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被雷劈回小时候 >

第254部分

被雷劈回小时候-第254部分

小说: 被雷劈回小时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途。

    别的不说,只因为她曾是一名人民教师。

    因为性格的关系,余明月前世当了11年的教书匠,但却没有当过一天的班主任,要引导对这些误入歧途的青少年走回正途,她还真没有什么经验。

    不过,余明月自有她的手段。

    对这些家伙,她只有一句话:要参加勤工俭学的同学,就不能参加什么帮派。

    多年来,余明月的能干,早已深入这些同村孩子内心的同时,余明月说一不二的性格,这些家伙也都了解。

    而这些人中,对余明月最为了解的,就是杨小宝、将中勇、李勇这几个从小就喜欢借帮巴巴的围着余明月转的老同学了。

    和余明月谈完话的当天晚上,三人回宿舍合计了一阵后,转天中午,就找了‘彩云帮’的几十名帮派成员在小花园里开了个会,最后,一致决定把‘彩云帮’三字,改为‘勤工俭学会’五字。

    因为会议上,嘴快心直的将中勇把到学校食堂打工的福利一说后,要跟着余明月边念书边挣钱的人,也由原来的二十几号人,增加为全帮65人。

    主办这事的杨小宝差点没为难死,学校那食堂煮饭炒菜都单请了大师傅的,哪里能需要这么多人手。

    不过好在彩云村这些从小一起挣钱长大的家伙一向团结,这些年来,就算是哪两家的大人因为灌田水争个先后,或是其它什么鸡毛蒜皮的事吵吵闹闹,小孩子之间却是依然该怎么要好,就怎么好。就算是大家相处时,男孩子有时候也会干架,女孩子也会吵嘴,但旁边其他孩子左右劝劝,没两天又和发如初了。

    大家听杨小宝吐糟了几句后,也知道大家都到食堂打工蹭饭是不可能也不合适的事,最后以举手投票的方式,选出了大家公认为家里困难,又会干家务的6人到食堂上工。

    当天下午一到教室,杨小宝就把到食堂打工的名单。非常慎重又有几分紧张的交给了余明月。

    余明月看着那张作业本扯下来的纸上,顶头歪歪扭扭的写着“勤工俭学会第一批到食堂上工名单”,下方写着六个名字的这张纸时,瞬间哭笑不得。

    不过见除杨小宝外,旁边几个围着的老同学也是一副兴奋又紧张的样子,余明月也不想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轻笑着问道:“勤工俭学会听着倒是贴切。可比你们那什么彩云帮听着高大尚了很多。不过这第一批是什么意思呢?”

    几人你推我,我推他的,半响都没人说话。

    主办这事的杨小宝被余明月盯得没法。才是抠着脑袋笑道:“嘿嘿,班长,你不是说搞帮派是不好的行为嘛,嘿嘿。所以今天中午我们开了个集体会议后,一致决定把帮派。。。。喔。不,是决定解散帮派,然后组建成为勤工俭学会了。”

    余明月愣了一下,这不是换汤不换药嘛。不过稍也想。这些家伙能有这样的改变也算不错了,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轻笑道:“这名字不错,以后要参加勤工俭的同学。就由杨小宝你们负责报名和考察的事。上次我看不是有二十几个人要参加吗,你写个详细的名单交给我。比照着人数我也好做安排。”

    说完,细看了一下名单上的几个名字,心里有些汗颜,因为除了本班的张小英,和同年级另一个班的张志强外,余明月对另外四个高年级的人根本没有印象。

    半响没听到人说话,余明月有些疑惑的抬头,但在看到杨小宝几人都是一副难于启齿的表情时,余明月马上就反应过来,有些地方不对。

    “有什么事就说啊。”余明月说这话时,投给杨小宝一个鼓励的眼神。在面对这些家伙时,余明月很本能的把自己当成了他们的老师。

    看到余明月今天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杨小宝这才是边观察着余明月的表情,边把帮里65人都想参加勤工俭学的事给说了一遍。

    “都要参加?”余明月不可置信的的盯着几人,见几人都点头时,瞬时无语了。

    虽然想到刚才杨小宝说过,帮派解散后,组建成了勤工俭学会,可余明月根本不认为,彩云村里正念初中的六十几个学生都会参加。

    毕竟大部分人家里条件也不错,比如杨小宝这样的,父母每星期都会给他十块生活费,如果不是杨小宝这财迷一心想多存点私房钱,就算是进入大学,也根本用不着打工挣钱。

    而那些家里比不过杨小宝的,可也不至于需要自己打工挣钱。就余明月所知,就连张小英那种家里条件差的,比起学校里不少同学都算是不错的了,至少张小英每星期,也有5块钱的生活费。

    一星期上课六天半,但实际上,只用在学校吃6顿早饭,10次正餐。

    稀饭、馒头、米饭,都是使用的饭票,生活费单指买菜票的钱和零花钱,要买学习用品时,家长会另给的。

    汤菜1毛钱一份,炒素菜2毛钱一份,炒肉5毛一份。5块的生活费,如果不计零食钱,顿顿吃肉都够了。

    余明月见这几个家伙都是一脸忐忑的看着她,心里有些无力,也有些头疼。

    其实在她看来,真正需要边念书边挣钱的,应该是像李云川那样一个月包干总共才5块钱生活费的同学。

    因为在前世时亲身体验过,所以她知道这类同学在学校过得有多拮据,心里压力有多大,所以既然打定了主意要随心而活,她真心想要帮一帮那些家里经济条件差,却又愿意付出劳动的学生。

    心里稍有些感慨,但也还不到一分钟,余明月就点头道:“行吧,你们把村里这些同学的名单都交给我,我仔细想想应怎么按排,但我丑话先说在前头,只是为了好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可不适合参加进来。”

    将中勇一脸激动的拍着胸口保证道:“放心吧班长,谁要敢这样,我老将第一个就踢他出会。”

    他这一说完,杨小宝也跟着其他几人一起表态。

    看几人那热情劲,余明月忍不住的咧了咧嘴。等几人这阵兴奋劲过了,才是又提醒了杨小宝几名勤工俭学会最基本的宗旨。

    1。家里经济条件实属困难;2。学习勤奋又能吃苦;3。家长同意并支持;4。参加勤工俭学后,还是要以学习为重,不能本末倒置。

    做为一个曾经的教师,一个成年人,余明月很清楚这四点最基本也必须达到的条件,她可不想好心办坏事。最后还惹出一堆的麻烦。她本就是个不喜欢麻烦的人。

    几人说这事时,还没上课,性格一向有些孤僻不合群的李云川还没进教室。余明月也就没什么顾忌,商量完后,私下里拉着杨小宝叮嘱了一番让他去鼓励李云川也参加第一批的勤工俭学。

    毕竟余明月想要办这食堂,虽说是因为答应过带着杨小宝挣点小钱。但最主要的,就是为了这个好友。

    她太了解他的敏感和自尊心。就算已经有能力让他过得更好,但也得用对方法,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杨小宝心里虽然还有些犯酸,但他也算得是个耿直的。并没有干出阳奉阴违的事来,第二天就主动去吸收李云川入会。

    虽然主办人是杨小宝,杨小宝还自封了个会长的头衔。但李云川虽然孤僻却并不笨,以他这一个多月来的了解。心里清楚这个勤工俭学会的核心人物是余明月,杨小宝几人主动让他报名,也定是余明月的意思。

    而且李云川在听到杨小宝几人动不动就提起,余明月亲口说他是她的好朋友时,就算李云川知道自己配不上余明月,但心里还是忍不住的有些失落。

    各种各样的原因,李云川初时并没有报名,但随后看着学校里有不少家里困难的同学,都在勤工俭学会报了名,将中勇几人又催促了几次后,李云川这才是有些别扭的跟着报了名。

    虽然每次欠了余明月人情,都会让李云川感觉面对她时更加自卑,但他,确实很需要这样可以免费吃三餐,还每月领20块工资的工作。

    李云川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更加努力让自己变强,就算这辈子都配不上她,也要尽最大努力的回报她对他的好。

    在十月中旬的时候,这所原本由学校经营的食堂,经营权转交到了余明月家名下。

    食堂里原本的六人,有三名是正式职工,被分流进了教师食堂,另外三人则留了下来与余明月家新签了一年一签的用工合同,工资也涨成了教师食堂里正式职工一样的工资。

    余明月对他们只有一点要求,就是用心做好大锅菜。

    殊不知,余明月提这要求却是被这三人在心里笑话了,觉得她这是小孩子不知道柴米油盐贵,根本没把余明月的话当真。

    用心,怎么用心?要想利润高,还能像在家里做饭时一样什么作料都齐全?

    不过,没两天,在看到余志宗送来的几大箱鸡精、味精、油、盐、酱、醋,几袋子的姜、蒜、花椒、辣椒,同来的余志清这个老板还提醒他们不浪费调料也别节省调料后,这三人才正视了这个问题。

    不过三人心里,却也在腹诽,觉得余志清这是外行。因为这样一来,光是一年用掉的调料,就得减少数千块的利润。但余志清这老板都发话了,三人也倒是认真的执行起了这败家的指令。

    除了这一点外,三人倒是对余志清很敬佩的,因为除了那六名彩云村家里困难的学生外,李云川和另外三名山区学生也进了食堂打工。

    按说就算是课余时间才进食堂帮忙,但也用不着10个人,但这三人哪里清楚,他们真正的‘老板’余明月的用意本就不在减省多少开支,挣多少钱。

    照余明月对家里大人解释时的话来说,这10名学生的工资,还没这三个职工的高呢,却干了原来另外三人要干的工作,所以她并没干败家的事。

    不过自从这食堂接手后,不光是余明月因为课余时间接手卖菜票饭票的事忙活了起来,就连余志宗每天多了一早得送一趟蔬菜肉食到学校来的事。

    而自此,余明月每天都得在衣兜里装着一叠叠的菜饭票。因为基本上,一到下课时间,或是中午、晚上休息时,或多或少都有学生找着她买票。

    余明月原本一向都喜欢清静,如今却是再清静不成了,每天用亲切的笑脸面对这些买票的学生,笑得她脸发酸。不过每当看到好友李云川三餐营养得到了保障后,脸色变得红润起来时,余明月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食堂的饭菜变得可口,价钱也没提高,最高兴的,就是学校里这一千多名学生了。如果说余明月原来是因为是老师口中的天才学生,和‘倒追’李云川而出名,那现在余明月的人气更是直线上升。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基本每一个遇到她的同学,都会跟她打个招呼,说上两句,或是微微一笑。

    虽然说饭菜质量增强了,不过利润还是可观的。正式接手后,余明月估算了一下,除去每年交给学校的两万块承包费,和13名员工的工资、水电等七杂八杂的费用,她每月到手的纯利润大概能有两千多块。

    当时算出这利润时,余明月心里吐糟了一句,学校经营时太tm心黑了。因为学校那种饭菜质量,就算刨除承包费,利润肯定比她接手改革后高了一倍不止。

    别小看最贵的炒菜都才卖5毛钱一份,这提供了1200多名学生三餐的食堂,正常经营的话,一年下来至少也是七八万块的利润,在这教师平均工资都才几百块的年代可也不老少,所以当时想包下这食堂的,大有人在。

    为承包下这食堂,余志清又是请吃饭,又是送礼,又是塞红包的,没少忙活不说,连依然当着乡委书记的盛富民都出了面,这才和学校签下了3年的承包合同。

    说实在的,余志清请盛富民帮忙时,盛富民还很不理解。因为就他看来,余志清家如今根本不应该会看上学校食堂这种琐碎挣钱又少的小生意。

    不过盛富民也是人精,对此也倒没有多问。毕竟他很清楚,这种对他来说只是一起陪着校领导吃两顿饭的事,对他来说根本不是难事,但余志清肯定会记着他的情。

    确实,不光是余志清记着盛富民这些年照顾他家的情份,就连余明月也一直都记在心里。多年之后,当盛富民从一个乡级领导,成为市级实权领导时,他每每回顾这些往事,心里都感慨不已。

    盛富民听过很多不知内情的人说,他是余志清家的贵人,余志清家能有那样的成就,都是他盛富民的功劳。

    但盛富民自己很清楚,余志清家,特别是余志清的女儿,那个叫余明月的小姑娘,才是他的贵人。要不是那叫余明月的天才小姑娘时不时向他请愿,并提出不少的意见,他绝不会有如此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