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大特工 >

第138部分

三国大特工-第138部分

小说: 三国大特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儒重重的道:“对,对,袁绍这人的脑后天生就有反骨。”

顺着话说,却没有丝毫的表示。

荀谌暗说李儒不好对付,却神色平静,带着淡淡的笑容,让人看不出心中所想。

李儒心想:“想从我的口中套话,你还嫩了点。”

两个人看似简单的交谈,却暗藏机锋,都想从对方的口中套话。

荀谌整理了一下措辞,接着道:“文优兄啊,冀州最近风起云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战事更是接连不断,可曾知晓?”

李儒一副不懂的样子,摇头说:“不知道,请友若告知。”

荀谌心中冷笑,你连我担任王磊麾下的官员都知晓,怎么可能不知道冀州的事情。以董卓的性情,不可能不关注王磊的事情。

很显然,是故意如此。

荀谌缓缓道:“袁绍这个白眼狼,他派人用钱财贿赂乌桓兵,伙同乌桓兵劫掠冀州。文优兄啊,你人在长安,不知道冀州的情况。主公传来消息,说乌桓兵从中山国的唐县一路南下,烧杀抢掠,男人和老弱被杀死,妇孺被掳走奸淫,村落被焚毁,乌桓人所过之处,一片焦土,赤地千里。这些天杀的乌桓人,造孽啊!这是袁绍造的孽。”

“是啊!该杀,真的该杀!”

李儒恨得咬牙切齿,也看不起袁绍,认为袁绍做法太恶劣。

你造反可以,但不应该联合乌桓人。

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凉人,李儒经常和羌人、匈奴、鲜卑等人打交道,深知胡人的野蛮和杀戮凶残,一旦胡人杀入中原,必定是流血漂橹,后果不堪设想。

袁绍勾结乌桓,走了一步错棋。

一步错,步步错!

李儒想到死去的无辜百姓,心中轻叹,道:“友若啊,袁绍的做法,我也瞧不起,但相国想处置袁绍,却颇有难度。袁绍出身袁家,而袁家四世三公,门楣显赫,一旦相国对袁绍动手,恐怕会引来袁氏门生故吏的反弹,不利于相国掌控朝廷。”

荀谌心中一喜,李儒开始松口了。

事实上,能让李儒松口,是由于李儒也曾经饱受胡人的祸害。再者,李儒这样做没有损害董卓的利益。两个原因叠加起来,李儒才会让荀谌更进一步。

若是损害了董卓的利益,李儒不可能做出让步。

荀谌说道:“文优兄,按照你的说法,相国执掌社稷至今,还没有彻底掌控朝廷吗?连区区袁氏都要忌惮,我怀疑相国的能耐。”

李儒一翻白眼,心道:“你是颍川荀家的人,不怕袁氏,可董卓不一样。”

荀谌继续道:“袁氏出身汝南郡,袁氏的门生故吏大多在汝南,朝中有力量也不是太强。若是这样的情况下,相国都还有顾及,只能说我高估了相国的能耐。”

李儒听后不怒不喜,没有反驳。

荀谌又道:“事实上,对袁绍下手,反而是加强相国掌控朝廷的机会。只要朝中的袁家势力冒头,相国立即可以寻个由头处理,这不是铲除相国的政敌么?”

历史上,董卓就是借着袁绍担任讨董盟主的理由,把身为三公之一的太傅袁隗杀死,诛杀了袁隗满门,借机加强对朝廷的掌控。由于王磊的操作,袁绍没能担任盟主,董卓也没有理由。

至今,袁隗都还活蹦乱跳的。

李儒点头,表情却没有变化,平静的说道:“友若啊,你的建议,我也很认同,甚至想立即禀报相国。但你应该明白一个道理,相国不可能做赔本儿的买卖,相国若是为了加强对朝廷的掌控而对付袁绍,得到的和失去的显然不相称。相国得罪的是整个天下的袁氏门生,而只得到了掌控一个小朝廷,反而是王磊得利,没有这样的道理。”

涉及正事儿,李儒寸步不让。

荀谌竖起大拇指,称赞道:“我到了长安后,曾听人说,李儒是相国的智囊,是相国的腹心之人,如今看来果然名不虚传。文优兄对相国忠心耿耿,处处为相国考虑,令人钦佩。”

李儒摆了摆手,道:“友若谬赞了,儒愧不敢当,只是做了一个臣下该做的事情。”

顿了顿,李儒说道:“想说服相国对袁绍下手,王磊开出的条件还不够。”

荀谌早知道会是这样,道:“若是相国愿意以天子的命令发布诏书,定罪袁绍,并任命主公担任冀州牧,主公愿意为相国效力。”

李儒冷笑道:“效力?效力到什么程度?”

荀谌说道:“文优兄,主公愿意和相国结为联盟,守望相助。一旦相国遇到危险,主公必定率领大军前来救援。”

李儒摇了摇头,道:“不够,远远不够!”

荀谌皱眉,没想到谈及正事儿的时候,李儒是这样的难缠。

第278章 谈崩

李儒狡猾难缠,荀谌没有动怒,沉默下来。他眼神柔和,表情却颇为严肃,一刚一柔,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李儒看见后,心中都咯噔一下。

莫非,他太苛刻了?

这只是一瞬间的想法,李儒瞬间又恢复平静。

眼下不是战场上的交锋,却胜似战场交战。事关董卓甚至整个西凉军的利益,李儒不敢大意,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的状态,全力以赴的应对。

谁先松口,谁获取的利益就最小;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赢家。

这个道理,荀谌也是明白的。

荀谌察言观色,发现李儒的神态变化,心知这次是一场硬战,不再保持沉默,说道:“文优兄,主公提出的条件,已经是最大限度的支持董相。双方结为联盟,守望相助,意味着主公承认董相的地位。眼下这大汉的天下,各路诸侯都认为董相国暴虐,殊不知,乱世当中以雷霆手段处事才是王道,才能掸压局面。主公支持董相,难道还不够吗?”

李儒摇头道:“双方结为盟友,这不过是一纸协议而已。真到了开战的时候,王磊完全可以不顾盟约,擅自撕毁盟书。友若,你我是明白人,知道盟约没有约束力。”

荀谌反驳道:“君子立于世,以信义为本,若是连这点诚心都做不到,主公拿什么来取信于天下的百姓呢?文优兄的担忧没有必要,请把心放在肚子里面,放一万个心。”

李儒冷笑,道:“诡辩!”

荀谌耸了耸肩,无奈的说道:“我家主公给予了足够的诚意,文优兄却处处刁难,完全没有诚意。也罢,就当我找错了人。”

李儒端起了茶杯,微笑道:“慢走!”

荀谌起身揖了一礼,便往外面走去。走到大门口,荀谌忽然停下来,头也不回的说道:“文优兄,能在董相身边说上话的人不少,没有张屠夫,还有李麻子。”

大袖一拂,荀谌直接往外面走。

“且慢!”

李儒眼眸微眯着,眸子中闪烁着丝丝冷意。

荀谌道:“文优兄有什么要说?”

李儒冷笑两声,自傲的说道:“友若想在相国的身边说上话,没有我的帮助,那可就难了。你去找另外的人游说,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到相国。我马上就可以前往郿坞拜见,在相国身边进言。到时候,即使友若有三寸不烂之舌,也难以奏效。”

荀谌昂身而立,自信的道:“世人都知道文优兄是董相的左膀右臂,一言可以断生死,但文优兄以为可以一手遮天,恐怕难以办到。”

李儒皱起眉头,两人的交谈已经充斥着浓浓的火药味儿。

谈判不再是逐渐靠拢,而是越走越远。

李儒想了想,说道:“只要王磊答应以下的条件,我帮助他劝说相国。”

荀谌道:“请说!”

李儒沉声道:“其一,王磊发布告示通传天下,表明王磊归顺相国;其二,王磊遣送即将迎娶的妻子到长安做人质。有着两个条件,我就帮助王磊游说相国。”

荀谌嘴角抽搐,眼中怒气冲冲,暗说李儒狠辣。

之前,荀谌提及王磊为董卓效力,并且双方订立盟约,但那是口头上的事情。一旦告知天下的诸侯王磊归顺,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况且,‘归顺’和‘效力’也有一定的区别。

归顺董卓,那就成了董卓的人;效力于董卓,可以说是董卓执掌社稷,而王磊只是遵从天子而为董卓效力。这里面有着很简单的差别,但咬文嚼字,却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变化。

最重要的是,李儒还要遣送人质,这绝不可能。

荀谌明白其中的涵义,不可能答应。

“文优兄,事情不成仁义在,谌改日再来叨扰,告辞!”荀谌又拱手揖礼,便转身离开了大厅。李儒没有阻拦,任由荀谌离开。他坐在厅中思考了一会儿,喃喃道:“颍川荀氏果然名不虚传,荀谌气度卓然,非同一般。这人不是易于之辈,必须赶紧给相国提个醒儿。”

下了决定,李儒吩咐下人准备马车。

离开府邸后,李儒直奔董卓的相府郿坞赶去。郿坞位于长安西面,周围的城墙高约七丈,厚约七丈,坚固无比,和长安城的城墙相仿。除此外,郿坞里面聚集了董卓从各地搜刮来的宝物,囤积的粮食也足够吃三十年,堪称是一座堡垒。

为了修建郿坞,董卓征召了二十五万百姓服徭役修筑,死伤无数,弄得怨声载道。然而,董卓却洋洋得意,极为欣喜。

对董卓的奢华,李儒有心劝说,却无力改变。

诚然,李儒是董卓的心腹,但董卓性格刚毅,很多时候不一定听从李儒的建议。

来到坞堡外,李儒经过检查后,快速进入郿坞中。

一路检查,最后才来到大殿。

董卓的大殿和皇宫相差不多,奢华大气,金碧辉煌。此时,董卓随意的坐在上方,笑呵呵的欣赏着殿中的歌姬起舞。天下的诸侯正忙着争夺地盘,董卓乐得清闲。李儒进入大殿,手一挥,乐声立即停止,歌姬也恭敬的退下。

董卓抬起头,问道:“贤婿啊,有什么事情啊?”

董卓的嗓门很大,说话很有气势,一开口,李儒赶忙行礼,坐下后说道:“回禀相国,王磊麾下的治中从事荀谌今日来了长安,荀谌拜见我时,想让我替王磊说情,想让相国以天子的名义申斥袁绍,并任命王磊担任冀州牧,让王磊的州牧合理合法。”

董卓愣了下,道:“就这点事儿?”

李儒嗯了声回答,董卓道:“这不是什么大事儿,你看着办。”

李儒说道:“和荀谌交谈时,没有谈拢。我估计荀谌会找其余的路子来拜见相国,恳请相国托着这件事,让荀谌心中着急,最后乖乖的认输。”

“好,我一定按照你的计策处理。”董卓直接答应下来后,又道:“你来得正好,我刚挑选了一批歌姬,排练了一出新舞,你也一起欣赏欣赏,提高一下情操。”

李儒嘴角抽搐,摇头道:“卑职有许多政务要处理,请相国见谅。”

董卓一副不满的样子,轻叹一声,“你到了长安后,忙着处理各种事情,都看不到人……唉,真扫兴啊,也罢,也罢,去忙你的。我自己欣赏,还畅快一点。”

李儒告辞离开,很快出了郿坞。

他坐着马车返回,心想,荀友若啊荀友若,你想走其余的路子,没门儿。

第279章 忽悠吕布

荀谌出了李儒的府邸后,回到居住的客栈。他一个人坐在房间中,思考着接下来要拜访的人。没有李儒这条线,必须重新找一个人引荐董卓。以荀谌的关系网,能在长安城找到许多朝中的官员,可朝中的官员在董卓的面前说不上话。

荀谌逐一的筛选董卓麾下的文臣武将,最后眼睛一亮,有了人选。

当即,荀谌吩咐侍从准备马车。

不多时,一辆马车快速的离开客栈,朝都亭侯、中郎将吕布的府邸行去。荀谌之所以选择中郎将吕布,有三个原因。第一,吕布是董卓的义子,是董卓最器重的武将,容易见到董卓;第二,吕布是武将,和李儒相比心思更简单,容易劝说;第三,吕布虽然受董卓的重视,但没有得到董卓麾下西凉军将领的支持,备受排挤,容易拉拢。

马车在府外停下,荀谌让侍从递上名刺。

中郎将府邸的管家接过名刺,看了眼荀谌,又关上房门。

片刻工夫,房门嘎吱一声打开。一个虎体狼腰、魁梧俊朗的青年大步走出来。这个人,正是吕布。他穿着锦缎子天青色长袍,身披大氅,龙行虎步而来,看到荀谌后,抱拳行礼,道:“今儿早上起床,就听见喜鹊在枝头叫,就知道有喜事儿,没想到是荀先生从冀州而来,请!”

“将军,请!”

荀谌看到吕布的神态,松了口气。

昔日虎牢关之战,王磊和吕布是对立的双方。荀谌来见吕布,也担心吕布因为当时的事情不见,吕布态度好,荀谌就容易实施接下来的计划。

进入厅中,宾主落座。

吕布让府上的侍从奉茶后,开门见山的问道:“荀先生是王磊麾下的治中从事,此番来长安,肯定身负重任,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虽说吕布是武人,但也希望得到士人的认可。

荀谌是颍川荀家的人,身份让吕布不得不重视。除此外,荀谌代表王磊来长安,肯定是有事情要办,双方有合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