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悍戚 >

第478部分

悍戚-第478部分

小说: 悍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燕京之后,刘闯和董俷都瘦了一圈。
两人到家后便蒙头大睡,一直睡到了第二天正午时分才醒来。
睡了这么一大觉,刘闯的精神也好转许多。
他起床后,简单的洗漱了一番,便立刻命人把沮授找来。
随同沮授一起来的,还有一个青年。说是青年,实际上年纪也比刘闯大,差不多三旬左右。
那人随沮授进屋之后,便躬身一揖。
“草民法正,受皇叔征召,特前来效命。”
刘闯一见来人,顿时大喜。
他忙站起身走上前,拉着法正的手道:“孝直远道而来,我未能亲自相迎,实在是罪过,罪过。”
只这一句话,就使得法正心中诸多不满,一下子烟消云散。
这法正,是扶风郿人。
他出生于熹平五年,按实岁的话今年是二十八,比之刘闯大三岁。
不过,古人好虚岁。而法正因为是生于年末,是虚两岁,故而算起来,他已经是而立之年。
建安元年,天下大乱。
法正与同乡人孟达入西蜀避难,投靠了刘璋。
只是那巴蜀同样是一个有着极为强烈地域观念的地方,法正一无出身,二无来历,更没有靠山,所以花费了很长时间,直到前年才成为新都县令。可那新都排外性极强,对于一个一不是新都,二不是巴蜀的外来人,自然没那么容易接纳。法正也是费了好大劲,才站稳了脚跟。
他在新都,颇有些不自在,整日闷闷不乐。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法正突然收到了一封好友送来的书信,邀他前来燕京做事。
他那位朋友,也就是河东闻喜裴儁的姐夫……法正左右觉得在巴蜀也没什么作为,而刘璋更不算不得什么明主。所以在考虑一番之后,他便决定辞去新都令之职。一个人离开成都。
在西川,法正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此时的他。也还没有认识张松,除了孟达之外,便没什么好友。
所以对于他的离开,更没有人去关注,或者去挽留。甚至有不少人因为他的离开弹冠相庆!官职就那么多,你法正占了新都令,也就少了一个职务。他一走,自然会有人趁机而上。
就这样。法正可说是孤孤单单的离开了成都。
他本打算劝说孟达和他一起走,可孟达混的比他好,自然不愿意轻易舍弃自己的前程……
无奈之下,法正一个人上路。
不过在途经白水关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人。
两人都是那种不甚得意之人,于是一番交谈之下,法正便热烈的邀请那人。随他一起来燕京。
刘闯而今的声势不小,名声也很不错。
而那人也不是巴蜀之人,之前不过是仰慕巴西太守庞羲,所以才从荆州到了巴蜀。只不过,他一样受到了本地势力的排挤,最后在白水关做了一个小吏。他对巴蜀也没什么感情。所以法正一发出邀请,他也就立刻同意。两人从巴蜀走汉中,过武都,可谓是历经千辛万苦。
足足走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法正二人才抵达燕京。
哪知道。他们到燕京的时候,刘闯恰好不在……
而刘闯走之前。也没有告诉别人,他准备给法正安排的事项,所以法正两人便在驿馆等待,足足半月之久。
要说心里面没火气,那肯定是假的。
如果不是法正那位好友一直挽留,说不得法正两人便要离开。
“孝直,你也经历这许多事情,当知道这世事艰辛。
我并不是欺骗你,实为皇叔听闻你的名字之后,亲自吩咐我,让我写信给你,请你前来……”
“皇叔,又怎知我呢?”
法正当时非常吃惊,更感到有些疑惑。
他那位好友也苦笑道:“我怎知皇叔为何会看重你?反正他听说你的名字后,便要我请你前来。
你也不必担心,既然皇叔亲自找你,那必然是看重你。
他如今有事不在燕京,又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过来,所以才没有留下吩咐。可越是如此,岂不是说明皇叔对你越看重?若只是委任你一个小吏的职务,皇叔大可吩咐下去,你说是不是?”
想想,似乎也是这么一个道理。
法正这两日可谓是患得患失,直到五天前,大将军府长史沮授突然派人把法正找过去,和他谈论了一番。
若换个人的话,法正可能是理都不会理睬。
可是沮授……
那可是冀州老牌名士,法正虽说骄傲,但是在沮授面前,却不敢太拿捏架子。
今天一大早,沮授便把法正找来。
“主公昨日已返回燕京,不过他一路奔波,三天时间两个人跑死了三匹马……这会儿,主公正在休息,估计他醒来之后,会找我去商议事情。孝直有大才,正好随我一同前去拜见主公。
相信主公若看到你,一定会非常高兴。”
三天时间,跑死了三匹马。
这个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也说明刘闯之前,的确不是故意要冷落自己。
而今,见刘闯亲自上前,法正也就随即释然。
他连忙躬身道:“草民能得皇叔看重,实荣幸之至。”
“好了好了,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便不用那么多的客套话。
孝直来的正好,先坐下吧。
公与先生,我从昨晚回来到现在水米未沾,刚让人做了午食,不如咱们一边吃一边谈事情?”
沮授呵呵笑道:“便听从主公安排。”
不一会儿的功夫,杜贞带着家奴送来午食。
刘闯抓起一块肉饼,三口两口便吞下去,而后连连称赞。
“孝直不妨尝尝,我家这肉饼,可不是外面卖的那些肉饼可以相比,实乃这燕京的一绝。”
一句话,让法正顿时轻松许多……

第371章 双杰(一)

吃了两个肉饼之后的法正,明显轻松许多。
和刘闯说话时,也不再是之前那么紧张,能够侃侃而谈。
刘闯对法正也非常满意,和他交谈了一阵之后,便做出决定,任命法正为黄阁武长史,除大将军府从事郎中之职。法正对从事郎中一职倒是颇为满意,可是对那黄阁武长史之职,却感到疑惑。
他忍不住问道:“主公,这武长史又是做何事情?”
刘闯只笑了笑,“孝直不必着急,回头你上任之后,自然会明白其中的含义。”
法正心头一热……
他听得出,这‘武长史’似乎不同一般,好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职位。
刘闯能够如此看重他,也让法正心里面非常感动。
这时候,沮授开口道:“皇叔,今凉州初定,冀州方平,还需有得力之人前往。
此前你提议元常为凉州刺史,友若为冀州刺史颇为妥当,可是幽州刺史,却不知谁可担当?”
幽州,是刘闯根基所在。
换其他人,刘闯也不会放心。
他想了一想便道:“幽州刺史,便有我来兼之。
待有合适的人选之后,再做决断。此外,元直大婚后,益恩大兄恐怕要辞了燕京令的职务,陪伴世父周游北疆。他这一走,燕京令便有空缺。而今燕京正值发展的关键,二期工程即将结束,三期工程也开始筹备,所以需要早作决定才成。若不然,误了工期事小,还可能会使得燕京出现混乱。我这几日一直在思考燕京令的人选,却不知道先生可有什么推荐?”
“巨言,可为燕京令。”
巨言。便是田释,田丰之子。
此前他一直在大将军府做事,并无执政经验。
可不知为什么,刘闯却认为田释是一个极好的人选。说不得最为合适。
沮授道:“巨言秉性刚直,有乃父之风。
但他又不似元皓那般直接,再处世方面颇有几分圆滑之气。而且,他为人忠厚。处理事情也非常公平,且不畏豪强。其实,康成公之所以让益恩辞去燕京令,并不仅仅是为陪他周游北疆。燕京发展到现在这种地步。可谓是鱼龙混杂,各方云集。益恩为人忠厚,在燕京建立之初。可以很好的协调各方关系;可是他手腕略有些不够强硬。加之他读圣贤书,动辄仁德之治……若燕京尽是君子也就罢了,偏偏如今这燕京城里,什么样的人都有,益恩便有些不太适合。
这是一个得罪人的职务,康成公岂能看不出端倪?
所以,益恩离开。巨言接掌,必可使燕京进入下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刘闯听了也是轻轻点头,按照沮授所言,这田释倒是颇有几分强项令的风范,的确非常适合。
“如此,就请先生出面,将此事安排下去。
另外,这几日诸葛瑾在燕京,传令下去对他严加监视。
孙仲谋而今野心勃勃,怕是已不满足只有一个江东六郡,目光已转向交州。我已命人前往交州助战,但心中始终是不太放心。士威考虽说与我亲善,但毕竟还算不得自己人。便是士家兄弟,也是各怀心思。我担心继续对交州视而不见,会有更多麻烦出现,到最后令事态变得更加复杂。所以,我有心趁此机会,再派人前往交州,争取能够进一步控制交州……”
刘闯说到这里,目光灼灼看着沮授,“却不知该派何人前往?”
一旁法正,也迅速进入角色,认真的聆听刘闯和沮授的谈话内容……
他隐隐感觉到,刘闯千里迢迢把他从巴蜀找来,绝不会只是让他担当一个小小的武长史,或者那劳什子从事郎中。从刘闯今天表现出来的态度来看,自己日后将要担当起更为重要是工作。所以,他丝毫不敢怠慢,连忙进入了状态,希望能够从刘闯两人谈话中有所收获。
沮授捻须而笑,“其实皇叔不说,我也想提醒皇叔。
而今皇叔用经济手段控制交州,已经到了一个极限。单纯的经济控制,已经无法继续稳定交州的局势。必须要派驻人手,才可以把交州牢牢掌控手中。我纵观皇叔帐下,有一人可当此重任。”
“谁?”
“中山国相,步骘步子山如何?”
刘闯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旋即大笑:“我与先生,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平定交州,非子山莫属……我亦属意他前往交州。”
历史上,士燮死后交州大乱。
也正是士燮前往交趾,平定当地番乱,并迅速将交州掌控手中。不过,如今步骘过去,面临的局面必然更加复杂。士燮哪怕是和刘闯亲密,也未必会同意把交州这么拱手交到刘闯手中。
这里面必然还要有一场博弈,便要看步骘的手段。
“另外……”
沮授犹豫一下,轻声道:“前几日元直告诉我,曹操绝不会放任皇叔你在凉州坐稳,一定会想办法破坏而今的局面。他思来想去,认为曹操若要对凉州动手,最好的办法便是联络汉中张鲁。
那张鲁在汉中也经营许久,势力颇为不俗。
如果他和曹操联手,再加上武都的羌氐乱党,虽不能真个乱了凉州,也会使凉州出现变数。”
刘闯闻听一怔,脑海中突然回响起那天郭嘉醉酒时说过的话。
汉中张鲁……
没错!
就算是荀彧,他想要在凉州打开突破口,也一定是找张鲁联合。
想到这里,刘闯不由得眉头一蹙。
如果张鲁真个和曹操联手,倒也的确是能制造一些麻烦。
“主公!”
就在这时候,一旁法正突然道:“其实要破张鲁,也非难事。”
“哦?”
沮授饶有兴趣的看向法正,对这个极被刘闯看重的小子,也充满了好奇。刘闯更扭头向法正看去,兴致勃勃的朝他点点头。示意法正继续说下去。
法正鼓足勇气道:“张鲁和西川刘璋有杀母之仇。
刘璋对张鲁,也一直是心存忌惮。说来,那刘璋手下人才济济,兵多将广。粮草充沛。其帐下文有刘巴、黄权、武有张任、严颜和冷苞这样有万夫不当之猛将,却龟缩于西川一隅,没有任何作为。若主公以宗室之名与之联络,请他出手代为牵制张鲁。则主公可不费一兵一卒,解决汉中之忧。不过,正以为若张鲁真若兴兵,主公大可以以此为借口。攻入汉中。
汉中乃西川之门户,主公若拿下汉中,便等于是打开了西川门户。”
刘闯。忍不住哈哈大笑。
他突然对沮授道:“公与先生。如何?”
法正一旁有些发呆,愕然看着刘闯和沮授,有些不太明白。
沮授笑道:“主公看人的眼光,授素来敬佩……若当年袁本初能有主公三成眼光,便不会被曹操所败。”
“诶,非是他没有眼光,实在是他太过自负。”
刘闯笑罢。便看向法正,“孝直之计甚好,但是我与刘璋素无交情,又如何让他出兵相助?”
法正连忙道:“刘季玉此人,耳根子一向很软,没有自己的主意。
他所重者,也多为贪婪之徒,到时候主公只需命人以财货收买刘季玉的心腹,刘季玉自会出兵相助。”
“孝直,那这件事我便交给你来负责,如何?”
法正闻听,顿时大喜:“正自当为主公分忧。”
他犹豫一下,旋即道:“其实,出使益州,正心中倒是有一个人选。
此人坚贞简亮,胆大心细……说起来此人,我虽与他相识不久,但是对他的才干学识,却是极为敬佩。他原本是荆州人士,建安六年入川,苦于没有门路,在白水关为一小吏。我来幽州时,途经白水关与之相识,相谈之下甚为倾心,便邀他与我一同前来燕京,投奔主公。
此人对益州的情况非常熟悉,而且口才极好。
若主公信我,便让他前往西川……我在西川还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