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被雷劈回小时候 >

第131部分

被雷劈回小时候-第131部分

小说: 被雷劈回小时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能力维护好长寿路街日常环境卫生的都可前来应聘。)

    招聘启示贴出的第二天一早,就有一对住在长寿路小区的老夫妻来应聘,说两人可以轮流维护这一片的卫生,工资还是领一人份的150元。见对方还是时常照顾自家生意的老熟人,老夫妻两人身体也硬朗,余志清当下就聘用了一对老夫妻。

    自此,余明月也就不用每天花时间,去扫公路了,让余明月一时间,还很有些不习惯,卖菜生意不忙时,闲得有些无奈。

    但最让余明月没想到的是,刚招到了保洁的第二天,就有个中年男人来租铺子,最近租铺子的人每天都有,再来一个也并不奇怪,可看到那男人有些支支吾吾的,余明月就有些不放心的细问了一下对方想开什么铺子,结果这才知道,那人指定要租她家正对着医院的那间大铺子,是准备卖花圈寿衣一类的丧葬用品,因为担心她家忌讳,所以才会如此支支吾吾的不敢明言。

    余志清听了后,心里还真有些忌讳,所以就有些不情愿租,那张强一看情况不好,就主动说他可以多交些租金,问余志清350元一月愿不愿意租给他。

    但余明月思想可没这么老旧,前世时哪家大医院门口没有几间专做丧葬业务的店子呢?见张强主动提出多交租金,余明月拉了余志清嘀咕了几句后,余志清就按照其他租户和租约一样,和张强租了一张期限为3个月的租约,租约上同样的写明,3月租期满后,张强可以优先续约,但租金得依照当时的行情市价,进行上、下浮动调整。

    这样的细节,也是余明月提出来的,余明月很清楚,这条原本只是一条通往医院唯一的公路,如今却被大家称为“长寿路街”的地方,往后只会越来越热闹,她家这些铺子也会越来越紧俏,租金涨价只是迟早的事情,出租的时候以3月为一租期,也就方便以后依行情市价——涨租。

    她家如今卖菜只用了一间大铺子,菜铺子左右两边也都是大铺子,位置也很好,这阵子已经有好几人提出过要租,余志清也准备同意了,但余明月心里有扩大经营的打算,所以就私下里找余志清说了心里的打算,余志清脑子一向灵活,虽然他眼下还没想过要扩张什么生意,但也就没把他家菜铺子左右两个铺子租给别人。

    扩张的事,余明月早前就想过,加着如今心里的紧迫感,所以六月十二这天,余明月帮着余志清摆好菜后,就开始在四下转看考查,想找个还没人涉及而又适合她家的生意来做做。(未完待续)

    ps:亲们,更新来了喔,看到亲们投来的小粉红,娃娃真的好开心啊,前几天的文都是设了定时发布的,所以一直都没有感谢大家。

    今天特在此感谢小小寒月亲的粉红票票,感谢开心珞巴亲的粉红票,感谢喜欢阅读小说亲的粉红票,感谢枫眠依的粉红票,感谢jun1016亲投来的三张粉红票,娃娃真心感谢亲们一直以来的支持,鞠躬感谢,么么哒~~

第156章 落荒而逃() 
一番考察下来,余明月决定暂时先增开一个专卖各种水果、坚果一类的果品店,和一个类似于小超市的店子,专卖些粮油副食什么的。

    之所以说暂时,那是因为余明月还打算着,不久以后还要开一家水果、山货的批发店。

    活了两世,余明月对木棉市的整体情况都太清楚了,这年头虽然运输不发达,市面上的水果品种并不多,但这地方气候温热,一年四季里都能有不同种类的水果上市。

    从春季开始,就有新鲜的香蕉、木瓜成熟,三月樱桃熟过后,杏子也开始由青转黄、变甜。四月天气很热的时候,随着西瓜、香瓜上市,桃子、李子、荔枝也开始陆续成熟上市,五月过后,芒果、梨子、枣子、桂圆、花红、苹果等大量的水果也开始成熟,到了六七月间,除了晚熟的桃子开始上市外,梨和苹果一类的水果也大量成熟;七月过后,山区特有的板栗也在这时候开始陆续成熟,山上野生的锥栗果也能摘了。。。。。。。就算到了十冬腊月,除了柿子红满枝头外,高山地区那些晚熟的冬桃也能吃了。

    总之,在木棉市这地方,一年四季里都有新鲜水果成熟,只不过因为现在交通不发达,所以山区偏远地区里出产的很多水果,大多都没机会出现在城市里的市场上,而是掉落腐烂在了树下。

    所以,这年代不管是像余明月她家所在那样海拔相对较地、较平坦,适宜种植蔬菜水稻的坝区,或是气候偏冷、交通不便,只合适种点玉米土豆的山区。都没有专业种植果树的果农。

    产水果最多的山区地区的农民们,就算是遇到硕果累累的丰收年,他们也不会有多少喜悦,因为他们都清楚,那些挂满了枝头的果子,除了能让自家的大人孩子可着劲吃一季,和当送人情一样招呼没果树的亲朋来多摘些去吃外。并不会给家里换回多少钱。

    余明月的姑妈余志芬家。就住在山区,每年到了樱桃、桃子、李子、梨子、板栗成熟的不同季节,余志芬都会抽出一天时间。背着当时成熟的几十斤,或是百来斤的水果,走二十多公里的山路,给余明月家和余天向家送来。

    每次吃着那些水果。余明月就会想起余志芬满脸疲惫却一脸满足笑容的模样,余明月在感动之余。却也想到了商机。

    前世时,因为山区的水果成熟后不方便大量的运出山,运出山到了集市又没有太大的市场,所以久而久之水果的价格就变得很便宜。有时候山里人背着水果走十几里山路到了乡集上,却只能卖一分两分1斤,比大白菜还便宜。

    农村太穷。肉都多久才能吃上一顿,自是没有太大的消费能力去买水果吃。但城市里的民众,每年对水果的需求却是很大,城市里市场上的水果价格不低,显得供不应求。

    后来随着政府提出“要致富,先修路”的政策后,山区周边慢慢修出了一条条能通四个轮子汽车的泥土路,就有一些脑袋灵光的,开始跑到山区周边通了路的地区定点收购水果,然后运到城里批发给摆摊挑担的那些小水果贩子。

    虽然这些人收购时把价钱定得很低,但对于长年看着自家山地边的果子掉落烂在地上的山区农民来说,只要有人收购就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所以那些个水果收购点,每天都能收到大量的水果。

    所以,最开始进山区收购水果,搞水果批发生意的一群人,可是挣了不少钱的。

    这些是前世时,余明月听送水果来的余志芬说起过的,她虽然没有轻身经历过,但她家如今也倒卖蔬菜这么久,她光用一根手指头去想,也能想到收购价格低,每天收购到的量又多,运到城里出售时的价格翻了几翻后,那利润只能被称为——爆利。

    所以,在出现了一些靠收购批发水果而成为爆发户的人后,几年时间里,到山区周边收购水果的人越来越多,那时各山村也基本通了路,有些收购贩甚至开着三个轮、四个轮的车进村提前挨家挨户的交笔订金,订购当年的水果。

    有时候,那些收购水果的小贩,为了收购到更多的水果,甚至还会悄悄对村民提高收购价格,竞争得更激烈时,同等间还大打出手。

    就算水果如此好销了,但余志芬却还是喜欢在她家的水果成熟时,找个周末余明月放假的日子,背着水果走一段山路,然后坐一段车,送到孔明富家给余明月吃。

    也是在那时候,余明月从余志芬口里听到了水果贩子收果子时的不少趣事。至今余明月还记得,每次,余志芬在讲到哪个贩子早早跑到她家,求着她收下当年水果订金的时候,脸上那种满足又开心的笑容。

    自打起了准备扩张生意的主意后,余明月最先想到的,就是做收购批发一条龙的水果生意。但她前世还没接触过水果生意这行,加着现在进山区大量收购水果确实不太方便,所以就想先开一家水果店。

    余明月家的菜铺子,就在离医院大门不远的丁字路口处,沿着菜铺子门前的公路直走下去十几米,就到了医院大门口。

    而沿菜铺子右边的一条刚铺的小公路进去三十多米,再右转个弯往前走四五十米,就是长寿路小区打了墙新开出的小区大门口。

    余明月家的25间铺子,就是沿着这两条公路的内侧,修建出来的,所以余明月家如今卖着菜这铺子,位置算是很好的了,左右两间铺子的位置,也是很显眼的。

    看到每天都有不少到医院去探病的人,在经过医院门露天里摆着的两个小水果摊时,大多都会买些水果提着去看望病人。

    余明月和两个天天摆摊卖水果的小贩也算是熟人了,她时常都听到两个小贩报怨,说有些人不买水果。还要嫌弃水果品种单一,不新鲜不好看什么的。

    余明月当时虽然没太在意,但经过一阵的考察后,余明月就打算开一家走中高档路线的水果店,除了卖些品质好的水果外,也做些包装精美的果篮来卖。

    她前世虽然没做过生意,但毕竟比当下的人多长了二十几年的见识。

    这木钢医院里只收治木钢集团的职工与家属。是人就免不了会生病。这以这医院里有一些病人,除了不少是普通收入的职工外,还有木钢集团公司里的干部、领导一类的。

    这年头。普通职工的收入不高,对消费物品的品质也不太讲究,但那些到医院探望干部领导的人,不管自身经济基础如何。或是平日里的消费习惯如何,但在购买探病的礼品时。都会提高档次的。

    余明月和余志清说要开水果店,余志清还有些不同意,但当余明月把这番理论给余志清讲后,余志清稍一想。边夸余明月聪明脑子转得快,边就一口应下了。

    “行啊,反正这水果店也是开在菜店子旁边。也不用再多增加人手,光我们父女两个就能看得下来。。至于那什么卖粮油副食的小超市,我看暂时就算了,一方面是我们家没有进货的渠道,另一方面就算开起来我们家也没这么多人手去看着。

    再说了,我们家每年的粮食除了自己吃外,也余下不了多少。余下的那点米真要卖掉的话,就和兔子、鸡蛋一样,一起摆到菜店子这边来,早上买菜的人看到也会多少买些。”

    余志清显然对开超市没什么兴趣,在他看来,余明月口中那个他听都没听过的超市,最主要的用途顶多就是方便卖家里每年的余粮,至于其它那些盐油酱醋等小零小碎的小东西,余志清除了觉得进货时麻烦外,也不觉得能挣上什么钱。

    当余明月听余志清说到人手,就愣了一下,没再想给余志清普及超市的各种优势。

    是呢,她家如今看似什么都不缺,可最缺的就是人手了。眼下还好,她可以每天帮着看摊,可到了9月1日开学,她就得去当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而且还是全球心理年龄最大的一个小学生~

    恶作剧式的腹诽完后,余明月也没再打算提开超市的事,想了想,就和余志清说道:“嗯,那小超市暂时就不开吧,等我们把水果店开起来,我就负责每天看水果店,等9月我上学了,奶奶的腿伤也养得差不多了,就让奶奶到这边来看店,只管称称重收收钱,也能让她轻松一些。”

    看店的活计,同田地里那些活计或是家务比起来,确实轻松不少,孔明英是个闲不住的,只要腿上的伤好些能动,她一定会不管不顾的在田里、家里的找活干。考虑到这种情况,所以余明月才有此一说。

    余明月提到9月上学的事时,余志清微愣了一下,这阵子余明月天天跟着他进城卖菜,刚才说到人手的事时,他都没想起他女儿就要当个小学生了。

    余志清轻笑着把余明月拉到面前,上下打量着余明月笑道:“呵呵,爸爸都差点忘了我们小月快成一名小学生了呢。”一脸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满足和喜悦。

    很有成就感的打量完余明月后,又接着点头道:“小月你刚才那主意不错,前阵子你爷爷还担心我们家这些铺子晚上没人看,准备等你奶奶出了院,他们就搬到这边来住呢,到时让你爷爷和你奶奶每天留在城里看店,他们两个老也能轻松一点。”余志清向来是个有孝心的,看着两个老人年纪一天天大了,也不想让两个老人太辛苦。

    “喔,我爷爷说要住到这边来?”余明月并没听过这事,所以很是意外。

    见余志清点头,余明月想了想有些担心的道:“虽然晚上能有人住在这边,守守铺子什么的是更能让人安心,可我们家的这些铺子,和西头住人当仓库的四间屋都没通水电,我爷爷他们住这边来,怕是不方便吧?”

    余明月知道,如今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