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司徒山空传 >

第93部分

司徒山空传-第93部分

小说: 司徒山空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郎中说没有大碍,只是有点轻伤而已,休息几天就会好。我也顺便向莫郎中回复了一下这次工作的情况,毕竟他是这件事的介绍人。送走老两口之后,莫郎中留下我在他的药铺里吃晚饭,于是我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席间我和他聊起了师父的一些事,他也知道师父如今在湖北一带。当我问起他是否知道一个汉口地区的姓秦的民间老前辈的时候,莫郎中说他常年各地寻药。对于这些江湖异闻也多少有些了解,但都并不深。但是那位汉口的秦老前辈,大名自己的确是听说过的,在我们这个行业里,算得上是一个另类,一朵奇葩。

莫郎中说,大多数人对于秦老前辈,都只是耳闻,而终生都没办法见上一面,一方面是他行事低调,非常善于躲藏。另一方面是性格孤僻,不太爱和外界接触。

我有些不懂,于是问莫郎中,什么叫善于躲藏呀,他为什么要躲藏起来?莫郎中说,听说秦老前辈这人,有些六亲不认,所以身边也没什么信得过的人,打仗的时候,曾经凭借一己之力,灭过一支日军小纵队,死了个精光。而日本人打跑了之后,国内又开始内战,前后十多年,死了不少人,这就给了他接不完的事做。

但是这个人,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又好赌,又好酒。对于金钱和女色,却似乎不能打动他。据说曾经在赌钱的时候,因为庄家出千,他一怒之下就跟人家干了起来。可是寡不敌众,都说好汉不吃眼前亏,于是当天夜里,他就暗中使了手脚,让那些骗钱的赌档庄家们,衣不遮体地把所有赌资都散给了当时汉阳镇的一条穷人的街道上,第二天大家一开门,都捡了不少钱呢。而谁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种亦正亦邪的人,在我听起来好像是一段奇闻一般,于是缠着莫郎中要他给我多说一些事。莫郎中笑着说,他知道的也并不多,而且自己知道的这部分,也都是从别人口中听来的。因为秦老前辈的行踪飘忽不定,加上江湖上有很多关于他的传闻,但是谁都证明不了是不是真的,他自己也从不否认也不承认,压根就不曾理会过这些传言,所以外界才越传越神。都快把他给传说成一个神话了。

我问莫郎中,那这个前辈的玄学师承是哪门哪派呀?本门的人都打听不到这号人物吗?莫郎中说,据说是无门无派,手艺使用的,都是一些民间的法教法术和巫术,师从何方估计是没人知道了,就我老莫这种好打听的万事通。对他的身世都了解得很少,只知道祖籍是在湖南,苗寨里出来的人。

曾经听师父说过,咱们干这行的,首先就要学会敬重,不光是天地鬼神,还有世上的人,甚至是市井之徒。而有一次我跟着师父去供销社买年货,路上就遇到了几个身穿苗族男丁服饰,背上背着一个小竹篓,长头发的中年汉子。路过他们身边的时候,师父就轻声叮嘱我,让我低着头走,千万不要看他们的眼睛。当时我不明白为什么。只能乖乖照做了,而低头路过的时候,发现他们几乎都没有穿鞋,在双脚的脚腕上,有一圈银制的小圆圈,上边挂着诸如狗牙,猪惊骨等东西。

而在时候我也问过师父,为什么让我不看他们的眼睛,师父当时笑了笑跟我说,这种长头发不穿鞋的苗人,和其他那些身上戴了很多银饰的苗人不同,他们多以穿黑色红色的衣服为主,不穿鞋是为了接大地之气,这种苗人,叫做黑苗,古时候雄踞云南,称之为南诏,苗族的巫蛊之术,大多都是这些人在传承。如果看了他们的眼睛,假如对方不坏好心的话,就会换了你的心智。你就会受人摆布了。

所以我一直不知道师父当时说这些话到底是真的,还是纯粹只是为了吓唬我。于是我当做一个笑话一般,把这件事和莫郎中分享了一下。莫郎中说,你师父没有跟你说笑,的确就是这么回事,而那位秦老前辈虽然是湖南的苗人,但据说那一个寨子,也都是黑苗。

莫郎中说,这个秦老前辈,虽说当时是为了逃难而离开了苗寨,但据说他离开后没多久,那个寨子所有的成年男人,全都死光了,于是寨子就变成了一个寡妇寨了。但是这件事就是外头在盛传的,谁都没能找到过他的寨子,也就无从知道真假了。

听到这里的时候,我大概渐渐明白了,为什么师父接连几次出门云游,都选择了当下那位秦老前辈生活的地方,而去几次无功而返后又锲而不舍的再去,说明这位老前辈对我师父的吸引,自然是相当大的。既然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无法得见,或者见到了也不知道,那师父应该是想要做个例外,特别才去拜访的吧。

我问莫郎中,当时我师父去湖北的时候,你们老一辈的互相都知道吗?莫郎中剔了剔牙说,别人不清楚。但是他是知道的,因为那个秦老前辈目前生活的地址,就是自己帮师父打听到的。莫郎中得意洋洋的说,万事通嘛,只要想打听,其实没有打听不到的事,这个圈子虽然分散全国。但实际上数来数去,也就那么些人,稍微留心,很容易就能够知道。

我竟然也开始神往起来,这种情绪情不自已地流露在了脸上。莫郎中大概是察觉到我的心思,于是哼了一声对我说,孩子,你岁数还小,江湖险恶,你还没经历过多少,你师父去了,能不能见到且不论,就算见到了又怎么样,是去敬仰高人。还是看个稀奇?这么多年来,无数人去找他而无果,他始终避而不见,我听说,好像是因为他身有残疾,并且是在面子上的事。

我问莫大夫什么叫面子上的事,他说。就是长在脸上的残疾,可能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从小就一直被人当做怪人看,成长过程中没有接收到关爱,于是到头来才行事古怪,性格乖张吧。

我不再说话,因为感觉似乎莫郎中虽然钦佩秦老前辈。也听说了不少传闻,但是对于我师父去寻找对方这件事,似乎有些不以为然。于是晚饭后莫郎中就自行打坐去了,我则就在药铺里给病人看诊的床铺上,凑合着睡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我就开始动身回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错觉,虽然这次出门到现在也才仅仅过了一天的样子,但我却感觉隔了很久一样。于是一路上,我的脚程都拉得比以往快了许多,所谓“归心似箭”,大概就是指的我这种,而实际上原因我也清楚,因为村里还有孟冬雪。路上看到了好几辆黄绿色,车头还绑着大红花的军用卡车从身边开过。越过我的时候,还传来悠扬的革命歌曲。我从来就对这些东西无感,可是因为孟冬雪的关系,此刻听来,却显得那么亲切。

自打两天前的那个晚上,糊里糊涂地就把自己给交了出去,孟冬雪和我之间。从以往的憧憬跟爱慕,变成了一种事实。出来办事的时间里,只要闲暇之余,我脑子里总是会浮现出她的笑脸,在一个玉米…不,稻子地里,画面的中央就是她盈盈微笑的脸,而周围,都是因为视距的不同,而变得模糊、随风摇摆的稻谷。

如果你要问我什么是浪漫,这大概就是我心里的浪漫吧。

回到徐大妈家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之后了,我出城的时候并没有带什么干粮在身上,所以到了午饭饭点的时候。我其实已经非常饿了。于是到家之后,我就随便吃了点剩菜剩饭,家里并没有人,徐大妈周大爷大概是去干活去了,而孟冬雪估计也是去了宣传队。我就在院子里坐着,一边逗着大黄,一边晒着太阳,一边摇着扇子,打算就这么悠闲地等着大家回来,也不知道孟冬雪从宣传队回来的时候,看到我已经回家了,会不会很高兴。

晚上六点多,徐大妈和周大爷一起回了家,我凑上去笑着说,你们今天很忙吧,怎么比以往回来的时间晚了这么多。

老两口对望一眼,表情满是忧愁。周大爷更是摇着头叹着气走开了,剩下徐大妈站在那里,我开始意识到,事情可能有些不妙。果然徐大妈伸出双手搭在我的肩膀上,然后对我说。孩子啊,你可要好好的啊…唉…

第一百三十六章 。空荡房间

徐大妈这句话让我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我怎么没有好好的?于是我笑着对她说,徐大妈您说什么呢,我这不好端端的嘛。诶对了,孟冬雪怎么现在都还没回来。

徐大妈牵着我的手,一句话不说,将我朝着孟冬雪的房间拉了过去。怎么,难道说她一直在家里,只是没出门所以我没发现吗?可是推开门一看,屋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床上却没有了枕头和被子,连床单都卷了起来。桌上原本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此刻也都消失不见了。孟冬雪习惯进屋就换鞋,但是门口却连一双鞋都没有,原本打了钉子挂在墙上的那些衣服,还有他们表演的时候穿的军装、皮带、帽子,此刻也都统统没了踪影。

但是,屋里那股专属于孟冬雪的味道,依旧还在。

那一刻,我就好像一个背朝着悬崖,然后将身体倒下的人,身边的一切参照物,都在迅速地朝着我的面前远去,那说明我正在飞速的下坠。这种感觉很像我小时候有一次跟地包天去捞沙船边上游泳。我们总是喜欢爬到最高的眺望台,然后一个猛子扎到水里,那种飞跃出来,然后掉落水中下坠过程中的感觉。只不过这次我坠下的,不在是冰凉透心的江水,而是长满锋利冰锥的冰山,落地的一瞬间,每一根冰锥,都好像是一把利剑,从我的后背看不见的地方,无情地刺穿了我的身体。我惊呼,我恐慌,我的全身都在流血,但我却偏偏没死,没死的理由,似乎就是为了仔细地感受这每一寸传给我的痛。

是的,孟冬雪走了。我终于明白了周大爷那摇着头的一声叹息,也终于明白了徐大妈为什么不肯直说,而是直接带着我来看。都是因为不忍告诉我真相,因为此刻无论我是如何发现这件事,都对我来说,是个无情的打击。

于是在那一瞬间,在我走之前的那一夜,孟冬雪突然大晚上约我出门,然后说了许多莫名其妙的话,在此刻理解起来,竟然变了一个滋味。我以为那是柔情蜜意,事实上,却是在委婉地道别。

我不恨孟冬雪,因为这两年时间里,她的确藉慰了我的心,也让我感到快乐。我也恨孟冬雪,因为她一句话也没有交代,就这么不辞而别。

徐大妈拍着我的背说,孩子,你可千万要放下呀,冬雪也有自己说不出的苦来,本来我们也劝她,等你回来后,交代一下再离开,起码你们的事情也好有个结果。可是冬雪说就是要趁着你不在的时候才走,害怕你在的话。有些话反而不舍得说出口了。

我依旧没有说话,肩膀和手臂靠着孟冬雪房间的门,傻傻的望着屋里的一切发呆。

徐大妈接着说,昨天早上你走了之后没多久,孟冬雪就悄不作声地开始收拾行李,我无意当中看到了。才知道原来组织上的回乡令早在半个多月前就已经下达了,只要在村里呆了两年,且工分积攒足够的,都是在这份回乡令下的知青人群。孟冬雪是生产队里的积极分子,工分早就积攒足够了,所以这第一批里,就有她的名字。

徐大妈叹了口气说,冬雪这孩子也是真能忍,一直瞒着大家都没说,直到我发现了才肯告诉我。她心里也苦,一边说一边收东西一边哭,说舍不得我们老两口。舍不得这个村子,也舍不得你,但是没办法,她必须要回去,而且还不能带着你一起回去。

当时徐大妈就问了孟冬雪,为什么不能带着我一块走,毕竟两个年轻人两情相悦,假如多等我几天,说不定就一起离开村子,直接上门去说亲去了。我之前还帮过他们家一个大忙,家里人也都对我又初步了解,所以这应该不是什么困难事才对。可是当徐大妈这么问孟冬雪的时候,她却始终摇头,不肯说话。

徐大妈告诉我,孩子,你也别怪冬雪,要怪,也怪我们老两口没能够把她留下来。她一直在坚持,今天早上刚走,我们村里人都去送这批知青了。你若是能够早回来半天,还能再走之前拦住孟冬雪,可这就是命运弄人啊,你们俩一个早走一个晚回,就这么错过了。

我突然想起白天回村路上,那些从我身边穿过的绑着大红花的军用卡车,说不定,就是送那些知青们光荣回乡的卡车。也许当我正匆匆朝着有孟冬雪的方向敢去的时候,她正坐在某一辆撤离,与我擦身而过。

徐大妈说,感情这件事,总归是勉强不来的,你们俩的关系,咱们朝夕相处的人,都能够一眼看得出来,冬雪有自己的苦衷,可是她说不出口,她自己都不说的话,咱们自然是不可能知道的。

说完徐大妈就从我的身边挤进了孟冬雪的房间里,在空荡荡的桌子上寻找了一番,然后又拉开了桌子的抽屉。她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来,走到我身边递给我说。这封信是冬雪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