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悍戚 >

第527部分

悍戚-第527部分

小说: 悍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鲜卑二十万大军估计不假,步度根和儿禅联合,也可能是真事。
只是,刘皇叔经营北疆数载,自灭掉燕荔游之后,他在大鲜卑山安置精兵强将,这些年又不断向北疆移民,实力已经稳固起来。别的不说,据我所知刘皇叔在北疆安排有吕布这样的虓虎猛将,更有田豫田畴运筹帷幄。幽州是刘皇叔的根基所在,哪怕他现在入住中枢,幽州又怎可能无精兵强将?鲜卑丁零二十万大军想要取胜,在我看来,恐怕非是那么容易。”
“卢九所言,正合我意。”
诸葛瑾站起身,叹了口气道:“我也觉得,刘皇叔恐怕没那么容易战胜。
不过……”
诸葛瑾在屋中踱步,仿佛自言自语道:“外面把此事传的活灵活现,似乎也做不得假。
若刘皇叔没有失利,他造出这番谣言,又是什么居心?按道理说,他这时候正在准备迁都,理应一切以稳定为重。他制造出这样的谣言,对他有什么好处?弄个不好,反而使他声名受损。”
王卢九则沉默不语,只是站起身来,走到门口向左右看了一下,旋即关上了房门。
“子瑜,你老师与我说,你现在究竟是怎样的想法?”
“卢九此话何意?”
“刘皇叔要对江东用兵,你认为主公可是对手?”
“这个嘛……”
王卢九沉声道:“今刘皇叔一统北方,汉室中兴在即……可惜主公仍旧看不清楚形式,想要似从前那样割据自立,绝无可能。在这等情况之下,子瑜你还要多多考虑未来,免得错失良机。”
诸葛瑾一怔,眼中旋即透出一抹精光。
“卢九,你……”
王卢九微微一笑,轻声道:“子瑜你不必紧张,我与你说这些话,并无恶意。
虽然我不清楚刘皇叔为什么要制造出这种谣言,但我相信,刘皇叔一定有所图谋,但绝不会停止对江东的征伐。或许,那北疆危局,就是刘皇叔专门制造出来,只是你我现在,都无法揣测到他的真实目的。子瑜待我不薄,我实不忍加害于你……而今时局,大势已经明了。子瑜若不提前做好打算,恐怕再迟就来不及了!你两个弟弟都在刘皇叔帐下效力,你妹妹更是刘皇叔妻子。主公或许看重你才干,但若说他对你深信不疑,依我看怕也未必……
子瑜,主公是什么脾气,相信你比我更加清楚。”
王卢九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若诸葛瑾还不明白王卢九的来历,那就真的是个傻子了!
“你为,刘皇叔效力?”
王卢九伸出两根手指,轻声道:“已有两载。”
诸葛瑾闻听,不禁露出了苦涩笑容,“如此说来,我抵达许都的事情,刘皇叔那边早已经知晓?”
“否则,裴郎中怎会和彦黄相见?”
诸葛瑾沉默了!
他轻声道:“那以卢九之见,我当如何?”
“子瑜你既然来了,这般偷偷摸摸,终究不是常事。
今刘皇叔家眷大都在洛阳,也只有二娘子留在许都……这是刘皇叔与子瑜你最后的机会,若再要放弃,恐怕日后再想和二娘子她们见面,难上加难。既然子瑜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何不前往大将军府拜访二娘子。权作兄妹相见,倾诉伦常……然后,就静观事态的发展。”
王卢九这番话,说到了诸葛瑾的心坎上。
他何尝不知道,想要劝阻刘闯停止对江东用兵,基本上就是痴心妄想。
既然已经知道了结果,又何必继续纠结?王卢九说的不错,且先拜访二妹,静观事态变化!
就在诸葛瑾下定决心,要拜访诸葛玲的时候,许都皇城中的金銮宝殿上,一场影响汉室国祚的争论,也正在进行。
汉帝刘协初闻刘闯兵败具伦泊的时候,也是欣喜若狂。
你刘闯,终于输了!
不过,你这一输,真正好有了借口。
刘协本打算在朝堂上斥责刘闯一番,趁机打压一下刘闯的威风,哪知道刘闯根本不予理睬。
“今我汉室,内外交困。
外有鲜卑等异族虎视眈眈,内有诸侯心怀叵测。
自桓灵以来,朝堂政令混乱,纲纪不存。长此以往,与我汉家,绝无益处。臣今日斗胆,恳请陛下重置丞相一职,如此方可使政令统一,不至于再有令出几家,令臣下无所适从的状况。
皇叔刘闯,忠心耿耿,德行非凡,功绩卓著。
请陛下拜皇叔为相,则朝纲尽归于汉室,断绝宵小奸妄把持朝堂之厄……”
尚书令司马防在朝会上突然提出重置丞相之职,令刘协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以前,他身边还有一些人为他摇旗呐喊。可是在诛杀了金祎等人之后,这样的人几乎从朝堂绝迹。所以,当司马防提出这个请求的时候,满朝文武纷纷赞同。这也使得刘协感到不知所措,他有心拒绝,可是又不知道该找什么样的借口。毕竟,满朝文武都同意,他想要阻止恢复丞相之职,就变得非常困难。
其实,就算不同意,他刘闯也可以强行恢复丞相!
在经过片刻慌乱后,刘协迅速冷静下来,思忖着其中利害。
片刻后,刘协下定决心,“重置丞相,倒也无不妥之处。
只是而今鲜卑祸乱北疆,皇叔善战,当亲率兵马予以征讨,令胡虏知我汉家威严,扬我大汉之威。”
“不可!”
不等刘协话音落下,朝班中走出一人。
刘协看到此人,不由得在心中咬牙切齿。
说起来,这个人也是汉室宗亲,可是从头到尾,他就没有为自己分担过半点忧愁。
此人,便是刘晔。
刘晔此前一直在大鲜卑山就职,刘闯入主许都之后,刘晔奉命离职,从大鲜卑山回到朝堂。
一开始,汉帝还以为来了帮手。
可谁料想到,刘晔根本不理睬他,反而尽力帮衬刘闯,也使得汉帝心中对刘晔的恨意更深。
刘晔道:“今诸侯谋逆,乱于内。
臣听闻,攘外必先安内,诸侯不灭,何以令我汉家清平?皇叔为大将军,都督天下兵马,理应坐镇中枢。臣在幽州时,曾听闻民间有歌谣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陛下受命于天,胡虏不过鳞介之癣。如今,正是天子扬威,令天下臣民信服之时,何不御驾亲征,坐镇燕京?到时候,北疆自当清平,胡虏难以为继……那时候,天子之圣明也将传播九州,为世人称颂。”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刘协听闻这话,心中顿感慌乱。
他朝刘闯看去,却见刘闯正向他看来。
目光相触,刘闯朝着刘协微微一笑,而刘协的心,顿时变得更加慌乱……

第400章 迁都(一)

建安十年末,北疆战火重燃。
朝中文武大臣联名上疏,恳请汉帝御驾亲征,坐镇燕京。
面对群情激昂的文武百官,汉帝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有一种预感,一旦他这次离开中原前往燕京,此生休想再回中原。换句话说,他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流放的皇帝。一个被流放的皇帝的结果会怎样?不用想也能猜出。
汉帝历经过董卓、李傕郭汜和曹操把持朝政,却不得不承认,这些人远比不得刘闯的手段毒辣。
在朝会的第二天,百官奏请天子御驾亲征的消息便传遍大街小巷。
对于许都百姓而言,天子去洛阳还是去燕京,和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他们已经知道,汉帝即将迁都,许县作为中枢的日子,也已经不多了。在失去中枢地位之后,许都人该如何自处?他们现在,更关心许都未来的发展。
所以,对于汉帝亲征的消息,普通百姓并无太多想法。
只是百姓门想法不多,缺不代表其他人没有想法。太学院国子监的太学生们,得知天子亲征的消息之后,云集毓秀门外欢呼,开口闭口必然是: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毕竟,汉室衰颓多年,而今天子要御驾亲征,也是扬我大汉天威的最佳时机。单纯的太学生们在经过有心人暗中啜哄之后,非但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反而认为是大将军刘闯准备还政的一个信号。于是乎,皇叔刘闯忠于汉室的声音此起彼伏,也为刘闯拜相,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更获得许多赞誉。
“刘皇叔这一招,的确是厉害。”
在大将军府中,诸葛瑾听了王卢九的汇报之后,忍不住扼腕发出一声叹息。
别人看不出这里面的勾当,但想要瞒过诸葛瑾的眼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资质上而言诸葛瑾或许是比不上诸葛亮那么出众。但他也经历过许多事情,才智过人。否则也不可能在历史上,成为江东水军大都督。
诸葛瑾是一个非常稳重的人,性子也非常谨慎。
他看着王卢九,心中更是感慨万千。
他听从了王卢九的建议,登门拜访诸葛玲。事实也证明,刘闯对他的一举一动可说是了然于胸。当他见到诸葛玲的时候,便招来了诸葛玲的埋怨。
“兄长怎地现在才来?
夫君说兄长回来的时候,我还以为他在乱说,没想到……兄长也是的到了许都,偏要住那劳什子的客栈作甚?我这就派人去为兄长提取行李,便在这里住下。
夫君这两日有些繁忙,朝中事务太多,怕是无暇招待。他与我交代,让我好生照顾兄长。等他手头的事情忙完了之后,他一定会亲自为兄长接风洗尘。”
繁忙?
或许是一个事实。
但如果说刘闯忙得连招待诸葛瑾的时间都没有,估计连诸葛玲自己都不相信。
诸葛瑾心里也很清楚,这是刘闯对他的招揽。
不过在招揽之前,刘闯会做出一些事情让他心服口服,否则也就不必要开口招揽。
只是,诸葛瑾没想到刘闯竟然把他的野心,这么赤裸裸摆放在自己面前。天子,不过是我的玩物。我什么时候想要把他赶走,也是一桩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他住进了大将军府之后,刘闯依旧让王卢九跟在他身边,也是对他的一种保护。一来,王卢九是刘闯的人留在诸葛瑾身边,便于监视。
这二来嘛,王卢九可以充当诸葛瑾和外界的联络人与裴玄进行沟通。
诸葛瑾毕竟是孙权的手下,他这次来许都也担负着任务。如果不拿出一个姿态给外界的话,说不得会影响到诸葛瑾的家眷。别人刘闯或许不会考虑,但诸葛瑾的老娘他不得不慎重对待。那虽然不是诸葛玲诸葛亮的亲生母亲,可毕竟是他们的长辈。万一发生什么事情,刘闯的确不好向诸葛玲交代。
所以,诸葛瑾表面上是已经被困在了大将军府,实际上过得还算逍遥自在。
“卢九,皇叔可有说,什么时候见我?”
王卢九笑道:“子瑜先生未免太高看了我……
我不过是皇叔手下一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如何能够与皇叔说得上话?你要见皇叔,最好还是通过夫人传话。不过我又一个小小的建议,若子瑜先生你还没有拿定主意的话,最好不要见皇叔,那样一来反而会让皇叔感到厌烦。
如果还没有决断,不妨再观察一下时局。
据我所知,事情差不多快要尘埃落定。也许那个时候,先生就知道该如何选择。”
诸葛瑾听罢,不由得苦笑一声。
“若等到尘埃落定时,怕是皇叔对我的看法,也会降低许多。
诸葛子瑜或许胆小怕事,但也是懂得轻重的人……我在许都晚一日见皇叔,日后便要弱一分气势。不过此事,还是请卢九代劳,向皇叔进行通禀,我自由主张。”
诸葛瑾话说到这个份上,王卢九也就不再劝说。
“此事我自当向上禀报,不过皇叔何时会见先生,却非我可以做主。”
“你只管通禀就是。”
诸葛瑾自有诸葛瑾的打算。
他若是通过诸葛玲传话,日后也仅仅是以一个皇亲国戚的身份立足朝堂。
莫说和诸葛亮比肩,恐怕连诸葛均也比不上。
他必须要向刘闯证明他的存在价值,也必须要让其他人知道,他并非是靠着裙带关系才在朝堂上站稳脚跟。毕竟,和荀彧、贾诩、郭嘉以及荀攸相比,诸葛瑾无论是在资历还是在名气上,都逊色太多。琅琊诸葛,也不是那种世家豪门。论名气,诸葛瑾在江东也只是小有声明根本当不得名士之称。
他早年携母渡江,好不容易才站稳了脚跟。
后来也是得了鲁肃的推荐,才算是受到孙权的赏识……这种资历,在中原微不足道。看看麋家而今的情况,糜竺虽然受到重用,却算不得真正核心;麋方倒是混的风生水起可是在刘闯的帐下,地位也算不得特别高。说到底,麋家的根基太过浅薄。好在糜竺麋方也都看得很清楚,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有彰显存在感,而是默默的做事。刘闯呢?也因此始终对麋家存有爱护。但,也仅仅是这样。
麋家想要成为士族豪门,至少需三代人努力,才能把基础夯实。
他们现在,就是在默默的积蓄力量,在朝堂上不争不抢,地位很稳固。可要想再有发展,除非能出来一个似诸葛亮司马懿徐庶那样才华惊艳之人方可。
否则,就连似徐庶那样的人被真正接纳,也要亏得他娶了蔡文姬,得了孔融的力挺,以及蔡邕生前的人望。综上所述,徐庶而今才能够被士族豪门接纳。
自己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诸葛瑾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能够似诸葛亮那样执掌大权,但为了家族,他也必须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