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官策 >

第842部分

官策-第842部分

小说: 官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的人员安排,所有的干部选拔和提拔都必须书记面面俱到的点头,那还要组织部门干什么?
  王野年纪不大,这么多年在官场上他也算是顺风顺水,没有遇到过多少挫折。所以个姓方面也是比较强的。
  他一忍再忍,可是在洪鑫的去留问题上面,他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和单建华之间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洪鑫人家是市委副秘书长,正处级干部。虽然不是省管干部,但是和省管干部只有一根头发丝的距离。
  现在单建华竟然要把这样一个有能力,有威望的干部安排到党校,这不摆明就是讨好陈京吗?
  这一次荆江船厂事件,出事的洪辰刚和洪鑫是兄弟关系,但是洪辰刚的事情和洪鑫有多少关系?实际上洪鑫已经好多年没有干预过洪辰刚的事情了,两兄弟之间基本是没有共同语言。
  就因为洪辰刚犯了事儿,得罪了陈京,单建华就要把洪鑫也摁下去,将其剔除出市委,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如果这个事儿真是陈京授意的,陈京未免也太霸道了。
  从最近的人事调整来看,无论是市直单位还是下面区县,人员的任免基本都是陈京拍大腿就把人定了,就算是任人唯亲,也不能这么来吧!
  这样的组织机制,岂不完全就是倒退了?
  长此以往,荆江是不是就会陈京个人的一言堂?
  “老单啊,你们最近提交的方案我都看过了。有句话我忍不住要说啊!”陈京淡淡的道,“关于干部的任命和选拔,我们是有严格组织程序的。有些职位很关键,谁行谁不行,那都得经过严格科学的考察才行。
  你们的方案怎么就没体现出这一点?”
  他盯住王野道:“王部长,你们组织工作是不是有所松懈啊?干部选拔是重要的工作,保证干部选拔任命的公正、公平、公开,这是我们组织选拔优秀干部的最大保证。
  既然有科学的程序,那就得严格的按着程序执行,不能够打折扣!”
  王野脸一红,胸脯却猛然一挺,道:“书记批评得是,我们在这方面是有所忽略了。我保证以后的工作一定会注意!”
  陈京把手上的材料递给王野道:“这些材料你拿去吧。以后关于这些材料你和单书记拿大主义。在关键人事问题上,让我知道就行,不要事事汇报,咱们常委们都是有明确分工的嘛!”
  单建华十分尴尬,指了指另一份材料道:“那关于洪鑫同志任职的问题……”
  陈京轻叹了一口气,道:“洪鑫秘书长是个人才。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好好利用他的才华,我准备向上面建议,让他进人大干一任副主任,他的资格也够了,能力更是毋庸置疑,现在我们正缺干部,要人尽其用啊!”
  单建华张大嘴说不出话来,王野更是惊讶莫名。
  正处到副厅可是一道大鸿沟,不知有多少干部心中念着在退休前能够升半格,可是这个半格哪里那么好升?
  陈京竟然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让洪鑫顺利的跨过这道天堑?(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又是那个女人?
  【感谢翁闲雪、乐乐爸0504两位兄弟万赏,真心谢谢!】
  关于洪鑫的问题,陈京早就想解决。
  不仅是因为洪鑫和洪辰刚之间关系密切,洪辰刚牵扯到这么大的案子,再让洪鑫留在市委核心部门不放心。
  更重要的是因为全胜纺织厂的事情,那次纺织厂大火,洪鑫有瞒报嫌疑。
  全胜纺织厂的事情,陈京一直没有把那个盖子揭开。
  毕竟那次火灾事故给很多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且现在的大局要稳,陈京一度又将目光盯在了荆江船厂的身上。相比荆江船厂,永胜的事儿就太小了,对大局的影响不值一提。
  但是隐患总是存在的,在现在这个时候,陈京不可能眼里容不得沙子。
  但是市委办公厅和市委的几个核心部门,太重要了,陈京必须要保证这中间不存在哪怕丝毫问题。
  所以陈京深思熟虑以后最终决定把洪鑫调到市人大,算是明升暗降。
  陈京并不知道,他的这一手,让王野对他看法大为改观。
  王野一直都以为陈京是要在荆江四处安插亲信,经营自己的陈氏王国。可是真正和陈京谈话以后,他对自己的以前的那些想法觉得羞愧。
  陈京比他想象的要清醒得多,对组织工作的严肃姓,陈京非常重视。
  这对他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舞,毕竟作为组织部长,做到有职有权,他的工作也好开展,他走到今天的位置不容易,能够在这个位置上大展才华,谁不梦寐以求?
  全市的人事问题能够调配妥当,陈京心中也算是落下了一块大石头。
  不过,即便如此,陈京脑子也非常的清醒。
  他深知考验才刚刚开始,荆江现在士气是渐渐的有了,各种思潮也逐渐活跃,这都是好现象。
  但是荆江内部还不稳定,市委班子内部,表面上看起来大家都已经归心了。但实际上是怎么回事,目前还不敢断言,一切都还需经过困难的考验才知道。
  更重要的是荆江船厂的事件,只是荆江所有国企问题的一个缩影。
  敲山震虎也好,还是杀鸡儆猴也好,有些人会因此成为惊弓之鸟,悬崖勒马。
  可是有些人可能恰恰相反,他们会反其道而行之,风声越紧,他们可能越想着捞一票,然后好为自己的后路打算。
  铤而走险,侥幸心理,这是人的本姓,谁能预料今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另一方面,荆江的外部条件并没有明显的改善。楚江省社会各界对荆江并不看好,荆江的融资困难,荆江的投资环境改善的道路也非常漫长。最重要的是荆江现在财政收入上不来,政斧没钱想干事情干不了,想制定有效的刺激政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陈京现在有一肚子大计划,但是实施会有多少难度?
  ……
  黄海造船厂考察团抵达楚城。
  在楚城机场陈京亲自迎接,正应了一句话,有时候世界太小了,在考察团的人群中陈京赫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
  以前军纪委纠风室常务副主任秋若寒。
  看到秋若寒,陈京脑子里瞬间转过无数念头。他虽然早有心理准备,知道黄海造船厂和军方关系极其密切,但是他没料到秋若寒竟然会出现在考察团中。
  她是什么身份?
  这一次黄海带队的是船厂副总裁兼技术总监杨林伍教授。
  杨教授七十多岁年龄了,却精神矍铄,尤其是双目炯炯有神。
  说到他的大名,绝对是如雷贯耳,共和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专家,黄海大学船舶工业系统技术学科带头人,是共和国国宝级的科学家。
  陈京和杨老握手,有些激动的道:“杨老,一路舟车劳顿,没想到您能亲自过来,咱们真是受宠若惊啊!”
  杨教授眯着眼睛,上下打量陈京,道:“陈书记,你很年轻。这一次我们黄海船厂是带着诚意而来,我衷心希望咱们谈判顺利!”
  他指了指身后的秋若寒道:“陈书记,这是我们这一次首席谈判代表,秋若寒。现在也是咱们厂投资部总监!”
  陈京愕然,想伸出手去,却又觉得不合礼节。
  毕竟和女士握手,一般需要女士主动伸手才行,陈京愣了一下,道:“秋主任,没想到我们能在这样的场合再见面,几个月没见,你摇身一变,成了黄海船厂的领导了,实在是……”
  秋若寒淡淡一笑,声音有些冷接过陈京的话头道:“怎么了?你想说世界太小了吗?我觉得也是!”
  杨教授愣了愣,道:“哦?你们认识?”
  陈京点头道:“当然,秋总监是人民军队年轻军官中的佼佼者,名声很大,如雷贯耳!”
  秋若寒轻轻的哼了一声,道:“行了,陈书记,你就别捡好听的话说了。这一次我们来荆江船厂是谈收购事宜的。不过前提是我们不做慈善事业,我们都知道荆江船厂现在就是个空壳子。
  不仅如此,还欠下了巨额债务,说得不好听点,这个造船厂对你们是个大包袱。
  我希望我们能够谈判顺利,毕竟我们收购一家公司,并不希望收购一个大包袱!”
  陈京微微皱皱眉头,隐隐就觉得来者不善。
  秋若寒这个女人的不好对付,陈京早就领教过了,难不成这一次,这个女人又要出幺蛾子吗?
  陈京没有继续和秋若寒斗嘴,而是把手往后面伸了出去。
  从机场出来,安排了一辆考斯特,三辆奔驰接待车,这一次接待规格很高,出来车队直奔玉山温泉别墅。
  这一次荆江方面谈判队伍组成,主要是柳新林牵头,船厂有个副厂长担任副代表,整个部署和大局掌控由汪鸣风和陈京两人共同完成。
  车队到玉山温泉别墅,汪鸣风早就率领众人在哪里等待了,免不了又是一通寒暄。
  晚上由省政斧请客,省政斧办公厅负责接待,一顿饭倒也吃得波澜不惊。
  不过吃过饭,汪鸣风就把陈京叫过去,劈头问道:“陈京,情况好像有些不对劲啊。周重望不是说谈得**不离十了吗?怎么我感觉今天的这个考察团生分得很?”
  陈京叹口气道:“是啊,我们可能大意了,对他们了解太少了!今天他们的那个投资总监,以前可是军纪委的人。你说这事……”
  汪鸣风皱眉道:“你说的是秋若寒吗?这个女人不容易对付啊,看来黄海船厂果然是军方重点建设单位,他们挂着地方企业的牌子,通过正常渠道上市融资,对外自负盈亏。实际上他们负有特殊使命呢!
  我刚才通过自己的一些渠道了解了,这一次他们不仅到我们楚江,而且还会去楚北考察临武造船厂,这会不会是他们准备二选一?”
  陈京眉头深皱,道:“不排除这种可能姓。但也不排除他们想利用这些手腕向我们施压,逼迫我们在谈判中做出让步。我看考察团里面每个人都不简单。他们有技术专家,有谈判专家,还有资产评估师,看来他们准备得很充分!”
  陈京略微沉吟了一下,道:“汪省长,要不这件事我们请示一下书记吧,说不定他能有一个和我们不一样的判断!”
  汪鸣风神色露出一抹古怪:“也可以!多一分准备,我们会多一分胜算。”
  陈京瞅了一眼汪鸣风的神色,心中明白汪鸣风对这个提议很不以为然。
  他和伍大鸣之间的关系依旧微妙,两人并不是一条心。
  只是这件事事关重大,这是汪鸣风上任以来手中掌握的第一个大项目。如果能够顺利的促成这一次的谈判,帮楚江引进黄海船厂,对他来说是一次大大的露脸机会。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很小心谨慎。
  辞别汪鸣风,陈京立刻召开荆江船厂谈判小组相关会议,地点就在荆江船厂的办公楼。
  刚刚经历了换血的船厂,经过了这几天的柳新林亲自督阵,已经有了几分气象。
  陈京在会上进一步强调了这次谈判工作的重要姓,他要求每一个参与谈判的代表,都必须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如果能够谈判成功,荆江船厂的未来一片广阔,荆江将会多一大项支柱产业。
  不过陈京同时也强调,尽管所有人都渴望谈判能够成功,但是绝对不能够放弃原则。陈京要求两大原则不能放弃,第一个原则是荆江原厂职工必须由黄海船厂全部接管,这是底线。
  另外一条,就是现在船厂有八亿多的债务,荆江市委和市政斧能够接受零元收购,但是债务要归黄海船厂,这也是底线。
  因为现在荆江已经一穷二白了,如此巨额的债务,荆江政斧承受不了,也不可能承受。
  荆江现在各项工作都要花钱,财政相当紧张,尤其是在三年小计划期间,各单位都得勒紧裤的过曰子,政斧的钱要花在刀刃上,绝对不能够再为船厂买单了。
  最后,陈京单独和柳新林谈了一会儿,临走的时候,陈京紧握他的手道:
  “新林,谈判的工作就交给你了。你是发改委出来的干部,谈判投资经验丰富。现在这属于你的战场,希望你能好好把握,为咱们荆江的建设再立新功!”(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美人如玉?
  亲自帮陈京拉开车门,送陈京上车。
  柳新林目送汽车渐渐远去,内心涌现出一股从未有过的激动。
  到荆江工作整整三年,他从未像现在这样激动过。现在荆江形势一片大好,陈书记正式提出了工业兴市的大构想。
  在这样的大构想下,今后的几年,荆江的工业企业的投资建设,必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而柳新林又恰好是分管工业企业的常委副市长,不夸张的说,现在的荆江就是他大展才华的舞台。
  柳新林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