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高官 >

第409部分

高官-第409部分

小说: 高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卑很客气的,表示一定敦促市卫生局尽快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办理手续。

李副市长的态度也在彭远征的意料之中。他准备走“上层路线”,先走正当程序打报告给市zhèngfǔ,然后过几天。他直接在市委常委会提出来。他就不相信,谢建军会为了这点小事跟他拧着干。

焦年科从彭远征这里碰了一鼻子灰,回去直接向校长张诚宽进行了汇报。张诚宽虽然恼火,但却没有发作。因为张诚宽心里很清楚,现在江北大学外迁已经化为泡影,建设新校区只能依靠新安市的大力支持。如果市里不合作、不让步,很可能会把他的这个构想拖黄了。

而建设新校区、进行扩招,前期的基础xìng工作已经完成,如果半途而废。不仅没法向上头交代、没法向全校师生交代。还会让他的声名扫地。

张诚宽犹豫了几次,才抓起电话给新安市市委书记谢建军打了过去。谢建军正要外出,突然接到张诚宽的电话,知道张诚宽所为何来,也就不咸不淡地跟他谈了一会。

在这个问题上。谢建军与彭远征的态度是一致的。总而言之,土地没有问题,各种支持没有问题,相应的资金投入也没有问题。但是,一切都必须按照程序来,不能超过市里的承受限度。这显然与江北大学期盼的有些差距,主要是在资金上。

张诚宽希望能从新安市拿一大笔钱作为项目启动资金,可新安市只愿意象征xìng地拿一点,顶多是协助大学进行投融资。

张诚宽没有从谢建军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心情之烦躁可想而知。他在办公室里生了一番闷气,最终还是无奈地调低了自己的“标准”。

焦年科诚惶诚恐地走进他的办公室,张诚宽沉着脸挥挥手道:“年科同志,我跟市委主要同志进行了沟通和交换意见,地方上的困难也不小,财政的能力有限,既然这样,我们也不能总是给地方zhèngfǔ增添压力,这样——你马上牵头成立学校的新校区建设工作筹备组,由你和联华同志任正副组长,你们与市里进行对接,争取早rì开工建设!”

“现在已经是3月份了,我们要争取2001年的夏季进行招生,现在时间已经比较紧张,我希望能尽快看到实质xìng的进展,而不是光停留在纸面上和口头上。”

焦年科一怔,吃吃道:“张校长,您的意思是”

张诚宽有些恼火地瞥了焦年科一眼,淡淡道:“土地由地方划拨,资金方面,市里支持一块,我们自主筹措一块,然后向上争取一块,缺口再进行融资、争取银行贷款。”

焦年科恍然大悟,原来张诚宽是妥协了。

但他绝不敢当着张诚宽的面流露出任何的异样情绪来,只能连连应是,转身就走。

李副市长望着摆在自己案头上的建安区人民zhèngfǔ呈报的关于筹建建安区中心医院的申请报告和项目情况说明,脸sè不怎么好看。

建安区要建医院,报到市里来,雷小富和他通了通气,觉得可以“压一压”,然后争取把这家医院的管理权划归市里,至于“产权”则可以归区里。

医院还是医院,但由市里统一管理(包括rì常管理、行业管理和医院领导班子的配置),归属在建安区。他们想的是不错,但建安区怎么可能同意呢?这就相当于王某人出钱买了一套房子,然后产权归王某人,但居住权却归了李某人——如此种种,花钱的王某人怎么能心甘情愿?

因此,他们就压住了区里的手续。一则,他们没想到彭远征这个区委书记兼市委副书记,会为这点小事出头;二则,没有料到彭远征反应太快、动作太快,不按常理出牌。

却不知,彭远征从来就不是一个按照常理出牌的人。

李副市长拿到建安区的报告后,当然没有当回事,就顺手搁在了那里。但岂不料,就在报告抵达市里的第三天,在市委常委会上,彭远征提出了建安区新建一所三甲医院的事儿。

市委书记谢建军当即表态赞成,说这事一件造福民生的大好事,要求市zhèngfǔ和市卫生局配合办理落实。谢建军的话在新安市就是最终决策了,李副市长作为分管市领导,只能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雷小富当然也不敢违抗。不过,办归办,配合归配合,市卫生局的人心里不痛快,拖拖拉拉、工作效率不高肯定是在所难免的。

三八妇女节。上午,彭远征代表市委出席了市妇联组织的全市妇女大会,发表了五分钟的讲话。

下午,他在江北大学新校区建设用地的报告上签署了自己的意见:“同意。请呈报市委谢书记审阅并转市zhèngfǔ有关领导阅示。彭远征。2000年3月8rì。”

经过与市里的再三沟通和拉锯战,江北大学终于还是选定了建安区北郊的一块地,主体是工业用地,但周遭涉及一个村子几十户村民的拆迁。

在这些基础xìng工作上,市区建设土地部门都很配合,在立项和批转手续上一路绿灯,给予江北大学极大的支持。毕竟,谢建军作为市委主要领导,彭远征这个市委副书记作为主管牵头领导,已经有明确的表态,下面也不敢拖延。

这是彭远征在市委副书记和建安区委书记任上签署的最后一个“意见”。

当天晚上,他就接到了省委组织部的电话通知,要求他第二天也就是3月9rì上午十点赶至省委组织部,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林大至要跟他进行组织谈话。这毫无疑问意味着他即将出任新安市人民zhèngfǔ市长。

回到家里,听到厨房有动静,彭远征知道是妻子冯倩茹在做饭,就换了拖鞋、衣服,慢慢走了进去嘿嘿笑道:“老婆大人,今晚有什么好吃的?”

冯倩茹早就听到了他的动静,头也没回继续认真炒菜,“排骨冬瓜汤,脆炒竹笋,还有一个凉拌黄瓜。老公,你帮我去把餐布换上,我们马上开饭。”

彭远征答应着却是没有动弹,他倚在门框上轻轻道:“倩茹,我刚接到省委组织部通知,明天上午省委林部长找我谈话,估计是让我干市长的事儿。”

“要当市长了哟?我说彭市长,以后小女子就是市长夫人了?”冯倩茹半开了一句玩笑,拧上气门,回头嫣然一笑道:“老公,正好我也有个事儿跟你说。学校党委找我谈话,说是要提拔我为学校工会的副主席呢,你说我干不干?”

彭远征顿时讶然:“工会副主席?县处级岗位啊你连个科级的身份都没有,突然提拔处级干部,不太合适?况且,你也不是党员,干党群口这也离谱了”

冯倩茹咯咯娇笑了起来:“我也觉得滑稽呢,可他们找我,我怎么说?”

冯倩茹这种出身和身份的人,怎么可能对一个所谓的县处级岗位“上心”,只是学校领导找上她表明了党委的意见,她也总不能一口回绝。

她之所以留在江北大学工作,无非是为了就近照顾彭远征,于她而言,也就是一份消磨时间的工作而已。

彭远征沉吟了一会,轻轻道:“倩茹,我觉得你不适合干行政管理工作,与其去机关上坐办公室,不如干你的教学。当然,这是你的工作,你自己拿主意,我只是提提建议。”

冯倩茹嘻嘻笑着,“我明天就回绝他们,我对这个不感兴趣,让他们把岗位留给适合的人——多少人眼巴巴地盯着呢,我又何必去当这个恶人?”

642章组织谈话

第二夭一早,彭远征给顾凯铭打了一个电话,说了几项工作,然后就启程赶赴省城。在去省城的路上,谢建军打来了电话。

“远征同志,去省城了?”谢建军的声音不疾不徐,但却难以掩饰住其间的一丝复杂。

彭远征即将出任新安市市长,从下属一下子变成了跟他搭班子的助手,对于谢建军而言,心态还是有些微妙的变化的。

“嗯,谢书记,我去省城,省委组织部的林部长要找我谈话。”彭远征轻轻笑了笑。

“呵呵,恭喜远征同志,等你回来,我先给你贺贺!”谢建军朗声大笑,“看来,我们两个还要长期在一起搭班子工作,这是缘分哟。”

“谢书记,其实作为我个入来说,岗位的变化不算什么,还是在谢书记和市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一切还是那样。”彭远征陪着笑,也淡淡道。

谢建军听了这话感觉很舒服,就收敛笑声温和道:“还是不一样了,远征同志。省委对于寄予厚望,让你担任更重要的领导岗位,这是对你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市委市zhèngfu过去几年工作的肯定。之前省委侯书记找我谈话的时候,我就说了,远征同志是一个工作能力很强、政治大局意识同样很强的千部,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在抓经济工作方面很有一套,作为新安市委来说,我们是极力赞成你来担任市长职务的。”

省委在任命新市长之前,找市委书记谈话是正常的。当然,谢建军在侯书记面前是不是像他说的这样“极力推荐彭远征”,那就只有夭知道了。他今夭这样说辞,无非是示好。

这也表明,起码他是不排斥彭远征出任市长的,也希望两入在一起搭班子能开拓出一个崭新的局面。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这是很明白的道理。

“谢谢谢书记的关心和培养,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地工作,请领导放心。”彭远征不着痕迹地表了表态,电话那头的谢建军再次笑了笑,就挂了电话。

跟谢建军通完电话,彭远征继续乘车往省城赶。而在市里,彭远征被省委组织部领导找去组织谈话,即将出任新安市长的消息悄然在市里传开。

消息的源头肯定是市委办了,自然在市里引起了一些震动。

挂了电话,谢建军就开始考虑建安区委书记的入选。省委已经明确表态,下一任建安区委书记不再兼任市委常委,列为市委管常规区县正职千部,由新安市委自行调配安置。

是让建安区区长顾凯铭自行接任上位,还是另行安排?这是摆在谢建军面前的一个选择题。

沉吟半响,谢建军开始逐步倾向于顾凯铭接任。因为这样有利于建安区工作的平稳顺利过渡,区长接任区委书记也顺理成章,不至于引起动荡。可由此一来,就空出一个区长的岗位。

建安区是中心区,区长的岗位也至关重要。

想到这里,谢建军脑海中立即闪过几个入的名字。但他思量半夭,觉得还是把区长的岗位配置决定权放给彭远征。彭远征接任市长之后,行政序列的千部交给他来推荐,也算是谢建军示好的一种方式吧。

从这个角度看,谢建军的思路和风格比之前的周锡舜更大气一些,知道放权而不是一味地集权。

谢建军想了想,就吩咐秘书小康把顾凯铭找来。

顾凯铭坐在办公室里正在思量着自己的心事。彭远征要当市长他也是刚得到消息,作为建安区区长他肯定在第一时间就考虑起自己的政治前途。

他想接班,是正常心态。作为区长,如果他没有想法,那才是很奇怪的事情。

他正在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突然接到市委书记秘书小康的电话,心头猛然一跳。而接完电话,听说谢建军要找他谈话,他顿时心花怒放,知道自己当区委书记的事儿有门了。

作为在官场上打磨近二十年的官员,他心里很清楚,市委常委乃至市委副书记的兼职,纯属为彭远征个入量身打造,自己就算是接任区委书记,也没有可能进入市委常委班子——不过尽管是这样,区委书记的宝座也是足以让他万分期待的。

顾凯铭急匆匆地离开办公室,坐车直奔市委。区委距离市委并不远,他十分钟左右就赶了过去。上了市委办公楼,在走廊上遇到了谢建军的秘书小康。

小康嘿嘿笑着轻轻道:“顾书记。”

顾凯铭心里听得美滋滋地,但嘴上却苦笑道:“康秘书,可别这么开我老顾的玩笑哟,让其他同志听见,可不得了o阿!”

小康哈哈一笑,旋即压低声音道:“放心吧,你这事儿板上钉钉了。彭书记升任市长,你这个区长接任区委书记,领导上已经基本定了。这不,谢书记让我把你找来,恐怕就是为了提前跟你谈谈话。”

“我提前跟你透个底,呵呵。”

顾凯铭连连道谢,“谢谢,谢谢!谢书记在?那我过去了。”

“嗯,你去吧,等过几夭,再给你贺喜!”小康笑着点头,望着顾凯铭匆匆离去的背影,嘴角也浮起一丝古怪的笑容。

他是谢建军从省里调来的千部,跟着谢建军已经有几年,在省厅的时候就跟着。这两夭,谢建军也暗示他,可以给他下放一个副处级的岗位,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那将是一个让很多入艳羡嫉妒的实职——建安区的副区长。

顾凯铭进了谢建军的办公室,在里面呆了半个多小时。然后,出来的时候满面chun风,脚步轻盈。谢建军私下里明确说将会推荐他为建安区的区委书记,当然能否成功,还需要经过市委常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