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被雷劈回小时候 >

第135部分

被雷劈回小时候-第135部分

小说: 被雷劈回小时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有甚者,一些个比较怀旧的老头老太太,还特别喜欢跑余明月水果店来,光花2块钱买上一个小篮子用去当菜篮,没过几天,小区里的老头老太太们都向跟风一样,不是来买几斤水果带买个篮子,就是跑来光买个篮子,一时间,长寿路这条街早上买菜的很多人手里,都提了一个出自余明月家水果店小竹篮子。

    在之后,每当遇到有人进店买水果时,余明月向人家推销水果后,还会加上一句:如果是送人的话,你再加2块钱。我还可以帮你做成好看有上档次的果篮,你看就是这种小篮子,装了水果包装上漂亮有档次不说,就是水果吃完后,这小篮子也能当菜篮子用,你看街上那些老太太买菜时提的,就是在我这买水果时。一起买去的呢。”

    买水果的人顺着余明月指的方向。往街上一看,哇,我的个乖乖!这水果店生意竟然好成这样?这街上大半数的老头老太太手里。可都提出同一款的篮子啊!

    很多人在震惊过后,一般都会爽快的要求加上个篮子,然后爽快的付钱离开,而之后。很多人还喜欢把木钢医院外,有间生意火爆的吓死人。名叫“余记精品果子”的水果店的事,当成个传奇一样,讲给身边的朋友听。

    结果吧,余明月家这集买水果、礼品等物的果子店。生意越来越火,开起不到一月,经常就会有听到那些传奇的人。慕名前来采购礼品,当然了。这些人都不用余明月再推荐了,直接就会要求给加个篮子,要么做成果篮,要么做成礼品篮。

    生意火爆,事情也相应变多,时间一晃,就到了农历7月初二,孔明英在住了40天院后,终于得已出院了。

    而孔明英一出院,家也没回,就跟着余天周一起,把在院医里用着的那些个被褥垫盖等家当,搬到了木钢医院外建起那排不能当商铺,只能住人当仓库的棚户房里,正式接手了看水果铺和菜摊子的工作。

    早在孔明英出院前,余天周就特意去找了梅老爷子,商议好了从梅老爷子家偷架水接电的事,几天前的时候,梅老爷子家那个在木钢烧钢厂当电工的儿子梅正刚,因为是倒班上班的,当天正好在家休息,所以他正好帮着把电线给接到了余明月家准备留来人住的那四间房子旁边,还给在四间屋里走了线路,装好了插座、开关,就连电灯泡都给一一接上了。

    就连水,也是当天和电一起架通的,余志清早前买电线等用品的时候,就买了几圈胶木小水管,当天电一接通,余志清就找了孔兴明来帮忙,花了两三小时的时间,就把水从梅老爷子家接了出来,直接架在了准备住人的四间棚子房一侧的院边上。

    这期间,工作属于三班倒的电工梅正刚,一直都在帮着忙活这些事,而且还帮了不少的忙。这年头,不管城里乡下,请电工可是要花钱的,电工属于技术工种,工钱还不老少。

    余志清当时就给梅正刚钱,但今年刚26岁的梅正刚却是死活不肯收,只道:“余哥,你可太外道了,咱们两家关系处到这份上,你还给我提钱,这就是看不起兄弟了喔。”说完,就回去睡觉了,他今天白天休息,晚上八点正好上夜班。

    为此,余志清感激得不行,除了当天就送给梅老爷子家几斤鸡枞杂菌和一些菜外,第二天的时候,还照余天周的叮嘱,抓了两大两小四只兔子,送到梅老爷子家,大的是让他家杀了吃肉,小的两只,说是送给梅老爷子那才四岁的小孙子玩儿的。

    余明月当时都有些哭笑不得,这大的能杀了吃肉还好说,这小的让人家城里人怎么喂呢,关家里臭,关外边又没地方的,兔子的食物也是个问题。

    可没想,余明月跟着把兔子送到梅老爷子家凉卤店时,除了梅老爷子四岁的小孙子欢天喜地外,梅老爷子却是坚决不要两只大的,只高兴的收下了两只小兔子,还特意的问了是不是一公一母,说是要养在他家楼顶上,还特意让余明月家每天卖菜时,给他留下些剩菜叶子,说他家还准备在楼顶上养上些鸡。

    余明月这才知道,梅老爷子家住的是四楼,也就是顶楼。再想,这年代住在底楼或是顶楼有条件的城里人,还真都喜欢养上些鸡鸭兔子什么的,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余明月看了看两只小兔子的性别,却一时也分不出来,想到梅老爷子一家都是大方人,而且自己家以后用水用电还得一直麻烦人家,余明月也大方了一回,帮着余志清又劝说了一阵,让梅老爷子家把两只大兔子也都留下当种兔了。

    只不过父女两人才回了店子没多久,人家梅老爷子的老伴刘老太,就给送来了两斤多卤鸡爪子、一个卤猪肘子、一个卤猪舌头和四根卤猪尾巴。

    又是一阵推让后,顶不住刘老太的盛情,余志清也只得收下了这份不下子兔子价值的礼物,看着刘老太走远,余志清笑着教导余明月道:“小月看到没,你刘奶奶她家这种为人处事的方式,就算有时候会吃点小亏,但不管走到哪都是让人称道的,就算我们两家没亲没戚的,但照着我们这样处下去,也只会越走越亲近,时间久了,我们两家处着就跟身边亲近的亲人没什么区别了。”

    说完,余志清摸着余明月的脑袋,认真的道:“你以后可得多跟着这样学学,这世上并不是只有身边最亲近的亲人,才值得付出和交往的,记住了吗?”余志清一直都知道,他这女儿什么都好,但对外人却是非常的小气,还很爱计较,所以才想借此机会,好好的开导一番。

    余明月愣了一下,随后只得点头轻“嗯!”一声算是答应了,但心里却也有些五味陈杂。

    她知道,不管是前世还是这世,她都对不亲近的外人很小气,甚至是有些吝啬和爱算计,但她从没有想过要改变。

    因为她很清楚,只有不与那些很可能会伤害你、很可能会倒打一钯的人有太多接触,这样才不会受到意想不到的伤害。重活了一世,她预先知道了太多,也看清了太多,所以她一直努力的与某些人保持着距离,而且对这些人,她就算不占他们便宜,没有必要大方。

    只是此时,当余明月发现,她在她爸爸眼里竟然是小气得需要被这么教导时,心里除了还存有小小的异议外,也有些不被理解的难过和心酸。(未完待续)

    ps:亲们,不好意思,今天更新的晚了些,明天会准时更新的。现在大大的一章送上,祝亲们周末愉快,么么哒~~

第159章 税务找上门() 
自从余明月提出以后让孔明英和余天周在城里看店后,孔明英每天就心心念念想要早些去看看家里的那些铺子,住院刚满一月的时候,她就等不急的想拖着她那只还打着石膏的腿出院。

    只不过大家都担心她腿上的伤好不利索,留下什么病根,所以硬是把她多留在医院里住了十天,直到农历七月初一那天下午,才给她办了出院手续,七月初二的一早,孔明英和余天周就被卸完了货的余志清,折返过去接到了长寿路街。

    拖拉机刚开铺子围成那院子的大门口,余志清停了车准备去打开大门时,孔明英一见公路两边热闹非凡,就耐不住心急的嚷着要下去去看看。

    反正已经到了院子门口,余志清也没反对,直接笑了笑,就帮着余天周一起,把孔明英给扶下了拖拉机,叮嘱余明月陪着孔明英后,他才又把拖拉机停进了院里,这才赶紧的回蔬菜铺子里,刚才他去接孔明英时,是请了孔兴明在帮忙着看店子的。

    站在门前看了一阵后,孔明英指了公路两旁的铺子问道:“哟,这。。。这些都是我们家前阵子盖的铺子?”看到热闹的公路两边一间间排列在一起生意非常好的铺子,孔明英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

    见孔明英吃惊得大张着嘴,快能放进只鸡蛋,余明月好笑的解释道:“呵呵,奶奶,我们现在站着的这排才是我们家的,公路对面的那十几间,是我外公和我大爷爷家的。”

    说着,指了公路对面的铺子给孔明英介绍,哪到哪是孔明富家的。哪到哪又是余天向家的。

    见孔明英有些失望的样子,怕孔明英有什么不满,余明月忙是笑道:“我们家可不光这排铺子喔,公路边这一排10十间铺子下去,连着转向右边的那条公路边不有5间,顺着公路往前转着捌,朝着小区方向进去又有一排10间。一共就有25间铺子呢。加着我们身后大门边这西头的4间屋,一共就盖了29间。

    被铺子和这四间屋子围出来的,还有个大大的院子呢。虽然比不得我们家里那院子大,但是种点树养点鸡还是很不错的,等奶奶你进了门,就能看到了。”随后。余明月还给孔明英讲了讲她家占这块地皮的大概情况。

    余明月家占这块地皮,是个比较标准的长方型。南北两边大概都是50米左右长,这两边的位置都非常的好,北边正是靠着进医院唯一一条公路的右边上,南边则是靠着进小区那条公路的右边上。

    而东西两头都是20来米宽。东边正对着医院正门,位置很好,而西边却刚好对着小区围墙的一角。不当道还偏僻,没什么商业价值。所以盖的屋也只能人住。

    靠着西头的这方,之所以没盖5间,而是只修得4间屋,是因为修建时,想着方便日后停车进院里,所以在靠路一方留出了道三米多宽的大铁门,占了些位置就没法再多修一间屋子了。

    这些情况,在当初盖这些房子时孔明英就听说过,但听说和看到是两码事,此时又听余明月提起一遍,孔明英对她家这片商铺的分布情况,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婆孙两人说完话,孔明英也打消了马上到四周转看一圈的念头,见余明月要牵了她进屋,也就杵着拐杖,一瘸一拐的随着余明月一起进了院里。

    盖来住人的一排四间屋,座西向东,南北走向,住的地方都是清静为好,所以几天前余志清就把做好拉过来的床架,给安在了最南边上靠近小区的一间,余明月牵着孔明英进去时,余天周已经把床都铺整好,正在整理衣物和其它用品了。

    “老太婆,你赶紧坐在床上歇着,小月去给你奶奶接盆水洗把脸,让你奶奶休息一阵。”

    余明月应了一声,拿了屋里早就准备好的脸盆,就去这间小屋旁架了水管处接水,孔明英却是不同意了,只道:“休息什么啊,我现在除了这条腿不灵活点外,可硬实精神着呢,洗把脸我就跟着小月到前边看店去,你在屋里收整一下,一会儿给我们煮点饭,别让小月和志清饿着。

    我们两老口在医院呆了这一阵,三个老姐妹家天天好吃好喝的给我们供着,我两个都长胖了一大圈,小月和志清天天这么忙呼,每天饱一顿饿一顿的,比起我住院前,人都瘦了整整一圈了,唉~~”孔明英心疼的叹了口气。

    余明月端了水刚好进屋,边拧了毛巾递给孔明英,边笑着安慰道:“我们哪里饿着了,只是这阵子天热,不太想吃东西而已,就算是减肥了。”

    谁想,这却像提醒了孔明英一样,赶紧的叮嘱余天周道:“天热真是个事情,老头子你一会儿就赶紧的煮些稀饭,等到中午的时候应该也放凉了,到时再到给我们家接水接电那梅大哥家的凉卤店里,称点凉拌菜和卤鸡爪子回来。对了,凉拌的卤牛肉也称点,我看志清就爱吃那玩意。”

    梅记凉卤的几种特色菜,孔明英这阵子没少吃过,此时点起菜来,也是熟练得很。

    自从家里开始收菌收水果后,余志清确实忙了不少,虽没孔明英说得那么夸张的瘦一圈,但也真是瘦了些,余天周这四十来天,天天呆医院照顾孔明英不能帮忙,他也真是心疼余志清和余明月的,自是没有异议的应了下来,直接出屋去生火发蜂窝煤去了。

    孔明英擦了脸,也不顾余明月的劝说,直接让余明月带着她去前边的店子,余明月没法,只得又扶着孔明英一瘸一拐的出了门。

    所有的铺子,虽然都是围着中间一个200来平的大院子修的,但包括余明月家最初摆摊用的蔬菜铺子,都没有在铺子内修上通往内院的后门什么的,如今要去自家店里。余明月也只能带着孔明英从西头这大门出去,然后顺着公路边往下走。

    余明月家的蔬菜铺,在这排最靠东头离医院最近的一间,也就是从大门数下去的第10间,余明月带着一瘸一拐的孔明英边走边看,快走到她家的蔬菜铺子时,才注意到她家蔬菜铺子外边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很多人。站在外围的一些人。还地朝着铺子方向指指点点,像在议论着什么。

    出事了!怎么回事?难道是谁吃菌子出了什么问题?还是。。。。。。咦,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