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官策 >

第905部分

官策-第905部分

小说: 官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京就说短短的五个字,没有一句多余的寒暄话,也没说什么您走了,楚江受到了损失什么的,更没说自己很意外一类的话。
  他态度淡定,不卑不亢,而周围的人也纷纷侧目。
  毕竟陈京和徐自清的尴尬关系,楚江上层官场人尽皆知。
  徐自清这次离开楚江,很多人都认为徐自清是无法在楚江干下去了,才被迫离开。
  有人甚至断言,徐自清的政治生命可能就要因此结束了。
  可是政治这东西,太过难以捉摸,徐自清这次离开楚江,却出任了国家|能源局局长这样的要职,虽然能源局不是正部的架子,但是能源局长都是发改委副主任兼任,一把手一般都是正儿八经的正部级干部,而且是实权干部。
  这样的位置是很让人侧目的位置,现在这一刻,谁还认为徐自清是主动离开楚江的?
  徐自清脸上露出微笑,眼睛深深的看了陈京一眼,道:“陈京,荆江的发展势头很不错。你到荆江一年多,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很让人吃惊!希望你继续保持,再接再厉,努力带领荆江班子全面实现荆江复兴的目标!”
  陈京道:“一定不辜负领导期望!”他伸出手去和徐自清的手握在了一起,这一刻,两人的心情都很复杂。(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荆江年!
  光阴荏苒,夏去秋来,转眼现在已经到冬季了。
  一年的时光,眼看着就要结束了。
  楚江省省长徐自清离开楚江之后,目前楚江省代省长是吕军年,吕军年同时也是省委副书记,副省长,身上的职务比较多,管的事儿也比较宽,楚江省政治的脉络,再一次变得不是那么清晰了。
  现在省委|书记伍大鸣,普遍都认为他已经实现了对局面的掌控。
  但是楚江全省的发展,里面牵扯到太深的积弊,牵扯到很复杂的关系,伍大鸣掌控局面是一方面,真正要有所作为,还需要组建一套强有力的班子。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楚江省现在的局面是派系林立,各有各的小山头,各有各的算盘。
  大家的力气使不到一处,整个班子无法形成合力,下面的各厅局办头头脑脑各有各的想法,下面各市和自治州,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伍大鸣纵然个人能力再强,可是他也不可能凭个人的力量来管理楚江这么大一个省。
  所以,在下半年楚江政坛的博弈中,有分析人士认为,伍大鸣现在寻求的应该是班子的整肃,整个楚江省委和省政斧班子,可能会在他的推动下,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有比较大的改变。
  而这样的说法,似乎得到了很多方面的印证。
  比如下半年中央几个副总|理轮流到楚江调研,中|组部的领导、中|纪委的领导都纷纷到楚江视察调研,如此多的领导频繁到楚江调研,很显然,中央也在摸楚江的情况。
  而下半年,楚江最大的亮点无疑是荆江市。
  荆江市内燃机厂产业化生产线装机成功,第一次批量生产出了国内最先进的直列六缸的大功率柴油机,荆柴的品牌辐射全国,在全国科技界和工程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荆江内燃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永胜,甚至被央视提名为今年的年度经济人物的候选人。
  而在此之前,他更是高调当选成为了全国人大代表,荣获五一劳动奖章,一夜之间他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国企老总,摇身变成了红得发紫的商界领袖级人物。
  除了内燃机厂传捷报以外,黄海船厂大规模进驻荆江,新建全新的船坞码头和生产车间,投资数十亿元打造内陆第一船厂的步伐迅速,成为荆江的新亮点。
  还有,荆江朗州开发项目进展顺利,朗州县已经成了一片开发的沃土,由欧朗集团领头,后续全省各大企业都瞄准了朗州,先后到朗州投资。截止12月15曰,朗州今年完成的招商引资额度竟然超过了80亿人民币。
  还有,走马圃码头建设项目由国家发改委立项,预计投资四十亿元,走马圃码头建城将成为内陆第一货运码头,货物吞吐能力将达到1亿吨,甚至要超过双庆市的嘉陵江码头。
  预计,码头三年之内建城,码头建城之后,将会成为全省的水运总枢纽,整个码头将提供数百个泊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60万标箱、汽车滚装达到140万辆,船舶运力达到500万载重吨,这将极大的带动整个荆江经济的发展。
  除此之外,荆江的电子工业园区下半年招商规模超过十亿元,超过二十家国内外电子厂商在荆江投资建厂,预计将提供就业机会达十到十五万个,根据人力资源和劳动力保障局统计的数据,今年年底,荆江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将完全缓解。
  荆江人民尤其是城市居民,找工作将会变成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而到明年下半年,荆江可能需要大规模从外地引进劳动力,届时荆江的全面复新计划将进入高速车道。
  荆江捷报频传,而在年底省统计局统计的数据中,荆江全年总GDP,GDP增幅,总财政收入,人均生活水平等等多项数据进入全省三甲。
  这一年,楚江是荆江年已经毋庸置疑,而陈京个人的声望和威望,也因此达到了顶峰。
  荆江人提到陈京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以前一直被楚城人视为乡下人的荆江人,现在他们到哪里都很骄傲的艹一口荆江口音,有时候聊天别人问他们家住哪里,他们就冷不丁的蹦出一句:“你问俺是哪里人?荆江陈书记,你认得吧!俺就是那里人!”
  他们言语中流露出的尽是自信和骄傲。
  而以前荆江国企的职工们,现在也重新挺起了腰杆。
  有人娶儿媳妇,嫁女,人家问他们的家庭情况,那绝对是骄傲的说:“在内燃机厂工作,或者是说在船厂工作,国家级龙头企业,荆江的!”
  甚至传得更绝的是,现在内燃机厂门口的娱乐厂和小发廊,洗澡堂骤然之间变多了起来。
  艹皮肉生意的都知道现在内燃机厂火了,里面的人有钱,他们都在瞄准荆江市场呢!
  ……
  玉山。
  玉山工地热火朝天。
  黄海船厂进驻荆江,玉山楚城段现在全部划为了军事区。
  黄海船厂的研发中心,专家别墅,保卫部队驻地,全部都在玉山。
  楚江省军区紧急调集了工程部队搞开发,具体开发工程施工,由荆江军分区全权负责执行。
  今天陈京到玉山是受贺寿军的邀请,来看看玉山工地的建设情况。
  上午参观了工地现场,中午在玉山别墅山庄吃完饭,下午陈京在军分区一众领导的陪同下登上了玉山山顶。
  玉山山顶天鹅峰从荆江方向和楚城方向都可以登顶。
  以这里为分界线,玉山楚城方向为军事区,而荆江方向为民用区。
  现在两边都在搞开发,看上去异常的热潮,一派欣欣向荣。
  军分区在山顶布置了一列躺椅,准备了桌子和咖啡,还有红酒。
  一群领导就坐在山顶,畅谈聊天,气氛非常融洽。
  何寿军和陈京已经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陈京作为军分区第一书记,在他的统筹协调之下,今年荆江军分区在全省军区中受到了多次表彰,什么军队建设先进单位,军地关系优秀单位等等。
  荆江军分区的地位现在直逼楚城警备局,俨然成为了省军区排在最前面的军事单位。
  何寿军坐在陈京的右侧,陈京的左侧坐着军分区副司令员秋若寒。
  政委马群今天去大军区开会了,没来参加今天的活动。
  秋若寒现在是军分区副司令员,兼荆江船厂保卫处处长,正团级编制,保卫处也有数百人,手上据说都是精兵强将,她也算是一方豪强了。
  这段时间黄海船厂保卫任务比较繁重,船厂和地方协同尤其密切,秋若寒虽然没和陈京直接打多少交道,但是和荆江的干部打交道不少。
  陈京和秋若寒之间的关系虽然没有缓和,但是比之先前的剑拔弩张,好了很多,至少在这样的场合碰面,不会彼此尴尬。
  何寿军端着一杯酒,用手指着荆江,道:“陈书记,每个月我都上这里一次,每一次看荆江都有所不同。荆江的发展太快了,也太好了,全省独占鳌头啊!”
  陈京淡淡的笑笑,道:“这都是省委和省政斧领导有方,我们荆江的干部同心协力,说句实在话,取得这点成绩不值得炫耀,但是很不容易,这几年我明显衰老了很多,都是在这个地方磨的!”
  何寿军哈哈大笑,道:“你的情况我知道,干工作不要命。所以,今天我特意安排,咱们到山顶坐坐,吹吹寒风,舒缓一下压力,好在现在一切都上了正轨,我相信在接下来的三五年,荆江将会成为楚江最耀眼的一座城市!”
  他侧眼看向秋若寒,忽然道:“秋副司令,你怎么看?”
  秋若寒愣了愣,抿抿嘴唇没有说话。
  她对陈京这个人没有好感,但是到荆江工作也快半年了,她不得不承认,陈京在荆江的确是干了很多实际工作,其人也很有几把刷子。
  荆江党委政斧班子给人的感觉非常的高效,这让秋若寒很吃惊。
  这让她联想到,陈京在沿海的工作经历,看来陈京把沿海的政斧办事风格带到了荆江,这都是一些绝活。
  另外,在荆江官员和老百姓的心中,陈京的地位之高,让人难以想象。
  这一次荆江船厂扩张,涉及十多个乡镇的拆迁,这是多难做的工作?
  黄海船厂那边计划是三年之内完成拆迁,而且黄海船厂班子为了应对拆迁可能出现的意外,他们拟定了十几套应急方案。
  可是最后,这些方案一套都没用上。
  这个工作自始至终都是陈京亲自再抓,他几乎是挨家挨户的去做工作,去给大家搞宣传。
  而他所到的地方,地方老百姓无一不服,秋若寒可是亲眼见到过那种数百人聚集在一起,目的就是一睹陈京风采的群众队伍。
  如此高难度的拆迁工作,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为黄海船厂省了数千万的拆迁资金,这期间没有一户闹事的,没有一人告状的,更没有一起扯皮纠纷,一个地方政斧能做到这一步,让人不佩服都不行……(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突然发病!
  虽然是冬天,但是天鹅峰顶阳光和煦,并不让人感觉冷。
  在这样的地方,坐在躺椅上,喝着咖啡,大家一起闲聊,畅谈军地发展,让陈京觉得很放松。
  他躺在椅子上,一眼看过去,整个荆江他都可以看到。
  荆江这一年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陈京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终于收获了成绩,他内心的高兴和自豪,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此时此刻,他有些骄傲。
  坐在这里看荆江,虽然是冬天,但是他看到的却是欣欣向荣,看到的却是春暖花开的美景。
  他拿起手边的军用望远镜,将视线投向了荆江边上的那一片棚户区,以前那块地方陈京经常光顾,老夏一家就住在那边。
  现在,那片棚户区已经全部拆迁了,拆迁刚刚完成。
  市里启动了棚户区改造,陈京将那块地方定成了第一个试点,第一期改造将建设五千套居民楼,政斧补贴一大部分,下岗职工自己补贴一部分,就可以住上楼房。
  陈京昨天还去老夏家里拜访过,现在他们两口子都找到了工作,老头子有劳动能力在家里做竹制品,全家一月收入也有了五千多块,今年一年攒了两万块钱。
  拿着两万块钱他们还借了一点,凑了两万八也搞到了一套安置房,明年年初就可以入住。
  从此一家人就可以过上舒服一点的曰子了,再也不用过那种厨房、厕所、住房在一起的糟糕生活。
  老夏的女儿现在在学校成绩也很好,现在家里有了收入,他们一家子也有了信心,老夏憨厚的告诉陈京,说他们家祖坟冒烟了,一定可以出一个正儿八经的大学生。
  陈京至今还记得老夏黝黑的脸上,洋溢出的那种幸福和期待的笑容。
  此时此刻的陈京,有一种难言的放松,这两年多年,心情从未像现在这般好过。
  “陈书记,一个人呆呆发愣,看什么呢?”何寿军扭头笑道。
  陈京微微笑了笑,正要开口说话,忽然觉得腰部的位置狠狠的抽了一下,他皱皱眉头。
  他有肾结石,去年年底就诊断出来了,本来是要做手术的,却一直因为工作原因拖着没做。
  今年一年,结石疼痛发作了两三次,每次消炎吃药,几天就缓解了,也就对付过去了。
  今天莫非又发作了?
  他用手按照腰部,使劲的揉了揉。
  这不揉还不疼,轻轻一揉,腰部立刻传来了撕裂一般的疼痛。
  他咬紧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