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被雷劈回小时候 >

第264部分

被雷劈回小时候-第264部分

小说: 被雷劈回小时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哟,看这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呢,要不是看你跟你爸爸长得那么像,我都差点以为你这小姑娘是被人拐来的了。嘿嘿,嘿嘿,说笑,说笑的,两个同志别介意哈。”

    老板娘自知失言,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接过了余志清递来的200块钱。

    找钱时,又热心的道:“同志啊,别说我没提醒你们,出门的时候这钱夹子可得装好了,外边扒手多的很。”

    “唉,谢谢老板娘了。”

    这老板娘明显是个心直口快的。余志清咧嘴一笑,忙又道一声谢。

    “呵呵,别客气,记得下次要是再来,可要来照顾我这小生意喔。”说完,扫了一眼刚才抢着要付钱,却一直没真动手掏出过钱的董子贵。

    “唉,肯定的。”余志清爽快的应了一句,这才提起旅行包,跟着等在一边的余明月上了楼。

    三人回了楼上,余明月自己住了一间,余志清则和董子贵住了一间,一阵梳流后,天色也暗了下来,三人这才是出了旅馆,找到了这条街上不远处一间四川人开的小饭馆,吃晚饭。

    刚一坐定,董子贵就透过店里的玻璃窗,盯着马路对面闪烁的霓虹灯,感慨道:“嘿嘿,这地方可真够繁华的啊。姐夫,一会儿吃完饭,我们四处逛逛去?”

    余志清还没开口,余明月就皱眉道:“四姨爹,明天一早你还得办正事呢,这次要是找不到足够的货源,你公司还开不开了?”说完,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董子贵。

    这董子贵是什么脾性,余明月可以说是在清楚不过了。

    前世的时候,他可没少在外边沾花惹草,给四姨添堵的。别以为她不知道他有几根花花肠子,要是今天没她父女两一路,他肯定在出了火车站后,就跟着那些吹嘘有********的人走了。而且是哪家吹得凶,他肯定就跟着哪家走。

    “嘿嘿,那行,我们吃晚饭回旅馆早点睡,明天还得多麻烦姐夫和小月你们跟着我四处去办正事。”董子贵脸上那丝尴尬和不满一闪而逝,他可不敢得罪这好像能看穿他心思的侄女,毕竟这次公司能开业,他还要仰仗他们的帮衬呢。

    不过,在说完话后,心里却暗自发誓,等以后公司开起来挣了大钱后,必定不会再受这些窝囊气。

    余志清也知道,他女儿一直就看这董子贵不顺眼,此时忙是打着圆场,笑道:“一家人说什么见外话呢,这地方我也是第一次来,今天也累了,早些休息,明天就让小月带着我们四处走走。”

    虽说是四川人开的饭馆,但这味道还是要辣不够辣,要麻不够麻,三人都有些觉得不合胃口,简单的吃完饭后,三人就回了旅馆。

    刚过完年,南下打工的人很多,来时都是坐的硬座,一回旅馆,余明月倒床就睡了。旁边屋的余志清也差不多,没跟董子贵聊上几句,就睡了过去。

    只有那董子贵,在听不到余志清答话,见余志清竟是睡着后,开始一阵的无聊,随后,又有些心痒难耐起来。

    这些年,开饭馆做生意时,他也认识了不少黑白两道的朋友,早听人说起,这所纸醉金迷的城市在繁华背后,还是有钱男人的天堂。他,怎么也算是个有钱男人了吧,可至今还没机会体会过有钱男人应该享受的乐趣。

    越想,董子贵就越是睡不着,但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折腾了一阵后,最终还是没敢偷偷跑出去潇洒,心里暗自嘀咕了好一阵后,后半夜困极时,才是慢慢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见董子贵明显有些黑的眼圈,余明月心里咯噔了一下,去吃早饭的路上,悄悄拉着余志清打听了昨天晚上的睡眠情况。

    做为女儿,余明月知道她老爸很惊醒,就算再累睡得再熟,只要听到点响动,也会惊醒。

    旁敲侧击了几句,断定董子贵昨天晚上并没外出后,这才松了口气。不过对昨夜明显没睡好的董子贵,自又是一阵的鄙夷。

    三人在这边呆了足有十天,这才是把一件件要办的事情都办妥。当然了,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跟着董子贵去找日化产品的代理。

    不过这次的出行,倒又是让董子贵对余明月又高看了几分,也更加忌惮了几分。因为不管是选品牌还是厂家,或是与人淡代理,基本可以说,都是余明月一手主导促成的。

    而他自己,就算不愿意承认,他也清楚,这期间一面对那些西装革履满脸自信的专业人员时,他就熊了,要不是有余明月这丫头在旁边提点,他根本都是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根本想不起要为自己争取什么福利。

    余明月倒从没在意董子贵如何看待她,以其说她在帮董子贵,不如说她是在帮死心眼的孔小菊。如果不是因为孔小菊这四姨,和小牛牛这表弟,就算是董子贵在她面前饿死,别说帮忙了,连同情她都不会。

    这次广州之行,除了明面上,采购回来了超市需要的一系列设备,和跟计划中的被服厂、鞋厂签定了今后的长期合约,并随火车托运了大量的货物外。

    其间,余明月还乘余志清和董子贵出门谈事情时,独自行动了一天,暗中采买了满满一空间的廉价服装、鞋袜、玩具、磁带,和收音机、随身听这类的小电器。

    为了在不被人发现的情况下,把这些东西装进空间,余明月还很费了一些周折。

    四人回到家时,已经是正月二十三了,中学已经开学了3天。

    早前知道赶不急开学时,就打电话给孔小玉说了要晚归的事,孔小玉在开学报名时,已经到学校找了班主任说明了情况。

    知道已经请了假,所以余明月回来的第一时间,并没有回学校上课,而是花了四天时间,在市中心和仁义区两地,为准备在不久后开业兼卖服装和鞋子的店子,各选了一个大小合适的门面。

    把装修的事情与黄老板谈好后,这才回了学校报道,没先去上课,而是第一时间,接手了孔小玉每天卖菜饭票的工作。

    余明月整整比其他学生回校晚了一星期,先一抓学习,而是抓生意,但不管是校领导,或是班主任也都没有找余明月谈话,更没有责怪。

    不过说起来,余明月也算是老油条了,就算被校领导或是班主任找去谈话,除了嘴上会认错外,心里肯定也不会有做错事的觉悟,更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当天,余明月就主动跟杨小宝说了她的计划,然后让杨小宝这个勤工俭学会的会长,去组织那些还没工作机会的困难学生开会。

    没两天功夫,杨小宝就把他取名为‘勤工摆摊队’的人员名单位,交到了余明月的手上。

    原本,彩云村里从初一到初三的学生,是全体报名要参加勤工俭学的,但在余明月提出要求家长签字同意时,有一小部分大概近二十人,没得到家长的支持。

    但这次参加摆摊队的,还是有45人。

    好在余明月计划时,已经考虑过人会很多的情况,直接让杨小宝去安排这此学生,要么自由组合,要么由杨小宝帮忙组合,把这45人,分成了9组。

    听余明月说了大概安排后,杨小宝那活宝,还为这勤工摆摊队,写出了很搞笑的团队宣言:团结互助、不捞过界、情谊为重、挣钱次之。

    组织参加的这些同学开会时,还特别强调:“既然我们进入了这个团队,那以后就是兄弟姐妹,大家以后除了相互帮助,相互竞争,更要相互体谅。毕竟会参加进这个团体的同学,谁家里的情况都不好,都想多挣些钱。可是,挣钱虽然是我们共同的目的,但绝不能因为想多挣钱,就破坏了我们这个团队的宗旨。”

    说完,大声问道:“大家能不能做到?”

    “能!”几十号小男生小女人,热血沸腾,扯着嗓子齐声吼了出来。

    杨小宝更是一副热情澎湃的模样,呐喊道:“好!那现在,为了我们能在这艰苦的勤工俭学的岁月了,建立起深厚的友情,大家一起跟着我,大声的喊出,我们团队的誓言。”

    “团结互助!不捞过界!情谊为重!挣钱次之!”

    包括杨小宝在内的45号人,喊得那叫一个热血沸腾,声音只差没把礼堂的楼顶给掀出几个洞,看得旁边已经有工作,而不能参加的十几人,都蠢蠢欲动。

    而一直在旁边围观的余明月,被这声音震得,直想用两只一直不停摸手上汗毛的两只手,去把耳朵给堵起来。

    心想,杨小宝这个活宝,将来要是被那些搞传。销的给发展去,肯定是个大才。

    当周的周六中午,第四节课的下课铃刚一响起,呼啦啦,几十秒中内,就从学校里18个班级的教室里,冲出了46号人,直奔学校食堂的仓库房而去。

    多出来的一个,当然是边翻着白眼,边一脸无奈的被杨小宝给拖着跑的余明月了。

    其实根本不用余明月帮什么忙,一到了新堆放着一袋袋冬季的各款衣服、各种鞋子、小电器的仓库里,杨小宝就当起了发货员,为每组人员,分三类,发放起了这些货物。

    边发出货物,边详细的登记上,然后让每组的成员,在上边签字画押。

    照杨小宝的说法,这些东西都是余明月这大老板好意赊欠给大家的,不记清楚了,怎么能行。

    领完了货物,45号人分成了组为单位,提的提抗的抗,把大包小包的货物,和摆摊要用的彩色地摊布塑料布笑闹着搬出了校门。

    而校门外,此时已经等着提前找好的三辆平日里大平乡当地搞客运的长安双排小货车。三辆车的目的地不同,每三组为一队,由杨小宝、李勇、将中勇三人各自带队。

    大家把东西装上车后,女生都坐进了座位,男生则都站在装着货的车厢里后,三辆车向着三个不同的目的地:每天都如赶集的仁义区桥头、另两个相对繁华当天又正赶集的xx乡集市出发。

    看着拉着货和笑闹着向她道别的学生,快速离开的三辆车,余明月收回了因向他们道别而摆动的那只手时,脸上大大的亲切笑容消失,但嘴角却忍不住高高翘了起来。

    她并不打算手把手教着这些少年如何摆摊做生意,也并不担心他们不知道如何摆地摊。反正她很清楚,他们一定能挣到钱就对了。

    因为在那天的动员会上,她就已经传授过如何摆摊的经验,做完她能做的了,至于这些孩子,能飞多高,能走多远,全都得靠他们自身的努力。

    这此时,余明月根本没想到,这支被杨小宝命名为‘勤工摆摊队’的队伍,不但越来越壮大,所出售的品种越来越多,摆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在不久后的将来,还培养出了数十个最终各种原因辍学后,下海经商开店的成功生意人,成为了大平乡的百姓人人乐道的传奇。

    而且,在最初的这批参加勤工摆摊队的学生先后毕业之后,‘勤工摆摊队’并没有在学校消失,而是被一批又一批家里条件好或不好的学生,继续传扬延续了下去,直至‘城管泛滥 ’的年代,都没有终止。

    二十年后,勤工俭学会的创办人余明月学姐、会长杨小宝学长、副会长李勇学长、将中勇学长四人,依然是一届届进入大平乡中学的新生们心目中,传奇一般的存在。

    这些少年,都以能亲眼见一见这四位名人为荣,以能成为这四人一样的成功人物,为最大的梦想。

第260章 李云川辍学() 
余明月最想要的,是幸福却不失低调的生活。

    但自她进入初中后,因为各种原因,搞出那一**动静,和她这高智商天才儿童的名头,注定了她无法低调。

    初时,因为余明月的原因,促成杨小宝在学校里搞出了个‘勤工俭学会’时,学校里的领导和老师们就听到了风声。

    不过在发现这会充满正能量,学生们也没有什么过激行为时,校长邹清扬和几名校领导也都没有干涉或是阻止。

    当看到十几个家里穷得连每年一千多块学费都困难的学生,因参加了勤工俭学会不久后,课余时间被安排到了余明月家承包的食堂工作,每天三顿饭免费吃,每月还能领到20块钱的工资时,老师们中间出现的一阵的议论声。

    以校长邹清扬为代表的校领导和一部分老师,很是欣慰。但也大都不觉得这跟余明月有什么关系,而是认为余明月的父母有爱心、很大方。

    而以时丽华这类比较势力又更知情的代表,则觉得主导这一切的余明月,纯粹就是个败家子。表面也跟着谈论余志清和孔小玉这样的家长有爱心很大方之余,在心里则认为,这对家长惯孩子宠孩子的行为太过头了。

    在看见几十个学生参加了勤工摆摊队时,时丽华第一时间,就跑到了校长面前进行反应,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