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官策 >

第162部分

官策-第162部分

小说: 官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一章 闹到市委来了!!!
  从陈京的住所到市委步行大约需要二十分钟,伍大鸣现在还住在市委招待所,按照他的吩咐,陈京是无需去接他的。
  伍大鸣的司机老黄是周青安排的,陈京也见过,是个老实实在的人,在市委工作多年,服务过很多领导,算是值得信任的人,至少跟在伍大鸣身边负责安全方面没有问题。
  说起来陈京还真没做过秘书,但是秘书工作他并不陌生,当初他在省人大待过,省人大坐机关的秘书怎么工作他清楚。而领导的专职秘书怎么做,他也知道,所以第一天上班,他还不至于手足无措!
  德高市委大院庄严肃穆,曾经这个地方陈京觉得是那么的遥远,他在澧河工作的时候,偶尔到德高经过市委门口,都会被这里的气场所慑住,脑子里面幻想的都是这座大院里面,那些高高在上的市领导的生活和工作的状态。
  今天,陈京走进市委大门,他赫然便有一种很熟悉放松的感觉,好像自己已经在这里工作很久了,以前神秘的院落变得不再那么神秘了,而来来往往进出市委上班的人,一夜之间似乎都认识了陈京,大家含笑和他打招呼,让陈京觉得很亲切也很受用。
  伍书记的办公室在市委办公大楼后面的一幢四层小楼里面,这幢楼是市委常委楼,小楼的气魄无法和市委办公楼的高大宏伟相比,但是在楼外面,站岗的武警英姿飒爽,来来往往的人都得查证件,这一下就凸现出了这幢小楼的与众不同。
  陈京到门口,将自己的工作证拿出来,站岗的两名武警朝他行礼,在一楼大厅里面,政府秘书科王洋含笑往陈京走来道:“陈主任,您不用掏工作证,德高第一秘走到哪里别人都认识。”
  王洋是市长覃飞华的秘书,陈京和他见过一次面,市委和市政府工作协调,很多时候是两个秘书长要协调好,同时党政一把手秘书之间也要协调好,陈京看到王洋,就知道他有事。
  王洋和陈京握手,道:“陈主任,你今天初上任,但是初上任就遇到了烦心的事儿,临河县李副县长来了,他……他……他拦不住,直奔书记办公室就去了!
  我知道了情况,过来劝,可是一点用没起,他非得要见伍书记!”
  陈京皱皱眉头,临河前任常务副县长李红林,这正牵扯到最近市委要解决的一个大案,临河水库案!
  临河这个地方地处澧河的下游,海拔比较低,常年洪水泛滥,稍微涨一点水,澧河的水就会漫过河堤,淹没村庄良田无数。
  澧河治水的问题,从九十年代初就有人想办法做了这项工作,开始人们想到的是稳固河堤。
  但是临河这个地方因为地势低,河堤稳固了,内积水排不出去,内涝的问题无法解决。
  在这样的形势下,经过专家论证,最后有了在临河建大型水库的想法,临河水库项目纳入了国家水利工程中,投资十四个多亿,移民达到上万人之多。
  而临河县水库案,主要牵涉到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临河挪用移民资金案!第二件事是临河水库三号闸门豆腐渣工程案!
  这两个案子当初是沈林在任的时候处理的,临河挪用资金案涉案资金一千多万,最后处理了县移民局一帮子领导。而三号闸门的事情,当时追究了时任澧河副县长李红林的领导责任,免去了李红林的一切职务。
  这件事情本来就这样过了,但是沈林一倒台,各路媒体为了把沈林打下地狱,到处搜罗沈林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的事实。有个记者就查到了临河水库三号闸门的事情。
  当时承包临河水库大坝的一个包工头因为豆腐渣工程坐牢,记者采访他关于三号闸门的事。
  他大放厥词,道:“临河水库不止是三号闸门有问题,其实所有的闸门都是豆腐渣工程,只是三号闸门碰巧出事而已!”
  他还提到,称:“包工头也是没办法,工程款被当官的层层盘剥,到实施工程的时候,资金已经不够了!不偷工减料,不豆腐渣工程就没法生存要亏本!”
  他举例子说一个闸门按照国家规定造价要高达千万,但是真正承包的价格只有几百万,还有更多的钱是被上面截留瓜分了,只有那么多钱,能够建造什么质量的工程?
  这个包工头的口述,也似乎为水库大坝工程能够通过质监局检验找到了根据。
  关于包工头和临河水库事件的采访,被原封不动的通过媒体爆料出来,这一下引起了轩然大波,临河水库大坝下游的老百姓开始闹事、上访,在其他地方民间也对这件事高度关注。
  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此事,要求相关部门重新彻查此事,这一彻查,事情就变得相当复杂了。首先是被免去职务的李红林不干了,他开始翻供,开始不承认自己要负的责任。
  为了推卸责任,李红林先后爆料了临河水库工程的多项内幕,由于他只是撤职,并没有限制他人生自由。他单枪匹马跑到了中央水利部反映情况,然后又向省委反映问题。
  一通闹腾过后,事情越闹越大,最后省委出面把这事压下去了。
  但是压也压不住,民间的声音太庞大,就在伍大鸣上任前,临河就接二连三的发生群体事件,搞得矛盾很突出,非常不稳定!
  陈京没料到,自己第一天上班就遇到了这个难题,这是他事先根本就没预料的。
  幸亏王洋及时的提醒,如不然陈京冒冒失失的去办公室,还不知怎么应对这事!
  “这事在伍大鸣来之前一定要办妥!”陈京心中暗道,在这个时候,是绝对不能让李红林见伍书记的。这会给伍大鸣带来很多麻烦!
  临河水库事件很复杂也很微妙,处理这件事情,必须要统筹考虑,不能够轻举妄动!
  像李红林这样跑过见伍大鸣,伍大鸣该怎么表态?他如果正面表态,下面马上就会有议论,说伍大鸣要怎么怎么地!他如果赶李红林走,马上外界就会知道这件事,然后又会有许多不同的解读。
  目前的德高政坛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伍大鸣作为新上任的书记,也不可能被人利用!
  事情紧急,陈京和王洋握手告别后马上就往周青办公室跑,周青每天都早二十分钟上班,陈京到的时候,周青刚好拿着水壶浇花,陈京便把情况说了一下。
  周青脸色变了变,道:“走,我们去看看!”
  两人走到伍大鸣办公室门口,果然看到一名西装笔挺的中年人站在门口,眼睛不住的瞅楼梯口。
  “李红林,你怎么搞的?怎么又来了?你究竟想干什么?”周青大声叱呵道。
  李红林一看见周青,他道:“周秘书长,我要见书记又怎么了?当初沈林在德高的时候害我,难不成新任书记也要害我吗?我受冤这么久,替那么多人背黑锅,现在捣乱搞鬼的头子都倒台了,还不准许我们喊冤吗?“
  周青一听李红林说话难听,他道:“这件事情究竟如何处理,市委肯定会有妥善的解决办法,你也是党的干部,做事要按规矩,走流程,你难道不知道吗?”
  “呵呵,周秘书长!”李红林嘿嘿一笑,“你不要把我当三岁小孩,今天反正这样,我不见伍书记就不走,我非得见伍书记给我一个明确的态度!”
  李红林犟脾气一上,周青脸色很难看,这里毕竟是市委常委楼,真要发生大的争执,对市委的权威是极大的损害!
  陈京一看周青解决不了问题,他凑上前道:“李红林,你是不是觉得临河水库的事情,你就是绝对干净的?如果你觉得你是绝对干净的,我现在就带你去纪委杨书记那里把你知道的所有问题交代清楚。这事就一了百了了!”
  李红林一看陈京,他有些吃惊,道:“请问你怎么称呼?你说这话是威胁我?”
  李红林脸色涨红,周青道:“红林,解决问题有很多办法,并不一定要走这个极端。我明确跟你讲,现在你重要的是要耐得住寂寞,而不是到处捅篓子、捅事,那是被人利用,对你个人是没有好处的!”
  周青这句话说出来,李红林神色有些松动。
  陈京却清楚,是自己前面一句话起到了作用。李红林现在摆明是手上掌握有东西,而他的这些做派,就是要用自己手上掌握的东西做筹码,想洗脱自己的责任,甚至还要谋求利益!
  李红林神色松动了,周青连说带哄,将他哄下楼,他临走的时候,眼睛老往陈京身上瞅。
  陈京冲他道:“李县长,我姓陈,叫陈京!”
  李红林眉头蹙了一下,周青连拖带拽的将他弄下了楼,陈京却清楚,李红林是有话要说的,他究竟想说什么?他今天来的目的是什么?
  陈京心中念头转动,很快这个念头就被他掐掉了,不管李红林想说什么,在这个敏感的时候,都绝对不能让他见伍大鸣的。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二章 鸭梨山大!
  伍大鸣精力之旺盛,陈京可以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陈京上班三天时间,伍大鸣连续三天开了十场会,参加了五个不同单位举办的活动,走访了二十几个单位和企业,单独会见和集体会见的人可能要超过百人。
  短短的三天时间,干这么多事情,陈京实在是咋舌。伍大鸣累不累他不知道,他自己反正是累得虚脱。
  伍大鸣水平高,大部分讲话都是即兴讲话,但是有几个讲话必须要书面,比如参加市工商联年会的讲话、参加财税系统年终总结大会讲话等等。陈京为了整这几篇讲话稿,晚上绞尽脑汁,说殚尽竭虑都不过分。
  还好,通过努力整出的稿子基本还算合格,挑剔如伍大鸣给陈京还是肯定为主。
  但是,陈京的稿子要达到伍大鸣的要求,还真得继续努力琢磨。
  比如,伍大鸣在市工商联年会的讲话,其中强调要建设楚北地区经济大市,伍大鸣对“大市”这个提法就有异议,经济没有说大的,只有说强的。还有,德高市要建立中原地区物流集散中心,伍大鸣认为“中原”概括不准确,应该要说“中部”。
  这还只是小文字问题,更有大的,有些需要突出重点的地方,一定要巧妙的突出重点,陈京这方面火候把握还不到位。
  按照伍大鸣的说法,同样是传达文件精神,在工商联上的讲话,传达的精神和在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传达的精神要不一样。在工商联,面对的是私营个体企业老板,这些老总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关切。
  所以在讲话的时候,要着重讲符合他们关切的问题。一篇讲话要有小有大,小的是具体问题,典型问题,要切实涉及到会议对象的问题。而大的东西就是政策和方向,要彰显大环境、大气候,要从长远宏观规划的角度来着眼。
  因而,一篇成熟的讲话稿,不能太长,却要重点突出,观点明确,要符合实际,又要有政策方向等方面的大东西,这样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陈京的讲话稿给伍大鸣,伍大鸣讲话的时候不是照本宣科,这也恰恰就说明陈京的稿子水平还不到位,还需要努力加强学习,这对陈京来说,的确是不小的压力!
  ……
  周青做事情有个原则,什么事情都喜欢亲力亲为,他这个习惯是多年市委秘书长工作特质决定的。
  秘书长的工作细而杂,要当好秘书长,没有耐心是做不好的,在领导身边工作,亲力亲为,这是个态度问题。
  什么事情都依靠下属,依靠别人,领导依靠谁去?秘书长存在的价值就是要服务好领导,如果这个态度没有端正,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有成绩的。
  陈京到办公室的时候,周青正在伍大鸣办公室和他商量今天的日程。
  周青出来的时候,他将打印好的日程表递给陈京,道:“小陈,以后书记的日程表都打印出来,时间顺序要务求准确,这对你的工作也是个大方便!”
  陈京连连称谢,脸上的神色却有些不好意思。
  陈京毕竟没做过秘书,对有些工作还不是很熟练。像书记日程的事情,一般情况是需要陈京向秘书长了解日程的详情,然后牢牢将这些事儿记住,到了点儿就得提醒书记去按照做。
  陈京对这个工作每天很紧张,有时候还有强迫症,一搞不准就给周青打电话,周青提出以后把日程表都打印出来,显然是照顾了陈京的。
  说起来,陈京上班这几天和周青配合是不错,陈京大小事情都向周青请示,所以,伍书记身边的事情,周青都掌握得很清楚。
  而第一天,陈京在应对李红林的事情上,也是给了周青很大的面子。李红林的底牌是什么?无非就是和沈林一系有关系的一些事儿,这对周青来说,是很尴尬的。
  周青毕竟是沈林当年的大管家,李红林到市委大吵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