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地主婆的发家史 >

第68部分

地主婆的发家史-第68部分

小说: 地主婆的发家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举吓坏了所有人。无论杀人的速度,还是决断心,任何人见了,内心都得对傅胤之的危险性提高几个层次。

    “傅……傅公子,何必如此……何必杀了贵属。”

    傅胤之拔下剑,送回周大康的剑鞘中,“他敢乱军心,在军中也是杀头大罪。林大人,瘟疫一事到底是不是子虚乌有,傅某愿以一辈子的前程为赌。您还有什么好怀疑的?”

    “若是傅某胡言乱语,那此后一应损失,您尽管带着商户来寻傅某,寻傅某身后的傅家!若不幸被料中,大人也该想想自己的妻儿老小,为她们积福,谋个后荫才是。”

    PS:

    萦索有话说:嘿嘿,《倾城之恋》里整个城市的沦陷,才让两个多思敏感的男女牵手走到一起。不知道萦索安排这次大瘟疫横行,死人无数,只为让同样谨慎小心、不肯付出真心的男主和女主相知,会不会被抽。。。

第十三章 斗陆

    傅胤之用自身前途做赌,可惜旁人也不都是昏聩糊涂的,若真有瘟疫的发生,光靠守住平州关隘,不许进出就行了?少不得太医署和平州本地官府衙门的运作。

    “只是我等拦住往来船只,虽有太后金牌,也总得有人告知知州一声。不如下官派人去?就怕人微言轻,被人痛斥一顿还罢了,要是一句‘危言耸听、包藏祸心’的罪名按下来……承受不起啊!”

    听了这话,早有决断的傅胤之冷冷摆手,“放心,本公子带着御赐金牌,亲自去一趟知州官邸。”

    “啊,这可使不得。万一……是真的,公子岂不是危矣!”当官多年的人,谁不是历练出来多副面孔,单单看着这张写满担忧的脸,还以为他是傅胤之的亲戚呢。

    可惜傅胤之再世为人,年纪虽小,却没有一点被迷惑。他知道,这是林大人迫使他亲自去与陆安扬谈判呢,不能把压力都放在这边守备军身上。按道理而言,这是应该的,民政的事情当然要民政衙门管理,可细想想,他傅胤之差点打包票平州境内有瘟疫了,还逼着他去,岂不是存心不善!

    若换了一般的世家子弟,肯定不会置身险境,左右推搪,打个哈哈糊弄过去……也就在人面前低了一等。本地官员表面不说,心内肯定瞧之不起。

    可惜,他不再是从前的傅家子弟,浴火重生而来,他把之前的“我”一点点敲碎了,磨成粉末,再一点点掺和水重新浇铸,成了现在的“我”。这个过程,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惨烈和疼痛。

    然而。值得。

    这世上,就不该有任何东西阻扰他的脚步,阻碍他到达想要的彼岸!

    瘟疫,还并不是必死无疑的瘟疫,不会让他的勇敢褪色。

    “林大人刚刚说得是,旁人去了,恐怕他陆安扬不会相信,恼怒起来不好收场。本公子和陆安扬也算是通家之好了,进了他知州衙门,总不会被哄出来。”

    那林大人“呵呵”干笑。面上闪过一点尴尬,可心里对一言不合就敢杀人、深入险地面色不变的傅胤之,倒有两份钦佩了。

    ……

    平州的知州官衙在平茂——一处三面环山、水路狭窄。犹如桃源办安宁舒适的小小县城。傅胤之一路行来,四处观察,见此地的民众面上毫无饥色,身上穿着干净的绸衫,八成以上都是暖饱无虞的人家。

    他不会用一般的评断标准看待人和物。但进了平茂城,不得不承认,这里的民风素朴和睦,百姓安居乐业,无犯法之事,大概是父母官最高追求的“无为之治”?

    若没有瘟疫。陆安扬的前途可想而知。未来二十年一升再升,一直升到内阁,谁会有不同意见?愿意提携他的比比皆是。

    可惜。终究是桃源一梦——早晚要清醒过来。

    傅胤之比谁都明白这里的假象,三个月后,被瘟疫肆虐过的平茂城还有几个人活下来?大概会变成死城吧?之后通河几大支流贯通,开辟水路,繁华了周边如安阳、云阳等地。至于平茂城只有抛弃一条路……

    至于傅胤之自己,情愿冒着天大危险来这个无用小城。为的也不是解救黎民于水火。他自问还没这么伟大。最终目标,就是接近陆安扬,顺便掌握陆家的一大罪证!掩盖超过十万人的死亡人数,不要说,只有陆安扬一人的首尾!

    这其中,一定有八大世家中陆家的擎天之力。才能控制朝堂中无一人出声,将除平州外的天下百姓,以及禁宫之内龙椅之上的那位,瞒得密不透风!

    八大世家并不是铁板一块,傅胤之自己连家族的势力都不愿意依靠,而是走武举这条几乎所有人都看不到希望的路。他的所求,何其之大!

    “哈哈哈,原来是傅家小友来访。上次你来了平州,怎不来我府上。是不是觉得区区在这偏远之地当个闲散官,不值得一晤啊!”

    陆安扬是一个长相十分儒雅的男子,为人谦和风趣。傅胤之跟他随意攀谈了几句,不得不承认,陆安扬有非同一般的亲和力。

    拿出世家精心教导的礼数,彬彬有礼的回复道,“岂敢!上次胤之是被父母惩罚,待罪之身岂敢上门想陆世伯请教。”

    “这个么,倒也听说了。你把令弟的同窗打掉了两颗门牙。呀,火气大了些。不过偶有争执,也算不得大过,怎得令尊令堂舍得你孤身离开上京?”

    傅胤之赧颜一笑,“说出来怕世伯笑话,是小侄对科举毫无兴趣。在家不喜读书,只喜欢舞枪弄棒,寒了父母那颗望子成龙的心,所以才借小事大惩。”

    听了这话,陆安扬十分的热情立刻失了七分。国朝都是重文轻武,八大世家中足足七家都是文举扬名。堂堂太师后人,不去科举做官,反倒追求末等,与武人厮混!

    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看法,虽则傅胤之态度再放的低,一口一个“小侄”,他也没办法恢复到刚刚的无比欢迎了。

    “哦,原来如此。”

    傅胤之这一辈子节约有限时间,差不多的精力都集中在练武上了,但他上辈子的琴棋书画、斗虫听戏等世家子的消遣,一样没落下。诗词上没办法迎合陆安扬,倒是在种种小道上和陆安扬相谈甚欢。

    陆安扬越发觉得“不成器”了,要是科举有成,随便学什么都会被称赞,反之,就是耽于玩乐。出于礼数挽留,傅胤之求之不得,当然一口答应。挑剔了一番住所的简陋,才施施然住下。先要了两个美婢女侍候,用饭时候,则不停用眼神欣赏美女白腻脖颈和雪白皓腕,色迷迷的称赞“秀色可餐”。二婢气不过,自觉受到了侮辱。

    回头一状就告到陆夫人那里。

    陆夫人很不高兴,她府里的丫鬟都是好人家的闺女,一个个都长的水灵灵,幸夫婿陆安扬不是轻浮好色之人,身边就两个妾,从来没对家里侍女下过手。这也是陆夫人生平得意之事。

    今天,精心养了两个丫鬟,被一个外来人调戏了,她要是不会以颜色,还当好欺负的!即便傅胤之身后有傅家又如何?她夫婿陆安扬也是陆家子孙!

    陆安扬烦恼,“不过两个丫鬟,送他又何妨!总归是世交,你让为夫为两个婢女跟他计较?传扬出去,他一个不到弱冠之年的少年倒是无所谓,倒是为夫成什么人了?好茶好菜的招待着,别丢了陆家的脸面!”

    陆夫人气个倒仰。

    傅胤之安心在陆宅住下。他早知道陆安扬是什么人,就不费心用金牌逼迫其听从命令——那是浪费时间。算了算时间,大概平州各地已经有因病死亡的人,陆安扬既然可以陪着他游览平茂四周的山景名胜,估计和前世一样,没放在心上!

    不知派去求救的太医署有没有派太医过来?也不知他用血书写的向父母家族写的书信,有没有效果?更不知太后知道了,她赐下的金牌被他用来节制守备军,有没有被戏弄的感觉!牵一发而动全身,他看似悠悠轻松,其实已经把自己人生的全部押下,一旦输了,被家族抛弃还算轻了,上位者如皇太后雷霆一怒,他的性命不保!

    陆安扬陪同傅胤之在平茂本地转了几日,发现傅胤之平素还好,到了城内各大商铺,却只盯着少数几乎贫穷人家的……闺女看。他那里知道,女人比男人体弱,再者瘟疫来时富户有钱看大夫吃药,能多熬几日,贫穷人家几乎就是等死了。有先入为主的不良印象,这会儿几乎认定傅胤之好色之极!

    世家的嫡系出了这么个败类,也不多见!多半是祖辈宠坏了,不知自己骨头几两重。陆夫人也让两个美婢试探了,才知道傅胤之有个计划,“上京城这两年流传了平州本地戏,这个没脸的东西怪不得一来就往咱们官邸跑,原来是想在平州买几个女孩子调、教几年唱戏呢!”

    世家的确有养戏子待客的习惯,但傅胤之才几岁啊?他功不成名不就的,就想养戏子了?想到其内心龌龊之处,陆安扬无法忍耐,推脱政务繁忙,再不肯见上一面。不过仍旧嘱咐陆夫人,好生款待,不可丢了陆家颜面。

    陆夫人心说,只要不糟蹋内宅里的丫鬟,外面的人随便。

    傅胤之终于得了自由,派了几个侍卫整天在平茂城内探查实际人数,同时自己也往衙门跑。陆安扬实在厌恶,为了减少见面次数,什么小要求都答应了——比如说,看看在籍的娼户。

    户籍大门一打开,普通的民户还会难见么?只一个下午,傅胤之就满脸铁青的出来。

    他错了,原以为平洲地广人稀,死亡的人数估量个十万已经是顶天。却忘记了,平洲有不少山区民族,数百年前就生活在平州了。他们以山寨登记,十年前记录的数目就有八万之众!这些人,死得悄无声息,连亲眷都无,连哭求喊冤的声音都没有!

    难怪一年后通河水道开辟,一点来自山区民族的阻扰都没有,原来……都死绝了!

第十四章 糟的糕

    出了刘家大门,一路行来才发现外面的情形比想象的还糟糕,走了十几分钟,就看到三四具棺材,气氛很是压抑,不少老人都意识到了可怕的瘟疫可能已经来了。

    高静媛心中不是没有悔意,可出都出来来,不能掉头回去吧。死很容易,眼睛一闭就过去了,什么都不用管。可活着、活得好,却很难。尤其是女人,有一个好名声还是很重要的。

    比如,她一说代替雪姑姑去高家,那对她百般看不上眼的刘大姐不是主动见了她一面?夸赞了两句“深明大义”?好吧,不要钱的赞美谁也不稀罕,高静媛之所以决定真的离开刘家跟姓刘的没关系,而是用自己两世为人的见识看透了两种选择的结果。

    一个是至此卑微的活着,一个是从容赴死——也未必是死,幸运的话有机会能活下来?就像珍珑棋局一样,有时候看起来是自寻死路,谁能知道反而走出一番新天地呢?

    高静媛自刘家大门关闭起,就逼着自己拿出所有面对绝境的勇气。这次鸡感冒也许比她想象得还厉害,这个世界又没有高等医院和专业技术人员,也许死活……全凭天意。

    “元元姑娘,你这是何苦?夫人都不答应你独自一个人回老家,她已经求得大姑奶奶答应带你走了!”

    从刘家带出来两辆马车,一辆是家里下人运货的,上面有刘大姑好心送的几匹白棉布,以及两坛子酒。至于药材,对不起,现在谁家都缺少,刘大姑就不多送了。还是高雪雪伤心之下,塞了几瓶活络丹、痛风丸之类的成品药。跟瘟疫肯定是药不对症了。另一辆马车才是坐人的。上面做了除高静媛外四个人。两个话多老妪,两个长相平凡的丫鬟。再加上两个赶车的车夫,这就是高静媛从刘家带出来的全部人手了。

    刚刚说话的人是李家的。她和赶车的车夫李老二是一对夫妻,无子无女,就槐树乡下一个瞎眼老娘。要是不管不顾的跟刘大姑走了,当然可以活命,只是这辈子别指望有再见瞎眼老娘的机会。李老二纵不是孝子,也不能看着老娘死了没人收尸。而李家的,她二十多年不生育,心中有愧。才答应跟丈夫冒死回去看看老娘。

    高静媛估量了她和她老公的未来的可使用性,难得和颜悦色……甚至有些放低姿态了,眼神稍微下沉。带了点无奈,“可是我不走,姑姑就得回去啊?姑姑对我那么好,我当然要帮她走一趟。再说,姑姑的娘家。也是我的家,就算没有姑姑,我也要回去看看。”

    李家的听了这话,轻轻拍着高静媛的手背,感动得泪花都出来了,“元元姑娘。你真是心善,又顾家,生得又美。谁有你这样的女儿真是八辈子的福气。”

    “婶子别夸人家了,元元才没那么好。”恰到好处的低下头,有益于整个队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