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官翔 >

第526部分

官翔-第526部分

小说: 官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脸面;还有人说严宁就是中纪委打到审计署的钉子,目的就是抓宴国安的黑材料,现在黑材料整出来了,宴国安离进中纪委也就不远了。

虽然众说纷芸,但是审计署的精英们突然发现,虽然严宁是这个事情的始作俑者,但他的作派竟被人们不在意的忽略了,自己目光集中的焦点竟都瞄向了审计长宴国安,似乎都在有意识的观察着,期待着,猜测着宴国安的下一步举动,是拔乱反正将严宁的嚣张气焰打下去,是被严宁牵着鼻子走,吃下这个哑巴亏,还是施展政治手腕,和严宁协商解决。

想一想也是,严宁不过是跳到前台来的小虾米,能把审计署折腾的如此动荡,已然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下一步该是大佬们粉墨登场的时候了,京城的政治斗争历来都是老鼠拉木钎,大头在后面,好戏这才刚刚开始。不过,不论是出现哪一种结果,都代表了审计署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个时候最为关键,一步走错了,可是遗憾终生的事情,而审计长宴国安无疑还是代表审计署风向标的关键人物,不关注他关注谁。

不得不说能在部委里扎下根的都是精英,政治敏感度极强,稍有风吹草动就浮想联翩,丰富的想像力远远超过了严宁的预期。不过,这些人心底打的什么小算盘,跟严宁都没有一丁点的关系。此时的严宁正端坐在袁依静的办公室里,静静等待着这个综合司的分管领导拿出一个意见来,虽然这个意见起不了什么决定性的作用,但相应的程序必须走,严宁来汇报就是在补这个程序。

之所以说是补程序,是因为严宁在柳处长疏理出近年来审计署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后,严宁立刻将情况向宴国安做了汇报。别说严宁隔着锅台上炕,不讲组织程序,严宁归袁依静分管不假,但审计署可是宴国安当家,严宁又是宴国安带进审计署的。而宴国安又明确表示了会对严宁的工作给予支持。所以,这从工作角度,从人情角度,严宁都必须把主动权留给宴国安。至于袁依静这个分管领导,严宁只能报以道歉了。

“低价买入,高价入账,虚开冒领,上下其手。哼哼,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我倒没想到,在眼皮子低下还藏着这么一个**分子。这事没什么说的了,上报吧,先由党委会讨论,同时把这个情况报中纪委备案……”来到审计署三年多了,袁依静堪堪地才把脚跟站稳,而审计署的纪检工作,看着像是有声有色,有模有样,但细细地数一数,三年多的时间,又处分了几个违纪干部,别说几个,就是一个都没有,所谓的纪检工作不过是以宣传教育为主,这也难怪审计署的干部不拿纪检组当回事,不拿自己这个副部级的纪检组长当回事。

反过来再看严宁,第一把火就烧成了燎原之势,不但揭开了审计署的盖子,更把刘君强绑上了祭台,成为了待宰的羔羊,这个成果远远超过了袁依静的想像。所以,比起严宁来,袁依静不知道是严宁太过优秀,使得长江水后浪推前浪,还是自己老了,冲劲不在了,思想僵化了。但是不管怎么说,严宁已经把盖子揭了起来,把自己苦苦等待了三年多的机会推到了面前,自己若是不借着这个机会搬回一个局面来,那自己可真的是老了。

“袁组长,对于刘君强的处理,我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也想听听您的意见。综合司的设立是为了节流,是为了监管国家重大项目的财务管理,资金使用更加规范,是为了将有限的资金落到实处,用在刀刃上,它具有督促检查作用,但它行使的毕竟不是纪检监察,反贪渎职的职能。从刘君强的情况看,只是一个个案,并不具备普遍性,怎么处理是署党委,是纪检组的问题,和综合司并没有直接关系……”果然不出自己所料,袁依静就是个不甘寂寞的主儿,自己把审计署的盖子揭开,不下于把一把锋利的刀送到了她的手中,她若不想借着这个机会砍倒刘君强,警示一下世人,突出一下纪检组的超然地位,那也就不是袁依静了。

当然了,若能借着这股风头,挥刀砍倒一大片,只怕袁依静会乐的合不拢嘴,若是能将宴国安一起砍倒,估计会让她兴奋的连觉都睡不着,简直就是太完美了。不过,在严宁看来,袁依静想要借着这次专项审计的结果来立威,这无可厚菲。但她的这个心态实在是太过急切了,心里的怨气也太大了。综合司成立的目的并不是单单针对审计署,也不是为了某些人争权夺利而产生妥协的结果,而是针对各大部委,针对国家确定的重点项目资金上的支付和使用,注重的是监管。这是两个问题,根本不能混为一谈。

而且,牵一发而动全身,别说你砍不倒宴国安,就是你有这个力度,砍倒了宴国安,砍翻了审计署,你又能保证换个人上来一定会比宴国安强吗?单单审计署内部的磨合期,那些首长都等不急,又哪能冒着政治动乱的危险,将希望寄托在一个并不确定的因素上面,若是真有这个打算,又哪里会有这个综合司来平衡各方的关系。所以,这个想法,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呃!你说的也对,还是先看看党委会讨论结果,是惩前毖后,还是治病救人,大家各抒己见吧,纪检组也是在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服从党委集体决议无可厚菲……”严宁的提醒不下于一盆凉水浇了下来,直把袁依静的热情化为了乌有,兴奋的实在有些过头了。刹那间,袁依静有些狂热的头脑冷静了下来,咬着牙做出了退步。

虽说审计署纪检组属于中纪委的派出机构是不假,但也划到了审计署党委范围之内,接受的是双重领导,对于审计署内部发生的违法乱纪行为,不可能不听取宴国安的意见,若是自己压的太紧,难免会受到宴国安的反弹,而作为一把手,宴国安完全可以找到各种理由,冠冕堂皇的将问题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若真是那样的话,别说立威了,就是两边的关系都得弄僵了。

如此一来,刚刚有点起色的局面,也就彻底丧失了,中纪委与审计署之间合作的大门也就彻底关上了,这个责任可都落到自己的头上。更重要的是,严宁把纪检组和综合司分置成两个独立的存在,明显是在告诉自己综合司不会陪着纪检组去落井下石,更不会去挑衅宴国安在审计署的权威。同时,也在警告自己不要轻易打破这个平衡,这说明严宁与宴国安之间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再节外生枝的话,所产生的责任只能由自己去承担。

“袁组长,综合司是审计署的一个内设部门,能打开工作局面向外延伸,目的就达到了,没有必要抓着一些枝节末端不撒手。况且,惩前毖后只是手段,治病救人才是目的,都是自己的同志,能有一个缓和的余地,大家都会看到眼里的……”袁依静严竣的脸庞,冷酷的眼神,无不说明了她心有不甘。像她这样的世家子弟,严宁在凌家见得多了,与生俱来就带着一种别人无法比拟的优越感,天生就吃不得亏,受不得气,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没有容人之量,睚眦必报的性格,估计这也是她在审计署始终与人格格不入的主要原因。

若是一般的情况,严宁对这种人就是敬而远之,不会去发生交集。但在审计署,袁依静和宴国安两个对立的存在,却又都站在综合司头上,哪一方的关系协调不好,都不利于严宁接下来的工作开展。从袁依静能够压制自己的心态,听进严宁的劝说,改变了主意的做法来看,这个人还是识大体的,主动的给了她一个台阶,真心地安慰她几句,疏理一下她郁结的心理,也有利于拉近彼此的关系,这也是平衡的需要。

23、领导众相1

?作为一个副司级的干部,在部委中就是一个小虾米,是没有资格参加审计署党委会的。《但恰恰是综合司在工作中审计出了问题,作为具体负责人,宴国安还算是给面子,让严宁列席了会议。只是,规矩就是规矩,特别是在中央部委里,别说是破坏规矩了,就是碰触一下都不行,哪怕严宁是凌家的未来接班人,那也是以后的事情,这会儿在审计署就得按照人家的规矩来。

所以,严宁一进入小会议室,就主动地坐到了后排旁听。所有参会的领导没有人去谦让的邀请严宁坐到上面上,反倒觉得理所当然,可见这些领导们把能坐上会议桌当成了一种荣耀,一种威严,一种资格。这让严宁心里感到好笑的同时,也认可了这种规矩。坐在外排一边听着宴国安大讲反腐倡廉,一边将目光落到了一脸阴沉的袁依静身上,浮想联翩。

京城杜家虽说不上是什么大家族,但在纪检系统是一枝独秀,杜老爷子占据了中央纪委副书记的位子二十年,雷打不动,将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党的纪检事业。同时,杜老严于待已,宽于待人,提携后进,在纪检系统工作二十年,门生故吏遍及中央和地方各个部门,在全党都有很高的声誉。审计署纪检组长袁依静就是杜家的儿媳。

也正是杜老人品出众,虽然此时人已做古,但这份感情并没有断下来。袁依静为人精明,能力出众,又得到许多受过杜老恩惠的人帮衬,四十七岁就上到了副部级,据说已经纳入了纪检系统重点培养的序列,派到审计署来不过是积攒资历。只是,审计署隶属于国务院组成部门,手握监督财政经济大权,受总理直管,自成体系,宴国安又是个老奸巨滑的人,袁依静来了三年多硬是没能打开工作局面,心中的苦楚可想而知。

不可否认,袁依静是个女人,只要是女人,不说个个睚眦必报,但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小心眼儿。此时,严宁还真怕袁依静放不下心中的纠搁,抓着刘君强的违纪问题不依不饶,上纲上线。若真那样的话,严宁在中间可就难做人了,若不想被冠上一个能挑事,不能平事,拿得起,放不下的名头。严宁势必要和宴国安达成一致,咬着牙也得对袁依静倒戈相向,没有了袁依静的支持,审计署的天平就会完全倒向宴国安,一家独大的局面,可不是严宁愿意看到的。

不过现实的情况还好,袁依静别看是女人,却没有严宁想像中的拖泥带水,虽然心中的怒气仍有些不顺,但毕竟是从小就接受系统政治斗争训练的人,早被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官场格斗士,略略一分析就拿定了主意,虚心接受了严宁的劝说,这个知进退的干脆劲,以及果断谋求平衡的敏锐性倒让严宁刮目相看,心里不停地琢磨着是不是可以借此和袁依静之间的关系再拉近一些。

“咳咳,我也说两句。通过这次专项审计,我们看到了在审计署内部的财务管理上,以及刘君强同志个人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感情上说我很心痛。制度上有漏洞,执行的不到位,我们可以改进,但缺少对同志的关心和爱护,最终导致个别同志犯了错误,甚至要接受党纪国法的惩罚,我觉得这不仅仅是某一位同志的责任,在坐的各位领导怕是都要有责任……”宴国安的长篇大论终于结束了,满场一片寂静,包括严宁在内都被宴国安绕的迷迷糊糊的,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定个调子,摆个方向,大家讨论以后拿出结论来就完了,整的云山雾绕,不辩东西的又有什么意思,体现你宴国安的民主意识吗。若真有这个想法,怕你也坐不牢审计长的位子。

还好,不论宴国安的态度如何,这会议还得进行下去,这是大家心里共同的默契。短暂的沉默之后,党委副书记,副审计长白守义终于顶不住众人的目光,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始表态了。以往严宁在双江的时候,每当常委会讨论问题,基本上是党政一把手表完态以后,大家就开始了畅所欲言。若是碰到强势的书记,甚至政府市长、县长的意见都不考虑,直接就有常委跳出来表态发言,民主的活跃氛围可是很强烈的,说白了就是不懂规矩。

但在中央部委的官场之中,这一套做法明显不行,部委的规矩大,不论哪一种形势的会议,在发言顺序上面更是有着严格的排序。像审计署,宴国安不发言,谁也不能抢着说话,除非得到了宴国安的允可。当然了,宴国安再糊涂,也不会把象征着他一把手地位的发言权恭手相让,一次两次行,次数多了就变成位居人后了,这样的话,也就意谓着他要被人取代,靠边站了。

宴国安发言之后,就轮到审计署的二把手,副审计长白守义了,白守义不发言,别人同样不能逾越,逾越了,就说明你不懂规矩,对于不懂规矩的人,没什么说的,群起而攻之,不说踩的你永世不能翻身,最少也要让你长点记性。这也就是白守义不发言,会议室中出现冷场,人们总盯着他不放的主要原因。

对于白守义,严宁了解的不多,但通过几次的接触,特别是在他此时的发言中,所阐述的体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