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神志新传 >

第37部分

神志新传-第37部分

小说: 神志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妇听得赶忙将幼儿放下,她拉住精卫说道:“鄙人就是大禹的遗孀,贱名纤竹,若不嫌弃,请到茅舍一坐!”
  精卫伸手反牵住纤竹问道:“嫂子,小妹见堂中香案上有两个牌位,可有大禹的?”
  纤竹说道:“供桌上前面的那个叫苏达雨的就是大禹灵位。”
  精卫走上前拜了三拜,点了三炷香插入香炉,然后又退回身磕了三个头。
  纤竹上前扶起说道:“妹妹登门拜望已是感激不尽,何需如此大礼!”
  精卫起身说道:“原来大禹的名讳叫做苏达雨!”
  纤竹接话说道:“正是,听长辈说大禹降生那年连遭天荒,村民只靠在黄河汲水灌田。父亲企盼天降甘霖,才取名达雨。后来因跟随家父治水,得了个大禹的称号。”
  精卫点了点头,眼睛盯着灵牌又问道:“这个苏后田想必与后田庄一定是有渊源!”
  纤竹答道:“我亦是本村生人,对大禹的家世早就略知一二。听家父说大禹祖上曾经在炎帝朝中为官,后来黄帝智取了炎帝基业,祖上就退出了朝廷,隐居于此,并生下一子,名讳苏后田,也就是大禹之父。公公因壮年时曾为夏王护国立功,夏王封官不受,在此地建立一片庄园,取名后田庄,成为后田庄庄主。谁知这些年连连水患,公公因治水在坝下罹难,大禹承继父志,治水三年有余,多次穿庄望门而不归,乃至到现在娃儿年已三岁,尚未曾与父亲见上一面。”
  精卫回身见大禹之子就站在母亲身边,于是过去伸手将娃儿抱起问道:“娃娃,告诉姑姑叫什么名字?”
  娃儿一脸纯真,稚声稚气地说道:“我叫苏河!”
  纤竹笑道:“这是嫂嫂胡乱起的名字,因当时生苏河之时特别想念大禹,期盼他尽快疏通河道,早日归来,才取了与‘疏河’相通的这个名字。”
  精卫抱着苏河,见娃儿生来命苦,至今竟连亲生父亲都未得一见,不觉泪如泉涌。
  纤竹见状说道:“娃儿,姑姑路途劳累,教姑姑歇会儿!”
  说罢,纤竹抱过苏河,边走边说道:“请妹妹到屋里歇息一会!”
  精卫跟随纤竹走进屋中,见房中仅有两床,一桌,一椅而已,与平民百姓无甚区别。
  精卫将包裹放在桌上打开说道:“小妹今日前来只带了些细碎之物,嫂子若不嫌弃就请收下。”
  纤竹到近前看了一眼说道:“瞧妹妹说的,竟把如此贵重的翡翠宝玉道得如此一般!这份心意嫂嫂领了,只是财物还望妹妹收回,嫂嫂断然不收!”
  精卫疑道:“嫂子因何不收?难道怀疑妹妹的礼物来路不明?”
  纤竹赶紧解释道:“这倒不是!怎奈夫家祖上从不收受他人馈赠,嫂嫂身嫁苏门,亦不可破了家门的规矩。”
  精卫一听“规矩”两个字,心中暗道:“我此番下界,本欲结下善缘,施舍些财物,怎知道竟如此周折!先是那个知府因规矩差点拒收了我的金条,现在又眼见宝玉又要被人家推辞,这该如何是好?”
  精卫还不死心,辩道:“嫂子,俗话说此一时,彼一时!从前苏家不受馈赠只因衣足粮丰,而今嫂子孤身一人内无依靠,外无劳力,还需哺育幼儿,何以为济?”
  纤竹道:“这也是嫂嫂缘何不收妹妹财物的原因之一,因大禹悲逝之后,知府大人呈请夏王,为大禹表功,夏王恩准我苏家世代为无冕之官,受七品俸禄。因此,我苏家虽家门不幸,孤儿寡母,但蒙朝廷关照,倒也衣食无忧。”
  精卫一听只好将包裹重新包起来,眼见这从天宫下界的宝物送不出去,精卫心中一急,只能实话实说。
  精卫将包裹收在怀中说道:“嫂子,实不相瞒,我本是天庭下凡的仙女,被大禹治水之浩然壮气所动,特来此欲结下善缘,见嫂子拒而不受,小仙亦敬佩嫂子之贤良,所谓‘好汉家中无丑妻!’嫂子品德令人敬仰!只是这个娃儿苏河,年纪尚幼,且聪灵可爱,小仙意欲收为义子,送上天庭为仙,不知嫂子可否愿意?”
  纤竹立刻拉过苏河叩头说道:“果然是大禹的英灵感动了上天,今日仙人欲收苏河为义子,民女由衷感激!苏河能拜得仙缘,也算是大禹三年治水献身洪图有了正果!”
  说罢,纤竹拉住苏河又叩了三个头,然后对苏河言道:“快去认过义母!”
  苏河抬着头,呼扇着眼睛,就是一动不动。
  纤竹轻轻拍着苏河后背说道:“傻孩子,那是你干娘!”
  苏河跳起来,跑过去附在精卫腿上,脆生生地叫了声:“干娘!”
  精卫以手抚着苏河的头,暗自神功内动,将苏河点化成仙。
  精卫从袖中取出一根金条交给纤竹说道:“这根金条乃天庭信物,你且收下,也算是留个纪念。”
  这次纤竹不再推辞,双手捧过,细细看了一番,喜不自禁。
  精卫见时候不早,便欲告辞,携苏河出门。
  纤竹婉言阻道:“民女请求仙女留住一宿,一来看天色已晚,你带着娃儿星夜赶路令人担心,二来民女亦想与娃儿再亲近一夜。”
  精卫听纤竹话语不仅委婉地流露出一丝的担心,且又表现出对苏河的母子感情,精卫欣然应诺……
  凡间一夜,令精卫想起了许多陈年记忆。见纤竹与苏河相拥而眠,一片温馨恬静,精卫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也曾是父母怀中宠儿,固国宫中人见人爱公主,精卫想到这些忍不住潸然泪下。精卫在床上辗转反侧了良久,冥冥之中仿佛看见了父亲悲然化作苍石,截断黄河。又仿佛看见大禹脚踏黄龙,高举利斧疾挥直下的瞬间。精卫又想起了苏河,人云:“认贼作父,小人也!”我怎就认仇人之子为亲了呢?精卫翻了个身,耳畔传来自己下界之前诗琴说过的话:“修仙有修身和修心之别,只有身心兼修方为正果!”此时精卫又想起知府郑乙辛及纤竹与自己的对话,心中不禁惭愧,暗说:若就修心而论,郑乙辛、纤竹皆在我之上,我只能算是半个仙人。想到此,精卫心胸豁然开朗,她悄悄起身取了包裹,将宝玉藏匿在桌下的一个竹篓中,这才安然睡去。
  第二天一早,精卫抱着苏河与纤竹欢天喜地告别,只见精卫食指望空一点,现出一朵祥云,精卫挥挥手,踏云而去……
  再说杨戬告别精卫,匆匆赶到天魔山已是日见黄昏。
  杨戬见了嫦娥、织女自报家门,说明来意,嫦娥惊喜道:“果然是秀可常常提起的拣儿前来救母亲出山来了!秀可已是仨月不吃不喝,业已成仙,只盼拣儿早日到来。今日见了拣儿,秀可出山只在旦夕之间!”
  这时,灯芯穿山而出,见了杨戬劈面问道:“你是何人?竟如此怪相!”
  织女上前说道:“这就是你干娘时常提起的杨拣儿,你的兄长。”
  灯芯怔了怔,口中自言自语道:“兄长?”
  突然,灯芯若有所悟地说道:“只怪咱生个小孩模样,若教拣儿称呼我大哥,反生怪异。如此咱就白搭了这多年的岁月,称呼你一声兄长吧!”
  此时杨戬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织女一旁解释道:“拣儿,十八年来一直都是灯芯洞里洞外送水送饭照顾你母亲,还时常与你母亲相伴。现在他已被你母亲认作义子,你两个岂不是兄弟?”
  杨戬这才明白过来,上前一大步跪在地上叩道:“杨戬谢贤弟照顾母亲之恩!”
  灯芯叫道:“时才织姐不是说过,我乃你母之义子,照顾义母乃应分之事。既然兄长如此大礼,干脆我们一块磕个头算是拜了兄弟罢了!”
  说着,灯芯也跪在地上,与杨戬相互磕了个头,然后起身说道:“我即回洞中告诉义母,让老人家高兴!”
  灯芯正欲动身,杨戬止住道:“有愚兄在此,何劳贤弟再次进洞,我现在就劈了这天魔山,救出母亲,岂不更好?”
  灯芯拍手道:“这么多年,灯芯也只盼这一天!”
  说罢,灯芯又蹦又跳,跑到杨戬身后。
  杨戬挥了挥手,示意大家都闪开。只见他蹲了个马步,左手提三尖两刃刀,右手为掌,掌心向上,横在胸前,他运了运内力,突然发力,使出了师门绝学“大力乾坤掌”,猛听“轰”的一声,但见地动山摇,烟尘四起……
  若问杨戬的这一招苦练了十年的“霹雳乾坤掌”能否劈开天魔山救秀可出洞,且听下回分解。###第五十一章 杨戬浴火展神功
  上一回说到:杨戬使出绝学“霹雳乾坤掌”,端的厉害!但见山摇地动,烟尘四起。大家都翘首以待,期望奇迹的发生……
  突然,山顶迸起一团火光,现出一道七彩的光环。这光环无声无息,顺山而下,缠在半山腰,渐渐隐去。
  当尘埃落定,烟消雾散,一切又都恢复了原样,只是在杨戬对面的岩石上,留下了一个七尺高的血掌印。
  杨戬驻足呆立,一脸茫然,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苦练了十几年的绝学竟如同一个小小的把戏,只在岩石上留下了一个掌印。
  杨戬哪里肯罢手,只见他又迈了个前弓步,运动内力准备再试一次。
  这时嫦娥上前说道:“拣儿,你且稍安!我看你的掌功即便劈不开此山,也足以令前面的石壁碎为万段。依现在的情形看,若要劈开此山,仍需一个关节。十八年前,夸父的移山神功尚且未能奈何此山,此间的关节可能还在那张灵符上。”
  杨戬满面疑云,口中重复道:“灵符?”
  嫦娥解释道:“当年你母亲被灵妖压在山下,又将一张灵符藏匿于山顶。这灵符本来是用来镇妖的,谁知被灵妖耍了伎俩,骗到手中,反将你母亲镇住。现如今如果灵符不破,我看皆是徒劳。”
  杨戬急道:“如何能得破解灵符之法?”
  嫦娥沉思了一下,慢慢地说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明天一早我即回天宫一趟,请诗琴下界,必有办法。”
  杨戬抱拳道:“如此说来,只好劳驾姑姑了!”
  织女过来插话道:“大家都是自己人,说话无需绉宗(方言:客套话之意)!我想:劈山救母并非轻而易举,否者我们也不会在此苦等十八年之久!今日拣儿身怀绝技下山特为救母而来,秀可出山,指日可待!只是时机尚未成熟。我看大家还是先回房中休息一夜,待明日诗琴下界再商议劈山之事不迟!”
  灯芯上前拉着杨戬说道:“兄长一路跋涉,刚刚到此,想必有些劳累,休息一下,攒足精力,明日定能救义母出山!”
  说罢,灯芯拽着杨戬走进屋内,嫦娥、织女相随而入。
  灯芯拽着杨戬仍不放手,一直拉着杨戬走到自己床前说道:“扬大哥,今晚小弟欲与你同榻而眠,只求兄长不要拒绝!”
  杨戬笑道:“今日与恩人结为兄弟,正有许多话要叙谈!”
  说罢,杨戬与灯芯一起相对而坐。
  灯芯问道:“扬大哥,你是否还记得你母亲模样?”
  杨戬道:“我尚未满月,母亲就被灵妖掳走,所以不记得母亲的样子。”
  灯芯叹了一声说道:“我比你还算幸运,我四岁时,母亲撒手人寰,所以至今还记得母亲模样。”
  杨戬疑道:“这么说贤弟你曾经也是凡尘中人,凡间可有亲人?”
  灯芯缓缓道:“我在母亲离世之后便被收上天界为神,当时家中尚有父亲。不过如今想必已经年迈,或许已不在人世了。”
  灯芯一席话说得杨戬也有些许感悟,便问道:“贤弟是否想念父亲?”
  灯芯点头道:“虽说如今我早已成神,脱胎换骨便与生父不再有血缘关系,但心中的确时常想念!”
  杨戬安慰道:“贤弟你如今已是灵神圣体,长生不死之身,当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杨戬一句话说得灯芯有些兴奋起来,双眸闪着炯炯的神光。他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问道:“扬大哥,想不想知道你母亲现在的模样?”
  杨戬笑着摇摇头,并不回答。
  灯芯急道:“你千里迢迢而来,想必是孝心一片!小弟我提了精神,正欲给大哥描述你母亲的模样,怎知你并不领情,真叫人扫兴!”
  杨戬仍然笑着说道:“我在劈山之前就已经见过母亲模样,并非愚兄不领贤弟的情。”
  灯芯摸着后脑勺瞪大了眼睛问道:“你初来乍到,并未救得母亲出山,如何说见过母亲模样?”
  杨戬睁开额头眉间的竖眼,用手指了指说道:“愚兄这里生有一只异眼,能穿墙越壁,纵地三尺皆一目了然。”
  灯芯好奇地伸手摸了摸说道:“我道是一见面便觉得哥哥长相有些怪异,原来是这里多生出一只眼睛!”
  灯芯说着又兴奋起来,拍手说道:“妙,真是缘分!”
  杨戬有些不解地问道:“贤弟此话怎讲?”
  灯芯扬着眉,兴致勃勃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