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官策 >

第683部分

官策-第683部分

小说: 官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铭仁皱眉道:“你这小子说什么呢!这里轮得到你说话?”
  钟军嘀咕道:“我就随便说说嘛!我就觉得莞城的姜市长太不靠谱,舅舅信任这样的人,方向就错了!”
  他顿了一下,道:“不是有个成语叫啥?南辕北辙,舅舅的做法就是南辕北辙!”
  卫华嘿嘿笑了笑,低头喝了一口闷酒。
  陈京道:“钟军,你这个嘴皮子越来越油了,有这样说舅舅的吗?”
  钟军连忙抿嘴,吐了吐舌头,乖乖低下头不再说话,刚才的锋芒都收敛了起来。
  在陈京面前,他乖得很,陈京一生气,他也怕得很。
  这都是在经合办留下的阴影,也是源于他对陈京的崇拜。
  他步入政坛,陈京是他的领路人,陈京本身的才华和本事,他都亲眼见过。
  年龄上面,陈京比他略大一点,都在一个年龄范围之内,无疑没有代沟的陈京,有理由成为他崇拜的对象。
  陈京端起酒杯道:“卫书记,来,我敬你一杯!我还是一句话,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政法工作要以你为主,以前是这样认为,现在也是这样认为,希望你在以后的工作中,真正能够把这个大梁给挑起来!”
  卫华举杯和陈京碰了一个,道:“谢谢,谢谢陈书记!”
  他就杯中的酒喝干净,心中却苦涩不减。
  相比陈京来说,他还是觉得姜少坤影响更大一些。
  毕竟陈京是副职,而姜少坤却是正儿八经的市长。
  他靠拢姜少坤最后都落下了这个结果,真要是跟着陈京混,那可能还不如现在!
  所以,尽管今天姐夫给他创造了这样的条件,他还是不对陈京抱太多希望。
  陈京在莞城的底子很薄,工作还没有独立性,在方方面面还得看岳云松的眼色行事。
  现在政法系统格局已经成这样了,陈京也是不能做依靠的。
  唯一能依靠的恐怕只有自己。
  一想到这里,卫华心中有了几分振奋。
  当年韩信还受了胯下之辱呢,自己不过是一时的不得志,能算得了什么?
  机会总是需要慢慢等待的,自己多用心,多扎根到莞城的一线,终究有机会的。
  现任的代局长丁得均不就是个例子吗?
  那家伙整整八年没怎么动,他就硬是忍耐八年,把所有的锋芒都收敛了起来,现在这一动,就一鸣惊人,自己为什么就不可以向他学习?
  一顿饭吃完,时间已然不早了。
  陈京告辞离开蒋铭仁家,蒋铭仁亲自相送。
  他摆手让钟军和卫华先回去,然后伸手和陈京握手道:“小陈,对你我一直是看好的,书记也很看好你!而你在莞城表现出来的稳重也让我们对你更有信心,你好好干!”
  他另一只手拍了拍陈京的肩膀道:“卫华是个好同志,你用好他工作上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是有这个能力的!”
  陈京点头道:“谢谢秘书长的鼓励,我会努力!”
  (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三章 老革命,新问题!
  去粤州一趟。
  陈京趁机拜访了乔正清和周子兵。
  周子兵对陈京在莞城履新的表现很满意,他很高兴的对陈京道:“小陈,事实证明当初安排你去莞城是合适的。莞城的工作难度很大,现在看来,以后还会更有难度!但我对你们班子很有信心,觉得你们一定能做好!”
  周子兵的高兴是有理由的。
  陈京就莞城的工作向他做了汇报,整个汇报涉及到党群人事、经济建设、班子状态以及宏观规划等各个方面。
  目前莞城的前进方向还在周子兵设想的范围之内,还没偏离方向太远。
  更让他高兴的是,陈京通过这样的汇报,能给他信心。
  那就是莞城的局面陈京现在能够把握住,这对他来说是个喜讯。
  莞城是岭南政坛必争之地,现在省委层面博弈激烈,周子兵很多时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本来莞城他已经妥协放弃了,是关键时候黄宏远给他支招,让他安排陈京去,现在这个安排有了意外的收获,他怎能不高兴?
  两人聊了很久,周子兵叹道:“小陈,粤州和莞城不远,以后你可以常来。不瞒你说,自从你去粤州了,我们的牌局都停了很久了!”
  周子兵说这话,陈京心中还是颇为感动。
  周子兵的压力他清楚,最近娱乐少肯定不是因为自己去了莞城的原因。
  而是现在岭南面临的压力大,作为政府一把手,周子兵现在要忙着出成绩。
  但是周子兵能这样说话,这说明了他对陈京的重视,两人的关系自然就近了一层。
  陈京告辞的时候,周子兵还亲自送他。
  最后他握着陈京的手道:“小陈,在莞城你有想法可以大胆的去干,你是个胆大心细的人,现在咱们的发展缺的就是有开拓精神的人,太过因循守旧,那是绝对不行的!”
  陈京点头道:“省长,我一定努力去干,大刀阔斧,不辜负您的期望。”
  从周子兵那里吸收到了正能量,陈京回到莞城就自信了很多。
  现在莞城的局面就这样,问题主要集中在中下层。
  上面的意志难以贯彻下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莞城长期以来干部制度有缺陷,据陈京了解,有一些乡镇一把手在原地十几年不挪窝。
  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官场之中滋生地头蛇。
  而区县很多局的一把手也是如此。
  这些人长期活跃在莞城一线,可以说是身处改革最前沿,多年的摸爬滚打,早就把自己下面的一片天经营得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了,这样的情况在莞城是常态。
  倒处都有保护伞,四面都是地头蛇,这是莞城比较深刻的问题。
  而在市一级层面上,无论是岳云松还是姜少坤,抑或是陈京自己,都是初来乍到。
  大家可能都能看到问题,但是在高层的决策上面却分歧严重。
  尤其是对各自职能的划分方面,都想贯彻自己的意志,这是很让人尴尬的地方。
  岳云松在莞城人事问题上面是下了大力气的,从他履新以来,各区县的一把手基本已经完成了调动,但是这样的做法还只是皮毛,并没有触及到根本的东西。
  莞城还要大改革,还要更深入的做工作。
  莞城市委,秘书长王其华像往常一样走进陈京的办公室。
  王其华现在学得乖了,以前他每天只去岳云松的办公室,也不知他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有了每天到陈京办公室汇报工作的习惯。
  随着接触多了,王其华来得也更勤了,几乎每天都来问寒问暖一番。
  今天来他笑容满面,对陈京道:“陈书记,我们马上有个老干部座谈会,岳书记的意思是希望您能参加,您看……”
  陈京抬头道:“老王,座谈会很重要啊,书记自己不亲自到场?”
  王其华不自然的道:“不瞒陈书记,莞城的老干部不好伺候。书记上任之初搞了一个座谈会,搞得不是很成功,所以这一次他想暂时放一放,有个别老同志啊,思想觉悟问题很严重,尤其希望对党委的工作胡乱指责。
  书记认为此事他不宜参会,还是希望您去能够替他挡一挡。”
  陈京愣了愣,道:“那好,给书记挡子弹义不容辞,你安排好日程,我去会一会咱们的老同志!”
  陈京和莞城日报的几个记者不打不相识,尤其是苏卫华,他是个莞城通。
  因为他,陈京了解了很多莞城不为人知的事情。
  比如说老干部座谈会的事儿。
  岳云松履新开始就想到搞这个座谈会,而且还提出要把座谈会常态化,要多从老干部身上吸取养分。
  可是在第一次座谈会上,他就遭到了几个老干部的围攻,简直是下不了台。
  那一次他丢了颜面,虽然最终据说他和有几个老同志和解,而且他还登门拜访的几个老干部。
  但是这事在他心里总不舒服。
  他毕竟是组织任命的市委书记,莞城上下理应要对他有信心!
  可是老同志们似乎根本不买他的帐,这是他觉得很恼火的地方。
  今天王其华说了实话,估计这个实话也是岳云松有授意的。
  王其华走后,陈京就在办公室琢磨。
  也难怪岳永松会想到发挥老干部的余热,现在莞城的局面,形象一点比喻就是像刺猬。
  刺猬抱成了团,真不知道从哪个地方找突破口。
  下层各方利益纠葛,既得利益群体势力强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可是不改又不行,火烧得太旺了又会伤及自身,这是很难把握的工作。
  如果能够得到老干部的指点……陈京摇了摇头。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这次去粤州没能拜访贺军可能是个错误。
  处理这一类问题,贺军最擅长,向他多取经,保不准就能找到好的路子。
  他仔细想了一下,看了看表,还是硬着头皮拨通了省委的电话。
  运气还不错,贺军的秘书蔡真一听是陈京的电话,他没怎么为难,只是道:“陈书记,你让我先去看看书记忙不忙,如果忙你就换个时间再打!”
  陈京在电话这头等了大约四五分钟。
  电话传来“嘟!”“嘟!”的声音。
  接着就听到有人抓起了电话,贺军熟悉的声音从话筒中传过来:“是小陈吧?难得你给我一个电话啊!”
  陈京连忙从椅子上站起身来,道:“贺书记,实在是打扰您了!我长话短说。我是向您请教的……”
  陈京很直接的把自己想组织老干部座谈的想法向他做了汇报,很诚恳的向他请教解决问题的对策。
  贺军在电话那头愣了一下,没料到陈京赫然直接就这样请教。
  说起来他和陈京关系并不算太深,陈京也不是他的人。
  要知道这样的请教,完全牵扯到了为官的一些经验和心得,有些话甚至是不能直接说的。
  但是转过来一想,陈京是个晚辈,两人以前有过多次接触。陈京如此“诚恳”的请教老领导,他能不回答?
  显然,陈京就是把握到了这一点,可以说是厚着脸皮,硬着头皮打了这个电话。
  在电话那头纵然是贺军也不得不感叹。
  陈京人虽然年轻,但是成功绝非偶然。
  在关键的时候能够拉下脸面,能够不怕拒绝,心中有了目标,就敢于去尽最大努力付诸实施,一般的干部恐怕没这本事。
  有些人爱惜面子,把面子看得很重,很矜持,这些人都该和陈京学习。
  贺军沉吟了一下,道:“小陈,你的思路没错,在座谈会之前,你可以单独做做工作嘛!我给你介绍一个老同志,以前组织部的老部长张思,我和他是老伙计,你打着我的幌子去,他不会不给面子的!”
  陈京一听贺军这样说,大喜过望,道:“谢谢贺书记,您这一点拨,让我茅塞顿开!谢谢,真心谢谢您对莞城的支持,有了您的支持,我们一定能把工作做好!”
  贺军忍不住笑骂道:“你这小子,嘴巴像抹了蜜糖似的。我跟你说啊,工作的事情要自己琢磨,今天下不为例!你的工作我下次有机会来莞城要检查,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做得够好了!”
  挂断电话,陈京暗暗舒了一口气。
  工作就是这样,有时候把面子看轻一点,就能够有意外的收获。
  如果不是贺军刚才的指点,陈京自己冒冒失失的一头扎进去,估计又会和岳云松如出一辙,市委书记已经闹了一出笑话,市委副书记再闹一出笑话出来,市委的威信可能就丢到家了。
  陈京把张国民叫过来,道:“国民,你马上去办件事,去找家渔具店,找个懂行的专家给我挑一根鱼竿,海钓用的,档次不一定高,但是一定要好使。你要找专家给我挑!”
  张国民愣了愣,道:“鱼竿?书记您去钓鱼?”
  陈京摆摆手道:“你少废话,按我说的去办就成。我送人用的,包装不能坏,这钱我自己掏,你先给我垫上,我回头再给你!”
  张思陈京久仰大名。
  这个在莞城组织部干了十几年的老家伙,在莞城政坛是名副其实的元老,得重视这个人啊……
  (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四章 直接宣战?
  市委小会议室。
  今天常委碰头会主要是研究政府近阶段拟定出台的一部分经济政策。
  姜少坤执政莞城以来,对经济发展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点是刺激、第二点是项目,第三点是规范。
  所谓刺激,一是大力刺激消费,政府拟定建立莞城商务中心,要把莞城千万人口的消费牢牢的吸在莞城本地。
  另外的刺激是政府要出台一系列的政策,要拿出大把的资金来引导企业改革,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要在全市范围内面打造一批优质制造企业出来。
  刺激之外就是项目。
  政府投资项目按照姜少坤的规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