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大特工 >

第148部分

三国大特工-第148部分

小说: 三国大特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以及退居长安的董卓等势力。甚至,还可以算上乌桓、鲜卑等胡虏。”

“之前冀州之战,虎头遭到袁绍、公孙瓒等人的围攻,曹操在关键时候出手帮助,才解决了冀州面临的危机。”

“试想,曹操不仅不出手,反而落井下石呢?会是什么局面?”

胡昭看向王磊,眼神凌厉。

王磊哑然,若是曹操借机发难,他肯定挡不住。王磊知道胡昭是自己人,没有必要逞能,如实说道:“如果曹操发兵攻打邺县,我只能带着军队逃出冀州避难。”

胡昭话锋一转,又问道:“再问一个问题,曹操有没有可能出兵呢?”

王磊说道:“有可能!”

胡昭微微颔首,露出一抹喜色,道:“说说理由!”

胡昭的问题,是曾经分析过的。王磊神色从容,不急不缓的道:“曹操借粮食的原因,一方面,我和曹操关系还不错,算得上朋友;另一方面,这是曹操的利益需求。当然,后者是主要的原因。曹操需要一个分裂的冀州,借粮给我是想保持现状,稳住冀州的局势。这样一来,曹操承受的压力才更小,才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

胡昭赞赏的点点头,说道:“诸侯的合作,分分合合,是利益所趋。曹操今日能借粮食给你,明日也能出手攻打你。那么,你认为曹操、袁绍、董卓、公孙瓒等人有机会联合吗?”

王磊断然说道:“没有机会!”

胡昭问道:“为什么?”

王磊回答道:“我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任由他们联合?况且,这些人之间也有嫌隙,想要联合起来,几乎不可能。”

胡昭冷笑道:“乌桓和公孙瓒也是对立的,怎么就联合了?”

王磊嘴角抽搐,难以辩驳。

胡昭摇头道:“你从前年开始崛起,从一介白身,成了县令、中山相,又是大都督,接下来又是冀州牧,这才短短一年多啊!如此迅猛高调,锋芒毕露,谁不忌惮呢?你现在的情况,犹如昔日的大秦,面对山东六国,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一心想着扫荡各国。”

“当时,大秦的结果怎么样呢?”

“苏秦佩六国相印,把大秦困在函谷关以西,让大秦难有作为。等到张仪出山,秦国才一扫阴霾,化解了苏秦布下的困局,困龙升天。”

“今日的王州牧,一朝得志,恨不得扫荡公孙瓒、袁绍,不正是想一展身手吗?以王州牧在这一年多时间的作为,以你展现出来的能力,我不怀疑能取得卓越的功绩。”

“但发展越快,展现的实力越强,越遭人忌惮。”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曹操是一个有能力有眼光的人,他要发展,不可能坐视你在冀州做大;董卓任命你担任冀州牧,给你正名,是因为你眼下的实力不强,也处处遭到威胁。一旦你的力量威胁到董卓,他不会对你客气;袁绍对你恨之入骨,更是时刻想着出手;公孙瓒想瓜分冀州,会甘愿让你发展吗?”

“你高歌猛进的扩张兵力,增强武备,必定成为众矢之的。”

“到时候,不再是这一次的危机,而是周围的各路诸侯联合起来攻打你。先灭掉你这个最大的威胁,再各自厮杀。”

胡昭语气严肃,眸子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王磊听得冷汗淋漓,一旦胡昭的推测成为现实,他必败无疑。想凭借一己之力抗衡董卓、曹操、袁绍等人,绝不可能,这一刻,王磊心中感激司马懿。

这小家伙,帮了大忙啊!

王磊神色恭敬的道:“请先生不吝赐教!”

老爷子听得心下不安,连忙说道:“孔明啊,虎头遇到危险,你不能坐视不理,得想办法解决,不能不帮自己人。”

一听王磊有危险,老爷子就心中忐忑不安。

胡昭涂掉勾勒出来的地图,轻笑道:“要解决这个危险很简单,该发展的发展,该隐藏起来的得隐藏起来,夹起尾巴做事,才不容易被人抓住尾巴。可惜,年轻人爱出风头,要耐下心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谁都不是勾践,要想做到十年生聚,非常困难。”

“凡事过犹不及,闷声发大财才是乱世中的发展之道。”

胡昭神情平静,目光趋于平和。

该说的已经说了,怎么做,又是王磊的事情。

王磊心下明白过来,发展是必须的,但发展收获的果实自己知道就行。王磊看起来年轻,但两世为人,心态早已经成熟,他抱拳道:“先生一番话,犹如晨钟暮鼓,令王磊豁然开朗。小子斗胆,请先生、童老和王老去邺县盘桓一二,让王磊一尽地主之谊。”

说完后,王磊又感激的看了眼司马懿。

这一神情,让司马懿颇为受用。

胡昭抬头看向天空,笑眯眯的说道:“今天阳光明媚,天气真好啊!”这话一说,王磊嘴角抽搐,孔明先生真会拒绝人啊!

司马懿仰着头,道:“天气这么好,先生不挥毫一番吗?”

第298章 韩梦雨的提议

“小懿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快,替为师准备笔墨。”司马懿一打岔,胡昭找到了拒绝的理由,立即吩咐司马懿去准备。他脸上带着笑意,说道:“三位老哥哥,这么好的日子,我奋笔疾书一番,你们也可以再现当年的英姿。王老哥剑术精湛,童老哥枪若游龙,杜老哥蛇矛霸道,真是怀念当年的日子啊!”

老爷子一翻白眼,道:“孔明,你小子……算了,不勉强你。”

王越笑了笑,脸上浮现出缅怀的神情。

童渊也是如此,四人能成为朋友,自然有着一段故事。

王磊眼中有着好奇,问道:“老爷子,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啊?这事儿我从没听过。”

“这事儿我来说!”王越哈哈一笑,神色兴奋:“我、杜老二和童老儿最先认识,年轻的时候,一起抗击胡人。那时候,我手中一柄长剑,童渊一柄大枪,杜老二一杆乌金蛇矛,堪称军中的利剑,所向披靡。好景不长,我们仨人都离开了军队。”

“认识孔明,是张角起事的时候。”

“咱们三个老家伙一把年纪,却不甘寂寞,还在黄巾贼里面趟了浑水。那时候的孔明年轻气盛,认为朝廷黑暗,想让百姓安居乐业唯有推翻朝廷,也加入黄巾,辅佐张角。”

“可惜的是,张角也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巴。”

“无奈,咱们四个人都退出了。”

“我们三个老家伙和孔明也在那时候成了忘年交,相互间有联系。”

王越简单的叙述了一遍,王磊大致明白了来龙去脉。

赵云和史阿也是第一次知道,颇为惊讶。

胡昭心中轻叹,脸上却神色平静,摆手道:“过去的事不要再提,没有意思。”他起身去准备案桌,准备在河畔边挥毫。

童渊目光落在王磊身上,微笑道:“子龙传承了我的百鸟朝凤枪,虎头也继承了杜老二的乌金蛇矛,不如,你们两人比试一番?”

王磊想都不想,连忙说道:“童老,我不是子龙的对手。”虽说王磊的武艺也非常厉害,但面对赵云,他没有半点把握。

“哈哈哈,你小子倒是直接,够爽利的,老夫喜欢你这直接的性格。”

童渊捋了捋颌下的胡须,颇为得意。

老爷子哼了声,说道:“看把你得意的,有本事让子龙帮助虎头。”

童渊看了眼赵云,还没开口,就听赵云道:“老师,弟子受主公知遇之恩,请老师不要让弟子为难。”一句话,赵云直接回绝。

王磊没觉得奇怪,忠肝义胆的子龙大将军立即倒戈,他都觉得不可思议。

要拿下赵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王磊话锋一转,道:“王老、童老,您二位和老爷子都是一把年纪的人。难得来冀州一趟,不如和老爷子在邺县做个伴,您三人想去哪儿,就去哪儿,随便你们。”

王越答应道:“那好,我在邺县盘桓一段时间!”

事实上,史阿之前返回长安,已经向王越禀报了王磊拉拢的事情。

王越听了后,早已经心动。

眼下和王磊有了更进一层的关系,自然乐得答应。童渊也是孤家寡人,尤其赵云在外面的时候,他也是一个人在山中隐居,眼下有老兄弟在,也毫不犹豫的点头说道:“虎头盛情相邀,老头子就叨扰了。”

王磊心中大喜,连忙应下。

“公子,胡先生的字飘逸雄俊,风流婉约,离方遁圆,下笔犹如行云流水,非常快捷,和你的字又不同,你快来看看吧。”

忽然,韩梦雨清脆悦耳的声音传来。

胡昭已经准备了笔墨纸砚,又让王磊的侍从准备了案桌,正对着滏水,奋笔疾书。历史上,胡昭不仅是出名的隐士,更是三国时期出了名的书法家。胡昭和钟繇一样,都师从当时的书法大家刘德升,只是胡昭和钟繇各有所长,风格又有不同。

王磊听得呼喊,朝胡昭行去。

来到胡昭的身边,胡昭正在奋笔疾书。

“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

王磊细细品读胡昭所写的内容,心下明白这是《庄子·说剑》中的内容。

文章慷慨激昂,充斥着磅礴的气势。

再看胡昭笔下的字,和流行的汉隶有了很大的区别,在汉隶书的基础上,更多了行草的风格。字体连贯,下笔行云流水。

胡昭写完之后,站起身长舒了口气,额头上竟有了细密的汗珠。

司马懿作为胡昭的弟子,赶忙递过手帕。胡昭接过后,轻轻擦拭了额头的汗珠,盯着自己写下的一副字,微微颔首。

在这样晴朗的日子出游挥毫,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韩梦雨心想王磊的字也是非常优秀的,说道:“今日阳光明媚,又有老爷子和故友相遇,公子也写一幅字吧,庆贺一番。”

胡昭惊讶的看向王磊,说道:“王州牧,你也善于书法?”

王磊神色平静的道:“先生身为长辈,直呼表字‘子固’即可。”

韩梦雨说道:“爹爹在世时,也称赞公子的字很好。”

“哦,那我倒是拭目以待了。”胡昭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他表情柔和,但王磊还是察觉到胡昭的怀疑。老爷子、王越、童渊等人都走过来,老爷子说道:“虎头,你会写字吗?”对于王磊的情况,老爷子是知晓的,没读书怎么会写字呢?

老爷子心中不愉,眼神责怪的看了眼韩梦雨,心说这丫头真是捣乱。

王磊神色平静,回答道:“老爷子,书法一道,我略懂一二,梦雨说得对,今日难得有这样的雅兴,我就献丑写一幅字。”

“好诶,老师最喜欢和人比较书法,虎头叔叔快写吧。”

司马懿唯恐天下不乱,连连呼喊。

童渊头一次看不懂王磊,他听老爷子说了王磊的事情,知道王磊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上过学,在做官之前只是一个街头混混。

然而,韩梦雨却说王磊写得一副好字,令人难以置信。

同样的,王越和史阿都颇为惊讶。

第299章 留下胡昭

对于胡昭流露出来的神情,王磊不觉得奇怪。他的出身差,没有条件读书,说自己会写一手好字,谁都觉得难以置信。

当初韩梦雨看他的时候,不也是先不相信么?

当然,王磊心中也有一丝小小的窃喜,韩梦雨的话来得正是时候。胡昭心高气傲,想让胡昭折服,或者说想让胡昭前往邺县,以王磊肚子里面的那点小计谋,根本不可能劝服胡昭。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便是一手颜体字,这恰巧也是胡昭所喜好的。

王磊走到案桌旁坐下,神态安然。

胡昭静静等待,并没有催促。

王磊提起笔,笔尖在砚台中来回的蘸墨,思考着写什么?以王磊脑子里面的记忆,要抄袭个惊才绝艳的古诗,绝对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抄袭的后果,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故此,王磊不想抄袭后世的诗句。

王磊一时半刻不下笔,急坏了在一旁的老爷子。

老爷子皱起眉头,挠头搔耳,已经认定王磊不会写字,所以才磨蹭不动。反倒是韩梦雨,依旧是神色平静。司马懿睁大眼睛,瓮声瓮气的说道:“虎头叔叔,你还不下笔,是不是不知道怎么写啊?”

王磊笑了笑,没有回答。

胡昭盯着王磊握笔的姿势,心下没有了轻视的心思,相信王磊会写字。对于一个浸淫书法多年的人来说,从写字的坐姿、握笔的姿势等等,足以看出一个人是否会写字。王磊握笔的姿势端端正正,一看就是行家,这已经证明了一切,胡昭也没有着急。

忽然,王磊心中一动,有了书写的内容。

不摘抄后世的诗句,就摘抄一首已经有了的诗歌。

蘸满墨汁,王磊落笔挥毫。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一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