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官策 >

第124部分

官策-第124部分

小说: 官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回去以后,怎么想都觉得不是滋味,他又请教文建国,问自己该怎么办!文建国明确让他再去一次,要逮着机会去,要等陈京一定在家的时候去。
  文建国跟秦新谋交代,陈京为人细致,他那股子爱吹牛,好瞎扯的毛病千万不要带过去了。
  秦新谋一听文建国这话,他心中发苦得很,他和陈京又不是初识,两人早在驾校就认识,当时他又不知道陈京的身份,哪里顾忌这些?现在仓促之间,他哪能扭转自己在陈局长心中的印象?
  有些紧张拘谨,秦新谋进了陈京的家门,他一进门,看见王魁生和徐连杰在座,他一惊,道:
  “陈局,您……您有客人?”
  陈京摆摆手道:“坐吧,这两位老总你也应该认识,你们都同澧河企业界佼佼者,也可以亲近亲近嘛!”
  秦新谋讪讪的笑笑,他冲两人点头道:“王总好,徐总好!”
  秦新谋再爱吹牛,他还是能够找到自己和王、徐两人的差距,在澧河他的葡萄加工企业虽然有点名气,但是比之人家海螺和田园差得太远了。两家公司交的税收,都快赶上他的产值了,他们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企业。
  这次秦新谋申报的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前面的抬头冠上“农业”二字,这个很关键,如果不包含这两个字,他那点企业规模,能够成什么事儿?
  王魁生和徐连杰对秦新谋不是很熟悉,可能见过面,但印象不深刻,如果是平时,他们自然不会太搭理秦新谋。
  但是此时此刻,两人不知深浅,又在陈局长家,他们都站起来热情的和秦新谋握手,嘴巴里都说:“久仰,久仰!”倒搞得秦新谋很是受宠若惊。
  重新分宾主坐下,陈京亲自给秦新谋冲了一杯茶,道:“你的事儿先缓一缓,我们一个一个的来,我们先谈王总和徐总的事儿。”
  “我不急,我不急!”秦新谋忙道,脸挂着讪讪的笑,他以前称呼陈京都是叫小陈,在驾校陈京也就是个大孩子,可是现在,换了一个场合,秦新谋再观察陈京,却感觉已经完全不同了。
  言谈举止,举手投足,又哪里有一分大孩子的气质?那种威严和气势,分明就是久居领导之位的一局之长。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七章 意外突变
  台北,台北101大厦是这座城市最耀眼的明珠。
  大厦高耸云天,整个台北的夜景,在这座大厦之上,都可以尽收眼底。
  101大厦鸿城集团董事长办公室,郭长省背着双手,慢慢的在房间里面踱步,他的办公桌后面,一张大大的中国地图异常的醒目惹眼。
  大地图的上面,是一幅宣纸写的长幅书法,瘦金体的字写着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诗。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书法的落款,郭长省三个字极其的工整,后面还有“郭长省印”的印章。
  郭长省在房间踱步,他的办公桌前面,毕恭毕敬站着三名西装笔挺的中年男人,左手一侧的高个中年男子不住的抬头看郭长省,过了良久,他道:“董事长,难道我们真的要选定在大陆的中部地区投资?根据我们手上所掌握的信息,在大陆沿海各省市,投资环境要比内陆好得多,我们完全可以……”
  “黄部长,你的意思我知道,投资大陆是我们既定的方略,而投资中原我决心已定!”郭长省抬手止住高个中年人的话头,他顿了顿,又道:“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有一句话,‘得中原者得天下’。
  我们看问题,不能够只看现在,只看表面,现在大陆沿海地区发展势头是不错,但是像这样的发展速度,大陆经济基数的膨胀,老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当这个水准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陆的劳动力成本将再也不廉价了。
  到了那个时候,沿海发达地区的用工成本肯定会直线上升,我们内陆工厂用工成本优势会凸显。”
  郭长省个子并不高,六十岁上下的样子,但是腰杆挺得笔直笔直。
  他在创立鸿城集团之前,做了十年的军人,长期的军旅生涯,磨砺了他的个性和性格。而他白手起家,创立鸿城集团,一步步走到今天这样的高位,靠的就是他坚韧的性格,和不服输的精神。
  当然,他高人一着的战略眼光,也是鸿城屡屡能够比对手占先机的重要原因。
  郭长省这话说完,三人中间的中年男子补充道:“还有,我们这次进军大陆,只是一次试探性投资!说起来,台商投资大陆最风潮的时候已经过了,我们已经走在了别人的后面。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够选择沿海地区。因为在这些地区,台商投资已经有了无数的样板和模板,那些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乃至普通老百姓,他们对台商的认识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
  而这一点,就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们鸿城拥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我们的企业也拥有独特的经营理念,在一个未开发的处女地,更能够有利于我们发挥这个理念。”
  此人说话表情很丰富,他边说话,双手边在空中挥动,显得很有气势。
  他话锋一转,矛头指向刚才那位黄部长,道:“所以,黄凯部长,你这次率领考察团去楚江省,一定要和他们谈到我们最理想的条件。谈判你是高手,其他方面,我们都没有叮嘱的了!”
  黄凯点点头,笑道:“你就放心吧,邵总。楚江省我不是第一次去,那边还比较落后,当地政府对投资的需求极其旺盛,那样的谈判太简单,根本不需要用太多的策略和技巧。”
  “黄凯!”郭长省皱皱眉头,语气之中颇有责备的味道。
  “任何时候轻视对手都是不对的,你对楚江又了解多少?‘惟楚有才’这话不是胡说八道得,永远都不要以为这个世界上就你自己最聪明!”
  “董事长批评得是,我定然不负公司的重托!”黄凯一本正经道。
  他很崇拜郭长省,郭长省的话,在他那里就是圣旨一样的存在。虽然,他清楚郭长省投资大陆的盘算,说起来,这应该是台湾某方政治势力为缓和和大陆关系,而从中斡旋的一笔投资。
  鸿城集团代表了台湾形象,鸿城集团能够进驻大陆,这是两岸关系迈出的又一大步子,所以,鸿城进驻大陆,不仅是一次经济行为,更有很深的政治内涵。
  所以,不夸张的说,郭长省在作出投资决定的那一刻,不管最后结局如何,他就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黄凯作为投资部的负责人,深谙其中的关窍。
  但是他却告诫自己,让自己忘掉那些政治的因素,他就是彻头彻尾的商人,商人一切都要以利益为重,他必须要对公司利益负责……
  ……
  台湾鸿城集团考察团来楚江考察的消息在省台报道。
  从报道的那一天起,澧河上下也都进入了战备状态,舒治国对鸿城进驻澧河信心是不断的增长,从起初的不冷不热,到现在,他完全是斗志昂扬了,这次接待工作原定是由王涵阳把关,可是现在,有很多工作,都是他亲自在过问。
  陈京倒没有太受这个消息的影响,他时刻准备着,处于外松内紧的状态。但是与此同时,他却在就近期经贸局遇到的一些问题,逐一解决。
  这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时机了,就在这个当口,澧河的中心工作在围绕着台湾考察团转,很多的问题和矛盾都被暂时掩盖住了。陈京不敢想象,如果没有台湾鸿城考察团的事儿,澧河现在各方面矛盾不知要激化到什么程度。
  所以,这个时候未雨绸缪,趁着良好的时机,这是陈京绝不能放过的。
  澧河申报县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问题,最终企业名单已经拟定出来,经贸局统一筹备经费组织申报,这是第一件事。另外,开发区两家企业停工的问题,陈京主导的分期整改方案已经拟定。
  只需企业方面再确认签字,这个方案就可以生效,海螺和田园两家公司可以迅速恢复生产,现在已经是秋季了,马上老百姓的冬肥储备就要开始了,两家企业即使恢复生产,也可以缓解全县农资压力。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经贸局新增副局长的人选确定,组织部发文,任命文建国担任澧河县经贸局常务副局长(正科),文建国这个人,能力陈京是比较欣赏的。
  文建国的软肋在他的心胸以及性格上,文建国心胸狭隘,性格方面私心中,喜欢搞内斗,搞权谋,动不动都就给人下套,常常搞得班子内部,正副职之间很不团结。
  现在陈京用文建国,是典型的用其所长。
  文建国现在在澧河是无根之萍,他跟马步平当了那么多年秘书,他脑门上的那个马字,简直就是镌刻上去,洗都洗不掉的。
  马步平没在澧河了,根本就没有人敢用他,陈京敢用他,前提就是有信心驾驭他。
  ……
  县委,陈京接到县委紧急电话,他立马便奔赴了过来。
  他以为是县委要召开紧急会议,谁知,他到了县委,黄小华便径直将他带到了舒治国办公室。
  舒治国在办公室来回踱步,神色之间很不安,他见陈京过来,他忙道:“小陈,台湾考察团考察我们德高今天已经是第二天了。好家伙,本来他们是要奔澧河来的,谁曾想被他们拦截了,这还不够,还封锁消息!真是岂有此理!”
  舒治国一向很儒雅,但是此时他却气得浑身都有些发抖。
  想来舒治国最被人称道的就是他在市里的关系硬,靠山硬。现在看来,在利益面前,再硬的关系,那都是靠不住的。考察团进驻德高两天,指不定谈了些什么呢,说不定,澧河已经被纳入到谈判中去了。
  对这个结果,陈京有所预料,当时人家鸿城联系的就是德高,澧河横插一杠子,根本就是任志贤搞的一个小把戏。这个小把戏能够哄一时,又哪里能够一直哄下去?
  陈京道:“舒书记,事已至此,我们不宜主动出击了。毕竟,市里和他们接触,澧河肯定也已经纳入了对方的考虑范围之内,我们如果主动出击,坏了市里的意图和计划,那就是个大乌龙了!”
  “那这事怎么办?难不成我们做了这么大的努力,就这样白白放弃了?”舒治国大声道,语气很不好。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他平定了一下心绪,道:“小陈,你年轻人,脑子灵活一些,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兼顾目前的困难,我们不能够白白的做工啊!”
  陈京深吸了一口气,他进门到现在,茶水都没人上一杯。这对一向温文尔雅的舒治国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舒治国急疯了,失去分寸了。他现在估计满脑子都在问候市委的那些老大们,向绕过市里,又不得罪市里相关领导和部门,这个问题困扰着舒治国。仔细想想,世上哪里有那么美的事儿?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八章 高姿态谈判
  台湾鸿城集团考察团在集团投资部部长黄凯的率领下,一共到德高市考察了三天,市委书记沈林,市长覃飞华亲自接见了考察团,考察团在德高的全部考察,由常务副市长赵夏泉陪同。
  考察结束后,鸿城集团和德高市政府达成初步投资意向,但是台方忽然提出,他们考察团希望能到德高市更纵深的郊县去走一走,看一看,工厂最终选址的方案,还需详细考察后再定。
  台方的这个要求,让市各方面都有些措手不及,赵副市长表示台方的一切要求市政府都可以遵从,他也可以陪同考察团深入郊县考察。
  台方对赵副市长的热情表示感谢,但他们表示,这一次,他们是以旅游的名义到处走走,不想引起太高的关注。
  对台方的这个回答,市里已经清楚,他们肯定和县级单位是有联系的,台方考察团乘车赴澧河,市委的电话就打到了澧河。
  澧河舒治国接到市委沈书记的电话,电话一接通,沈林劈头就道:“治国,你们是搞什么名堂?是在挖市招商的墙角吗?鸿城集团的接待已经由市里出面了,你们横插一杠子是干什么?”
  舒治国在电话中道:“书记息怒,我刚刚接到赵副市长的电话了,赵副市长也提到了鸿城的问题。说实话,我也很惊讶,我马上让人去打听……”
  “你别跟我耍花枪,你们真行啊,以个人名义邀请。你们经贸局那个叫陈京的局长面子就这么大?他以个人名义邀请,就能喊来这么大一鸿城集团?如他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