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官翔 >

第372部分

官翔-第372部分

小说: 官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老头子我跟着弟兄们从西打到东,从南打到北,身上的枪伤、刀伤不计其数,把脑袋别在裤腰上,拼着血和汗换来了这些军功章。可没想到,这天下打下来了,眼瞅着乡亲们的日子也要过好了。可该死的白狗子居然又死灰复燃了,真当我这老东西端不起枪吗……”提起从前的荣耀,老人说话的语调都变得嗡声嗡气的,满脸尽是无法掩饰的骄傲。可是一想到儿子所受的待遇,这脸上马上又变成了一幅憎恨的样子。

“呵呵,大爷,没那么严重,这天下还是党的天下,这干部大部分也都是好的,但是华夏人这么多,有那么一两个害群之马,不讲究工作方法,不懂得关心群众疾苦,也是正常的,您老可不能打击一大片啊!不过,您一提起从前,我到想问问您老,您刚才说从西打到东?那您老是辽野,还是西野的……”军功章所代表的不止是荣誉,更是一名军人曾历过某场战役的证明,老人身上的军功章很多,银的、铜的、铁的,各式各样,密密麻麻的挂满了前襟,只是严宁可不分辨不出来哪个军功章代表着哪场战役,更不能透过军功章来分辨老人分属哪个战区。

北江省军分区属于辽阳军区,而辽阳军区在解放前后就叫做辽野,由于都是本地征兵,所以一般来说,分布在北江省的老兵也大多都是在辽野复转的。不过,也有历外,志愿军冲过绿江跟国际联军拼出高下,签订协议以后,有许多原属西野、渝野等大军区的战士因为伤病的原因,最终被组织就地复转,随即便在东北扎下根来,繁衍生息。

严宁敏锐的捕捉到老人所说的从西打到东这一句话,第一反应就是老人很有可能是西野留在北江的。如果老人是西野的,那么一切就变得容易了许多。大体上军中猛虎刘老爷子可是组建西北野战军的奠基人之一,素有西北军神之美名。而且,刘老爷子虽然治兵严格,却又爱兵如子,很是得战士们的拥护。因此,如果马老汉真是西野出身,严宁抬出刘老的名号,至少有七成的把握可以取得老人的支持和理解,从而妥善解决这件大型的**。

“你个小***懂得倒不少,还知道西野和东野,现在的年轻人知道那段历史的可不多了。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留在北江省西野的战友差不多都没了……”看得出来,和所有的农民一样,老人的文化程序并不高。但是,曾经亲身经历过的炮火及至今日居然变成了历史,仍然让老人感慨不已,甚至忍不住的怀念起从前的过往来。

“呵呵,大爷,我不但知道,而且还很熟悉,我爷爷也是西野的,您应该认识,你们是战友的,算起来咱爷俩还是一家人……”果然是西野的,严宁的心里不由地一乐,只要是西野的就好办了,说不得老人得顾念几分香情,一瞬间,严宁仿佛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哦,你爷爷,我还认识?是谁啊……”严宁的套瓷引来了老人的兴致,这人一老就念旧,总怀念过去的老朋友,老战友,期待着能再见见面。严宁正是抓住这一点,三两句话就把老人给绕了进去,老人的注意力都被严宁提到的爷爷给吸引了过去,浑没注意,之前表现出来的火气已然消散的差不多了。

“刘清武,您还记得吗……”轻轻地将嘴凑到老人的耳边,清晰的说出了刘老爷子的名号。

“盘山?刘……”严宁明显小看了刘老爷子在西野老兵心目中的地位,单单是一个名字就让马老汉的身子不受控制地挺了又挺,神色中都带着恭敬,又怕自己听错了,小声地向严宁进一步的确认起来。

“对,盘山,九战九胜的盘山刘清武……”微笑着对马老汉点了点头,眼神中透着坚毅,再一次补充了两句,肯定他绝对没有听错。

“是首长?首长,还好吗……”马老汉的眼晴变得湿润了,脑海中不觉得浮现出刘老爷子年轻时的样子,只是年代太过久远,脑海中的影子仅仅是一个模模糊糊轮廓,看之不清,观之不切,却越发的扰乱了马老汉的心,一把抓住严宁的手,整个人变得急躁起来。

“挺好的,身子骨还硬朗,就是一到开春的时候,咳的厉害。等过段日子,有了空闲,我带您到京城走一走,去见见他老人家。哦,马老,咱爷俩是不是先把这事处理完了,然后再说细地聊一聊……”刘老爷子在战士的心目中可是神化了一般的人物,话说到这个地步,严宁几乎可以肯定这位军功赫赫,荣耀满身的老人比自己更期待快一些的把事情解决,从而好有时间详细地去了解心目中尊敬的首长近况。

“好好,聊,聊!那个二柱子,把人都给我领回去,都散了,都回家去,我跟小首长啦呱啦呱去……”陷入沉思中的老人被严宁惊醒了过来,仿佛得了什么宝贝一般,满脸洋溢着灿烂的微笑,根本不用严宁再提这聚集在马路上的人群的事情,扭过头主动地就给他的子侄下达了作战命令。

“散了,散了,都散了,回去该干活干活……”刚刚老人还在坚持着要个说法,怎么和这个小***说了没几句话就变了口风,不明所以的二柱子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老人一向有威信,做出的决定几乎没有人能反对,闹不懂也得听呦喝,急忙转过身开始驱散聚在一起的人群。

“马老,您老先请……春华***、宝玉县长,马县长,袁局长,王局长留下,镇里的领导也留下,另外再把马尾沟的村干部也找来,其他人都散了吧……”严宁终于说通了老马头,疏散了人群,在场的领导都长出了一口气,没有出现打砸,哄抢的情况,将矛盾扩大升级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特别是袁广华,已经打定主意,有什么条件随老马头去提,只要能把事态平息下去,回头再找严宁主动认个错,说不准严宁看在自己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面子上,这头上的官帽子就能保住了。

89、大胆的想法

89、大胆的想法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到,边宁的党群、干群关系紧张,这跟我们的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有直接关系,不止是财政局,***局存在这种问题,其他部门的问题也很严重。事实就是事实,没什么好解释的,我也不想听你们的解释。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解决这个事情,怎么引以为鉴,吸取教训,广华同志作为财政局的一把手,御下不严,教导无方,要对此事负有直接领导责任……”进了派出所,严宁安排李春华和马志陪着老人,自己则在派出所的会议室中开起了现场会,换句话说是开起了批判会,毫不留情面的对着财政局长袁广华一痛狠批。

“还有***局王刚同志,***局在全县率先开展了作风建设,三个多月了,居然没有收到一点成效。这基层派出所做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面对的是基本群众,这小事聚集在一起就成了大事,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问缘由,不分事实,不怕事大,不懂化解矛盾,动不动就采取强制措施,上手段,你们到底是人民警察,还是哪家地主老财的护院打手,***局党委必须就此事做出严肃的检讨……”对***局的作风,严宁同样毫不留情面,对王刚抓班子,带队伍的不力更是批的体无完肤。王刚跟着袁广华吃了锅烙,算起来是有些委屈了,但基层派出所中存在的问题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严宁在此时提出来,也是在给王刚泼泼冷水,让他清醒清醒。

“对于财政局的工作不力,我提几点意见,财政局的领导班子必须不折不扣的落实下去。第一,财政局领导班子带着造成恶性事件的当事人去给受害人赔礼道歉,必须取得受害人的原谅。第二,对受害人的医疗费、营养费、误工费要尽快支付到位。第三,对广华同志工作的疏忽提出严肃批评,我会召开常委会对广华同志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对事件的直接责任人,财政局党组要给予严肃处理,先送他到党校脱产学习三个月,让他好好冷静冷静。第四,将此次事件予以全县通报,提醒各单位各部门引以为戒,再有类似情况发生,当事人直接开除队伍,主管领导就地免职……”

在众人心情忐忑之下,严宁终于拿出了处理建议,就事论事,并没有无限地扩大延伸下来,这让众人的心舒缓了不少,甚至出乎了之前的意料。是严宁的心里有一个谱,边宁的形势已定,更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各项工作,包括干部作风问题,徐徐图之即可,一打一大片,断了的不只是个别人的前途,更多的是对各项工作的影响。

“同志们,群众利益无小事,通过这件事情可以折射出许多问题,同志们要引以为戒啊!秘书长,回头让县委办和纪检委联合起草一个在全县开展机关作风建设的文件,要把机关作风建设当成日常工作,全面落实下去……”之前榆林干部的工作作风比之如今的边宁仍差了许多,严宁在榆林对作风建设长抓不懈,时刻督促检查,都能有巨大的改观,放在边宁同样能收到效果,这旧瓶装新酒,方法虽老,却是经验的积累。

“对于***的指示,我代表财政局领导班子完全接受,对于***所提出的意见,一定会严格落实下去,请***放心……”在严宁话音一落,袁广华立刻做出了郑重的表态,痛心疾首的样子,直让众人心里窃笑不已,只是对严宁居然能够手下留情,放过袁广华一马的动机有些摸不清楚。

同样摸不清头脑的不只是在坐的所有领导,最迷糊的要数责任人袁广华了。从最初严宁的态度看,袁广华都做好了打铺盖回家的打算。却不想严宁高高的举起,轻轻地放下,仅仅是一个严重警告,这个处分并没有想像中来的那么凌厉,甚至有些不痛不痒,大起大落的情况,直让袁广华有了坐过山车一般的刺激。不过,虽然搞不明白严宁为什么会手下留情,但对袁广华来说总是一件好事不是,这个时候不抢着做出表态,那可是真的老糊涂了,最起码自己的位子暂时算是保住了。

“这件事情先放下,中午吧,广华同志安排一下,给马大爷父子摆桌酒,压压惊,让满堂***也参加,边宁是农业县,农业问题可是大问题,这马上要春耕了,听听基层群众的呼声,修整一下农业发展方向。另外,下午,就下午三点吧,刘秘书长,你召集一下计委、农委、经委、财政局、统计局、粮食局主要领导来开个会……”略一停顿,严宁再次向身边的秘书长做了交待。秘书长刘远是严宁提拔起来的干部,取代了原任秘书长汤和平。刘远这个人能力一般,但有一点好,就是听话,一向以严宁为中心,只要是严宁交待的工作,都会一丝不苟的完成,尽职尽责的做着管家的工作,在王刚给严宁打过电话之后,第二个向严宁汇报情况的就是刘远,并且刘远是第一个赶到现场的干部。事实证明,刘远还是能够经得起考验的。

“农业问题,要想做好不容易啊……”边宁有塞北江南的美誉,是北江优质稻米的主产区,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县,从严宁确定的发展思路中,农业和口岸边贸支撑着边宁的发展方向。口岸的问题目前已经看到了些眉目,等到张亚军跑外出国手续,拉着队伍开赴符拉维克,全面进行对接,等敲定了细节,拿出具体意见,上报省和国家,开埠的问题自然就会审批下来。

唯独这农业问题如何开展,如何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如何迅速看到效益,一直困扰着严宁。按照严宁的思路,政府搭台,农民唱戏,推进农业生产走工业化,标准化,产业化,机械化的进程,引导农民走特色农业的道路。只是说的容易,做起来难,这里可不是榆林,严宁来的时间短,可没有那么高的威信,决策制定出来,执行不下去,最后打的仍然是严宁自己的脸。

偏偏今天财政局整出这么一场闹剧来,这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的问题给严宁打开了一个思路。实话实说,华夏农民的负担有些沉重。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执政者的难题,特别是农村税费的征收,曾一度是农村工作的重点。严宁在到榆林东海镇工作之前,贫穷的靠山村村民,就是因为交不起各种税费,还发生过农民喝农药以死抗争的事情。

可以说,村提留、乡统筹、折抵义务工、再加上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都是压在农民身上的沉重担子。特别是农业税,更是在华夏延续了千余年,被老百姓称为黄粮国税的一个税种,这个不需要税务局征收,却由财政直管,确切一点的说,不如称之为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业税一直是国家财力的重要支柱。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经济的兴起,商业经济的繁荣,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在政府财政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少。

而边宁的财政收入主要靠边贸商业税收,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不过五百万元,所占的比例不过百分之二,但是就是这么数额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