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时刻准备着 >

第16部分

时刻准备着-第16部分

小说: 时刻准备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的。  折腾了将近一个月,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我又花30块钱买了一块草垫子,铺在小屋中仅有的一块空地上,如果说沙发和高低柜是当时家庭里时髦的摆设,那么这块草垫子几乎是“时尚”和“前卫”的展示。经过精心打理,我那间单身宿舍变成了一个温馨的小屋。算算钱,除了那个30块钱的草垫子,几乎分文没花,所有的东西都是废物利用。从那以后我坚信,爱情能激活人的全部灵感和创造力。  谭梅在我那间整饬一新的小屋里,幸福得就像城堡里的公主,我没有什么甜言蜜语、山盟海誓,但是我用行动给她和自己一个安全幸福的感觉,我相信这种感觉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爱恋中最珍贵的添加剂。  谭梅的爸爸在她当兵的时候就去世了,妈妈将三个女儿抚养成人,谭梅最小,又在外地工作,一定是妈妈最放心不下的,天下的父母都一样。当时我这样里里外外紧张罗,当然是想给未来的丈母娘一个许诺:女儿交给这个男人,尽可以放心!同时,也是我对一个母亲的由衷尊重。在我们这代人接受的教育中,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的缘分,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孝顺谭梅的妈妈,照顾她的家人,见丈母娘是男人生命履历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愿意给未来的妈妈带来快乐和欣慰。
第一次见到谭梅,觉得我们是两代人(2)

收拾完屋子,自己也NFDA1饰了一番,穿上崭新的衬衣,做了一个自认为很“帅”的发型,和谭梅一大早就到火车站。等了将近一个上午,那趟火车上最后一个乘客都走了,也不见丈母娘的身影。那时也没有什么电话手机,急得我和谭梅团团转,最后没有办法又跑回“兰战”。  刚一回来,就看到丈母娘站在兰战的门口,笑呵呵地等着我们呢!和丈母娘见面后,我将她接到父母的家里,双方的老人没过三分钟就聊得热火朝天,我妈妈和她妈妈,竟然很快地以“亲家母”相称。这样“一见钟情”的相亲可把我美坏了,赶紧在厨房里煎炒烹炸地忙乎起来。不一会的工夫,七碟八碗地做了一桌子的菜。那天的事情成了我们家庭中一段快乐的记忆。  从那天开始,在我的心中,谭梅就是名正言顺的未婚妻了,和我一起经历生活的磨砺。  我在人生事业关键的时候遇到了她,在我面临人生重大决定的时候,她用女人特有的坚韧支  持我的选择。我深深知道稳定的感情给了我人生怎样的滋养。尽管有时想想,我们的故事并不那么离奇和浪漫,但是,在我们共同的记忆中,都深深镌刻着对方的烙印。爱是什么?在我的心中,爱就是那些一起走过的日子……  八十年代末,社会上有一种很重名利的风气,歌舞团很多女孩都以找到事业有成者为荣,她们有很多漂亮的衣服和首饰,出入会有汽车接送,而我只能骑着自行车带着谭梅满大街地转悠。不像人家有能力买高级衣服,我也有自己的办法。记得当时有一种裁剪衣服专用的比例尺叫“一拉得”,这种简单的尺子能让一个没有裁剪经验的人学会做衣服,我从小动手能力强,于是十块钱买一个“一拉得”,在商场中见到什么好看的布料,买上一块,半天的工夫,一件新衣服就做成了。做的最好的是一件条绒的夹克,做完了觉得颜色太素,我又在碎布头里找了一小块黄缎子,做了一个不规则的装饰贴在胸前。那件衣服着实让谭梅在歌舞团姐妹中风光了一把,大家竟然都以为是在国外买的。我甚至用穿旧的皮鞋底子,加上很多彩色皮带给谭梅做了双凉鞋。那时她的衣柜里面几乎全是我做的各种衣服,冬天甚至做过羽绒服。谭梅穿着我做的衣服走到外面,没人会相信,如此精致的衣服会出自丈夫之手。她为此十分自得。而我也有一种创作的快感。今天,在那些时装杂志上看见衣服样式的时候,最让我骄傲的不是我能买得起,而是我也能做得出来。  当你深深地爱一个人,并且可以用自己的力量让她快乐的时候——那是男人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小酒馆里“聊”出《艺术人生》
那天,我们越聊越兴奋,后来索性找了个小饭馆,开始了《艺术人生》最初的策划。  我曾经在无数的场合说过,我是《艺术人生》最大的受益者,就个人感觉而言,在《艺术人生》中我才真正找到做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感觉。  当2003年度的金话筒奖杯递到我手中的时候,当连续3年的星光奖杯摆在栏目组窗台上的时候,我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这其中,有事业成功的快乐,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感激之情。感谢《艺术人生》,是她给了我37年人生经验一个倾诉的出口。当我点滴的生活感受都成了节目素材,我忽然发现,原来,我时刻都在为《艺术人生》准备着!  《艺术人生》的诞生是在2000年。那时侯,我常和二炮文工团的策划徐小帆老师在一起聊天,因为他也经常参与中央台节目的策划,《同一首歌》他就是策划人之一。说起徐老师,不紧不慢、不急不躁的性格在电视圈里还真是少有。有一次,开会开到半夜,徐老师出门找车,车没了,又踱着方步回来,笑呵呵地对大家说:“你们猜怎么着,我的车没了,可惜了,车里还沏着一杯香茶呢——”说完又慢悠悠地加了一句:“今儿没法送大家了——”  那时正赶上台里三套节目要改版,我们就常常在一起讨论改版的事,可经常聊着聊着就变成了诉说各自的“苦难家史”,还说得“激动万分”。于是徐老师就建议,干脆做一档节目,专门讲述大家曾经的艰难生活,唤起共鸣,一起分享并从中受益,我们相信能够感动自己的东西也一定能够感动观众。那天我们越聊越兴奋,后来索性找了个小饭馆开始了《艺术人生》最初的策划。徐老师执笔将我们的想法写成一个初步方案,找到当时正在深圳做节目的孟欣作了汇报,并交给了改版委员会的领导。  无意间的一个感慨给了我们灵感,共同的生活感悟和对电视节目的思考给了我们创意,一档叫《艺术人生》的节目就这样应运而出。  后来我们还在一起回忆,“艺术人生”这4个字到底是谁起的?可大家竟都想不起确切的人来,但是每一个参与策划和改版的人都为这4个字注入了自己的智慧和感情。记得节目刚批下来的时候,大家还在琢磨,“艺术”、“人生”,这么大的题目怎么做呀?感动归感动,激情归激情,可电视节目需要极其理性而复杂的制作过程。于是,我和徐小帆继续策划,台里任命了当时戏曲音乐部的王峥担任节目制片人,王峥是广院的研究生,年轻、有激情,又颇有文化情怀。王峥又带来了原来节目《艺术无极限》中的导演别航程和刚刚大学毕业的马宁。就这样,一个年轻、没有经验但充满理想的团队在中央电视台后面的一个小饭馆中诞生了,我们至今还经常怀念那晚四处飘散的烤肉香……  连我们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3周后,我们的首期节目获得央视综艺频道收视率第一名。  近4年的时间,《艺术人生》的团队不断壮大,也动用了电视界几乎最强的策划阵容。虽然台上享受荣誉的只是我一个人,但一个受欢迎的主持人的身后,一定有个非常精干的团队,他们的专业素质、敬业态度,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智慧、才华和胆识,组成了《艺术人生》辉煌的今天。在我的事业生涯中,我感到最幸运的,就是有这样一个充满朝气而又亲密无间的团队,遇到了这样一群优秀的合作伙伴。

那支话筒,那支金话筒
2003年11月,“金话筒”颁奖晚会在山东淄博举行,主持人是聪明洒脱的张越。多少次走上各种晚会的舞台,我以为自己面对所谓的“大场面”不会太紧张。谁知道,从登上飞机的那一刻开始,我的心中就激荡着一股冲动,尽管我很明白这在我的主持人生涯中仅仅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而不是一劳永逸的犒赏。那么是终获认可的快慰或激动吗?好像也不是……  那天的晚会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除了宣布奖项和文艺表演,还有一项特殊的安排——访谈。访谈别人是我的强项,正儿八经地接受别人的访谈却是头一回。当然,因为现场直播的缘故,访谈时间必须严格控制。  我正在台下候场,看到张越和导演嘀咕了一阵后,一声不吭地站在台口,没一会儿工夫就开始啪嗒啪嗒地掉眼泪。一向“有泪不轻弹”的张越今天这是怎么了?我走过去,调侃似地问她:“您这是怎么了?谁的先进事迹把您感动成这样?”  张越见我走过来“逗贫”,叹了一口气,遗憾地摇摇头:“朱军呀,你都不知道,真的,你真是不知道!”  我不知道什么呀?我疑惑地看着她,越来越糊涂。  这个时候,站在一旁的一个编导走过来对我说:“朱军,真对不起!我们原本安排了一段您的访谈,但前面的节目超时了,到您这儿访谈只能截掉。”  编导话音刚落,我几乎笑出声来——直播临时有变化再正常不过了,都是台里的同事,哪至于编导道歉、主持人还掉眼泪的?我走到张越那里,还在开玩笑:“没想到你那么脆弱。干这么些年了,节目有点变动就哭?”  在那之前,我还真没见过张越掉眼泪,她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坚强和理智的。  张越看了看我:“朱军,我是遗憾呀!你过来看看。”说着她拖来一个行李箱,“这里面,除了我参加节目的一件衣服,全是你的东西。”  这一看,我愣住了。  原来,编导将原计划20分钟的谈话制作成了一个小型的“艺术人生”,专程跑了一趟兰州,遍访我的亲朋好友、成长故地,还与我家中兄嫂进行了一场“秘密会谈”。箱子里,装载着青葱岁月里太多的纪念,还有家人对我沉甸甸的牵挂。我一看便知,编导人员付出的心血毫不亚于我们筹备一期《艺术人生》的投入。  “朱军,我不是遗憾我们上不了台,而是当我拿到这些资料的时候,终于也明白了你。兄弟,有今天,真不容易啊!不说说,我觉得心里别扭。”原来,张越从好几个星期以前就着手准备这件事,她那无奈的样子我至今记忆犹新。  在这些“道具”里面,我发现一张餐巾纸,上书十个字:“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这是一次全家聚餐时我酒过三巡随手留下的“杰作”,没想到二哥、二嫂竟然将它保留到今天。那时的我还是个在中央电视台寻梦的年轻人,是狂言也是警言,是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借酒壮行。时隔多年,纸上的字迹已模糊,但我清晰地看到了亘久不变的爱。  是的,《艺术人生》让我有机会走上“金话筒”的领奖台,但我方才明白我的嘉宾们每每潸然泪下的真正原因。当你的故事有人用心地倾听,当你的过往被人苦心地记住,原来是这么的幸福。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人人都有一段思索过、徘徊过、痛过也笑过的心路历程。而当你在一个特殊的舞台上将记忆开启,交流的就不只是话语了,而是人心啊!  那么“金话筒”意味着什么呢?不是英俊的面孔和流利的表达,不是恢宏的场面和至高的荣誉,不是孔雀身上那支最值得炫耀的翎毛,而是母亲曾经的操劳、父亲谆谆的教导、老师踹我上台的良苦用心、等在中央电视台门口的茫然、朋友的仗义、同事的奉献,是观众在电视机前终于滚落的那滴泪,以及心心相印的温暖情怀……  我终于懂得了“金话筒”。

本文由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提供下载,更多好书请访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