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官策 >

第436部分

官策-第436部分

小说: 官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够走到省委常委级别的领导,多多少少都有自己一套关系网,而这个网的上层结构,肯定是在京城,李逸风究竟是哪张网上的神仙?
  “老李,干监处有个陈京,这个人你熟悉么?”路仲强忽然问道。
  李逸风皱皱眉头,斟酌着该怎么回答,路仲强为什么突然会问到陈京,难道是因为外面的那些传言吗?
  他清了清嗓子,沉吟了一下道:“陈京自然熟悉,我们组织部最优秀的干部,这一次是被沙书记钦点要去香港学习的干部……”
  路仲强用手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子,道:“陈京在我们楚江省的年轻干部中真的最出色吗?”
  李逸风心中暗吐一口气,只觉得心里别扭。
  他和陈京不怎么对付,按照常理,他也没有帮陈京说好话的道理。
  但是此时此刻,路仲强这样问了,李逸风又摸不准他的意图,就不敢乱说话了,他点点头道:“应该可以这样说,陈京同志很优秀,年轻一代的翘楚,毋庸置疑!”
  “哈哈!”路仲强哈哈一笑,指了指李逸风道:“老李啊,你挺骄傲啊,都说你不常夸人,看来这个陈京的确是不错!”
  他顿了顿,道:“这样吧,你先别派他去学习,先让他留着……”
  李逸风心里咯噔一下,险些失态。
  陈京明天就要走的人,为什么突然要留下来?难不成路仲强是想在部里面掺沙子?
  李逸风嘴唇掀动了几次想说话,但是终究他没有开口。
  最后,他点头道:“行吧,我马上通知他,让他暂缓出去,对了,我该怎么跟他说这事?”
  路仲强淡淡的笑了笑,道:“不用说什么,就说另有安排!”
  (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八章 父亲的教诲!
  新的一年到来,变化很大。
  陈京准备去香港学习,而方婉琦也因为公司发展的需要,准备全新投入到工作中去。
  传媒公司要做大做强,楚江的池子小了一些。
  而且现在方婉琦的公司融资颇多,发展迅速,马上又要有投资上马,公司可以说是一天一变,和以前的缓慢发展不可同日而语了。
  因为陈京要赴港学习,方婉琦也干脆准备离开楚城,准备把公司总部迁至京城。
  儿子要赴港学习,准儿媳妇又要去京城发展,钟秀娟两老这几天心情可以说是空落落透了。
  连带着家里灵儿和早早都有些心不在焉。
  尤其是灵儿,这几天老是显得心思重重,小丫头样子可怜得很。
  舅舅要走了,她自己家里又买了新房子,爸妈要把她领回去住,她是一百个不愿意。
  陈京看得心疼,这几天晚上都让小丫头跟着自己睡,晚上半夜三更,灵儿都做梦喊着舅舅。
  不得不说,在舅舅家成长,陈京又疼她,舅舅外甥之间感情很深。
  在心疼之余,陈京对灵儿道:“灵儿,等灵儿上一年级的时候,舅舅准回来陪你读书,到时候还到姥姥家住,好不好?”
  灵儿眨着眼睛看着陈京,半晌道:“那我不上学前班了,直接读一年级。一年级的功课我都会呢!”
  陈京愕然,有些无语,他沉吟半晌,道:
  “灵儿真乖,灵儿会舅舅还不会啊,舅舅还要一年时间呢!”
  灵儿有些迷惘的看着陈京,道:“这太简单了,灵儿可以教你啊,那点事儿根本不用去香港学。”
  灵儿的爸妈过来接孩子,小丫头哭哭啼啼,陈婷月道:“这丫头跟舅舅亲,我要是也出门远行的话,可能她理都不会理我呢!”
  因为陈京第二天就要远行,陈灿两口子也来送行了,一家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热闹过后,孩子们哭哭啼啼的离去,方婉琦又在京城忙着筹备公司地址的事儿,最后家里走得就剩父亲母亲和他三人了。
  三个人在客厅,钟秀娟颇为动情,儿行千里母担忧,她就是忙活着收这收那,然后就是絮絮叨叨,说不完的唠叨。
  不知为什么,忽然之间,陈京就感动了,然后眼泪就忍不住要流出来。
  他走到阳台上点了一支烟使劲的吸着,眼睛看着熟悉似乎又有些渐行渐远的楚城。
  从这个角度看客厅里的父亲和母亲。
  父亲的头发不知不觉已经发白了,额头上和脸上的皱纹已经很深很深了。
  而母亲以前一直挺直的腰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佝偻了,一双原本很秀气的双手,现在也变得干瘦如柴。
  父母都老了,而且渐渐的更老。
  父母在,不远行。
  这是古人的孝道。
  可以现在的社会,很多时候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陈京又哪能做到这一点?
  而让陈京感触的不是这个,而是陈京忽然发现,自己这几年一直都在父母的身边,但是真正陪父母、关心父母的时间少之又少。
  自己整天脑子里想的都是工作,都是那些纷繁芜杂的勾心斗角,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之事。
  自己是不是有些舍本逐末,迷失自我了?
  此时的陈京,心中只有惭愧,只有内疚。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渐渐的平定心情,重新回到客厅,陈之栋站起身来冲陈京招手道:
  “京子,过来一下,我们到书房坐坐!”
  搬了新家,陈之栋终于有了书房,书房里的所有东西都是他亲自布置的。
  做了一辈子文化人,教了一辈子的书,直到老的时候才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这不能不说让人有些惭愧。
  书房的布置比较简陋,但是里面的书很多,都是陈之栋一辈子积攒下来的书。
  以前房子条件差的时候,他就用老式的箱子装着,堆在床下面,家里所有的床下面都是他的书。
  现在这些书终于可以放在书架上了。
  虽然大多数都已经破旧不堪了,但是陈之栋用心的将他们整理得整整齐齐,看上去书房里面相当的整洁。
  书房里唯有一样东西是陈京给陈之栋买的,那就是一套瓷质的茶具。
  陈之栋也爱喝茶。
  但是他喝茶没那么多讲究,就喜欢喝绿茶,茶叶浓浓的放,喝起来必须带有苦涩的味道,那样才感觉过瘾。
  坐在书房里面,陈之栋不紧不慢的把水烧开,然后给陈京和自己一人冲了一杯茶。
  “京子,喝喝,看看味道怎么样?”
  陈京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还不错!”
  陈之栋笑了笑,道:“京子啊,你父亲你自己了解,一辈子就是一个教书匠,有一点点文化,但是人情世故并不怎么懂。你大学毕业,又在下面工作了好几年,接触的人多了,关系广了,视野开阔了,社会经验也丰富了。
  说实在话,看到你这么有出息,我和你妈内心很高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陈京静静的喝着茶没有说话。
  像今天这样的场景陈京有些似曾相识,上一次这样的场景,那应该是差不多十年前的事儿了。
  那个时候陈京面临高考,陈之栋和陈京谈了一席话,那一番话让陈京受益匪浅。
  那一天陈之栋讲的话很简单、朴实,他只是告诉陈京一个事实。
  那就是马上陈京就十八岁了。
  父亲和母亲含辛茹苦养他成人不容易,十八岁是成人的年龄,意味着以后陈京更多要依靠自己了。
  父母在渐渐的老去,要长大成人以后一切要靠自己的陈京,必须要通过高考,然后才能给自己博得一个有希望的未来。
  而现在,差不多十年之后,陈之栋再次找陈京谈话,又会说什么?
  陈之栋喝了一口茶,晃动着茶杯道:“京子啊,你觉得这茶和平常比有什么不同?”
  陈京喝了一口茶,缓缓的摇了摇头。
  陈之栋道:“你有些迟钝了,你没感觉到这茶中有书的香味吗?”
  陈京一愣,心中凛然。
  陈之栋道:“喝茶都有书的香味,其实跟书在一起,就总有这样的味道。你现在有出息了,本事了,但我常常看你回来醉醺醺的,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呼朋唤友,好不热闹。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人情世故,这一块你擅长,我也很认同你。
  但是作为我来说,我跟书打了一辈子交道,虽然没有多少学识,但是我快六十年的人生经历有个体会,那就是常常和书在一起,人的品味要高很多,甚至人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也要强很多。
  生活有再多的苦难,但有书为伴,人自然就从容很多。”
  陈京满脸通红,如遭当头棒喝,怔怔说不出话来。
  陈京被人称为楚江才子,自诩文采风流,可是什么时候又悟得了这番道理?
  再说读书,陈京从澧河开始就告诫自己要读书,可是随着工作越来越繁忙,随着位置越来越高,自己读书的习惯又坚持了多久?就以这三年来论,自己又读了什么书?
  自己和方婉琦的新家,诺大的书房,花了几万块钱买书。
  崭新崭新的书放在书架上,自己在那里住了几个月了,又什么时候抽出过一本书来看?
  书的香味!
  陈京慢慢的再喝一口茶,在嘴中细细的品味,实实在在,有一种油墨的清香,这不是书的香味吗?
  这样的香味让人觉得宁静充实,让人觉得从容自在,让人觉得高雅舒服……父亲的话说得对,陈京觉得自己真的迟钝了,曾今的自己哪里会是这么迟钝?
  陈京忽然想到在几年前和胡悦喝酒。
  胡悦摇头惋惜,说陈京一个大好的苗子就这样被废了。
  当时陈京不以为然,还觉得胡悦太书呆子、太文人习气,当时胡悦就很恼火,质问陈京道:“三年之后你是什么样子你能想象吗?”
  陈京掐指算来,这还不足三年,陈京觉得自己真的变化太多了,是不是这也是一种迷失?
  “爸爸,您说得对!从今天起,我一定天天读书,以书为友!”陈京诚恳的道。
  陈之栋含笑点点头,道:“上次我看你在笔记本上留了一句话,说搞关系就像打铁,铁越打越热,关系也要时常联系越亲。读书也是一样,如果你天天读书,关系就会越来越近,就会越来越亲,得到的好处就会越来越多。
  我的体会,书中有一‘静’字,你要读到这个字就成功了一小半了!”
  陈京低头不语,他静静的听着父亲的话,背上早已经被汗水湿透,心中却渐渐的开朗。
  他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以后无论如何,不管什么原因,永远不能忘记读书,天天读书,陈京忽然发现,自己已经有太多需要读的书没来得及读了!
  “叮,叮,叮!”腰上的手机忽然响起。
  陈京拿起手机正欲挂断,陈之栋摆摆手道:“好了,我们就到此为止吧,出去陪你妈说会儿话,她年纪越大,越是多愁善感,心中舍不得你呢!”
  陈京站起身来恭敬的出门。
  手机响个不停,他将手机放在耳边接听……
  (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九章 米潜的约见。
  陈京几乎是在赴香港前最后的一刻被留下来的。
  这一次楚江省赴港培训一共有四十二人,基本都以副处级年轻干部为主,处级干部相对比较少,而像陈京这样在楚江政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实职处级干部更是仅他一人。
  从这一次派学习团规模和级别上看,明显比沙明德时代差了很多。
  有人形容沙明德派团是派的中坚力量,而现在这个团则才是真正的年轻干部。
  陈京是年轻干部,但是他的影响力已经算是中坚力量了,所以他在这一次四十二人的团队中是很引人关注的。
  为了这次外出学习,陈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
  他订了机票,收拾好的行囊,在香港找了住处,只等第二天赴港。
  可就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部里的通知,通知要求让他暂缓赴港!
  而因为这个通知,陈京又再一次成为了楚江政坛大家关注的人物。
  陈京为什么没有能成行?是不是省里对他的工作和去向又有了新的安排?
  还有一些人以讹传讹,说是省委组织部有人要给陈京穿小鞋,后来被某位省重要领导知悉了,制止了这件事。
  而这个说法似乎也恰好印证了省委组织部已经迫不及待的将干部监督处拆分的事实。
  干监处被拆分,被分为干监一处和干监二处。
  干监一处处长为原干监处副处长赵鞍山,干监二处处长则由骆春林担任,虽然干部监督两个处保留了以前的主要骨干,但是被拆散,然后充实了一批新的干部进去,陈京的影子也就渐渐淡去了。
  而有人便把这个事情说成是组织部有人要给陈京穿小鞋的佐证。
  相对于外面的各种传言来说,陈京也觉得很奇怪,但他很聪明的没有去打听。
  暂缓去香港,现在他又没有职务在身,他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在家里度假,闭门不出,安心读书。
  接二连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