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悍戚 >

第516部分

悍戚-第516部分

小说: 悍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城中,伏皇后和伏完漫步于御花园,在一僻静之处突然停下脚步,轻声询问。
汉军入城已有两日,表面上看去,伏完一直在为天子争取利益,可是伏皇后却能够感受到,伏完的态度变化。
每次汉帝发作,伏完都是尽力劝说。
乍听,伏完好像是在为汉帝着想,可细一思考,心细的伏皇后便觉察到,伏完实际上都是站在刘闯的立场之上。知父莫于女,伏皇后已经清楚感受到伏完对汉帝态度上的变化。
她看着伏完,心思格外复杂。
事实上,前日汉帝下令诛杀金祎的时候伏皇后就知道,从此以后,恐怕不会再有似金祎这样的人为汉帝着想。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汉帝真的是变成孤家寡人,无人会为他效力。
伏完闻听女儿开口,心里也是一颤。
他看了一眼伏皇后,转过身,背对着伏皇后道:“我所为者乃汉室国祚,乃我伏家未来……女儿若要怪我,我绝无怨言。但请你记住,女儿永远是我伏完的女儿,勿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保你安全。至于陛下……你也都看在眼中,是否有人君之相,你想来也明白。”
这句话一出口,已经足以表明伏完的立场。
伏皇后心里一痛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痛骂伏完吗?伏完为了当今天子,已经付出了一个儿子,也就是伏皇后的二哥伏雅。他对天子可谓是尽心尽力。可天子所作所为,却足以让所有人心寒。不仅仅是伏完心寒,即便是伏皇后也有些心寒。许都之变前,汉帝迷恋上了一个女子立为贵人,无比恩宠。而伏皇后虽然与天子同甘苦,共患难,可随着年纪的增长,天子对她越来越冷淡,甚至疏于恩宠……许都之变前,汉帝已近一载为临幸皇后。
若不是这次金祎他们捅了马蜂窝,激怒了刘闯,令局势陡然恶化。
汉帝恐怕也不会再次重用伏完……要知道,整个许都之变的过程中,伏完作为国丈,一直到最后才得到消息。
从这一方面而言,汉帝并不是真的信任伏完!
可是,若伏完决意背叛汉帝,自己又当如何自处?
伏皇后心中感到无比悲苦,看着伏完的背影,贝齿咬住朱唇,久久说不出话来……
+++++++++++++++++++++++++弻?+耀++++++十二月初二,从赭丘城传来战报。
金旋率部驰援许都,但不想在赭丘城外遭遇汉军伏击。
当金旋的部曲听闻汉帝诏书,将他们称之为乱军的时候,一下子便乱了阵脚。原本,他们认为自己是朝廷的兵马,谁料想到这一转眼,却变成了叛军。汉军几乎没有费吹灰之力,便将金旋部曲击溃。三万大军迅速溃败,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而金旋更在乱军中被亲随斩杀,尸首被呈送到了黄忠面前。
对于金旋,黄忠毫无感觉。
只是在黄忠看来,金旋也算不得叛军,说到底他也是汉家忠臣。
可惜,各为其主,而金旋所效力的主子也的确是不给力……想他千里迢迢驰援许都,想要解救天子。哪知道还没有抵达许都,却被天子认定为叛贼。想必金旋的心里,也非常苦闷。
不过,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哪有那许多正义可言。
黄忠不是那种小青年,心里面存着满满的正义……从黄巾之乱开始,黄忠起起伏伏,历经各种磨难。这世间的是非公道,他早就看得清清楚楚。谁的拳头大谁就是公理,唯有胜利者才有资格言述公道。
黄忠受到了金旋的首级之后,火速命人送往许都。
当金旋的死讯传到许都后,许都人对此却没有任何反应……甚至不少人觉得,若非金旋这帮子乱臣贼子闹事,他们也不会经历那么一段时间的提心吊胆。许都之变,从十一月开始到月末,不过一月光景便烟消云散。后世评价此次事变,也认为是改变整个江山格局的关键。
曹刘之间,原本应该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战。
可是由于许都之变,使得曹刘迅速合而为一,刘闯在这场事变之中非但毫无损伤,反而实力大增。
也正是这场变故,加快了刘闯统一天下的脚步!
不过,于刘闯而言,汉军攻占许都,并且迅速控制住了局势,并没有引来他太多的关注。
建安九年十二月初八,曹操在尉氏身亡。
消息传到荥阳的时候,正值刘闯刚把曹宪和曹彰姐弟迎入荥阳,正准备护送她二人前往尉氏。
说来,曹宪和曹彰姐弟是在燕京得到曹操中毒的消息。
姐弟二人听闻曹操性命垂危,再也无法保持镇定。幸亏麋缳和诸葛玲还算冷静,立刻让曹宪带着刘兴,在曹彰和典满的陪同下,连夜从燕京启程动身,一路上风尘仆仆,想要见曹操最后一面。
哪知道……
当曹操死讯传来的时候,曹宪和曹彰,更是面无人色……曹宪一声惊叫,当场便昏倒在刘闯怀中,而曹彰则泪流满面,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放声大哭。
曹操,竟然真的死了!

第392章 问计(一)

曹操身故,意料之中。
可就是这么一件意料之中的事情,让刘闯顿感怅然。
哪怕早就有这个思想准备,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却没有任何欢喜的感觉,反而有一种失落和惆怅。曹操死了,比原有的历史,足足提前了十六年……说实话,刘闯挺敬佩曹操。在和曹操数次对决中,两人甚至产生惺惺相惜的感受。若非时局所迫,恐怕他二人都不愿刀兵相向。就如刘闯在观津城外和曹操说过的那般:走到这一步,大家都没有了退路。
第二天,刘闯便带着曹宪和曹彰,直奔尉氏。
许都大捷的喜讯传来,也未能引起刘闯的任何关注,他现在只想陪着曹宪一起,再去祭拜曹操一回。
自荥阳出发之后,一路急行。
途经官渡,刘闯还命车马停了一晚,带着曹彰来到官渡战场。
昔年袁曹对决的痕迹,已几近不在……此前,曹操欲在官渡和刘闯再来一场决战,所以也把当年曹军和袁军的营垒拆除,重新进行改造。所以,此时残留在官渡战场上的,大多是一些废弃物。曹彰和典满跟在刘闯的身后,游走于官渡战场,眼睛却不由自主的红了……
“丈人雄才大略,却非寻常人。
当年若非他率先发起勤王义勇,讨伐董卓,汉室恐早已不在。丈人生前,为汉室所虑,官渡一战,以少胜多,才有了今日中原之繁荣。每每思及丈人的英姿,我总觉差距甚远。丈人所为者,汉室江山。今日我当在此立誓,定会保大汉江山百年、千年稳固,定不负丈人所托。”
曹彰连连点头,眼睛通红,却大声道:“兄长,我一定会助你一臂之力。”
刘闯之所以说这些话。自然有他的考校。曹操诸子之中,曹彰相对单纯一些。刘闯若要控制好曹氏部曲,曹彰就必须大用。相较而言,曹丕原本是曹氏最合适的代言人,但他心思太多,刘闯即便是会用曹丕,也不敢委以重任。说好听一点,这也是保全曹氏的最好方法。哪怕刘闯对曹操再敬重,若曹丕威胁到了他的地位,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对曹氏进行打压。
一个相对好忽悠的热血曹彰,一个心思细密,且才干不凡的冷静曹丕……
二者择其一,刘闯首选曹彰。
至于曹植,刘闯并不放在心上。本来,刘闯还有些担心曹操五子曹冲,也就是那个后世相传能称象的曹小象。别看曹冲年纪小,但是才智过人,刘闯不会掉以轻心。幸好,在许都之变中,曹冲、曹熊死于乱军,也让刘闯松了口气。接下来,他只要把曹丕盯紧,便足以防范。
在官渡战场缅怀一番之后,刘闯带着曹彰和典满回营。
一夜无事,天亮之后刘闯等人再次启程,在傍晚时分,抵达尉氏城外。
上次刘闯过来的时候,曹洪曾率部前来围攻。而当时,整个曹军上下,对刘闯怀有极为强烈的敌意。
这一次刘闯再次踏足尉氏,情况却好转许多。曹氏门下的重臣大都出城来迎接刘闯,在荀彧的带领下,夏侯、夏侯渊、曹真、曹洪、曹仁在尉氏城外,列队恭候刘闯到来。
可以说,除了曹丕和曹朋不在尉氏,曹氏余下来的臣子,大都前来迎接刘闯。
看这样子,曹操在临终前肯定是有一番叮咛。若不然的话,曹氏众人也不可能这样兴师动众。
“荀彧,拜见皇叔。”
荀彧带着文武要员,向刘闯施礼。
刘闯连忙下马,将荀彧等人拦阻,“荀尚书切莫多礼,今日闯来尉氏,非是以大汉皇叔的身份而来,实则是以半子身份来祭拜丈人……好在许都已经拿下,金祎等一干凶手都已经授首,算是为丈人报了一半的仇。我这次来,还带了玉娃和子文前来,另外刘兴也来了!他年纪虽然小,但我还是希望,让他祭拜一下外公,想来丈人在九泉之下,也会非常高兴。”
荀彧的眼睛一眯,立刻领会到了刘闯的意图。
刘闯表面上是来祭拜曹操,实则也是为彻底收服曹氏班底而来。以半子身份,等同于拉近了和曹氏众人的距离。而刘兴的到来,也等于是给了曹氏众人一个希望……这孩子日后将会成为曹氏的保护伞,虽然刘兴现在还什么都不懂,但他的出现,也会令大家的敌意消减几分。
荀彧不禁在心中感慨,怪不得刘闯能够有今日的成就。
以前,所有人都小觑了这个家伙,以为刘闯是一介莽夫……包括荀彧,也是这么认为。可事实上,这小子绝对是一个枭雄,一个丝毫不逊色于曹操的枭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刘闯和曹操非常相似。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原因,才促使得曹操最终下定决心,命曹氏投效刘闯。
“文若,你我此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小看了刘闯其人。
当初文和曾建议我在许都斩杀此人,我没有听进去;你当时也是想要保住此人,认为他成不得气候。可到头来,咱们两个都栽在这小子的手里。虽然我不是很服气,但也不得不承认,他能够有今日成就,也是他的本事……只凭他在北疆翻云覆雨的手段,便足以做我对手。”
荀彧脑海中,突然回响起曹操临终前的一幕。
曹操那天其实已经预料到自己死期已至,故而在交代完了其他人之后,又专门把荀彧留下来。
“若我不死,子桓是最的人选。
可现在,我命不久矣,我死之后,子桓绝不可为曹氏之主……他心思太重,而孟彦也是个多疑之人。一旦孟彦对子桓起了疑心,则我曹氏,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那小子绝对是一个心狠手辣之徒,他看重我留下的这个班底,但同时,也会对我留下的班底加以提防。
子桓的能力越强,曹氏就越危险。
我思来想去,决定让子文接掌曹氏门楣……那孩子的心思相对单纯,对孟彦也多有好感,和玉娃的关系也非常亲密。他执掌曹氏门楣,或许不会有曹氏之兴盛,但却可保曹氏富贵。”
如果刘闯他日成就大事,曹家便是皇亲国戚。
曹操口中的兴盛,指的是成就大事!曹丕是做大事的人,若没有刘闯,他便可以顺理成章接掌曹氏门楣;可问题是,有刘闯在,就容不得一个能做大事的曹丕,那对曹家而言,是祸不是福。一旦曹丕触动了刘闯的利益,相信刘闯不会心慈手软。相反,一个单纯的曹彰,更能够为刘闯所接纳。如果是由曹彰接掌曹氏门楣,对曹家来说,反而会是一桩福气……
或许,这对于曹丕会有些不太公平。
可这世上哪有那许多公平的事情?
荀彧对曹操这一番话,也非常赞同。
刘闯才二十六七,甚至不到而立之年,他有大把的时间经营他的基业,又怎可能容忍一头会威胁到他地位的老虎存在?
“文若,帮我!”
曹操紧紧握着荀彧的手,轻声道:“留下来,留在孟彦身边。
你留下来,定有大用,更能助子文一臂之力。我知道,子文有时候过于单纯,需要有人帮衬。
文和这个人,善于自保,不会插手其中的事情。我思来想去,也只有你能够保曹氏一脉,更能够助子文接掌曹氏一支。若没有你的帮助,哪怕有孟彦力挺,子文也难免会遭遇各种麻烦。他年纪必经小,又不是长子……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恐怕他很难让大家真正的信服。”
荀彧本打算,等刘闯正式接手曹氏班底后,便告老还乡。
可是曹操这一番恳切的请求,让他无法推辞。
遥想当年,曹操初据东郡。荀彧那时候不过而立之年,自河北而来,投到了曹操的麾下……一晃,十余载过去,他二人可谓是君臣相得益彰。虽然两人有矛盾,甚至还相互产生了芥蒂。可荀彧也必须承认,若无曹操,便没有荀文若……这份情意,他怎能推却?
良久,荀彧轻轻叹了口气,“司空放心,荀彧但存一息,定会助子文稳定局势。”
有他这一句话,曹操才算是真正放心。
如今,荀彧想起了曹操的那番叮咛,也不得不承认曹操做出的决定,的确是很正确。子桓能力和德行都不差,可惜已经有了一个刘闯,便不会有他出头之日。看着刘闯搀扶曹宪下车,带着曹彰拜见众人的场景,荀彧也猜到了刘闯的想法,看样子他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