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大特工 >

第163部分

三国大特工-第163部分

小说: 三国大特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文台的儿子,自然也不能弱了文台的名气,必须要闯荡出一番事业出来。”

“曲阿在我的治理下,有些实力,暂时也没有危险。”

“然而,曲阿终究是小地方,长时间呆在曲阿对你没有任何的帮助。”

“想成为驰骋九天的神龙,必须有更大的江河。”

“昔年讨伐董卓,你父亲从长沙带兵出战,在赶赴虎牢关的途中,一路杀伐,杀掉了董卓麾下的许多官员,令董卓胆寒,更使得董卓派人联系你父亲,想要和你的父亲联姻。只是,当时文台认定董卓是国贼,一口气就拒绝了,然后参与了虎牢关讨伐董卓之战。”

“此一时彼一时,以前不需要董卓,现在却不同。”

吴景说道:“如今的你犹如困龙一般,一直留在曲阿,没有成就。整日除了训练一点微少的士兵,无事可做。长久下去,必定会磨掉你的雄心壮志。况且,程普、黄盖和韩当等人跟着你,不是跟着你受苦的,是要跟着你建功立业的。”

顿了顿,吴景又说道:“受苦受累可以,但必须要看到建功立业的希望。整日受苦受累,连一丁点希望都看不到,那谁还愿意跟着你呢?文台的基业交到你的手中,不能沉没了,必须要发扬光大。所以,你必须要奋发图强。”

一番话,孙策心中一阵惭愧。

回到江东已经接近一年,他却一事无成,心中惭愧。

只是提及董卓,孙策皱起了眉头。

什么叫做此一时彼一时?以前不需要董卓,现在需要董卓做什么呢?

孙策没有开口,孙权率先问道:“舅父有什么打算,直接说出来吧。只要是能有利于我们发展的,我相信兄长会同意。”顿了顿,孙权又看向孙策,缓缓道:“父仇不共戴天,那刘备已经是汝南郡太守,我们要报仇,必须要积攒力量。兄长,你认为呢?”

声音很青涩,语气却透着果决和冷静。

孙权不过是十岁的小孩,但他的话,却没有人当做是小孩的胡言乱语。

孙策点点头,道:“请舅父直言!”

程普是帮助孙坚出谋划策的人,孙坚死后,他全力辅佐孙策。一听孙坚的仇恨,程普眼中也浮现出愤恨的眼神,咬牙切齿的说道:“吴县令,有什么建议直接说,只要能报仇,相信主公会采纳的。”

黄盖握紧拳头,道:“说吧!”

吴景说道:“刚才说了此一时,彼一时。董卓以前没有用,但现在,我建议和董卓联姻,由伯符迎娶董卓的女儿。同时,再向董卓讨要吴郡太守的职位。如今吴郡四分五裂,分别掌握在不同的人手中,而我只掌控了曲阿县一个县。只要董卓任命策儿担任吴郡的太守,就可以把曲阿作为策儿的根基,以曲阿为据点往四周扩散,逐步的掌控吴郡,兴盛孙氏基业。”

孙策皱起眉头,道:“舅父,董卓联系父亲的时候,父亲没有答应的事情,我怎么能去做呢?况且,董卓是国贼,岂能和董卓联姻呢?”

孙权说道:“兄长,我认为舅父的建议可以。”

孙策仍是摇头,道:“父亲若是知晓我违背他的意愿,恐怕黄泉之下,也会不高兴。”

吴景呵斥道:“莫非,你要坐视你父亲的大仇不管吗?董卓是国贼怎么了?袁绍不是董卓任命的渤海郡太守吗?去年王磊遭到围攻,也是董卓替王磊正名,以天子的名义任命王磊担任冀州牧,连袁术也是,这有什么不好的?”

程普深吸口气,语气低沉的道:“主公,吴县令的建议可以采纳。刘备占据汝南,快速的增强实力,我们还屈居曲阿县,长此下去,双方的实力将会越来越悬殊。想要报仇雪恨,就必须要借助董卓掌控天子的力量,否则难以拿下吴郡太守这个职位。”

孙策的叔父孙静一直保持沉默,他听了众人的话后,也忍不住开口说道:“策儿,叔父赞同联姻的建议。乱世当中,以增强实力为根本,没有实力,一切都是虚的。”

一时间,厅中所有人都赞同这一提议。

“我想想,我再想一想。”

孙策揉了揉太阳穴,陷入沉思当中。

“兄长,还有什么好考虑的。复仇不共戴天,父亲死在返回的路上,凄惨无比。母亲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你忘记了母亲抱着父亲骨灰盒时的惨状了吗?难道还有什么比父亲的大仇更重要的吗?”

孙权瞪大眼睛,一张稚嫩的面颊满是坚决。

这一情况,令在场的人都忍不住点头。孙坚膝下有几个儿子,孙策骁勇善战,孙权年纪轻轻却聪慧过人,有主见,也是难得的人才。

孙策咬咬牙,点头道:“我赞同联姻,谁前往长安呢?”

“我去吧!”孙静主动请缨的道:“我是长辈,我去长安最合适。”

程普摇头道:“不行,你不适合。”

“为什么?”孙静问道。

程普说道:“这一趟前往长安,需要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并且,还得有一定的武艺傍身。依我看,这个人非朱治莫属。朱治武艺不凡,而且有主见,能言善辩。他前往长安斡旋,必定能为主公取得吴郡太守。”

孙策看向朱治,问道:“意下如何?”

朱治没有任何的犹豫,抱拳道:“卑职遵命!”朱治眼中没有担忧,反而有着激动。一旦联姻成功,孙策将会得到一个巨大的发展契机。

第328章 兖州刺史曹操

时间一晃,两月时间转瞬即逝。

六月的北方,阳光灿烂,天气渐渐热了起来。

这两月,王磊彻底在长安立足。一方面,王磊和王允、杨彪等朝中的老臣子打好关系,成功获得了这些人的认可。王允、杨彪等人见识了王磊作诗的水平,都期待王磊新的诗作,可惜王磊不再作诗,让这些个大儒心中颇为惋惜,但想到王磊才二十岁,也就不在苛求。

不过,王磊大诗人、大书法家的名声终于传出去。

《咏史诗》、《望骊山瀑布》、《咏柳》、《竹石》传遍天下,引起一时轰动。王磊写的字体也得以传开,天下儒士都知道了有王磊这么一号人。

王磊的住处曝光,很快,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几乎踏烂了王磊府邸的门槛。史阿作为府上的大管家,替王磊挡住来拜访的许多闲杂人等,才让王磊避免被骚扰。

除此外,王磊在厨艺方面,也取得了效果。

王磊教导的厨师分别送给了王允、杨彪、蔡邕、马日磾、皇甫嵩、吕布等官员,让他们能尝到新鲜炒出来或者是烧出来的菜肴。王允、杨彪等人的厨师是男人,董卓的不一样,董卓身边的厨师是史阿找出来的美女。

王磊亲自调教,最后送到董卓的身边。

美女送到董卓的身边后,不仅伺候董卓的吃食,还伺候董卓睡觉,简直是集后宫三千宠爱于一身,很快在董卓的后宫站稳脚跟。

与此同时,史阿的英雄楼更推出了炒菜、烧菜等菜品。

一时间,英雄楼火爆无比。

英雄楼成为长安的一处繁华地区,来往的人非常多,这也便于史阿收集各种各样的讯息,给王磊提供最快捷的消息。

王磊平静的渡过两月,这期间,冀州没有什么大事。

然而,兖州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兖州刺史刘岱率军亲自讨伐青州的黄巾军,在战场上被杀。大军溃败,输得一败涂地,最后狼狈的退回兖州。兖州各国、各郡的官员见状后,由万潜、鲍信、陈宫等人出面,迎接曹操出任兖州刺史,执掌冀州。

曹操连续三次推辞,最后架不住劝说,担任兖州刺史。

兖州变换主人,曹操做了五件事。

其一,传令青州的黄巾贼,命令黄巾贼投降,否则曹操将会率领大军讨伐黄巾贼,为死去的兖州刺史刘岱报仇;其二,曹操毫不吝啬的升迁刘岱麾下的官员,提高这些官员待遇;其三,曹操安插自己的人掌控兵权,进一步打击自己的政敌,巩固兖州政权的稳固;其四,休养生息,降低百姓的赋税,让百姓能安居乐业;其五,扫荡兖州境内的贼匪,惩处贪官污吏……

一连串的动作,兖州很快安定下来。

刘氏兖州的标记被抹除,兖州很快就过渡到了曹氏兖州的阶段。

……

长安,城门口。

这一日,一辆马车缓缓行驶而来。

这一辆马车,正是从曲阿来到长安的使节马车。马车缓缓进入城中,朱治让人找了一处价格便宜的住宅,然后住进去。这一次来到长安,孙策给予了朱治足够的钱财打通关节,朱治完全可以寻购一处豪华的住处,但朱治没有,他节约一点钱财,就可以多打通一点关节。

这一次出使关系着孙策的基业,朱治非常的谨慎。

住下后,朱治和随行的侍从住下。

事情忙完后,朱治把随行的侍从喊到书房。

朱治神情严肃,吩咐道:“这一趟来长安,我们身负重任,主公能否崛起,就看我们能否完成任务。所以,我们要谋定而后动,不能出现任何差池。你立即打探董卓身边能说上话的人,以及朝中的老臣,我逐一递上名刺的拜见。”

“遵命!”

侍从下去准备,去打探消息。

……

郎中令府邸,书房。

李儒正在阅览收集上来的消息,忽然看到江东官员朱治派人四处打探消息,眉头皱起。江东的人来了长安,有什么意图?李儒想了想,也没有揣测出朱治的意图。

“来人!”李儒喊道。

房门嘎吱一声,门外的侍从走进来。

李儒吩咐道:“前往客栈,把江东的官员朱治请到书房。”李儒把朱治所在的地址交给侍从,等侍从离去后,李儒又继续思考怎么处理江东官员的事情。

在此之前,李儒被禁足,一直留在府上。

董氏劝了李儒之后,李儒就蛰伏了下来,再没有和王磊发生冲突这一情形,让董卓认为李儒已经是反思了。

故此,李儒被禁足的命令撤销,李儒又成为董卓的左膀右臂。只是,李儒心中的想法没有变化,反而愈加认为王磊是一个祸害。王磊在长安期间长袖善舞,拉拢了董卓麾下的将领,讨好了董卓,结交了吕布,更和朝中的官员眉来眼去。

这些情况,都让李儒坐立不安。

李儒想对付王磊,却没有机会,他没有冲动,继续等待着。只要有耐心,总能寻找到机会。约莫一炷香,房间外传来了敲门声。

“大人,江东使节朱治求见。”侍从的声音传来。

李儒道:“请进来!”

房门嘎吱一声打开,朱治迈步走进书房。

朱治刚到长安,还不了解长安的情况,他没想到派人打探长安的情况,李儒就发现了。这一情形,令朱治心中都一阵骇然,但李儒没有抓捕他,朱治心中又安定了不少。朱治身穿一袭青色长袍,走到书房中,拱手道:“朱治朱君理拜见郎中令大人!”

“坐!”

李儒一脸笑意,摆手道。

朱治不卑不亢的坐下,抬头平视李儒,没有丝毫慌乱。

李儒开门见山,没有绕圈子,直接问道:“君理从曲阿到长安,千里迢迢,想必是有要事,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情?”

朱治说道:“在下前来,是想求见董相国。”

李儒问道:“求见相国做什么?”

朱治略作思考,就回答道:“在下来长安,有两件事情。其一,主公今年已经十七岁,到了成亲的年龄。董相的女儿贤惠温柔,主公打算求取董相的千金;其二,主公控制数万兵马,已经屯在吴郡,想请董相任命主公为吴郡太守,为主公正名。”

说出这番话,朱治底气十足,丝毫没有半点露怯。

事实上,眼下孙策的手中只有千余士兵,将领也只有数员,谋士也只有两三个,甚至只能龟缩在曲阿,根本没有控制吴郡的能力。然而,长安和曲阿路途遥远,再加上各地诸侯割据,董卓难以排遣官员前往,所以不可能在短时间就知道吴郡的事情。

李儒听了后,表情变得凝重起来。

董卓嫁女,或者是任命孙策担任吴郡太守,都不是一件小事。

第329章 静观其变

孙策求取董卓的女儿为妻,董卓只是扔一个女儿到江东去。这年头,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对董卓没什么影响。对孙策来说,帮助却非常大。

一旦董卓以天子的命令任命孙策为吴郡太守,孙策担任太守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除此外,董卓嫁女儿给孙策,对孙策更是直接性的帮助,能震慑江东蠢蠢欲动的人。

短短片刻功夫,李儒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只是,双方合作对董卓有什么好处?

拉拢一个年纪不大的孙策,付出这些值得吗?李儒心中没有下决定,想了片刻后,看向朱治,不急不躁的道:“求取相国女儿的事情,我会亲自禀报相国。同时,关于吴郡太守一职,这件事我也会禀报上去。至于相国什么时候能给予答复,暂时不能断定,必须等相国思考周全,才能给予答复。”

朱治一脸笑容,道:“多谢大人,在下返回住处等待消息。”

李儒点点头,便不再说话。

朱治自觉地告辞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