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成灰亦相思 >

第3部分

成灰亦相思-第3部分

小说: 成灰亦相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战争仍在远方。

秀里镇,过了春节,就是采茶旺季,街市一下子热闹滚滚起来。

弯弯曲曲的山坡道,郁郁葱葱,满是新绿的茶园。采茶女背着竹篓,双手如飞,采着茶枝顶端最鲜嫩的“一心二叶”。

初春的茶是上品,制出的茶叶香醇馥郁。清晨尚有寒意,雾重露未散时,就要开始工作了。

采来的茶叶,马上就要接着萎凋、浪菁、炒青、揉捻、热团揉、烘焙、拣茶,才算完成。

这几天几夜的工,都要师父在旁监督,一刻都不能马虎,否则稍有闪失,就全功尽弃了。

惜梅一直很喜欢那种气氛。尤其爱在采茶时,听稍微大胆的村姑唱山歌,鄙俚不拘,甚至戏谑淫放。

记得有一年,她们在山溪旁休息,一位嫂子教几个未婚的姑娘唱山歌,有一段是骂男人的:碧草芳菲花正香,胡椒细细辣过姜,看你就是采花蜂,采了一丛又一丛。

对岸立刻就有男工回唱:姑娘莫要假正经,恰似千年狐狸精,转世又变黏人草,见人一过就黏人。

如此露骨粗俗,逗得大伙又脸红又偷笑,但没有人会责怪。

今年惜梅就是想赶采茶热,也不行了。因为她已媒聘给哲彦,反而不能大方的在黄家帮忙。她唯一能做的,便是在黄家上下忙得无法分身时,照顾敏月、敏贞两姊妹。

二月底,哲彦要回来一趟,听说邱纪仁也要来。

乍闻那人的名字,惜梅的心仍要一惊。间接得知他的烫伤并无大碍,她松了口气。别人不提他,她自然乐得要忘记那一段不光彩的插曲。

但该来的总要来,她不能躲-辈子,不是吗?

所以在哲彦归期的前一日,当宽慧送两个小女儿回娘家时,惜梅鼓起勇气,吐出了梗存喉间的邱纪仁三个字。

“那天他有没有提起,到底是怎么被茶烫到的?”惜梅装做不经心地问。

“还不就是一时大意,把茶杯翻倒了。”宽慧漫替女儿扎辫了边说。

呼,好险,看来这邱纪仁在玩世不恭的外表下,还有点君子风度,没乱招出黄家小姐,否则非闹个人仰马翻不可。

“他这个人也真奇怪,好好的少爷,偏要穿得像跑腿的伙计,没一个样子!”

惜梅不自觉溜出口。

“你什么时候看到他的?”宽慧马上问。

“我……茶是我送的,他……他叫的时候,我……在走廊上远远看到。”惜梅没防这一招,乱答一通。

“哦。”宽慧接受她的说辞。,“那天哲彦也穿得和他一样,说要体验贫苦大众的生活,两人一路挑着木炭四处送,就像两个大活宝。”

惜梅听了,睁大眼睛,忍不住笑了出来。宽慧又说:“哲彦是直头脑的人,不会耍这种花招,一定是纪仁想出来的,他一向比较聪明世故,城府也深多了。”

“听起来是个不容易受管束的人,你们真要把昭云的亲事说给他吗?”惜梅口气充满怀疑。

“纪仁是个人才,昭云能嫁给他,足难得的福气。”宽慧说:“邱家那边人说,纪仁这桩婚事意愿很高,打算毕了业,找媒人来提亲,在去日本前,把昭云定下来。昭云可是百分之百的欢喜呢!”

“难怪她近来心情特别好。居然不告诉我,我非要好好审她不可。”惜梅说。

“你别闹她。”宽慧说:“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当心她老羞成怒。”

“我才不怕呢,她笑我也笑够了,现在换我啦!”惜梅顽皮地说。

宽慧走后,敏月随春英去十地公庙烧香,敏贞就跟着惜梅去溪边玩。

惜梅坐在大石头上想心事,敏贞就在一旁吃糖,手里拿着小巧精致的木雕桩米器在玩土。那是在日本买的儿童玩具,做工很细,上了浅棕色的亮漆,还有几朵璎花彩绘。

对于邱纪仁,她可一点也不放心。随便与女孩子调笑,态度又狂傲嚣张,温纯的昭云嫁过去,会有好日子过吗?

人人都说他有才情;但才高八斗,并不保证他是个好夫婿呀,有时还恰恰相反。历史上不是有很多例子吗?不少三甲高中的状元郎,偏就是那最薄情寡义的人。

她怎样才能暗示昭云,邱纪仁有另一种面目呢?

想得太入神,冷不妨有人拍她一下,她吓了一跳,回过头,发现是久未见面的冯秀子。

秀子的家在山头的另一边,种着向朱家承租的几片山坡田,生活过得非常清苦。

读公学校期间,秀子每日翻山越岭,跋涉好几个小时来上学,从不间断。可惜到四年级时,因家里无法再负担,只好辍学。

好学向上的秀子仍不放弃,三不五时就来找惜梅借书,趁暇自修,一直到惜梅回城里念高女为止。两人也因此成为好朋友。

惜梅大概有一、二年没看到秀子了。秀子已完全脱离少女的青涩,身材婀娜苗条,一张黑里带俏的脸蛋,充满青春的气息。

“呀,真难得遇见你,你今天怎么有空到镇上来?”惜梅高兴地站起来说。

“我是来登记采茶女工的工作。”秀子说。

“哦?你家里不是缺人手吗?你阿母和阿兄怎么肯放你出来?”惜梅问。

“我弟弟和妹妹都长大了,可以帮忙家里的事,我正好趁机来赚点钱。”秀子说:“我已经想了好多年了。”

“你和我一样大,不是该嫁人了吗?”惜梅说。

“我哪有你那么好命,定了一个好婆家,一下就要变成黄家二少奶奶,不知羡煞多少人。”秀子笑着说。

惜梅正想回答,突然注意到远透树下躲了个小男孩。

“阿远,还不出来叫惜梅阿姨,别胆小得像一只老鼠,你以前见过她的!”秀子喊道。

小男孩慢慢地由树后走过来。他大约六、七岁,一身缀着补丁的粗布衣,光着头、赤着脚,一双深邃乌黑的大眼睛有礼地看着惜梅,嘴里招呼,并且鞠了九十度的躬。

这孩子既不胆小也不畏缩,看他小小年纪,行事态度都一脉沉稳,着实令人喜爱。

“他是你阿兄的大儿子,对不对?我记得他的名字还是我阿公取的,好象叫冯绍远。”惜梅说。

“你的记性真好。”秀子说:“阿远从小就爱跟着我,也是喜欢读书的。最近吵着要入公学校,我阿兄还不让他去呢!”

惜梅忍不住多看他两眼,并把敏贞叫过来;“把你的糖分给阿远哥哥吃。”

绑着两个红蝴蝶的敏贞,很大方地把口袋里的牛奶糖都让出来。

绍远最初不敢拿,秀子推他一杷,他才接受。

“这是你堂姊的大女儿吗?”秀子问。

“不是,她是老二,老大和阿远一样年纪,你忘了吗?”惜梅说。

“富裕人家的孩子,长得就是漂亮。”秀子叹口气说:“你刚刚问我嫁人的事,是有不少人来提亲,但都是种田人家,嫁过去仍是没日没夜的做个不停。而且媳妇不比女儿,情况只会更惨,一想到这些,我就不敢答应。”

“那你总不能一辈子当老姑婆吧?”惜梅从没听过这种论调,乡下女人一般都很认命的。

“种田人我绝对不嫁。至少要在镇上店里做伙计的,我才甘愿。”秀子很坚持地说。

惜梅用全新的眼光打量着秀子。这女孩子真不简单,只可惜出身微寒,不然也算是有主见的。于是她说:“以后你到黄记工作,镇上的媒婆自会找上门来。”

毕竟是女儿家,提到亲事,不免害羞,秀子说:“呀,天色不早了,我们该走了。”

两人这才发现,绍远和敏贞在溪边玩得很好。绍远用小桩米器将沙土和水捣软,让敏贞搓成一粒粒的圆子。

临行前,绍远对那桩米玩具一直依依不舍,惜梅在敏贞小耳朵旁说几句俏俏话。

“送给你。”敏贞听完,便用童稚的嗓音说。

绍远又惊喜又迟疑,怯怯地看着姑姑。

“你就拿去吧!敏贞家里还有好几个呢!”惜梅笑着说。

在秀子首肯下,绍远道谢地接过去。

他们离去时,西沉的太阳已在溪面荡出一层潋潋的金光。

哲彦要来,惜梅将短发卷好,夹上两根花簪,露出细洁的额头和淡淡的美人尖,更显得眉清目秀。

她穿七白色有红花点的新洋妆,腰束蝴蝶扣细皮带,脚穿长袜和黑色粗跟皮鞋,小圆领上还别着一朵缎子花,看起来既时髦又美丽。

她忍不住在镜前转一圈,欣赏自己的娉婷风姿。接着又秀眉微蹙,她仍无法掌握见到邱纪仁的状况,他会不会破坏美好的一切呢?

“喂,你还在发什么呆?!”昭云走进她房里问。

“你怎么来了?”惜梅恨讶异。

“失望吗?”昭云捂着嘴笑:“放心啦,我二哥人已在前面大厅,不会让你白白打扮得像仙女下凡一样啦!”

“这张坏嘴哟!”惜梅反过来羞她:“你自己呢?又胭脂又新衣,妆得如三月桃花般妖娇,又是给谁看呢?”

昭云今天将头发中分,往两边梳平,在耳际卷了起来。身上一袭鹅黄钿格子洋妆,蝴蝶领和腰带都是雪白的缎布,黑色鞋镶着金扣,整个人娇丽极了。

昭云听了惜梅的话,脸一下刷红。不用问也知道,都是为了邱纪仁。

两个女孩打打闹闹来到前厅。白天不点灯,只靠往院子的门及几块瓦片大的天窗将太阳光射进来,当成屋内的照明设备。

她们掀开门帘,一会才适应里面的光线,坐在太师椅上的人都把焦点放在她们身上。

大伯父、祖父、哲彦和……邱纪仁。

惜梅一紧张,把见到哲彦的喜悦都忘掉了。

这位邱少爷,今日倒规矩,穿着黑色学生制服,排排扣到喉际,端坐在那里,显出一种玉树临风的非凡气质。

她不小心与他的视线接触,很惊讶地发现,他那日轻佻玩笑的眼神已不见,取而代之的内敛、正经,甚至有些严厉的。

虽然她很快就把目光移开,但心跳加速,他那双如利剑又如冰锋般冷肃的眸子,从此印在她的心版上,久久都无法消失。

她从来不知道,同样的一双眼睛,竟可以化出两种极端不同的感情及态度来。

某种难以了解的复杂气氛,令她有大祸临头之感。他会不会说出她那天愚蠢无礼的行为呢?

因为压力太大,当大伯父守川说话时,惜梅差点以为是邱纪仁在指责她。

“我店里忙,你们坐坐吧!”守川说完,先行告退。

哲彦微笑地看着惜梅说:“好久不见了,你好吗?”

“我很好,你呢?”惜梅小声地说。

“还是关在学寮中,日夜苦读。”哲彦说:“我今天特别带了我的好朋友邱纪仁来拜访你。上次你人不舒服,没有见到面。”

惜梅坐在门口的位置,离邱纪仁最远。她不敢看他,只用细如蚊子的声音说:“邱桑,你好。”

“惜梅小姐好,久仰芳名,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纪仁说。

他的语气毫无异样,但惜梅却可听出他那潜藏的冷意,似乎在替哲彦惋惜,竟有一个母老虎般凶悍的未婚妻。

“邱桑的汉语程度好象不错,还能用成语呀。”说话的是茂青,他对这新见的后生,似有很大的兴趣。

“我一直都在我叔公邱永阶先生的汉学堂里读书,到现在仍常向他请益呢。”

纪仁说。

“原来永阶公就是你叔公。十多年前,裕仁天皇还在当太子时,巡游台湾,日本警察拘禁了几百个思想危险的异议分子,我和你叔公都有分哩。我们文狱中还有一面之缘。”茂青回忆往事,激动地说:“这些年,我们用诗社联吟的方式,还交换了不少诗作呢!”

“是呀,我叔公也常提起茂青公,说您满腹才学,常有慷慨激昂之作,所以特别嘱咐晚生,务必来拜望候教。”纪仁说。

“他太客气了,不外都是“无泪可挥惟说诗”的天涯沦落人罢了。”茂青说:“大稻埕邱家可是有名的望族,兴中会台湾分会,你们贡献颇大。罗福星的抗日,蒋渭水的革命都在你们那一带,都少不了你们邱家。”

“我叔公也说,茂青公亲眼看到三角涌大屠杀,每每提起,还伤心悲愤。”纪仁说。

“只有‘惨!惨!惨!’三个字能形容。我那时才是十来岁的少年人,到现在想起仍心有余悸。”茂青深锁着眉说:“以后还有西螺大屠杀、台南大屠杀、云林大屠杀,都是死伤无数,血流成河。难怪刘永福将军要说:‘内地诸公误我,我误台人。’如此沦为亡国奴,真是千古惨事!”

“朱伯公怎么以前都没提过这些事呢?”哲彦问。

“憨孩子,抗日是杀头灭族的事呀,今天是遇见故友后生,又没外人在场,讲来听听而已。”茂青语重心长说:“不过我还是奉劝你们,读再多日本书、吃再多日本粮,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我们要忘记,日本人也不让呀,到如今,他们还当我们是清国奴呢!”听了入迷,惜梅不禁脱口而出:“现在他们大肆侵华,以后中国倒了,台湾人的命运只怕会更悲惨了。”

“惜梅小姐说得没错……”纪仁接着说。

茂青却硬生生把纪仁的话切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