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大唐太子党 >

第68部分

大唐太子党-第68部分

小说: 大唐太子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设,这个集贸市场早已发展的颇为庞大,规模竟是超过徐州旧城,被徐州百姓称为万科城。这地方的经营市政,却是与醴泉经济技术开发区颇 
为相类,也是有个被称作业主委员会的机构,永平、宣武、天平、平卢、淮南、两浙、武宁诸藩的商户和军需官,都有自己的代表在这业委会 
里,每日也是行那泡澡堂子扯皮交易之事。徐州地方也好,节度观察衙门也好,都对这个城外之城伸不进手,要有什么政令摊派,也只能老老 
实实和万科城业委会来打交道。

  地方文官还好些,武宁军的方镇兵却对万科城这种态势极为不满。这种不满,一是来源于常年游弋在汴 
泗水上,喷着大唐物流字样的奇怪黑色兵船,和穿着古怪灰黑军服,名为万科金地集贸市场治安联防队的那些私兵,二,则是武宁军节度衙门 
迫于压力和万科城业委会达成的协议,各镇的军官士卒,进入万科城都不得携带兵刃,不光其他藩镇如此,就连武宁军的兵,也不得如此。这 
条协议的起因,却是因为这些藩镇兵平日里跋扈惯了,时常欺压那些小商小贩,到了万科城里面也来撒泼,与其他各藩的兵士,还有万科联防 
队发生了好几次械斗,甚至还闹出了人命。这条协议被武宁军内那些莽夫视为奇耻大辱,时刻想着要报复回来。

  兴元元年端午节,武宁 
军节度、徐海沂密登莱观察等使、徐州刺史高承宗病逝。按照节镇驻军的本意,是要拥立高承宗的儿子高明应为节度使,他们的计划也不外乎 
先行拥立,再上表中央求得正式的节仗任命罢了。殊不知在此时,藩镇世袭正为朝廷所不容,魏博田氏、淄青李氏都是因为妄图世袭而遭进剿 
,而在武宁镇,话事的早已不是他们这些雇佣兵,而是大唐德隆。

  所以,当万科城的业委会表示不承认高明应的节度使资格,而要等德 
隆方面认可的王智兴回到徐州再做决定时,武宁军的方镇兵,便决定以此为借口发起兵变,洗劫一把万科城,好好教训下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 
商人。况且,作为淮北最大的贸易中转地,万科城里各种物资堆积如山,金银财帛不计其数,这些兵痞早就眼红的不得了,想要大抢一把了。 
那高明应武家出身,哪有什么见识,平时见自己父亲对郭若沫何善水等人唯唯诺诺,甚至对白季庚还要低头,全无一方节帅的气势,早就恨得 
牙齿痒痒,现在眼看着德隆这边摆明架势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自己便也想要以此来捞得一票,顺便立威,以收将士之心。反正到时候抢完了, 
只要命士兵乖乖回营,再找几个替死鬼出来,砍了脑袋,自己也有了平定兵变之功,求得节仗,也就不在话下。等到白季庚发觉高明应不大对 
劲之时,他已经只能在自己府中放出一支钻天猴给何善水报信,而无法越过上百武宁兵的严密包围,离开徐州州衙半步了。

  当然,兵变 
自然是被平定了的,只不过这个功劳并没有记在高明应的头上,而是记在了白孝庚的头上。按照事后中书门下收到的汇报章程,白孝庚在徐州 
民众和团练的热情支持下,在叛军不得人心的情况下,依靠团结起来的市民们,仅仅花了三个时辰,就将围攻州衙和节度使衙门的乱军平定。 
可惜的是,高家一门老小,都在叛军纵火节度使衙门的意外之中,命丧火场,无一存活。至于这些团练民众,为何会装备有陌刀连弩,冷锻明 
光铠,汴河中的大唐物流运输船上,又为何发射了诸多八十一联装二踢脚,这些事情自然是一句话也没有提。再至于事后武宁军重建之时,那 
些联防队员堂而皇之地变成了武宁军的方镇兵这种事情,登州刺史、武宁军节度副使、徐海沂密登莱观察府判官白季庚和从天上掉了个武宁军 
节度使在头上的王智兴,更是一句话也不会提了。

  不过有的人脑子还是清楚的。比如刘洽和曲环,就真正认识到了自己这个节帅的位子 
,到底是靠着谁才能安生地坐在那里。而到了魏博的郭二斗,跟自己的大舅子的谈判也就顺利了许多。

  “大舅哥啊,你只要签个字,我 
们就是名正言顺的一家人了,以后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就是小郭使君的事,小郭使君的事,就是郭家的事,郭家的事,就是德隆的 
事,德隆的事,就是朝廷的事,朝廷的事,就是天下大事。看看徐州的事情,你说,以后你还用担心自己朝不保夕嘛……”

  随着田绪在 
那份德隆董事的聘书上按了手印,魏博镇也终于算是加入了德隆大家庭,重新回到了大唐朝廷的怀抱了。只不过过了两日,濮阳津码头上巨大 
的企业号、约克城号和大黄蜂号滚装渡轮,便开始源源不断地将钱帛兵员粮草甲仗,以及李吉甫的筑路大军,送上了黄河北岸,以令李抱真、 
王武俊、张孝忠、田绪和朱滔一致惊讶万分的高效率,开始了德隆在黄河以北的建设工作。

  看着南门外堆积如山的巨大黑色集装箱,田 
绪依然无法从这种梦幻般的经历中解脱出来。

  “妹夫,你那位少主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位人物啊……”

  当然,田绪不会想到,自 
己到最后娶了嘉诚公主,成了自己妹夫的少主人的姨夫,而前来送亲的,就是他的这位关系错乱的外甥。这是后话了,此处暂时按下不表。此 
刻,田绪热泪盈眶,他终于,傍上大款了。

  【注1】唐制,节度使管军政,而观察使监察地方行政,乃是两个系统。毕竟从理论上来说, 
州是归朝廷直辖的,观察使只是一个临时监察任命而已。到唐中后期,军权凌驾行政,因而节度使一般都兼领观察,加御史大夫衔,而观察则 
未必领节度,像江西、湖南、陕虢、鄂岳等军事上较弱的方镇便只有观察而无节度。

  【注2】在正史上,高承宗死后高明应接任,王智兴 
要到长庆二年(822)才以兵变接任武宁军节度使。

第三卷 雷鼓山川动 第二十九章 一种趁人之危的发财之法

    徐州兵变的时候,郭德罡和李晟正在准备打长安。

  凡是攻打一座城市,要做的事情不外乎扫清外围,阻击援军,尽可能消灭守军的 
有生力量,以及降低敌军的守城意志种种。经过奉天武功两战,朱泚军已经被压缩在渭水、浐水、灞水及终南山间的狭小地域之中,战兵只剩 
不足三万,在实力上已经完全不能与五万余众,号称十万的李晟军抗衡。长安城又太过庞大,不能防守,因此这场战役的结果,胜是一定的, 
剩下的只是如何胜,胜到什么程度而已的问题了。

  到了五月初十,李晟率领着本部的五万步骑,浩浩荡荡地渡过渭桥,开始向长安禁苑 
北墙进军。郭德罡则带着自己的第一师,直扑苑城东北的光泰门。作为大唐官军最强硬的攻坚力量,郭德罡的部队自然是负责拆墙头的重任的 
。不过携带了大量攻城器械的神策军,行进的速度确实比较缓慢,过了渭河走了半日,才走到光泰门外二里的米仓村。郭晞害怕叛军趁卸车组 
装器械的时候前来偷袭,还特地派了一个骑兵营出去四处巡逻。只不过朱泚的部队忙着对付李晟,暂时还没有精力来对付这支龟速行动的重装 
部队。

  “老雷,这玩意就是你搞出来的那个攻城车?”郭德罡看着一个带着大锤子的集装箱,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了帝国时代里面的画面 


  “恩,上次韦公子说是有了新发现,将我拉去看,却是要将撞钟的杠子用在攻城之上。军中本来有尖头木驴车和轒轀车,但都是用士 
卒藏于车中,到城下再做挖掘。现在将大木吊在加装了尖顶的集装箱上,前面安上重锤,用的时候以棘轮绞车拉后,再放脱离合器让大木头向 
前冲击,用来砸击城门城墙,确实再合适不过了。”

  “看起来顶部和四周也装了装甲,今天就实验一下效果如何。”

  看着光泰门 
城楼上畏畏缩缩的叛军,郭德罡心里,早早地便轻松下来,他要思考的事情,在长安城里,在几年乃至十年之后,眼前的事情,早就不算是什 
么负担了。

  ……

  朱泚其实还是扣了些人质在手上的,长安城中有不少神策军将校的家眷,百官的宅地奴婢也都在长安城内。这其 
中,自然包括李晟一家老小,和郭家的诸多产业。只不过这二人都是冷血之徒,一个杀伐征战多年,一个根本就是穿越来的,自然是毫无顾忌 
。况且郭敬民在这半年期间,早将大量兵甲器械运进了郭府,就等着官军回师长安之时发难了。

  梅仁杏和陈晋南依然是做他们的老本行 
,在长安城里维持治安。只不过,梅仁杏现在可是京兆府捕贼尉的头头,而陈晋南,也从万年县城管大队这个县级编制,跳到了京兆府城管总 
队这个州级编制当了头目,而郭敬民,更是发起父老乡亲,在长安城混乱的秩序下自发组织了治安联防队和市民纠察队,维持着东城一带的秩 
序。

  这种局面的形成,和朱泚政权对长安城事实上的无能力管辖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大可以试想一下,一个各级官僚基本都跑光了的上 
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仅仅依靠一帮子乱兵团练,是根本无法维持日常的行政秩序的。如果不依靠这些基层官吏,地痞流氓,乃至日常维护城市 
地下秩序的各种社团势力出面,恐怕不出十天,整个长安就会断粮缺水,陷入混乱当中。实际上,现在叛军所能控制的地盘,也只有皇城宫城 
一带的地域,其他的部分,完全就是放任自流的状态。如果没有德云社这种半公开的黑恶势力控制着,长安城早就先内乱了起来。

  “排 
队排队,凭会员卡领米了啊!金卡会员请走边门,无需等候!”德云社在长安城里的各个分店,现在已经变成了米行一般的景象。因为凭会员 
卡可以每天买一贯一斗的平价米一石,现在德云社的会员资格已经炒到了一百两金子一张,至于不限量的金卡会员,更是要一千五百两金子才 
能办到。不光如此,就连朱泚的军粮,实际上也是从灞桥的神策军岗哨那里买来的。肚子要紧,朱皇上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大明宫和府库里的 
金银财宝,倒有不少都被他用来换了粮食,全都落到了郭靖手里。

  虽然这样做有资敌的嫌疑,但郭德罡的意见是这样的:

  “米可 
以卖给他,价钱上要有惩罚性措施,就当是提前赔偿战争损失了。再说,用米把朝廷和皇上的宝贝都换出来,也算是保护文物嘛。再穷不能穷 
百姓,再苦不能苦人民,我们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总不能让长安百姓饿着肚子,吃树皮草根来等王师入京吧!仁者爱人,饿死老百姓怎么 
能算是好事呢!”

  话虽如此,没有钱还是买不到米的。朱泚不是没动过强抢的念头,但是自从得知宣阳坊、平康坊、亲仁坊和东市一带 
有粮之后,几乎整个长安城的人都开始往这边迁移,一夜之间,郭府周围就全搭上了帐篷席子,各条街道堵的水泄不通,全是来买粮食的。要 
想派兵进入郭府抢粮,首先要面对最外围的饥民防御圈,这帮人饿红了眼,飞禽走兽全部吃光了,连老鼠都没剩。就算在突进饥民圈之后没有 
被这帮人生吞活吃掉,还要面对中圈的各种帐篷锅灶之类的障碍,以及苦苦等着每天放粮的普通会员们。在这些人和饥民之间,是京兆府捕贼 
尉和治安联防队的防御圈。当突破这些障碍之后,还要面对内圈的德云社家丁团和诸金卡会员的家奴部曲,再然后还要面对宇文述先生规划出 
来的高大的坊墙,其难度不亚于攻打一座小规模的县城。

  所以,朱皇上还是老老实实地继续从灞桥买相对便宜的粮食了。这些粮食一石 
一两金子,相当于一斗七百文,倒也还不算是太过昂贵。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市民们还是叛军们,大家都倾向于使用德票来买粮,这首先是因 
为德票是纸钞,朝廷和皇上一跑,德票的币值马上就开始下跌。直到德云社开始卖粮,并且优先接受德票兑付,长安城里的德票币值才稳固下 
来。郭靖利用这中间的时间差,先用铜钱收兑德票,再用德票买粮食,然后再把粮食卖成铜钱和金子,这样一来一回,五十万贯铜钱的初始本 
金,换回来了七十余万贯开元通宝不说,另外还收获了近五万两金子。凡是有套利可能的市场,最终都会回到均衡价格。很快,长安城里那些 
常年做期货交易的家伙们,便发现了这个途径,德票的币值很快就又稳定了下来,重新回到了一贯换一贯上下。

  倒买粮食,用纸币换硬 
通货的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