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商道神尊 >

第2部分

商道神尊-第2部分

小说: 商道神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孩子转身用手掂量了一下开始鼓起来的钱袋,有点遗憾地说道:“我还是不能把生意的‘读心术’研究通透,看懂买者心理的速度还需加快。必须在尽量短时间内,通过观察买者的一言一行,在最短时间内,判断出他要买什么,他的价格接受程度有多大。”

    他看着来往往的人们,然后又看了看钱袋,喃喃地说道:“根据街上人们的多少和自己卖的物品种类,按照秘笈上说的要求,这些货物应在两时辰内卖光,钱袋子应该鼓鼓的才对。现在都过三个时辰了,货物竟然剩还下一小半。”

    他摇摇头,叹口气,无奈的看着地摊上的货物,继续喃喃自语:“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自己无法做到瞬间获取别人的想法?如果这种能力无法练就,就会阻碍今后经商的发展。”

    这个孩子其实就是从大富贵粮店大火中穿越到富来商业帝国的郑亦金。

    他来到一个新的世界,但没有忘记以前的所有事情。虽然看上去十来岁的样子,其实他的内心已经三十五岁了。

    他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心理上也是受到了沉重打击。每当回忆起在那个世界的所有事情,他会经常流泪,很希望重新回去,然后继续从事他喜欢的经商,最好是继续在大富贵粮店当分店总管。可是,面对现实,他知道一切都是过去,已经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再回来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慢慢适应了这个新世界,面对现实,接受现实是他应该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既然不能在那个世界完成自己经商理想,那么就在这个世界完成吧。

    商业秘笈偷看以后,把里面的精华已经都记在脑子了,没事的时候,他总是喜欢琢磨里的精髓,不断让自己提到经商分析能力和理论的应用能力。

    时间已经过去大半天了,街道上的人们开始变得稀少了,很多人开始回家吃饭或休息了。

    “该回去了,时间已经不早了,回去晚了爹爹又会说我的。”想到这里,他把地摊上物品,快速的收到一个口袋里,然后背着口袋向着家奔去。

    (多人都写武功的升级,这种类型的书太多太多了,所以星座就想是换点商业上升级,让你一边享受阅读的乐趣,一边学到更多的经商秘笈,你可做好珍藏!也许真的会激发你做生意的雄心壮志!一不留神你就挣大钱了!祝你成功!加油!)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章寻找商机() 
第三章寻找商机

    郑亦金把钱袋子放好,背着剩下的一些货物,往家赶去。他自己感觉卖货物速度不够快速,但相比商业街上其他摆摊的人来说,已经算是卖货很好的了。他曾看过商业秘笈,卖货水平当然很高,只不过他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他深刻明白,只有通过严格要求,才能让自己在这个新世界经商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大富贵粮店经商那些年里,他曾跟着有经验的前辈们,学到了很多经商之秘,特别是商家竞争秘诀、卖出货物要诀和货物购进要点这几方面,他获得了真正使用的一些经商经验,也锤炼了自己克服各种经商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直到现在,这些年他还是不停的琢磨学到的这些东西。

    商业秘笈里的精髓,他无时不刻的牢记在心。里面记录了买者“读心术”,进货要点,出货方法,竞争计策,待客要求,谈判秘诀这些内容。每一项内容,都会叫郑亦金痴迷如醉。

    里面记录的内容都是一般商家不知道的秘密,非平常人竭尽全力思考而能想到的密语玄言。他清楚的记得,在商业秘笈封面上写着:商可商,非常商,贾可贾,非常贾。这几个字,一直是他进行研究商业经验的座右铭。时刻告诫自己,不要用常人的眼光去看待商业活动,要深究其理,每项内容都要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才行,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流入小贩之流。

    书里面记录的内容,其中也不泛写着一些难以明白的地方,让他无法渗透其义,只能停留在表面文字的理解上,他就一直不停地琢磨这些深奥的密语,只要取得一点进步,他就会高兴的大叫几声。

    从商业街到郑亦金的家,大约七八里地,如果走得快一点,一个时辰的功夫就能到家。等他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说是家,其实就是一些废旧木板围成的四边形,然后在上面再铺盖一些木板做成的两间木房子。在木房子外面用一些半人高的木头板围城,这样就有了一个院子。

    用木头板子做成房间,是因为在他家里,废旧木头到处都是,不过是就地取材罢了,因为父亲郑昌就是一个木匠。

    父亲是个手艺人,平时可做很多家具卖,也算挣不少钱,可天有不测风云,谁想到就在郑亦金来到这个新世界第七个年头时,母亲长了不治之症,把全家攒的积蓄全花光,也没治好母亲的病。就在母亲去世后的一段时间里,因为心情不好,打击太大,父亲学会了喝酒和赌博,把挣得钱都用在这两件事情上了,从此家里变得一贫如洗。

    郑亦金从母亲去世的那一年,也就是从七岁开始,每隔几天就到商业街去摆地摊卖东西,虽然也能挣一些钱,但父亲喝酒和赌博的习惯依旧,日子还是没有什么变化,依旧贫穷如洗。

    郑亦金把装有货物的口袋放进房间,用水洗了把手,来到墙角一个小瓷盆前,打开上面木板圆盖,从里面拿出一个腌制的萝卜,用菜刀切了两个圆片,然后把圆萝卜重新放回小盆,盖好上面的木头盖。他从旁边另一个小盆里,拿出两个干硬的圆饼。跑到正在拉锯的郑昌面前。

    郑昌洗了把手,把湿手在身上擦了两下,接过一片咸萝卜片和一个圆饼,大口吃起来。看着父亲大口吃着圆饼,郑亦金轻轻咬了一口自己手中的萝卜片和圆饼。

    郑昌今年才三十出头,平时脸也不洗,胡子也不刮,看上去一脸沧桑,就和中老年人一样苍老的感觉。他穿一件黑上衣,上面沾满木屑,裤脚撕裂的几道口子,用很宽的针脚缝着。

    妻子活着的时候,郑昌是个很爱干净,穿着也很讲究的人,自从妻子离世而去后,他慢慢变得邋遢起来,也不做饭,也不洗衣,天天做几件简单家具挣点维持生活的钱,有时间就去喝酒或者去赌博。

    郑昌逢赌必输,输钱后就去喝闷酒,然后醉醺醺的回家,这已经是他生活的规律了。

    父亲平时很少管教郑亦金,一天和郑亦金说不了几句话,但从来不打骂他。

    郑亦金也习惯了这种平静少语的生活,没事的时候,就到另一间木房里,用心琢磨商业秘笈的内容。

    父亲吃完圆饼,然后继续拉锯干活,他的动作很标准,也很有力度,来回拉锯形成的节奏声,让人感到郑昌的确是有手艺的木匠。

    郑亦金吃完圆饼,跑到房间又开始琢磨商业秘笈里的内容。他记得,在主旨篇幅里,有这样一段记录:凡物,皆有所用,无用皆因无所想;凡需,皆有商机,商机皆财源。用为需之根,需为用之因。用需二字须多参,皆可悟透商机存在之根。

    郑亦金静静思考这些问题,时而坐在小板凳上,时而在房间走来走去,这是他思考问题的习惯。他忽然笑了笑,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小声说道:“我终于知道这段话的意思了,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用处,如果没用处,是人没有想到它的用处,不是真的没有用处。人们的需要,就是进行买卖生意的开始机会,做生意才会挣到金钱。事物的用处,是因为人们需要的存在。失去人们的需要,也就失去商机。经常思考人们的需要和事物的作用,可以发现更多挣钱的机会,也会促进自己经商能力的提高。”

    他想通这些问题,心里特别高兴,感觉自己从商业秘笈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启示,自己已经学会了用商业思维去思考一些生意问题。

    最近,他除了思考这些问题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体会,就是自己真正认识到,只有把悟透的商业心得,用到实际生意中,才能提高自己的经商能力。

    他来到院子东边,这里堆积了郑昌做家具后剩余的废木料,在里面放着十几个木头墩子。

    郑亦金指着这些木头墩子说道:“老爹,这些木头墩子,你给我用可以吗?”

    他记得很清楚,商业秘笈中曾对如何发现商机有过这样的一句话:商机无限,须动脑勤思方能所得。对这句话他一直铭记在心,他一直锻炼善于发现商机的能力。对这句话,他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商业机会的创造,不一定限制某些固定事物上,只要用心多观察,一些普通事物,甚者一些废弃事物都存在着无限商机。

    这些木头墩子,放在这里就是废旧木料,以后只能烧火做饭罢了。如果动脑子,从其他角度进行思考,好好利用木头墩子其他作用,一定能挖掘出更多商业机会,也能挣一些钱,这样岂不更好,同时锻炼了自己的经商本领。郑亦金现在对商业秘笈里的内容,掌握的越来越多了。

    郑昌抬起头,看了一眼堆在一起的木头墩子,问道:“你如果有用处,就拿去用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章需要是商机基础() 
第四章需要是商机基础

    郑亦金搬出一个树墩子放在院子里,站在旁边盯着它。

    他最近经常参悟商业秘笈里的内容,他很清楚,要想挖掘出树墩子的商机,必须先想人们的需要才行。人们的需要是所有商机前提。以前在大富贵粮店当分店主管时,就是把人们需要放在第一位,才一直让自己管理的分店收入处于所有分店前列。

    面对一个没有任何商业价值的树墩子,要想挖掘出它的商机,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情,必须竭尽脑汁的进行思考才行。

    郑亦金从大富贵粮店还学会了一个最牛气的“需要四字秘诀”,虽然简单,但绝对实用,只要懂得这四个字,就能很快找出人们需要内容,这四个字就是“吃穿住行”。这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四个内容,不管做什么生意,只要围绕这四个字进行,就会赚钱。

    人们都把“吃”放在第一位,“民以食为天”说的很对。大富贵粮店之所以能兴隆至极,因为他所经营的所有商品,都和“吃”有直接的关系。

    想到这里,郑亦金决定从“吃”上挖掘树墩子的商机。

    一个大树墩子,怎么才能解决人们“吃”的需要?郑亦金皱着眉头,用心想着很多关于“吃”的内容。

    “如果把树墩子劈烂当柴火卖,也可以卖钱,可是柴火不值钱啊!这个想法不行!”郑亦金围着树墩子转了一圈,自己否定了自己的这个想法。

    “树墩子还有什么作用能满足人们吃的需要?”郑亦金蹲下身,用手掌不停地砍击着树墩子,继续思考着。

    忽然,他感到自己的手掌很像菜刀切菜得样子,于是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绝妙点子:“把树墩子做成切菜板,岂不满足了人们的切菜吃饭的需要!这个想法不错,就这么决定了。”

    一个树墩子不值钱,但如果做成菜板,就能拿到商业街卖钱了。想到这里,他仔细看了一下,发现如果从中间一段一段的切开,每个树墩子可做成四五个菜板。

    “爹爹,我想要把锯木头的锯,把那些书树墩子锯开。”郑亦金来到郑昌身边说道。

    “你又是要树墩子,又是要锯,难道你想和我一样,想当个木匠吗?”郑昌问道。

    多学一门手艺,多一份能耐。郑亦金想到这里,随口回答:“我想当木匠,和爹爹一样,能做出很多精美的东西,也能赚很多钱。”

    他知道,虽然郑昌平时很少和他说话,但只要自己有什么事情,他总是帮助自己完成。

    “当木匠可有很多东西要学习的,你能吃得了这份苦吗?”郑昌问道。

    郑亦金点点头,说道:“我年龄也大了,也该学门手艺了,如果我什么手艺也不会,以后可没法挣钱吃饭了。”

    郑昌听了,感觉孩子大了,懂事了,心里也特别高兴。他随手从旁边取过一把据,递给郑亦金,说道:“你先好好练习锯木头,这也是木匠最基本的功夫。”说完他把树墩子搬到一个固定的架子上,找了一根绳子,把树墩子固定好,说道:“好了,你用另一只脚踩住树墩子另一头,双手握住锯,你可以锯木头了。”

    郑亦金拿起锯,学着父亲以前锯木头的样子,认真锯起来。

    郑亦金以前没事的时候,也锯过木头,所以锯木头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他不一会儿就锯进一截子,忽然锯被卡住了,推拉都不动。

    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