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大唐太子党 >

第27部分

大唐太子党-第27部分

小说: 大唐太子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可以部分地起到螺旋桨的尾部推进作用。这样下来,如果要造大的车船,只要按比例放大图纸就可以实现了。在造各式各样的实验船的过 
程里,郭德罡慢慢教会了李皋派来的船匠怎么样画工程透视比例图。有了周笔笔之后,画图确实方便了很多,为了加工齿轮,郭德罡还折腾出 
了一个卡尺,虽然没有游标,但对信奉可以将就那就将就的某人来说,这把卡尺已经很令他满意了。基本全是木制零件的车船,比起要用复杂 
的铁齿轮系统的螺旋桨船来,加工的难度要低很多,因此耗时也不是太久。很快,李皋的船匠就开始提出要在车船上装武器的意愿来。

   
这时代的水战,基本就是火攻、拍竿、炮车和对射弓箭,再加上跳帮肉搏以及撞击。拍竿是利用杠杆原理,在船上建一大型T形活动架,将巨石 
系上绳索,套于横杆,一端挂石,另一端人拉绳索保持平衡。当与敌船靠近时,将巨石转到敌船上空,然后松开人拉的绳索,巨石便砸向敌船 
。巨石可反覆使用,操作灵活。炮车则是投石机而不是火炮。在李皋带来的小车船上,有一根拍竿,也有一架炮车。不过这个拍竿只是简单地 
用滑轮把石头吊在竿上,并没有采用滑轮组。郭德罡直接把自己的木制起重机搬上了车船,做了一个很大的拍竿,但是出于平衡的考虑,他没 
敢放太大的石头上去,怕把好不容易搞出来的车船弄翻。

  至于投石机,现在的投石机还是简单的用人拉动绳索的形式,并没有应用配重 
。郭德罡先是对投石机的弹臂做了改进,用牛筋做了一个扭力弹簧,把用铁箍箍住的竹片做成的弹臂卡在这个弹簧中间,又在弹臂短端配上了 
铸铁的砝码。操作投石车的时候,只要用绞车把砝码升高,把投石机的网兜拉低,在网兜里装上弹丸即可。但是郭德罡在设计绞车和滑轮组的 
时候偷了懒,把拉砝码和拉网兜的绳子合并在了同一个绞车上,这就导致投石车发射的时候绞车的摇把会以一个疯狂的速度旋转,操作绞车的 
士兵很容易被击倒受伤,所以后来这项危险的工作,就全部交给犯了军法又罪不当死的人来操作了,尽管如此,绞车手的伤亡率还是太高,于 
是这项工作又被交给了战俘奴隶来干。

  投石机是搞出来了,但是投石机打得不准,弹着点完全是一个水平散布状的圆弧区。这时代打得 
最准的武器,就是弩了,但是弩只能用来射箭,打石头就不是太现实了。弹弓倒是可以用来打石头,打得也满准确,郭德罡就萌生了在车船上 
安装大弹弓的想法。现在,既然有了扭力弹簧的设计,弹弓的强度就可以进一步提升了,于是郭德罡又用两根投石机的弹臂在车船上做了一个 
大弹弓,用牛筋做弦,弹弓的网兜用绞车牵引拉开。可是这个弹弓的射出角度很成问题,打出去的东西经常是斜向下直线飞行。不得已,郭德 
罡又在网兜下面按照弩的办法装了一个带滑块的支架,又把两个弹臂放成水平,再用支架上的棘轮机构上弦。“干,弹弓变弩炮……”郭德罡 
忽然想到,这哪是弹弓,这不就是弩炮么。尽管他有那么一点失落,但有人很高兴。军器监的工匠们看到郭德罡搞出来的棘轮机构,如获至宝 
,很快就跑回去研究怎么把这个带着两个爪子的齿轮用在小型的弩上了。

  弄完了弩炮,郭德罡终于受不了了,他是一个二世祖,又不是 
专职的发明家,这么搞下去,迟早要被累死,再加上冬天马上就要到了,泔河和泾河就要上冻,于是他决定给自己放假。当然,某个恶趣味的 
人,是不会放过那艘车船的,他在这艘船的船舷上用油漆刷了一排拂林文:Clement,又把它彻底的漆成了黑色,挂上了骷髅旗,这才把图纸的 
副本交给李皋的船匠载在船上带回湖南去了。

  结束了由于车船而引发的一系列发明工作,郭德罡已经快要虚脱了。他躺在自己的董事长 
室里,忽然很想念长安。来到唐朝已经五年半了,尽管慢慢适应了没有电也没法做爱的生活,也搞出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可郭德罡总是觉得自 
己的人生,还是如同前世一般无趣。他从未像此刻般渴望,自己能快一点长出喉结,长出几根毛来。但,现实是残酷的,人是不能违抗生理规 
律的,每天拼命注视自己身上的某个地方,也是没有用处的,人小心已老的郭德罡,只能想点其他的办法,来让自己开心起来。

  于是, 
每天和一样无所事事的老爹老娘、大哥大嫂一起打麻将,就成了郭德罡假期生活的主要内容,而这个时候,大唐的官军正和三镇叛军,在河北 
打得不亦乐乎。长安的德云社和德隆记,生意还是照样的做,畅春园的分店已经开到了泾州,为孤苦的戍边将士们送去了温暖的安慰。在长安 
的冷风中,少年们骑着自行车把《蓝田每日商讯》和《五陵少年》卷在一起,扔进家家户户的院子里。蓝田商品交易所的各种期货,每天新高 
又新高,大唐左藏里的铜钱,一天比一天更少。大唐朝廷的政治斗争没完没了,卢杞终于把杨炎赶出了长安,弄去了海南岛,他再也忍耐不住 
,向郭家伸出了魔爪。

  而窝在醴泉的郭家一家大小,基本还什么都没感觉到,他们正忙着接待安西来的客人。郭子仪的侄子郭昕,在安 
西做四镇留后,自从吐蕃人攻占了河陇,已经十来年没有音信了。朝廷上下的人早就以为安西北庭已经失陷,甚至都给他们搞了国葬。现在安 
西北庭的使者从沙漠和草原中,绕道回鹘,终于来到了长安,没想到老王爷已经去世了。德宗皇上现在手里没钱,又在河北平叛,对安西将士 
也爱莫能助,只能任命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赐爵武威郡王,所辖将士全部超迁战功七等。谢恩之后,使者又专门到醴泉来给郭子 
仪上坟,顺便来拜见在这里守制的郭家家人。

  看着在那里哭天抹泪述说安西军民悲惨抗战史的使者,郭德罡心想,这什么战功七等的玩 
意纯粹就是一个安慰奖,原来死了才表彰先进,不止是前世才搞这套啊……

  【注1】车船的一个资料: 
//。56/u78/v_MjIxNjMzMDc。html

  【注2】弩炮://history。news。163/07/0226/14/388VO15E00011248。html

 第五章 兵

    这世上有一些人,长了一颗特别容易受伤的心,跟他相处要特别注意,因为说不准你哪句话哪个动作,就把他给伤害了,这无心之语无心 
之举的后果,往往还特别严重。

  卢杞是个心眼极小的人,这大概是因为他长得不好看,脸上有块大蓝痣,因而从小被人取笑的缘故而产 
生的心理扭曲。说起来卢杞其实也算是名门之后,他的祖父卢怀慎,也当过宰相,而且一心为国,清慎无比。特别是他的父亲卢弈,安禄山攻 
陷东都时,他手下的属吏纷纷逃散,他却身穿朝服,镇定自若地坐在衙门里。被叛军抓起来要处死时,他仍从容地数落安禄山的罪恶,骂安禄 
山不绝而死,却没想到生出这样一个儿子来。

  郭子仪生病的时候,卢杞上门去看过老头。郭老头一般接待人,女人小孩都是不避讳的, 
偏偏卢杞来了,就把家里人都赶到后面去躲起来。等卢杞走了,大小老婆们就问老头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头说,这家伙有着一朵纤细敏锐的灵 
魂,一颗极度骄傲的心灵,却偏偏长了一副神憎鬼厌的面孔,你们看见他那张半边蓝的脸啊,肯定要笑,你们一笑不要紧,他得势了,咱家就 
完了,小屁孩都不会留一个。但是老头英明一世,却也没想到,人家卢杞就根本没想过给你郭家留什么东西。杨炎被卢杞成功贬出京城之后, 
很快就被勒死在了崖州。没了制约的卢杞,很快就开始对郭家下手了。

  当年郭家之所以风光,郭德罡可以在蓝田瞎搞八搞,就是因为老 
爷子积威甚重,他在世一天,朝中诸人就要小心一天,不敢搞得太过。现在老头子已经埋进了地里,旧部朔方军也已经一拆为三,新任将领两 
年时间下来,部队该收拾的也收拾的差不多了,有些想要搞改革上位的新兴势力,就打起了郭家的主意。但是郭家手里有兵,那就是仙麻团, 
不把仙麻团调走,要动郭家就没那么容易。可要调仙麻团没那么简单,虽然名义上仙麻团还在神策军名下,是一支地方守备部队,但军饷之类 
的东西,全是从郭德罡这里出的,根本就是一支私兵,现在朝廷要把这支兵调走了,自然不是白调的,要人家把私兵送去送死,总要给点补偿 


  在卢杞的劝说下,德宗皇上觉得郭德罡这样的将门虎孙加不世天才不上前线经历一下血与火的考验实在是不符合大唐唯才是举,人尽 
其才的基本国策,于是他下了一道圣旨,任命郭德罡为亲卫府亲卫判神策军右中侯,让他带着自家的私兵仙麻团,上河北前线打仗去。现在, 
大唐最年轻的武将郭德罡是七品官了,应该有八个跟班,但剩下的四个跟班实在是难找,他干脆就在醴泉县的人口市场上随便挑了四个还长得 
过去的买了,充当摆设。

  在建中二年十月二十一这天,驻扎在醴泉的仙麻团,终于接到了兵部行文,要求他们随同朔方大将唐朝臣的五 
千朔方兵前往徐州前线解救被叛军围困的李洧刺史。尽管徐州前线的神策军指挥员,是郭德罡的老熟人曲环,但郭德罡还是很害怕自己去了会 
被马上投上最前线。虽然他经常觉得自己了无生趣,但是在没有搞到妹妹证实自己这个身体的某项能力之前,他还不想那么早就挂掉。

   
由于很怕死,再加上从来没有打过仗,郭德罡不但带上了自己的四百兵,还浩浩荡荡地带上了他那一千吐蕃奴隶包工队、醴泉技研有限公司能 
搬走的全套工程设备和一百名各种技术工匠。再加上公主为自己儿子准备的各种补给、郭氏企业名下劳军的畅春园营妓分队,以及听说郭小侯 
爷要前往前线打仗手里有大把军费可以做买卖的商团,名义统帅是郭仙麻校尉二斗的权隶神策军右厢汴宋宣武行营蓝田醴泉诸监守备团,竟然 
在队伍规模上与唐朝臣的朔方行营五千兵几乎打了个平手。

  深秋寒冷的西北风,将高高扬起的风帆吹得鼓鼓,满载着士兵的船只,沿着 
泾河渭河顺风顺水,一路直下徐州,甲板上的朔方军士兵好奇地看着和自己并排行进的一支奇怪的船队。这支船队据说是修马路的小郭侯爷带 
的,打头的是一艘奇形怪状,全是黑色的船,挂着一面黑骷髅旗和一面红底白圈黑德字旗,前后长得一模一样,分不清哪头是船头,哪头是船 
尾。在这艘怪船桅杆顶上的望台中,有一个矮小的身影,穿着一身黑甲,眺望着远方。

  “还好在蓝田的时候做了两副望远镜啊……”某 
个在明光铠里面塞了两层上等渤海貂皮然后迎着猎猎北风出来扮酷的人,十分后悔自己没有多准备一些这种非常好用的军用物资。

  在这 
艘船后面,拖着一艘拖船,拖船上整整齐齐地堆着八个黑色的大箱子,箱子上都有红边白底当中一个黑德字的标记,旁边漆着四个大字,写着 
:德邦集运。在这艘拖船后面,是和朔方军一样的平底内河漕船,长十丈宽两丈,每船载一百人,只不过这些船,也是统统漆成黑色,拖着一 
艘码着德邦集运黑箱子的拖船。诡异的是,前面四艘船出来的,都是穿着奇怪制服的士兵,这种衣服并不是武士通常所穿的缺胯袍,而是黑色 
的紧身前开大翻领对襟皮袍,戴着黑色的大沿毡帽而不是幞头,腰间系着奇怪的皮带,脚穿高筒黑皮靴。而后面的几艘船上,出来的却是穿着 
匠户服色的工匠,以及商人模样的一些奇怪的人。

  “快往最后看,往最后看!”忽然从朔方军的船队中发出了大声的喊叫。所有在甲板 
上的士兵,都纷纷往右舷这一侧挤来。在船舱里待着的,也从各个舱口爬上来,挤在舱口上,舷梯支撑不住这么多人的压力,开始发出吱吱呀 
呀的响声。“看*看,看到眼里拔不出来了!”队正旅帅们纷纷出来,拿着鞭子大声呵斥兵丁,但也不能阻止人潮汹涌,很快人越挤越多,搞得 
船都渐渐倾斜了。眼看着朔方军的每艘兵船,都要出现倾覆事故的时候,河面上突然响起了一个浑厚低沉的声音。

  “朔方军的弟兄们, 
某是权隶神策军右厢汴宋宣武行营蓝田醴泉诸监守备团校尉郭二斗,你们大概有些老兵听说过我,有些人还和我一个锅里吃过饭。咱也是朔方 
出来的,给郭老令公扛过甲,给李使君喂过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