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大骗子 >

第122部分

三国大骗子-第122部分

小说: 三国大骗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老子在刘表手下窝着的时候,怎么没见你们这么热情?果然,做官的都没有一个好货色。”在应付了最后一个家伙后,刘正擦了擦额头上的些许汗水,心中念叨着,干脆吩咐车夫全力驾车。
不过刘正的心中那点小得意还是有的,毕竟谁不喜欢恭维啊。
“军师将军似乎是怕了我们?”一个刚才与刘正打招呼的官员对着身边的同僚纳闷道。
“什么怕啊,人家是不耐我们。”这个同僚却道。望向刘正洒然离去的身影,不知是羡慕还是妒忌。
不过他深知,恐怕这辈子他都不能做到如此洒脱了,想不理谁就不理谁。
刘正来到刘备府门前后,有一大批的官员已经到了。刘正笑着与张飞,关羽,诸葛亮,简雍等人打着招呼。
一边也发现了刘备的府门前已经换了匾额,即新又亮的楚王宫,三个字亮堂堂的挂在那里,看着既威风又富贵。
“见过将军。”这时,魏延的声音从旁边响起。
刘正闻言转过身子,发现不远处搁着几个人,魏延的身影迅速的靠近。待魏延到近前,刘正细细的打量着,还是老样子,一脸的肃然,一看就知道是个干大事的。
只是曾经的高傲已经完全的变成了今日的沉稳。面对他,刘正只觉得一股子沉稳如山的气势扑面而来。
种在这家伙身上的种子已经完全发芽了。就等待他威震天下的时候了。
刘正心中感叹着。
“文长看着壮实了许多。”口中,刘正赞道。
历经血战,他可是知道自己瘦了的。魏延笑笑,看着刘正看似已经完全利索了的身子,关心道:“将军的伤可好了?”
这些日子,他也忙着准顿士卒,没时间看望刘正。
“早好了。”刘正活动了下身子,证明自己的伤势早就好了。完后,笑着道:“也不用称什么将军…。”
但刘正的话还没说完,魏延就打断道:“魏延是个武夫,但也深知恩义。既然曾经是将军手下的兵,就是魏延的将军。”
“哈哈哈哈哈哈。”刘正哈哈大笑着,这家伙,不枉老子提拔栽培他一番。但是却是会错意了。
“称什么将军啊,此战之后,你魏文长定然也能捞个将军的位置坐坐,再称呼我为将军岂不是显得我在原地踏步?”说着,刘正神秘的往前走了一步,趴在魏延的耳边道:“以后称侯爷。”
“哈哈哈哈哈。”
哭笑不得,实在是哭笑不得。魏延深知刘正这个人放荡形骸的地步,但也没想到会到这地步。
这八字还没一撇呢。这位就喘上了。小人姿态十足啊。但是魏延的心中对于刘正却是并无耻笑的意思,有的只是敬仰。
能有今日话侯的自信。这位的劳心劳力,不比眼前的群臣少。





正文 第一百六十九章 昌邑侯
 更新时间:2010831 14:30:22 本章字数:2229

眼前的魏延可以算作是刘正的心腹,不仅是一手提拔上来的,也是经由他一手雕琢出来的。对这位,刘正该放荡时就放荡,也不怕这些话传了出去。
对了,还有个刘盾,那小子虽然在实际上领着刘正的军师将军部,但其实还是个校尉而已,还没有资格与刘备手下的群臣瓜分这一次大餐。
兴起时,刘正与魏延谈论起了当初初为将时候闹出的些许笑话。言语间眉飞色舞。时不时的爆发出爽朗的大笑声。
引得有些不太了解刘正个性的家伙频频观望,也引起了些许的小声议论。
至于一帮子晓得刘正放荡个性的则都是面带微笑的看着刘正时不时的哈哈大笑,张飞看着自己身边的各个如木头人似的人,有些羡慕的看着刘正。
还是操德性子好,随兴所至,畅快淋漓。
今个儿真的是有些得意忘形了。虽然说昨天还在迷茫自己做侯爷后该怎么样继续在这个国家中的作用。
但该高兴的时候还是得高兴。
与魏延聊了半天后,宫门才在吱呀一声中缓缓的打开。时辰到了。
刘备既称楚王,差不多也算立了楚国。各种规章制度也都加紧的订立这,这大臣们觐见的时间,还有一些方面的东西,还都是简雍他们几个前些日子求见了刘正之后,临时订立的。
还有如刘备的王冠,王服。一些必须事先准备好的物件儿。
他们这三个人谋略平平,才能也平平,但是对于礼节一些的东西却有研究,再加上相貌堂堂,风度姿雅。干这些也算是人尽其才。
不过刘正却对这些规矩极为不自然,总觉得浑身痒痒,更让他无奈的是,这君臣名分既定,这以后想要睡个懒觉都难了。
这日子和想象中的似乎有些不太一样。
随着大流,走入楚王宫的时候,刘正有些感慨。
说是楚王宫,其实还是以前的刘府,不大,也不太豪华,但是收拾的整整齐齐,有些地方也放上了一些旗帜,一排排的侍卫竖立着,肃穆而有威严。
正厅内,除了刘备作为后边弄了张画着麒麟的屏风外,其他也没啥不同。
不过虽然地方没啥变样,但是规矩却是不同了。刘正不得不再次感慨着。
刘备在侍从的虚扶下,带着王冠,王府走入正厅的。一脸的肃然,看来已经完全的适应了自己身份的变化。
“拜见大王。”刘备坐下后,刘正随着众人拜见道。
“诸卿免礼。”刘备肃然的脸上现了些许笑容,单手虚扶众人道。
“谢大王。”
待众人再次坐齐后,刘备缓缓的扫了扫大厅内的众人一眼。之后,才道:“今楚国初立,一切都不够完善,以后需要诸君共勉。”
顿了顿,刘备又笑道:“不过这些都是今后的事,今日所诀不过一事尔。”说着,刘备的脸色渐渐肃然,“孤王自起兵幽燕以来,历经黄巾乱,董卓乱,曹操乱,方能今日坐拥南楚,再兴汉室之威风,其中诸卿的功劳不可夺。”
接下来,该是分大餐的时候了。刘正的眼睛都有些绿了。
“来人。”说完后,刘备对着旁边的侍从道。
这侍从却是刘备身边的亲兵中挑选出来的,属于临时客串。难免粗枝大叶了些。见刘备发令,走到了前台,张开一口粗糙的嗓音宣读着手中的写满了字体的布洋洋洋洒洒的宣读起来。
其中自然是给予众人的封赏。
不过按照刘正的功劳,却也不是说能排在前边就排在前边的。
进糜竺为安汉将军,简雍为司仪将军,孙乾为秉忠将军,关羽为平狄将军,张飞为平寇将军,那个侍从读完这些之后,才轮到刘正。
“孤王弟刘正……进为镇南将军,袭其祖上爵为昌邑侯食邑两千户。”侍从一字一句的宣读了刘正的功绩,最后才是封赏。
刘正虽然排在后边,但是封赏却是前边几个中最为显耀的,这当中有大部分是刘正应得的,但是封两千户的昌邑侯,显然是刘备的承诺。
不过主要也是刘正有个汉室宗亲的身份,而刘正冒充的也是昔日昌邑王刘贺的子孙,袭爵昌邑侯也还算名正言顺。
相比较,前边的糜竺等人中,只是得了官职,而没有侯爵位,只有关羽的身上还挂着个汉寿亭侯的位置。
这其中刘备可能是还有少许的顾忌着汉室的存在,只封给刘正这个“正紧”的汉室宗亲袭爵,袭的还是祖上的爵位。
不过,这中间刘备还是绕过了大汉天子,直接封赏的。这爵位在这楚地是受承认的,但摆在天下刘正还是个小将军。
不过这已经不错了,谁稀罕在敌国还能称侯啊,只要在自己本国能称侯就不错了。
“谢大王。”刘正心下暗爽,两千户侯啊,在侍从宣读完后,赶紧拜谢道。
刘备听的刘正的拜谢,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朝着刘正微微的点了点头。
这在这场分餐大会上,也只能算是个小插曲。接下来是赵云,封的是虎威将军,陈到封的是护军将军,到是魏延因为在曹操南下的这场战争中表现抢眼,而封了荡寇将军。
其他人也各有封赏,就算是刘盾也得了平寇将军的军职。
其中较之刘正丝毫不差的就要数刘琦了,这厮依靠着刘表这颗大树,被刘备厚加赏赐,袭了刘表的爵成侯封邑有三千户。
封邑大约在江陵附近。算了算,居然跟刘正这个名义上的昌邑侯,但封邑也在江陵附近的套名侯爷做起了邻居。
想来刘备也较为清楚刘琦与刘正的关系较为亲厚吧。
按照位置,刘琦坐在文官那边,位置靠前,只在蒯越等少数几人之下。
在得到自己封邑的具体位置之后,这小子一脸的喜色,对坐在他对面的刘正笑了笑,儒慕之色足足的。
这大侄子啊,性格稳重,孝顺,充满了古人君子之风。就是太单纯了些。不过,就是单纯才让人喜爱。
刘正早就不排斥这位大侄子了,就刘琦对着自己笑,也是点头回礼。
刘琦笑容更深。能跟叔父做邻居真好,叔父又是新封爵,肯定欢喜,等下定要请叔父过府叙叙。好好的庆贺下。





正文 第一百七十章 话国事
 更新时间:2010831 14:30:23 本章字数:2153

“大王,如今楚国初立,是否向天子上表?东吴那边又该如何处理?”封赏完之后,众人都是喜色十足。
但是完毕之后,各方面的问题都不得不解决。
诸葛亮打头阵,问起了外交方面的事情。
如今汉天子刘备是摆明了只是表面上尊敬意思意思的,但东吴方面可该如何抉择,事情要是再往上扩大,那就得问问,这新楚国与天下诸侯的关系当怎么解决。
不说东吴,益州刘璋在刘正先前定计,与天下诸侯话盟中并没有选择与刘备势力结盟。汉中张鲁也是。
只有马超,韩遂等人率领关中十路诸侯进兵潼关。想要攻打三辅之地。
但是现在曹操率大军东征,估计这会儿两军还在潼关处僵持着。虽然事不关己,也远。但是也不得不考虑两方的关系。
等以后刘备进兵益州,取得汉中之后,可是要直接面对马超等关中势力的。
反正现在楚国是摆明了立国了,而其他人还挂在汉室身上。不好办。
“天子那边,就由军师将军主笔,表明乃是曹操太恶,孤王不得不称王再续汉统。至于东吴方面。”刘备说着,不由的把目光转向了刘正。
刚才刘备大肆封赏中,诸葛亮从军师中郎将进为军师将军。顶替了刘正的空位。
“诺。”诸葛亮闻言应诺一声,表示明白。继而也把目光转向刘正。刘备看向刘正的目光中的意思,诸葛亮自然晓得。
当初他们几个负责决策的人,得到了刘正的计划也是大吃一惊。命文聘坐镇江夏,断周瑜归路。
冒着背弃盟友的名声攻打友军,这种事情,多少让诸葛亮等君子有些不自然。
如今,周瑜已经在路上了,这会儿也快到江夏了。但是文聘却还是埋伏了下来,以后对东吴如何处理,还真是个难题。
“臣认为可暂时不对东吴加派使者,而应等东吴自己谴使来。”刘正想也不想道,伏击周瑜的事情只有少数知道,刘正也不想大嘴巴当堂说出来。
但这话,有心人应该能明白。
刘备闻言点了点头,晓得刘正这是在等擒获周瑜,或者是与周瑜发生战争时再说。那样,楚国就算是不动,东吴也会派遣使者来的。
那时条件有利。毕竟是事关周瑜的这支东吴为数不多的精锐战力啊。不由得孙权不急。
“就按照镇南将军说的办吧。”考虑了下,刘备道。
“诺。”诸葛亮闻言再次应声道。
这汉天子与东吴等诸侯的关系还是大事情,隐藏在下边的还有无数的不大不小的事情,比如说楚国既然立了,那楚王宫就得重新建造,不能让刘备老是窝在这座小府邸里边不是。
对于这个问题,刘备显然是有些意动,他一生辗转天下,还真没住过太舒适的府邸,如今已经贵为楚王,也该弄一座宫殿彰显身份。
而在场的群臣也显然认为该建造一座楚王宫。意思也跟刘备的差不多,事关体面啊。
“大王,如今楚国万事待兴,不好大肆破费。”正厅内忽然响起了一个声音,刘正举目望去,却是一个稍微有点印象的家伙。
好像是蔡瑁那家伙的外甥,张允。此时正睁着一双三角眼,一脸恭顺的道。
对此人,刘正的印象仅限于三国演义的一段描写。虽然那是演义,但因为蔡瑁的原因,总归没多少好感,但也没多少恶感。
似乎是察觉到了刘正的眼光,张允稍微的向这边看了看,还朝着刘正恭顺的点了点头。
眼神中没有刻意巴结,有的只有至诚。把刘正搞得有些莫名其妙,这家伙跟我挺熟?莫非是蔡氏教导的?
想着现在蔡家暗地里是由蔡氏掌管,刘正也就释然了。
不过心中也是一阵恶寒,蔡家总是出这些人物,蔡氏对蔡瑁的死无动于衷,而这个蔡瑁的外甥,也对自己杀了他舅舅不敢兴趣。还摆出这样一幅表情,还真是天生无情啊。
张允可不知道自己的那一点头,不仅没让刘正感到好感,反而对他的印象直线下降。
“正是万事待兴,才更应该建造一座王宫,彰显楚之地位才是。不然如有外使觐见,岂不是颜面扫地?”说话反驳的是王粲,这家伙可能是因为带头劝刘备进王位。刚刚也得到了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