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官策 >

第756部分

官策-第756部分

小说: 官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国民愣了很久,心中难掩狂喜,道:“是,陈书记!我一定认真工作!”
  陈京轻轻笑了笑,挂断了电话。
  在莞城干了这么几年,他忽然发现临走的时候自己需要安排的事情竟然不是很多。
  除了张国民和陈立中外,陈京在莞城也没有多少自己人。
  这种感觉有些奇怪,陈京在莞城立足,在莞城树立威望究竟靠的是什么?
  实干!干出成绩,干出老百姓需要的成绩,就这样!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体会,这样的领悟,对陈京来说是一次不小的蜕变。至少他在履新蓉城之前,并没有这样的体会,或者说体会没有如此深刻。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让一方老百姓服气,让一方老百姓尊重,这就是能立足的根本原因,除此以外,其他的都不足道哉!
  (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莫大荣耀!
  不得不说政治很奇妙。
  本来乱糟糟的莞城,因为王其华事发以后,反而政局一下稳定了。
  岳云松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在会上常委会做出了立刻转移工作重心到经济建设上的决策,全市十几个区县一起行动,开始力推系列经济改革政策,宣传部门矛头全部转向了报道经济,挖掘改革经验和亮点,全市掀起了一股推进经济改革的大热潮。
  在这样的微妙局面下,陈京在莞城最后的时光过得很悠闲。
  现在他负责的工作基本都在放手,政法委卫华开始主导工作,虽然他和公安局丁得均之间分歧依旧不少。
  但是市一级层面上的冲突暂时的平静了,他们两人的矛盾也不再像以前那般凸显。
  另外,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部门工作,陈京也不再直接参与,他们独挡一面,直接对书记岳云松负责。
  在年前最后一次市委常委会上,陈京也辞去了走马河区委书记的职务,有心人已然清楚,陈京可能在莞城留不了太久了。
  陈京离开走马河的当天,走马河那边安排了一场盛大的欢送会。
  欢送会上,陈京成为了主角,来自全区各条战线一百多人参加了欢送会,会议现场气氛之热烈,超过了陈京的预料。
  而更出乎陈京预料的是,有很多群众自发聚集在区委门口打起了横幅,对陈京的离去表示欢送,那一天下了小雨,区委门口的人越集越多,很多人在雨中高喊“陈书记别走!”、“陈书记,走马河需要您!”这样的话,陈京并没有前去和民众告别,但是他站在自己的办公室可以看到外面的情形。
  他内心很激动,也很欣慰,那一瞬间他真情流露,眼圈中泛起了红润。
  也就是在这个雨天,市长姜少坤外出视察,车行到走马河天心街被死死的堵住了。
  随行的关开顺很急躁,下车跑上前去要求正在执勤的交警,让他立刻想办法让领导的车队先行。
  而交警很耐心的跟他解释,说天心路交通可能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因为今天走马河陈书记卸任,前来送行的人太多了,人车挤在一起,道路基本被堵死了!
  这位年轻的交警建议关开顺,最好是让领导的车队绕行,这样可能才不会耽搁领导的时间。
  关开顺问题没解决,回来只好如实的跟姜少坤禀报情况。
  姜少坤微微皱了皱眉头,良久没说话,他是把车后窗的玻璃悄悄的放下来,静静的看着这整条路上拥挤的人和车。
  在人流车海中,他看到了一副巨大的标语:“陈书记,走马河人民永远感谢您!”
  他轻轻的哼了一声,扭头对身边的关开顺道:“陈京在走马河还是干了事实的,他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开顺一愣。
  姜少坤可不常夸人,尤其是对陈京,姜少坤可从来都是不屑一顾的。
  今天从他嘴巴里竟然说出这样的话,这太让人吃惊了。
  外面人声鼎沸,姜少坤让司机掉头绕道,关开顺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喧嚣,他精神有些恍惚。
  莞城的官不好当,这是几乎所有莞城干部的共识。
  可是陈京在莞城几年,上面的关系保持得很好,同僚的关系不算太差,下面老百姓更是拥护他到这种程度。关开顺也不得不承认,陈京在莞城是成功的干部。
  可能整个莞城,陈京也是唯一成功的人。
  “市长,我听说陈副书记要调动了?是不是?他下一站可能去哪里?”关开顺有些好奇的道。
  姜少坤轻叹一口气,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莞城可能留不住他了,这个池子太小了!”
  说这句姜少坤神情有些萧瑟。
  几年前他下放莞城可是踌躇满志而来,在来之前他更是立下了豪言壮语,他表示在多年之后,他会再进省委。
  只是那个时候他的身份就不是督查室的主任了,他的目标是省委常委,住处也是岭南最神秘的常委院。
  可是几年下来,他今天忽然发现自己现在想留在莞城都变得如此艰难了!
  曾经一度他很消沉,尤其是他和岳云松争斗最激烈的时候,他不止一次的抱怨过,认为莞城这个地方太乱,风气太差,严重制约了他的工作。
  他觉得内心很愤怒,很不服,也很失望!
  但是今天他看到陈京,他忽然觉得自己可能错了!
  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没有理想之国,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放眼整个岭南,又哪里能够找得到真正适合他姜少坤施展才华的地方?
  为官在任,本来就是戴着镣铐跳舞。
  要在恶劣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改变现有的生存环境,这才是体现官员能力的地方。
  陈京在莞城做到了这一点,而他姜少坤没有做到。
  所以陈京是胜利者,他是失败者!这就是两人不同的结局。
  当天莞城新闻播报了走马河万民送书记的盛况。
  而这一盛况一经播报,立刻引发众多媒体转载,在共和国现在的环境下,官员的公信力降到了极低的程度了。
  现在这个时候能够出现这样一幅万民送书记的场景,无疑是一大新闻。
  而这样的新闻在网络上也迅速被热议。
  陈京的简历,身份也被网民搜索了出来,陈京在莞城打击犯罪,推行改革的事迹,通过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传播,已然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
  不得不说,因为这件事情,陈京的知名度大幅提高。
  有网民热情的留言,称像陈书记这样的领导,是国家之福,希望共和国各地区能够涌现出更多的“陈书记”。
  还有网友称,在官员公信力低至冰点的时候,突然冒出一个受人民爱戴的书记,这对社会和人民的鼓舞,是无可估量的。
  另外,还有网友希望年轻的陈书记能够不骄不躁,再接再厉,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为老百姓干实事,干好事,因为人民需要这样的领导!
  ……欧朗酒店,陈京请客,陈立中、张国民两口子、宋先桥两口子是客人。
  虽然陈京一再强调这是一顿便饭,但是因为是他请客,整个饭局档次还是相当的高水准。
  陈京要离开莞城的消息最近也传开了,关于陈京的下一站去向也成为了莞城政坛最近热议的话题。
  有人说陈京要提拔进省纪委,担任纪委副书记,又有人说陈京要调任海山市市委书记,海山是陈京工作过的地方,陈京对那里很熟悉,他在那里也很有威望。
  接下来几年,省委会重点发展海山,而陈京是省委某主要领导钦点的海山书记。
  还有一些荒诞的传言,说陈京要调任某重要国企担任高管,因为有领导看中了他的经济方面的才华。
  反正这些传言都各有各的理由,能够引发人无尽的遐想。
  在酒桌上陈立中端起酒杯道:“书记,都说莞城池子太小,容不下您,我老陈心中纳闷,究竟要多大的池子您才能发挥?您能不能给我们透露一下?”
  陈京瞪了他一眼,道:“你这个老陈,就尽听外面那些不靠谱的传言去了。你当我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莞城还容不下我?”
  他顿了顿,道:“我跟你们透露一点信息,这次我暂时还不算是离开莞城,因为我下一步是去学习!去中央党校学习,知道吗?”
  陈立中夸张的瞪大眼睛,道:“哇,中央党校。咱们可只是听过,从来就没见过!”
  他扭头看向张国民和宋先桥,道:“中央党校是什么地方你们知道吧?那里是培养党总书记的地方,也对啊,也只有那个地方才容得下咱们书记,你们说是不是这样?”
  陈京佯怒道:“我说你这个老陈,你是寒碜我是怎么的?不见你这么损人的啊!”
  陈立中讪讪一笑,道:“我就是这么想的,不带半点虚情假意,我可以发誓!”
  “哈哈!”陈立中的样子搞笑,大家都笑了起来。
  陈京夹了一夹菜,也不再理他了。
  过了一会儿,陈京停住了手上的动作,转头对三人道:“对于你们几个人的安排问题!我琢磨了一下,老陈你继续在公安局发展不错,这一次姜市长提名你为常务副局长人选,顺便也可以解决你级别问题,我认为这对你是好事,希望你能把握!
  先桥你在经贸局也有展露才华的空间,昨天高局还给我通了电话,称赞了你。
  高明华是个办实事的人,你配合他工作也能丰富工作经验,我认为也不错!”
  他眼睛盯在张国民的脸上,道:“国民,对你的安排。我准备让你去走马河锻炼锻炼,走马河现在需要政府分管领导,你的资历也打熬得差不多了。在走马河干一个副区长,你有发挥的空间。
  拥军同志如果不出意外他会担任书记,拥军做事很扎实,也很正直,我跟他谈了你的事情,他表示欢迎!
  反正机会我是给你创造了,能不能够把握住,那就得看你自己是否争气,我能做的就是这些了……”
  (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密集履新!
  中央宣布省市重要干部任命。
  岭南省省长周子兵调任苏北省省委书记受到了国内外媒体极大的关注。
  虽然在此前关于周子兵的去向国内外媒体有很多议论,而中央的这个任命也都在大家意料之中。
  但是周子兵从共和国最发达的省调任到共和国第二发达的省担任省委书记,这还是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岭南的省委书记一直都是高配,这样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让省长难以真正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常常是书记将省长的光芒彻底的掩盖。
  实际上周子兵在岭南一直都很低调。
  他甚至比不上贺军的名气大,但是周子兵很聪明,也很务实。
  这么多年在岭南,他已然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班底,他在充分配合书记工作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自己作为省长的作用。
  岭南的经济这几年起起伏伏,但是一直都保持稳中有升,一次又一次的让那些经济专家的断言成为历史,周子兵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周子兵在岭南最得意的政绩是临港和粤州两地的发展。
  周子兵在临港提出临港应该走高新技术路线,并且他亲自主持帮助临港召开了第一届高科技产品交易会,现在这个交易会成为了整个共和国最致命的高新技术产品交流会,临港的城市地位也因此提升了不止一个台阶。
  另外,由于周子兵在好几年前就提出临港发展高新技术的观念,而且也为临港走这条路创造了便利条件,夯实了人才、资源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他的这些观念被认为是相当超前的。
  而粤州日益巩固一线城市的地位,在经济总量上向京城和黄海靠拢,作为一个省委城市,对直辖市造成如此大的冲击,这在共和国历史上也仅有粤州一地。
  周子兵在粤州第一次提出“南大门”经济模式。
  粤州是共和国的“南大门”,这在很多年前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同。
  但是真正把南大门和经济挂钩,周子兵是第一人。
  周子兵南大门经济模式就是鼓励对外贸易,努力打造粤州全国贸易之都的形象。
  他曾经提出一个宏观的设想,这个设想极其狂妄,他希望在十年内共和国一半的进口产品走粤州,而另一半的需要出口的产品也走粤州。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粤州极其周边建设了共和国吞吐能力最强的港口,粤州极其周边拥有全国最便捷的公路和轨道交通,粤州也拥有全国最为便捷发达的物流系统,这都是周子兵在岭南所打造的赫赫政绩。
  由于受到了关注,周子兵的这些政绩也被人在媒体上提起。
  而媒体和社会各界都认为,周子兵正是通过这些政绩,让中央认识到了他的价值。
  现在苏北经济发展迅猛,共和国经济发展在“岭南模式”之后,现在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