮数目,准备与北边的护矿队进行第一次人**易,此时他正在打点行装准备出门之际,由背后忽地传来熟谙的声音。吴转过身望见一脸幽怨的周晨背倚着卧室房门,抱怨的话语间倒也显得情意绵绵。
    见此情景,吴也不知该如抚周晨,只好干笑了两声,解释说道: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也想安心过日子,谁叫咱们赶上这世道不好呢!”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没错,不过女人总是比较感性的,吴的一番话也没能减少周晨的怨怼,好在她终究是作过几天领导位子的人,遇到大事当断则断的座右铭亦是了然于心。自己劝慰了一下自己,周晨略为舒展眉头,说道:
    “早去早回,路上心点。”
    “嗯,你放心吧!”
    吴急于再度再次出山,=:的其实并不复杂,他认为对洪流公司的情报掌握得不够详尽,目前这些资讯太肤浅且流于表面,显然是不利于未来制订对策。
    假连情报集都达不到准确,那还说什么知己知彼啊!尽管上次窥视了对手老巢的情况,吴知道他们在忙着跟北方那位“北斗神拳”王超所领导的护矿队持续武装冲突中,然而具体到洪流公司的人员配置,武器装备的种类和数量,以及他们近期发展策略等关键环节,仍是两眼一抹黑。
    既然想要加强第一手,最好地办法自然莫过于亲自走上一趟,跟洪流公司的雇佣来一个零距离接触。
    为决这个知己知彼地大问题。吴备抓个活口回来。然后好生审问一番。那就什么都清楚了。不同于上次抱定了暗中窥视地念头。没有采取行动。吴这一回摆明车马要抓舌头。也没耗费太多时间搞什么复杂地布局。直接就在从雇佣兵们地老巢到北线战场之间地必经之路上。趁着朦胧地夜色埋下一颗由徐昌黎和他联合出品地压发式地雷。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常适用于此伏击行动。蹲坑设伏地吴也懒得出去探摸雇佣兵们地行动规律。反正他们迟早都得从雷场附近经过。不怕这只倒霉兔子不往树桩上撞。单管安心等着就是了。
    无论什么时代。战争始终都一座燃烧财富地大火炉。甭管有多少钱粮塞进去也休想填满这个无底深渊。在北边跟护矿队交战。前线地那些雇佣兵们每天要吃要喝。枪械弹药需要及时补给。回收地弹壳要运回后方进行复装。重伤员也得运回大本营治疗。即使不是每天都要派出运输队。但是平均每两天发一趟车也已经是保障前方维持作战地最低限度。
    “轰……”
    正值临近晌午。躺在灌木丛阴凉处小憩地吴。忽然听到传来声低沉地炸。随即。他睁开双眼。恰好目睹了一股黑色烟柱由不远处地公路方向升起。早已等得不耐烦地吴大笑着起身。自言自语地说道:
    “哈哈。兔子终于上钩了。”
    在谋划这个伏击方案时,已经考虑到埋设的地雷威力过大,引爆时可能炸死车上所有人员,有悖于要抓个活口的初衷。于是,在出发之前,吴放心地专程跑去跟徐昌黎探讨这个技术细节,两个人最终商议结果是把地雷的标准装药量减少三分之二,留下的那些药量基本能保证把卡车一类的大型车辆炸瘫,而不是拆成一堆零件,再平均散布在一百平方米之内。至于坐在这辆车上地人究竟是死是活,这个就不太好说了,完全得要看他们个人的运道高低。
    “咳!咳!咳!tm压到地雷了,快,下车布置警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